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4 做出你的价值 >> 佛法智慧与智慧人生-演讲-南京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佛法智慧与智慧人生——南京大学演讲

『2015年6月29日』

主持人致辞:

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下的世道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智慧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论是大乘、小乘,或是显、密,目的都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培养世人的一颗菩提心和慈悲心。

本期我们特邀主管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大堪布,给大家作“佛法智慧与智慧人生”的专题讲座。在堪布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不禁有一个想法,想先做一个互动,大家可以就“你为什么来到这里?”提几个问题,请堪布开示。

快问快答

观众: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以前读《金刚经》,里面讲的是“空”的道理。但是后来看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面又说遇到任何困难,拜观世音就可以解脱。这二者是不是冲突?

堪布:观世音菩萨是可以救苦救难。按照《普门品》的说法,大多数人通过祈祷,一定能遣除生活当中的各种灾难。这来自观世音菩萨的发心和我们祈祷他的信心,以及不可思议的缘起力。

关于“空”的内容,也有其他的解释方法。

观众: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希望能把佛法的慈悲与智慧融到我的教学中。但是我的智慧不够,该怎样增长这方面的智慧?

堪布:需要善巧方便,多念“嗡阿热巴匝纳德”,祈祷文殊菩萨。

观众:堪布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由于因缘不足,我没有赶上,今年堪布第二次到南大来,我才有机会听到堪布的演讲。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祈请,希望堪布能多来江苏,多来南京,给我们传授智慧,教育我们走上真正智慧的人生路。

主持人:非常感谢!她其实已经帮我开场了,我觉得再提问,就要被轰下来了。下面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堪布演讲!

一个月的密密行程

各位老师、同学,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一起分享“佛法智慧与智慧人生”。这个题目是校方出的,上午我想了一下,感觉好像太大了。一方面“佛法智慧”非常广,有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当中又有显宗智慧、密宗智慧等等;另一方面“智慧人生”的范围也很广。现在大家经常提“佛法智慧”,但其实对佛法智慧的体系,还缺少一种认知和共识,这样泛泛而谈,可能会流于笼统,在以后的研讨、讲座或者学习中,要更细化一些。

这是我第二次来南京大学演讲,很高兴。记得第一次来南大,应该是2011年,后来,2013年来南京,2015年来南大,几乎每隔一年来一次。这趟我出来了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南京大学是最后一站。

我是6月1日从佛学院出发的,当天去了上罗科玛和下罗科玛两个学校;3号飞北京,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两个佛教中心演讲;8号飞澳门,在澳门大学和一个佛教中心演讲;11号飞广州,在华南理工大学演讲,还做了一场企业讲座;13号临时飞四川,参加佛学院的一个建筑方面的会议;14号又飞青岛,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一个监狱、一个佛教中心、一个爱心慈善机构演讲;18号飞上海,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一个佛教中心演讲;20号飞海口,在海南大学、一个监狱、一个佛教中心演讲;24号飞厦门,去了一个监狱;25号又去了武夷山的一个监狱;27号,也就是前天,才从武夷山飞回厦门。原本要搭乘当天下午6点的飞机来南京,结果因为南京暴雨,在机场等了一天,到下午5点的时候,说航班取消了,只好在机场过夜。到了28号凌晨,实在找不到飞南京的航班,就先飞上海,再坐车过来。昨天下午在南京农业大学那边做了一场演讲,今天是最后一场大学讲座,明天就回四川了。

从6月1日到30日,正好是一个月时间,就这么到处奔跑。今晚的讲座我也没有很多时间准备,再加上不停地飞,不停换地方,每到一个城市,讲完几场,刚刚开始适应,又要去下一个城市,人的思维也好像有点乱乱的。不过也没事吧,还是可以跟在座的老师、同学交流、分享。

