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22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二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什么叫坐禅?

2、什么叫禅定?

3、分别解释什么是自性五分法身香?

【修行类】

1、为什么说坐禅法门不能著心、不能著净,又不是不动?

2、来到一个清净的道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类】

1、人的痛苦,分析起来有哪两种?该如何对治?

第四品已经讲完了,从今天开始讲第五品——坐禅品。《坛经》的后面部分还有很多,但是我想有时候讲得广一点,有时候讲得略一点,在字面上简单地解释。

在座的各位,很多人喜欢坐禅、参禅,现在不仅仅是佛教徒,很多其他宗教的教徒,甚至一些完全不信仰宗教的人也喜欢参禅。“禅文化”成为现在社会最受欢迎的学问,所以,我们佛教徒对禅宗各方面的知识,有必要了解。而且现在“禅文化”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喜欢。因为禅修,在减轻内心的压力、浮躁、焦虑、痛苦、困扰方面,非常有帮助,而且对去除高血压、失眠等的疾病也很有作用。所以,养成经常参禅的习惯很重要。

你有禅宗和无上密法的窍诀自然很好,即使没有,只是作现在汉地流行的跏趺坐,参禅一会儿,这样也会对你的身心非常有帮助。

坐式方面,按照相关的经论中所讲,最好是双盘。有些人强调完全不需要双盘,其实也不是不需要,如果能坐是最好的。因为按照经典记载,半跏趺坐和双跏趺坐是有差别的,坐半跏趺坐身体不能端直,身体不能端直,则脉不能端直,脉不能端直,则气不能端直,气不能端直,也不能如理如是地运行智慧之气,显现各种境界;而双跏趺坐有不共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佛陀成佛的时候,还有很多佛菩萨,都以这种坐式而住的原因。

因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说“跏趺坐没有意义,随便什么姿势都可以”。有些不明事理的人随意乱说,因为他从来不知道此中功德,自己没有坐过,信口乱说并不合理。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只讲一个坐式,除此之外,念诵、闻思等什么修行都没有,这种做法也不太合理。

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在这里讲,六祖作为第六大禅师,他的传承及思想给后人留下了怎样的智慧财富,大家共同学习。

坐禅品第五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六祖大师对眷属们这般说道:我的顿教法门中,有一个修法非常殊胜,我自己也是依靠这种修法而开悟,叫坐禅法门。

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有些版本里是“元不看心”,我认为“元不著心”好一些。坐禅的法门有很多窍诀,在此归纳起来,原本不去执著自己的心,不像唯识宗和其他个别宗派,只是对心非常重视;也不对心的本来清净分非常执著;也不是不动,有些人认为不动就是禅,其实也并非如此。禅修的境界提升以后,行住坐卧一切威仪都可以是禅的游舞,在行住坐卧中都可以用禅的境界来护持自己的状态,所以也并不是不动。

这是总摄的略说,以下对不著心、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进行广说。

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

第一:著心。心本来是空性、光明的,或者说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执著自己的心并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如果按照中观的说法来讲,心是远离四边八戏的;如果按密宗的说法来讲,它是不可思议、无法言说、超离言思、等净无二的。心的本性就是这样,我们认为心存在是一种妄念。知道心如幻化,如幻如梦,本体并不存在,你执著它有什么用呢?只是世俗中的显现许而已,哪有什么可执著的?因此说无所执著。

这个说得很对,最究竟的见解连心的执著也没有。《般若经》中说:“心无有心,心之自性即为光明。”这种光明并不是我们心中想的明明清清的东西,而是指大光明,所谓的大光明,在密法中有解释,因此,心没有什么可执著的,里里外外都无所有。

《华严经》中也讲:“菩萨观心不在外,亦复不得在于内,知其心性无所有。”菩萨观察心不在外也不在内,知道心的本性无可得,对心有著不合理。对此,六祖也讲了,对六祖所讲的意义,大家应该清楚。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

