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4 做出你的价值 >> 做才是得到-问答-海南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海南大学问答

『2015年6月22日』

(一)问:现在是6月份,很快就要迎来毕业季,在座的很多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我想代表所有毕业生,请您给出一点建议。

答: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海南大学。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自然而然就感觉,这应该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什么时候能去参观一下。不过当时还没想过,会有机会跟大家进行内心的交流。

可能因为我喜欢读书,对大学生总有一种尊敬之心,对大学校园也有一种向往之心。虽然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大学生也许不算特别稀有,不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看到一个大学生都非常惊讶——记得当时在我家乡,两个公社只有一个大学生,每次他放假回家,全村的人都去看,“哇!我们的大学生回来了。”这个时代不会这样,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我仍然认为,大学生活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所以,在各位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也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希望你们能怀抱美好的梦想。在选择工作、家庭、未来方向的时候,都朝着这个梦想努力。

第二,抱着美好梦想的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想到,选择的事业不成功,破产了怎么办?选择的对象不合适,离婚了怎么办?选择的工作不理想,失业了怎么办?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容易理想化,只看好的,不看坏的,但就像我们走路,既要盯着前方的目标,也要看到路上的各种危险。

第三,你要有决心。事业可能会破产,但精神不能破产,内心要保持淡定。佛教常说平常心,这也是一种觉悟,无论发生什么,都只当是过眼云烟,一笑了之。这世界会有很多的不可预料,你需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

有了这三种准备,即便将来各有因缘,但所到之处也会变成美好的花园。否则,世间的群体不会像大学这么单纯、清净,置身其中,你不一定知道该如何应对。步入社会就像去到另一个世界,我们需要学习这个世界的各种经验。

(二)问:每个人都有梦想,但真正的成功只属于少数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既有目标又执著,不达目的不罢休。请问,如何把目标与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保持做事的激情和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人生的既定目标?

答:如何平衡人生的目标和行动,努力去做,这其中确实讲一种因缘。

在世间,很多人认为的成功,可能是有钱,有势力;但在我们佛学院,大家认为的成功可能是有修行,在思想上有一些超越的境界。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也不相同。但不管是哪一种成功,它的目标和行动应该是匹配的。同样是制定目标、付出行动,那些成功的人会有自己特殊的智慧。

有人说,创业和冒险是同义词,要想创业成功,就一定要冒险。既然如此,你就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失败,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此时就要看你锁定的目标,是不是智慧的选择。

常听人说,别人做过的事,你照着他的方式再做,不一定成功;如果你有自己的思维和智慧,在没人做过的领域,也许反而能打开局面。比如现在是因特网时代,那些有情商有智商的人,就能提前看到这一点,知道它会是将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运用智慧的眼光去开发,去投资。

在佛教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知道过去的事不叫智者,知道未来的事才叫智者。很多成功人士正是具备了这一点——能预见未来。他们有些是基于推测,有些可能是巧合,但不管怎样,背后肯定付出了非常多的勤奋和努力,这些努力就像滴水穿石,到最后总会得到一个结果。

所以不管你有怎样的目标,还是要努力行动。为了心中所想,持之以恒地去做,再大的事也能成,这就叫“心想事成”。当然这跟前世的因缘有关,或者今生某些方面还不够努力,也很难如愿。这些时候,虽然你有美好的梦想,但美梦尚未实现的时候,或许中途就已经醒来。

(三)问:现实生活中,一种人生态度是先做,再得到回报;另一种人生态度是先索取才去做。请问,如何把握这两种人生态度,演绎精彩的人生?

答:已经得到了,还要做什么呢?

第一种,做才是得到,这是可以的;但先得到再去做,这种人生态度,可能你有不同的理解吧。我觉得已经得到了的话,可以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成了成功人士,得到很多钱;这时候可以去做心灵导师,得到很多智慧;有了这些之后,又可以去做慈善,做饶益众生的事情。

想达到目标,就去做,如果不用做就能达到目标,那要怎么做?不如去做下一个。

这可能要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好不好?

(四)问:如果做事不成功,该如何应对得与失?如果做事得不到领导、同事的支持,该怎么办?