我的想法大家不一定完全认同,可以求同存异,取其中的共识,保留不同的观点,还可以在后面的问答环节中,直接、尖锐地提出来。欢迎大家辩论,我能解答的就解答,实在不能达成一致的,或者你觉得“这根本不合理”,也完全可以抛弃。这种自由交流,也许对年轻学子稍微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做这些交流的目的,不是求名声利益,不是求所谓的世间八法,这些对出家人来讲,因为知道了它的本质,应该不会太执著。那目的是什么呢?在座的年轻人,事业、家庭,很多方面都刚刚起步,这个时候,如果在心灵的境界上,稍微能得到旁边人的指点、提醒,也许会有帮助。

被忽略的“人生大事”

现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多比较看重外在的物质层面。我在机场书店里看到,百分之七八十的畅销书,讲的都是成功学,怎么发展事业、怎么赚钱、怎么获得成功......而与此同时,可能忽略了人生一些最关键的问题:内在的信仰、道德,生老病死,等等。

有些人是因为各种原因,完全忽略了;有些人在某段时间会去关注,但或许因缘不太具足:想看一些这方面的书,虽然网上有很多,宗教类的、佛教类的,但不知道从哪一本入手;想依止一些心灵导师,虽然社会上也比较多,但不知道该听谁的。

一个指引,或许改变一生

人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得到指引。尤其在人生刚起步的阶段,这些指引也许对你很有用。

我们寺院里有一个老法师,今年87岁了。他二十来岁的时候,曾经依止过一个老师,叫意科喇嘛。第一次见面,老师就给了他人生最重要、最关键的几个指点,他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以前那个时代跟现在确实不太一样。现在是碎片知识的时代,每个人看到、听到的东西都太多了,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而以前的人,学过的知识、得过的窍诀,会用一辈子。

大概是前年,我有机会跟这个老法师在草地上聊天,特意问他:“听说你年轻的时候依止过一个很著名的上师,当时情形怎样?”他就把一面之交的整个过程描述给我听,包括那位上师讲了什么教言,他如何把它用在之后的人生里。

所以我想,人这一生,如果能遇到一个善知识,得到哪怕一句“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也许会受益终生,甚至改变生生世世的命运。这也是佛法的智慧。

宏观的蓝图

那什么是佛法智慧呢?从深度上、广度上,都有不同的了解方法,关键看你从哪个方面来看。

在座的老师、同学,各自的层次也不相同,有些是多年带博士生的博导;有些可能只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众口难调,我不一定能讲出让所有人都接受的道理。但其实佛法智慧在面对人生关键问题时,是有一个总体蓝图的,就像指南针或者罗盘,能对我们的人生指点出一个大概的方向。它不会描述人生的每一小段要怎么走,也不会标出地图上的所有细节。当然,在讲述某个具体修法,或者身体的气脉明点时,也会很细致,但佛法智慧更多还是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把人类心灵的来龙去脉,它的来处、去处、当下的状态、现象和本质……讲得清清楚楚。

一种“仁智”的教育

应该说,我本人是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来看待佛法智慧的。有时候,人们会对佛教过于神秘化,把它当作除了极个别住山的出家人以外,世间的在家人、俗人都碰不得、摸不得的东西。觉得最多去寺院里烧香拜佛,求求保佑,除此之外,跟佛教没什么可接触的。

这种想法并不对。佛教是非常有次第性、传承性、系统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各种层次的人都可以接受,从孩童到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每个人都可以在佛法智慧中,接受他所需要的知识。但现在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所认为的“佛教”,跟真正的佛教相隔千里。

其实佛教的教育,就像这里“仁智讲座”的名字,既有仁,也有智。仁是道德、仁爱、慈悲;智是智慧、妙慧,或者人们常说的懂得取舍的意识形态。佛教就是把仁爱和智慧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

但是很多人把它神秘化了,认为佛教就是在佛菩萨面前求保佑,如果能够事业顺利、生活圆满,就是佛教给我的加持。而从来没有想到,佛教里其实有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描述,里面包含了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内心负面情绪的分析,痛苦是什么?如何对治?如何把它转为道用?这些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去了解。