第二,著净。如果你认为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或者外面的世界是清净的,这也不行。认为人性本来清净的想法是一种分别妄念,因为在最究竟的本体上,清净和不清净都应一概否定。所以,执著清净的妄念一定会覆盖真如的本来面目。只要通达或者了悟无有任何妄想、分别、执著、虚假的时候,自性清净才会呈现。如果心执著清净,这叫做执净的妄念。净妄无有是处,著者也是妄。

我昨天在《现观庄严论》中也讲了,比如说对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三个道有执著的话,这是清净所取分别;而要舍弃的分别念是染污所取分别,有九种,与此处讲得一模一样。到最究竟时,清净的执著也不合理,虽然我们在密法中会讲到净见量所抉择的现象,比如说极乐世界是清净的,东方琉璃世界也是清净的,暂时这样抉择,但是净见量毕竟是世俗谛的量,到最终净见量所抉择的,也只不过是清净菩萨面前所显现的名言现象而已,实际上它的本体并没有任何的清净所成。如果有,我们也不可能说极乐世界是自己的心,心的本体远离四边八戏。在这里有很多深奥的东西,这要通过长期的闻思之后才能知道。

净妄无有是处,所以著者也是妄。你去执著清净也好,不清净也好,凡是去执著,从最究竟的角度讲都不合理。可能有些从来没有闻思过的人,觉得清净应该成立,诸法本来清净,但这只不过是暂时安立而已,实际上所谓清净的东西到最究竟的时候也没有,这一点,以前学过密宗的人应该会清楚。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佛陀清净、刹土清净或者内心的清净相,真正去观察的时候,了不可得。如果建立一个清净的相,言说这是一种修行的功夫,你若心存这样的见解,对本性有一定的障碍。究竟的境界中,没有任何清净的东西存在——永远也不可能存在,否则就是被清净的相束缚。

《七宝藏》中的《实相宝藏论》里也说,不管是好的执著、坏的执著,凡是执著都是束缚。就像捆绑东西,用普通绳索或者金索并无差别,金索虽然昂贵,但从捆缚方面,与牛毛绳索并无二致。法王如意宝在尼泊尔取金刚橛意伏藏时所唱的道歌里说,金索和绳索同样是束缚的因。意思是说,到最究竟的境界中,清净和不清净的执著全是束缚。

因此,你认为如来藏是清净,大圆满是本来清净,在究竟的入定智慧中,有这样的相状也不合理。所以,在抉择空性方面,包括如来藏的本体也是连芝麻许实有的清净和不清净法也不会存在,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第三:不动。六祖对善知识们说道:如果你修不动,你的境界如如不动,那么于一切人、一切环境、一切事情中,对是非、善恶、功过等一切的一切视而不见,这就叫做自性不动。

真正的自性不动就应当如此,并不是安住在一个善的状态中,也不是安住在一种特别明清的状态中。很多修行人因为闻思的底子不够,修行很艰难,觉得不修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可以修;修的时候,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但这一点,如果有藏传佛教那样的窍诀,应该很方便,我并不是自夸自宗,在哪些阶段需要执著光明,哪些阶段需要执著空性,哪些阶段什么都不能执著,就像中观的四步境界那样分析,修行的时候比较方便。否则,修行也并不是你想什么就修什么。

而此处的不动,是指见到一切好坏的事物,心都不去动摇和执著,善和恶一切都不执著。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善知识们,作为迷惑浅智之人,在修行的过程中,虽然在入定的时候身体如如不动,眼睛是半闭,但是出定以后便说别人的是非、长短、好坏等等,这与正道是相违的。

如果你真的达到了不动,不管是入定、出定,在任何状态中没有好坏、长短的分别,如果你在这些方面特别执著,说明你的修行还没有到达不动的境界。

而有些人所谓的不动,可能只在坐禅的时候可以不动,但是不坐禅时就随便发火。有些人坐禅时很慈悲,期间如果有人敲门,便吵嚷着被打扰了,不能专心修行,真正的如如不动,是本来动静一如,外缘又怎么会让你动起来呢?因此,这不是真正的如如不动。