答:不同境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如果你有大乘佛教的空性思想,就会知道:得也好、失也好,其实都不存在。就像著名的《入行论·智慧品》的结尾部分所说:“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这是最高的一种境界。

当我们的思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对世界有了本质上的了解,的确会发现,今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寻找的一切,在实相当中根本没有发生过,既无需寻找,也不可能找到。就像空中的飞鸟,留不下任何痕迹。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还是要学一学佛法,即便没有时间,也可以读读《金刚经》《心经》这些短小的佛经,读的时候,心里的烦恼、浮躁、痛苦,自然而然会消失。就像《心经》所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全都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又在痛苦什么?又依靠什么而痛苦?

空性思想很重要,它确实能减少很多的负面情绪。尤其在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如果能真正懂得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空性,你会有面对得失的智慧。

而这种空性,并不是“杯里没有水”的那种空,如果不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恐怕很难懂得它的真实意义。但暂时来说,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都不存在”的单空。

当然,有些年轻人正在全力以赴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好,听到“空”,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种消极和迷信吗?”会用极度排斥的眼光来看待。信与不信的确是每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我在任何场合中也从来不要求或者提倡大家信什么,但作为一种不同的学说和智慧,你也可以对此进行分析,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难以置信,就全部抛诸脑后、断然否定——即便要推翻,恐怕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佛教中所讲的空性等的道理。但实际上,谁都会承认生老病死,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谁也都需要一些引导和关怀。

就像高考的时候,很多不信佛的人会去寺院烧香。有时候遇到这样的人,我就问他:“你平时都反对佛教,为什么今天来烧香呢?”他说:“万一佛菩萨真能保佑我呢?我还是求一下吧。实在是找不到别的关系,只能找这个关系了。”

人往往是这样,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能会想起佛陀;而在成功、快乐的时候,从来也想不起。

比如当你得了不治之症,完全失去生存的希望,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想:“佛祖保佑,让我多一点寿命吧,如果我能活下去,一定报答您!”

以前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人,当时医院已经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于是他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佛陀。后来很奇妙,不知道是佛的加持,还是自己命不该绝,他真的脱离了生命危险。病愈之后,他马上去寺院,花一百块钱给佛上了一炷高香,感谢佛祖的再生之恩,还说以后都要好好供养。(笑)

所以我们的行为也会变,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五)问:做才是得到,但是很多时候,做了也得不到。不是因为不努力、找借口,而是有人为的阻碍,比如上司、掌权者等等,给我们制造难题,不让我们得到。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我们还要不要坚持?

答:做了也得不到,是有这种情况。(笑)包括快乐、财富、美满的家庭等等,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好像总是缺少机遇,始终徘徊不前。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刚才的演讲中我也说了,做了,不一定就能得到,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会有很多阻碍,来自上司、下属,或者同级的人,但实际上,也许是你自身有很多欠缺。就像演讲中提到的镜子的故事——对自己障碍最大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但通常来讲,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还是要努力去做,这样即便得不到,至少你不会后悔。

谁也不敢保证,所做的事情必定会成功。尽管今天的人们为了追求各种物质,拼命在做,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因缘,还是会碰壁,会遭遇种种阻碍。这个时候,有没有必要继续呢?我的想法是,除了努力,你还需要一种智慧。如果发现继续下去将无路可走,也可以退出;但除此之外,立下的誓愿最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还有希望,就坚持,坚持到一定的时候,也许会做出感天动地的事迹,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当然,这些也不是必然的。我们所得到的,的确跟我们的勤奋有关;但并不是每一个勤奋的人,都能百分之百地得到。这中间有非常复杂的因缘,解释这一道理的学说,就是因缘学。

因缘学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如果不懂其中的道理,一旦做了却得不到,就容易怨天尤人,抱怨社会、抱怨家庭。

我听过一些大学生的抱怨:“为什么我家这么穷,别的同学都穿名牌,我的父母却什么都买不起,我怎么这么倒霉!”

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一切都是因缘。没有的因缘强求不来,已有的因缘也是积聚之法,迟早又会消散。所以暂时得不到的时候,应该随缘,然后继续努力。

(六)问:在孩子正处青春叛逆期的时候,怎样告诉他“做”这个看上去简单、却非常深奥的道理?