系统学习,才能辨别真伪

近几年,学佛的人慢慢多起来,一些知识分子、公务员,也开始研究佛法,这可能是受国家政策和领导人思想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根本不属于佛教的东西,被挂上佛教的招牌,就像世间讲的“挂羊头卖狗肉”,这类现象此起彼伏,在各地都有发生。

以前我去东南亚,那里的佛教通常比较开放,但乱象也很多:以佛教名义宣扬邪教的,利用佛教做企业、搞世间法的,等等。

而遇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系统学习过真正的佛教道理,自己可能就会参与其中,做很多不如法的事情。所以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作为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不应该只是把佛教定位成一个求保佑的宗教,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与佛教的本来面目隔着一定的距离,很多真相也会被掩盖。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佛教,用正知正念寻找佛教的正见。

总之,佛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谁都没办法接触的神秘领域。这些都只是人们的想象,并不合理。

佛教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从深度上讲,万法最终被抉择为一种不可思议的空性,所谓“四大皆空”,就像《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中观庄严论》《金刚经》等讲到的那样,抉择的都是同样的般若空性的境界;从广度上讲,则是爱与慈悲,这方面的道理也胜过世间许许多多的宗教,有的境界甚至令人难以想象。这些你都可以去了解、去接受。

什么都不信的“迷信”

在座的很多人也许都想过“佛教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有没有信仰?”

我看到一个美国的关于信仰的最新统计,和以前的一些结论有所不同。里面说,全世界七十多亿人口中,有宗教信仰的占61%,没有的占12%,剩下27%的人持中立态度,也或许是想隐藏起来,不愿表态。这是一次在全球65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当然,这些数据不一定确切,毕竟他们没有一个一个地问我们,即便问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如实相告,但从这些结论能大概了解人类的信仰状况。

反观我们自身,有些地方的学校和老师认为没有信仰很光荣,“我没有任何信仰”“我不信这一套”。尤其在这个新时代,很多人认为什么都不信是一种个性和魅力,老师同学都会赞叹:“哇,他很不错!”

但真是这样吗?你们要观察。如果原本是合理的、正确的、真实的,你偏不信,这样会不会反而成了迷信?

当然,如果原本就是不合理的、非法的、欺骗的,你“不信这一套”就对了,值得赞叹和提倡。但实际上,很多年轻人处在不信佛的环境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佛教的真实面目了解并不多,很多时候只是凭想象在抉择自己的信仰、评判别人的信仰。这是需要反思的。

佛法要“智信”

信仰有智信和迷信。盲目的迷信,我们都知道是不好的,包括佛陀也认为:“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意思是,不管是出家人还是世间智者,你们对我的语言应该善加观察,觉得合理的才接受,觉得不合理的要舍弃,就像古印度用16道工序锤炼黄金一样。千万不要因为这是佛说的,就盲目相信。

这是佛亲口所说,我觉得这样的态度非常公正。印度古法锤炼黄金的过程,需要反复打磨很长时间,用各种方法来考验。同样,你们也可以用各种方法,看看佛教到底合不合理,比如把疑问提出来,或者和人辩论。

我也会在每次演讲中留出一个时间,让大家提问。你们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出家人,他一个人穿着这样的衣服站在讲台上,我不能问他问题,万一他答不出来,在这么多人面前太没有面子了,好可怜,我还是发一个大大的悲悯心,给他留条后路,不然他以后可能连饭都吃不到......”(众笑)

不用这么想。如果佛法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你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甚至批评、驳斥,都是合理的。因为它是智信,不是迷信,我对此深信不疑。

说实在的,我也不是因为别人说什么就信,别人去磕头我也去磕头......刚进寺院的时候,的确会这样,一看到上师就很生信心,但后来觉得,这还不是最好的信心。最好的信心是什么呢,先用智慧去观察,观察彻底了,再去相信它。佛教的信仰就是这样。