真正的如如不动,像禅宗很多高僧大德的修行境界,他在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对世俗的一切显现,如梦幻泡影一样对待,不会去执著它,也不会去取舍它,他在入定的时候连显现许也没有。禅宗的最高境界是这样的,但我们很多人不是。当然,修行有没有帮助呢?确实有帮助,但修行能不能尽量地变成对治烦恼的工具,这也很重要,否则,有些人越修心情越差,性格暴躁,这样不好。

我前段时间也说过,像古代大德那样拥有神足通、他心通等的超胜功德,我们暂时体现不出来的话,至少也要与一般世间人的心态稍微有点差别。世间人因为区区小事便可以大发雷霆,甚至执著得自杀。现在很多人自杀的原因非常简单,根本不值得,但是我们作为修禅、修密的人,至少内心里有一点佛法的滋润,与没修行之前的心态比较起来,现在应该好一点,与从来没有修行过的人的性格比较起来,也应该好一点,这一点很重要。

的确,包括我自己在内,或者其他修行人,对法倒不会产生邪见,但是就像无垢光尊者所说的那样,对人会有一种失落感,为什么呢?某个人修行那么长时间,别人稍微说两句,他就那么生气、那么痛苦,从表情上、言语上都不难看出。甚至有些出家的团体当中,极少数人会因一些极小的事情做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行为。

出家人中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是身出家心也出家了,我们不能对出家人生很大的邪见,本来放下一切,披上释迦牟尼佛的袈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从这个层面来讲,对所有的僧人都应该有随喜之感。但从另一方面,往往有些出家人修行特别不好,不知道他为什么出家,他出家到底是因为出离心还是其他原因,都不得而知,有这种现象。每个人通过修行而内心调柔很重要,否则,单是身体如如不动坐一会儿,坐禅结束以后跟这个吵架、对那个批评,情绪特别波动,这不叫如如不动。真正的不动,就像《经观庄严论》里所讲的那样,对待世间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境界。

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如果你对心特别执著,对清净特别执著,乃至对世间任何法特别执著的话,对修道有一定的障碍。

我们执著清净的法都有障碍的话,更何况说执著不清净的法。所以,在佛教中,尤其是在讲禅宗、讲安住的时候,都会要求放下,执著对我们的今生来世都带来无量无边的痛苦。

其实人的很多痛苦,分析起来有两种:一个是造作了因而成熟的果;还有一种,当下去执著任何一个对境而产生的痛苦。

前世的因所带来的痛苦,恐怕并不容易看破,比如说前世杀生,今生中身体天天都痛,内心会颠狂、错乱,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果已经成熟,短时间内很难对治;还有一种,对人对事特别执著而引起的痛苦,这种痛苦,找到根源,通过修行很容易对治。所以,我们每天的修行,观心确实很重要,如果我们找到了心的奥秘,即使身体处于很恶劣的环境中,也始终是内心快乐的助缘。

何名坐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所谓坐禅,平时大家都认为,坐就是坐下来;禅就是安住,什么都不想。你不要打扰我,因为我现在正准备坐禅……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六祖开示众人道:善知识们,什么叫做坐禅呢?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在其他法门中都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各宗各派对坐禅都有不同的分析。但在此顿教法门中,自心安住时,对善恶、好坏、常断等任何法,不是闭塞苦修,不是把所有的分别念摄集起来再挡住,而是没有任何阻碍,对一切现象,心不起念头,不去追逐,也不去执著。

在大圆满中也常讲,对未来不去寻找,对过去不去回忆,对现在不去执著。当显现的时候,安住在显现的状态中,分别念自然解脱。密宗中经常讲自解脱,是特别殊胜的一个法门,很重要,当你用心观心时,不管它的本体是什么样,自然而然解脱,用蛇的身体来比喻,叫蛇结自解。