答:现在孩子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来自学校,来自父母的比较少,不像以前的人,会对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就能看到,古代有很多母亲,为了教育孩子,自己是不出去工作的,包括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也是如此。因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陪在他身边,输送正确的观念。

但现在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交给了老师。有些学校的环境比较复杂,待久了之后,受到的正面教育比较少,负面影响反而比较多。再加上这个时代,充斥着各种信息,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该看的不看,不该看的却沉迷其中。

我看到不少孩子喜欢拿着父母的手机玩,上网、刷屏、看动画,其实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不健康。五六岁到十三岁,是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这个时期接触到的任何知识,都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他最主要的思想观念。而现在的很多知识,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为了各种目的,想方设法吸引孩子的心识,这很糟糕。

所以在孩童时期,父母就要给与正确的引导;到了叛逆期,则要注意教育的善巧。否则,该管教的时候没有管教,等孩子长大了,又管教得特别严厉,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每个父母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适合的方法。

(七)问:儒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答:佛教和儒教的区别,第一个是,儒教主要讲我们这一世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包括孝忠礼义廉耻等等道理。而佛教不仅讲今生,更关注来世——怎样获得来世的快乐?前世的因缘又是什么?所以要讲三世因果。

第二个是,佛教讲不害众生,这个众生包括了一切人类。而在儒教思想里,跟自己相关的人,例如亲朋好友,可以保护,不能伤害,但对其他人,尤其是冤家对头,就不一定。它强调一种英雄主义,为了家族和国家的利益,可以杀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去战胜和征服。

第三个是,佛教的不害众生,也包括了一切动物。而儒教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损害动物的,比如为了尽孝,可以钓鱼给父母吃。但在佛教思想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杀生,要爱护动物的生命。

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点,但最主要的可能是在这些方面。

(八)问:我一直只关注自己的家人,认为君子应该独善其身。今后我应该发什么样的愿,可以培养利他的心,超越自己的小?

答:关心自己的家人是必须的,这很好,但有时候,再关心也还是会有遗憾。

在佛教看来,万法都是无常的,今天是和乐的一家人,到了将来某天又会分开。从大的无常来看,谁都逃不出生老病死,家人总会离开人世;从小的无常来看,人和人的情感怨亲不定,再亲密的关系也难免会有隔阂。

今天的社会,人们可能更需要观修无常,对家人不能太执著了。而除了家人,我们也应该关心社会,关心所有的众生,就像大乘佛教的修行——为了一切众生而成佛。

大家可能觉得成佛应该很重要。但什么是佛?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寺院里那些如如不动的造像,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等,这些只是一种形象上的表示。

真正的佛,是觉悟,是人类最高的思想境界——觉悟万事万物的真理。什么时候你懂得了这个真理,你也可以成佛。

有一个电影叫《超体》,你们都看过吧。里面讲人的大脑,从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一直开发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当智慧越来越提升,到最后确实会对自己的小我、小家庭、小社会,不再那么执著,能感受到一种“同体大悲”:所有众生都有苦乐,都有生命,除了自己和家人,也要悲悯其他的众生。

这是世间对心灵的一种分析。而在佛教中,对此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有真实的修持。通过修行,你会真正发现,三界轮回中有那么多众生,只执著一个小小的我,是很狭隘的。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一旦心被打开,所有的行为也会豁然开朗。

这种思想在世间的其他思想中很难找到。世间的理念通常认为,关心家人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而在这之外,如果有空闲、有资源,才会去关心社会。把利他当作一种额外的付出。

学习佛法多年,每当我将大乘思想和其他的知识、学说对比,就会深深感受到,这种利他的精神和行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非常伟大的。完全无条件、忘我地帮助众生,像帮助自己和家人一样地帮助众生,有几人能做到?