希望在座各位能对佛教有一种智信,这很重要。

在生活中去实践

然后,还要把佛法应用于生活中。这个时代的人比较浮躁,加上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往往过得糊里糊涂。尤其很多大学生,总是非常着急。急什么呢?要毕业了,急着创业、找工作;工作找到了,要成家,急着赚大钱、买豪宅、买豪车......想要的很多,却很少满愿。

其实人生没必要那么急。因为大部分人只能活到七八十岁,顶多一百来岁,这一百年间,再怎么忙,也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而每件事又有它自身的因缘和规律,不可能都跟随你的节奏,很多时候只是心忙而已,不可能一想什么事,马上就能成。

我经常接触大学生,很多同学的确眼高手低,觉得自己是本科生,一毕业就应该赚大钱。但其实现在的本科生供过于求,毕业后很难拿高薪。反倒是学历不那么高的人,在企业里老老实实做事,赚的钱也许还多一些。

要把自己的傲慢心降下来。二十年前、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是特别受欢迎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一个比一个吃香,但今天已经大不一样了,全球范围内,很多大学的就业都比过去更加开放。我从新闻里看到,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在内的欧美国家,很多保安、环卫工人都是博士后,他们因为各种因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来应聘这些岗位。

因此我经常想,如果在你二三十岁的时候,就有机会接触佛教的一些理念,比如无常观、知足少欲观,还有个别的人生哲理,用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对将来的人生会是很好的指引。

海市蜃楼的启示

很多人一接触佛教,就疑惑是否还要争取事业、努力工作?这些是需要的。佛教并不是消极和悲观,你想赚钱,想做事业,都很好,只是不能太执著了。因为人生很虚幻,太执著的话,很多事情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

龙猛菩萨的《大智度论》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里面讲过一个故事,是关于乾达婆城(又名寻香城)的,也就是汉语中常说的海市蜃楼。故事说,有一群商人要穿过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某天早上,太阳刚刚照耀大地的时候,他们看见远处有一座特别美丽的城市,城市里人来人往,感觉非常富裕。他们想,这个城市真好啊,在那里肯定能赚大钱。于是一起奔过去。他们跑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却逐渐消失了,这些人只有叫苦连天地继续前进。

走着走着,阳光一直炙烤大地,沙漠蒸腾出来的气体又变成了一种云雾,弥漫在地表,就像有水在流动——我们通常把这种景象叫做野马群或者阳焰水。商人们已经特别干渴了,看到这么清澈的水,又奋力赶去,等赶到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水,于是伤心得嚎啕大哭。

他们大哭的时候,听到四周传来人声,又欣喜若狂,认为已经到达了那座繁华的城市,结果却发现原来只是自己的回音。

最终他们意识到这一切都只是幻象,汉文中的“海市蜃楼”也是这样来的。

听说今天台下也坐着很多企业家,大家可能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做大、做强、做得非常成功......这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们不能太执著了,否则也许会像刚才那个故事里的商人们所经历的一样,觉得再有意义、付出再多努力的事情,到最后,当你离开这个世间,或者彻底明白了轮回的本质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如梦如幻。虽然它曾经那么真实地存在过,但虚幻才是这世界的真实。

我们按照佛教的智慧来观察,就会切实体会到这一点。人们所执著、困惑、苦恼、焦虑的一切,其实并不存在。

佛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不同的人来问释迦牟尼佛,“我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应该怎么办?”佛给出的都是同一句话:“你不要太执著了,应该把它放下。”后来有个擅长小聪明的人,觉得佛答得不好,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答案怎么能千篇一律?于是他跑去指责佛:“您用同样的语言回答这成千上万的问题,恐怕不合理。”

佛问:“成千上万的人,在梦里感受成千上万的烦恼,如果把他们全部叫醒,梦中的这些恐惧、痛苦,还有没有呢?”那人说:“当然没有了。”佛说:“虽然是成千上万的梦,但只要从梦里醒来,就能全部止息。虽然有成千上万的烦恼,但只要一个方法,就能全部从中出离。”

我还没有讲到佛教更高的胜义谛智慧——听说在座个别人也学过中观,不知道你们学得怎样,但对胜义谛可能会有一点概念。这里是按照佛教世俗谛幻化八喻等的智慧在观察,世间万法确实是如梦如幻。也许有一天,你们会发现,现在特别执著的感情、生活、事业等等,其实都不是实有的东西,这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截然相反的观点

当我们以佛法智慧来观察人生,跟世俗的很多观点的确是比较抵触的。世间人所信奉的,在佛教看来可能恰恰相反。

比如现在的人喜欢自由,行为没有约束,想干什么干什么,如果跟他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可能很难接受,这跟佛教的因果观就有抵触。

又比如现在的人大多不相信前生后世,关心的只是短暂的今生如何生活,对除此之外的范畴是没有概念、不去思考、不愿承认的,这跟佛教的前世今生观又是一种抵触。

而因果、前后世,在佛法智慧中都是非常基本、简单、世俗层面的道理,如果对这些都不承认,对其他道理就更没办法理解和接受了。

世间再成功、优秀、高贵、荣耀的人,也不一定能看清万法的实质,关于生命、心识最基本的知识,大部分人都不懂。

有些人可能会说:“不懂也没事,我又不是佛教徒,何必要承认佛教里说的这些?”确实,如果业因果、前后世只是佛教的专利,非佛教徒不承认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它是所有人类,或者整个六道轮回的每一个众生都无法逃避的真实存在,那就跟你是不是佛教徒无关了。你可以不相信、不承认,但不管你信不信,真相就是真相。

有些人说:“那你要给我论证。”其实我没有必要给你论证。没有这个责任,因为我不是你的监护人,也没有这个精力去破除你所有的邪知邪见。但你对自己负有责任,你需要想一想,如果佛教讲的都是真的,要怎么面对?

临时抱佛脚,就晚了

人类还是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可以登上月球,可以发明飞机——每次乘飞机,上去下来的时候我都感叹,现代科技好厉害,你看降落的时候,如果有丝毫的失误,就可能偏离跑道,非常危险,但雷达测得那么准,飞机刚好压在白线上,一两米的误差都没有。所以从物质上看,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这么高的层次,但在精神上,我们连心中最简单的烦恼也没办法对治,在生活中遇到最普通的无常,也没办法面对。我们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去痛苦、去思考,但这可能没有意义。

最近看到网上说李开复是“向死而生”。他是企业界的偶像,自从2013年突然查出淋巴癌,就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在想他会不会死,什么时候死啊?但这几年过去,他不但没有死,还在和病魔抗争的过程中悟出了很多道理。他和星云大师有过交流,也经常公开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我一方面欣赏他的勇气,觉得很了不起;另一方面又觉得,其实佛教的智慧并不是要等到病魔缠身、灾难降临的时候才去了解的,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还算幸运,没有马上死,稍微有一点思考的时间,还有跟大师探讨佛法的机会——我看过他的书,的确问过一些宗教方面的问题。但即便是这样,可能也解决不了生死大事。

佛教的生死观,是在你没有生病、没有衰老的时候,就要去观察:到底生是什么,死是什么?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能不能认识自己的心,能不能救护自己,能不能选择下一世投生在怎样的六道轮回中?这些在佛教中,有非常丰富的教义和体验,但是人们对此漠不关心,认为只是佛教徒的天方夜谭,与自己无关。

其实,任何人都需要这些方法。

无常,每天都在上演

比如佛教中讲的“无常”,每天都在生活中发生。

财富是无常的。有些人一夜暴富。听说最近在某个偏远地方,五六个没钱没文化的小伙子,一夜之间成了有钱人,买了五六十万的进口车,轮流拍照炫耀,让很多人特别羡慕。虽然不知道这笔钱的来源是什么,但他们很公开,大家说不出什么名堂,只能感叹这些人福报大。也有些人变得一穷二白,比如原本是企业家,一夜之间钱全部蒸发了,最后绝望到从楼上跳下去,这样的案例也听到不少。这是经济方面的。

身体是无常的。原来好好的人,什么病都没有,到医院一检查,就发现是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最后只能做做化疗,没有什么办法。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才特别紧张,“真的有无常啊!”