我们也看到很多慈善家,他们可能会愿意帮助自己的亲人、家族,或者向某些特别可怜的人伸出援手,但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一定能有这样的境界。

很希望你们都能学习大乘佛教的思想,它可以称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学说。虽然在人类历史上,也有过各种各样的利他思想,西方的、东方的,但不一定如此彻底和纯正。

社会上也有一些利他的榜样,像单位里评选的先进模范,人们对他进行颁奖和表彰,把他的事迹塑造成崇高的精神。但实际上,这也只是小范围的一种行为。

真正的利他精神,可能只存在于大乘佛法中。

也许大家分不清什么是大乘、小乘。通常谈到钱,谈到成功,大家都比较有概念,谈到大乘思想,可能就比较模糊。(笑)但人来到这个世间,还是要去寻找,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有智慧的学者、心灵导师,都对大乘佛法交口称赞?它真是人类最高的境界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九)问: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和尚和屠夫是邻居,每天他们都会叫对方起床,结果和尚没有得到好的果报,屠夫反而有一个好的果报,因为和尚叫屠夫起床是去杀生,而屠夫叫和尚起床是去念经。同样在做,为什么和尚每天念经,却没有得到好的果报?到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做”呢?

答:谁说和尚没有得到好的果报?(笑)

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用智慧来分析。和尚叫屠夫早起杀生,屠夫叫和尚早起念经,这两个人其实都有好的果报和不好的果报。

问题里的说法,是一种片面的抉择。你可以说,和尚得到了不好的果报,屠夫得到了好的果报;也可以反过来说,和尚得到了好的果报,屠夫得到了不好的果报。因为屠夫在杀生,和尚在念经。懂得了吧?

念经肯定有好的果报,杀生肯定有不好的果报。既然这样,又怎能说和尚没有得到好的果报呢?

和尚有和尚的果报,屠夫也有屠夫的果报,但是果报中又有不同。

和尚的果报有好有坏。他每天认认真真念经,每念一部经的功德都不可思议,以此功德肯定会得到好报。还有他好心好意叫屠夫起床——也许他们关系不错,和尚只是担心屠夫睡懒觉,并没有想帮他去杀生,这个好心也会有好报。但和尚间接造成了屠夫的杀生,这方面的确有一些过失。

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得到好的果报,念经的果报、好心的果报,都是好的。唯一只有造成杀生是不好的。

屠夫的果报同样有好有坏。杀生肯定有不好的果报,按照《正法念处经》的观点,杀一个众生,都会五百年堕在地狱当中。但和尚起床念经的因缘和功德,是依靠屠夫而实现的,所以屠夫也能以此得到好的果报。

他们所造的业,在佛教中就叫“花业”,花花绿绿的花,也就是说比较复杂,善业、恶业都混在一起;由此感得的果也是“花果”,苦果、乐果都混在一起。

所以很多时候,要想懂得佛法的道理,还是需要智慧观察,不能光用一句话来简单地断定。

(十)问:我们在青年、中年、老年,每个时期要做的事都不一样,都在变化。我们有没有必要随之改变自己的做法,还是应该坚持原来的做法?

答:其实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都不得不改变。

孩童的时候,我们特别执著玩具;到了少年、青年,可能会对玩具不感兴趣,开始执著知识、感情;到了中年,可能觉得这些也没那么美好和重要,又开始执著家庭、事业;到了老年,家庭和事业也不重要了,会执著自己的健康、快乐;最后到了离开人间的时候,这一切也都是不重要的。

我们追求的很多事,其实都只是当时觉得重要而已。孩童时代,当玩具被别人抢走,你会非常痛苦;年轻的时候,当感情、家庭受到伤害,你会特别执著;但到了老年,会觉得这些就像一场梦,对你来讲都不再重要。

每个执著,都是阶段性的,随着时过境迁,你就不会再执著;但在当时当地,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你可能很难自拔。所以要懂得,今天特别执著的事,到了明天再回顾,可能根本不屑一顾。

孩子对玩具特别执著的时候,在老人看来是很可笑的。同样,我们对感情、事业特别执著的时候,在一些有修证或者懂得无常观的人看来,也是跟游戏一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对境在诱惑,你要有一种淡定的智慧。很多东西,不想舍弃也是会自然舍弃的。

(十一)问:我总是不敢承诺,心灵很脆弱,非常怕。这是为什么?

答:的确有这样的综合症,也是一种恐惧症:什么事都不敢说,不敢承诺,不敢想,不敢做。始终有一种担忧、害怕,怕别人反对,怕事情做不好,怕被人说,怕出现违缘的时候无法应对,怕因为这件事引出更多的麻烦,等等。

但我觉得,该做的事情还是要承诺。承诺是一种发愿,是一个开始,有了承诺,才会有后面的行动,否则很可能不了了之。

世间任何一件比较重大的事,都需要承诺。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但要口头协商,还要签订正式的文字协议;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包括组建家庭、开展事业,也需要一些仪式和契约;乃至个人的事情,在做之前,也最好有一个承诺。

而且,这个承诺还需要有人见证,否则只是自己心里想一下,想推脱的时候随时就推掉,这不好。承诺,最好能在别人的见证下。

有些慈善家遇到我,说想资助藏地的孩子上学,我就说:“你们这样口头表态还不行,最好能有个正式的承诺,并且落在文字上——从什么时候开始资助,采取怎样的资助方式,由谁来证明,等等。”这样才会有一种监督和动力。以后即便情况变了,心态变了,你不会轻易退缩,“我当时已经在谁谁谁面前承诺过了,如果不好好做,在他们面前会特别不好意思。”

所以承诺还是很重要的,有了承诺才会有结果。

(十二)问:做才是得到,那么在做之前,应该如何选择,又该把什么作为选择标准,是人生价值、社会利益,还是其他?另外,如果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有更重要的事想做,要如何取舍?

答:做,才是得到。“做”是大大的那个字,记住哦。(笑)

至于做什么,是实现人生价值还是社会利益,这的确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有一种细致的观察、评估、规划和筹备,多询问,多思考。

比如,你去开创某个业务,或者参加某个培训,都要先对那个业务和培训机构进行了解,不能人云亦云。别人一说“有个培训班,我们一起去吧”,你就说“好好好”,一说“有公司在招人,我们去应聘吧”,你也说“行行行”,结果到了那里才发现,什么意义都没有。这都是不观察的结果。

如果打算做一件事,就要先了解跟它相关的人和事,包括做这件事会花多长时间、有怎样的社会效应、个人能从中得到多少利益,还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所担心的问题会不会发生,等等。在做之前,对这些情况都应该细致、深入地分析和掌握,这非常重要。

但现在的人缺乏这一点。包括很多佛教徒,听说某某上师在灌顶,就马上奔过去,过一段时间,听说这个上师是假的,是来化缘、骗钱的,又后悔不已,“啊!我已经在他面前得了灌顶,怎么办?”

世间人也是,听说某某气功师在办培训班,号称知名教授,就都跑过去,后来发现他根本不是什么教授,才知道被骗了。这样的现象比较多。

所以对不了解的人也好、产品也好、事件也好,都应该先用一种怀疑的态度去观察。不仅自己观察,还要多问别人的意见,从各方面来了解。了解之后,再去做。

这样即便后来发现,最初的观察并不准确和究竟,自己也不会有遗憾。你可以对自己说:“虽然这件事情好像不是刚开始想的那样,但我并没有轻易地相信、盲目地判断。我已经查过相关的资料,问过其他人的看法,自己也认真思考过,即便最终还是判断失误,那可能是缘分不好,我也没办法了。”

做之前就要这样,先观察,用智慧来分析,而不是头脑简单地全部接受。

然后,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发现了更重要、更值得去做的事,同样也要观察:自己的精力、智慧、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允许再接这件事?它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如果方方面面都考虑过了,可以接受,才去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还是很有用的。我们常常自不量力,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藏传佛教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走路的时候,等一只脚站稳了,再抬另一只,否则,可能会把自己摔倒在地。同样,做事也要一件一件地来,等一件事做稳、做好、做踏实了,再做第二件,否则,可能会一事无成。这样循序渐进,才会有序、有效。

我自始至终觉得,做,是需要智慧的。有了智慧,你不容易后悔,事情也会按部就班地成办。

在座的大学生、老师、学者,本身素质就比较高,相信以你们的世间学识,再结合宗教方面出世间的思想,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违,会让这个“做”更加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