权利也是无常的。看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坛,哪怕是最高领导人,也可能突然倒台;而有些不起眼的普通人,又突然成了万人之上。

生活中充满了无常,只是人们在这些方面缺少观察和思考。

慈悲,要爱一切生命

又比如佛教中讲的“慈悲心”。有人说,对自己的家人、亲戚生悲心是可以的,对其他人好像很难。李开复也说,患病期间他感到最遗憾的,是没有多陪伴家人,对母亲也有很多亏欠。的确,世界上的很多成功人士,最关心的也无非是自己的家人,从某个层面看,这是一种孝道,是儒家文化、孝文化里所推崇的;但从另一个层面看,如此成功的人,临死前考虑的却只是自己和家人,是否值得我们反思?

人活在世间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仅限于此呢?是不是只体现在自己身上,或者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极为狭窄的一个小圈子里面?能否把我们的慈悲和力量,辐射到除了父母、亲朋好友、企业员工之外的地方,去关注更多素不相识的人?

也许有人觉得,不用吧,只要我自己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就可以了。但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很高尚,一些动物也会这样,比如母狗生了一窝小狗,它对每一只小狗都非常关心;还有一些动物对自己的族群特别维护。人们不会因此觉得它们的智商和情商有多么伟大。

我看到你们的仁智讲堂,就在想这个“仁”所包含的仁爱,可能也只局限于儒教文化中的解释。儒教的“仁义礼智信”在修为自身和维护家族方面非常好,我也了解过;但从某种意义上,这还是一种自私的心,因为它是从“我”出发的,更关心我的国、我的家。

即便是今天全球化的理念,也带着自私性,并不是真正的全球化。因为和佛教的慈悲观相比,它不涉及动物,更不可能涉及整个六道轮回中的众生。

这样的“仁”若能注入慈悲心、菩提心的内涵,那就非常圆满。

伸出手,却帮了自己

当然,佛教中也讲,对素不相识的人生起爱心、同情心,日后对自己也会带来无量利益。你或许觉得难以置信,但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故事。

1814年的一个夜晚,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街头。这个人很穷,他买不起钢琴,有时候甚至连作曲的纸都买不起,只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学习音乐。此时他正在回家路上,看见旧货店的门口站着一个穿得特别破烂的孩子,手里拿着一本旧书和一件旧衣服想要卖给别人。年轻人看见他,顿时生起一种强烈的同情心,觉得这个孩子比自己还穷,还可怜。他把身上仅有的一点钱全部掏出来,买下了那本旧书,在街上边走边看,却发现书里竟然有一首著名诗人歌德写的《野玫瑰》。他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没想到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涌现出一段旋律。到家之后,他把这段旋律写下来,就是后来价值连城的名曲《野玫瑰》。

我曾经听过这首歌,歌词很简单,大概意思是,荒野上的玫瑰,我要把你采下来,不管你会不会刺我,我要把你采下来……

这首歌在世界古典音乐中享誉盛名;而当年默默无名的年轻人,就是日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直到今天,大到全球性的各种音乐活动,小到家庭中播放的胎教音乐,都会选择他的作品。

但谁能想到,这首名曲的创作背景,是源于他的一颗善良之心;谁能想到,最初仅仅因为同情,想给可怜的孩子一点钱,结果买下的旧书却成了他辉煌人生的起点。

这种同情,就像佛教中自他相换的修法。当我们想要无条件地帮助别人,这种因缘最终会让自己获得强大的支持,这就是爱的力量,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慈悲。

善良的人,怎样都会善良

能做到这样的慈悲,在世人看来是很不容易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在一个农场打工,却被农场主克扣工资。罗斯福跟他打官司,农场主就倒打一耙,让罗斯福赔了很多钱。后来,当罗斯福成了美国总统,农场主却跑来了,原来因为经济危机,他面临破产,而银行又不肯为他借贷,万般无奈只能找罗斯福做担保人。他哀求说:“当年是我不好,对你做了很多昧良心的事,但现在实在没办法,你可不可以为我担保?”

罗斯福的夫人很反对,说:“当年他那么对你,你干吗还要帮他?”但罗斯福仍然同意了做担保。

按世间的道理来看,别人故意害我,我还要去帮,这是很不合理的。但这样的事例在大乘佛教中比比皆是。对于修习慈悲心的人,不但要常常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甚至更重要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性命,只要对方需要,也可以无条件奉上。

这种精神,可能大部分人都很难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但不可否认,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在那么多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当中,大乘佛教的思想是非常稀有的。你们也可以思考,它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和上个世纪相比,我们今天身处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网络时代,世界也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地球村”,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孤陋寡闻,可以轻松获取各种各样的资讯。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迷茫,分辨不出好坏利弊,好像要找到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都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就像市场上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哪些质量好哪些质量不好,除了极个别懂行的人,其他人很难分辨;同样,这个世界上有琳琅满目的知识,看得人眼花缭乱,哪些知识对人生真正有用,除了极个别有智慧的人,也可能很难辨认。

最好的“仁智”

今天想跟大家说的话题,就是仁爱和智慧,只是不再局限在一个简单的框架里。虽然这里没有讲到佛法更高深的层面,比如密宗对大悲空性藏的诠释;但即便按照显宗的讲法,或者只是针对世俗层面,和接近菩提心、六度的境界来对照,佛法所说的智慧和慈悲,也跟我们通常认为的“仁智”大相径庭。

归根结底可以说,佛法的仁,是最好的一种仁爱;佛法的智,也是最好的一种智慧。因为这种智慧,看透了世间一切万法的本质;这种仁爱,也不仅仅局限于我、我的家、我的圈子,而是涵盖到周围的人群乃至人类之外的所有生命。有了这样的“仁智”,当你在人生中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时,也许不会那么痛苦。

给世界减压

表面上看,做一个仁智的人是在帮助这个世界,但实际上也能给自己解压。现在的人,压力都很大,我特意问过一些人,为什么觉得压力大,很多人开口第一个字就是“我”,“因为我工作不顺”“因为我太忙”“因为我心情不好”......其实就是我执比较重,这是导致压力和痛苦的根源。如果能把我执放下,少关心自己,多关心别人,即便有一些压力,也不会那么难以承受。

所以减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发起一颗利他心,或者建立如梦如幻的空性观,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会快乐很多,人生遇到任何事情,也会一步一步地做,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着急,走路很急,经常踩到前面人的脚,因为来不及看清楚前前后后的状况;排队很急,没有耐心等待,塞车的时候一秒钟都感觉难熬,想方设法插队、不停按喇叭……大家都急着往前追,但到底在追什么呢?

其实人生的路,原本没什么可追的,再急急忙忙地追寻,也不一定有结果。

追寻智慧人生

今天就跟大家简单分享到这里,如果想找到心灵的归宿,佛教在这方面确实具备优势。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趁年轻,多去研究、去了解,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也可以去修行,这对你的生活会有帮助。修行并不一定要皈依、出家,而是能去研究佛教里讲到的这些智慧,不说利益一切众生,也不说利益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单单对你自身的情感、家庭、事业、人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

这种突破不一定体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价值观上,像很多人梦想的,从早上一睁眼,看到的就是钱钱钱。其实很多大老板、有钱人,也认为金钱不过是一张纸,对内心的快乐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有因缘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快乐建立在外境上,但更重要的是得到智慧。当内心明白了很多真实的道理,你会清楚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