这里也是这样讲的,于一切善和恶不起分别念叫坐,重点是不起分别念,但善和恶都存在。所以,密宗中说“显现不破执著破”,善的显现也有,恶的显现也有,鸟叫声的显现也有,周围小孩子的哭声也有,老乡念观音心咒的声音也有……什么现象都有,但是你不去特意地执著和破立它,这叫做坐。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什么是禅呢?明明显现存在,但是这种显现的本体已经完全、彻底地见到了,这就是止观中“止”的含义;所谓的“观”,就是用智慧来认识它的本性,心不执著。

不单是心没有执著,如果单单没有执著是一种境界,石头也没有执著,刚生下的婴儿也没有像大人一样的执著,还有无色界的天人也没有执著,因此,没有执著不一定是一种境界。但是在不执著的同时,已经认识它的本性,而且这种认识不是以分别念来确定。语言难以言说,但是心的本来面目,的确是不管分别还是不分别,就是止观无二的。

麦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中有特别深的窍诀,法王也是依靠这个窍诀,在本来的禅定和自明自知的心无二无别的当下开悟的。法王在不同的教言中说,此窍诀非常殊胜的原因也在这里。所以,我觉得六祖讲参禅,同样给我们指示了很深的教言。

什么叫坐禅呢?心不去分别叫坐,认识它的本性叫禅。能见到自性无有可动、一无可得,就是真正的禅。这一点需要一种觉悟,如果没有觉悟,只是不执著,则没有见到。

《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经》中说:“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如果以轮回的心去思维,就成为轮转、旋复,用分别的心去执著,那处于轮回的状态,不能进入佛的境界大海。原因是我们随时随地都需要觉悟,这种觉悟需要善知识的指导,同时经常去观自己的心。但确实是说易行难,只不过内观时,按照传承祖师们的教言来讲,认识心也并非难事。

以前上师如意宝给我们讲大圆满的时候也讲过:你再怎么样愚笨,你在以心观心的时候,它的状态是什么样,连这一点都不懂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只要对观心有兴趣和信心,用心来观心,对于心的状态,它正在起心动念时的动念本体并不存在,在本体中从来都是如如不动的本性,见到这些并不困难。这就是了悟心的本性,这就叫做参禅。

何名禅定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善知识们,什么叫禅定?外境上一切有无、清净不清净的相都没有,这叫做禅;内在的智慧不散乱,完全通达它的本意,这叫做定。

就相当于能取、所取。所取是离相,所缘境都没有。内心不乱、心不执著,是指能取没有执著。就像加行道讲的行相和所缘那样,禅宗也是一样。《现观庄严论》与《六祖坛经》结合起来应该很好讲,不懂《现观》的人,不会懂《坛经》;不懂《坛经》,也很难解释《现观》。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如果我们对外在的山河大地等一切的一切都去执著,那内心肯定是很散乱、迷乱的。存在所取执著,那么能取的人不可能有开悟的境界。远离所取的相,内心才不会乱。所以,我们先将万法抉择为空性,在大圆满中,从能执著的心和所执著的对境,内外两方面进行观察,最后一切相都无有。意思就是说:如果外在的所取相没有,那么能取的自心也不会迷乱。

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本性自然清净,自然的禅定和智慧可以显露。如果所见的外境存在,能见的心识也存在,境和有境都存在的话,心肯定是迷乱的,不可能有证悟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轮回之心。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如果我们见到外境是不存在的,是清净的,能取的心就不会乱,这就是真正的禅定。我们用其他的大乘教义也可以这么讲,包括佛的身相也是暂时安立他为清净。《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中讲:“一切法无相,是达空无有,以化众生故,示现相好身。”一切法本来无相,通达空性则无有任何法,众生面前,包括佛的相好身也为显现。所以,名言中暂时承认佛的相好身存在,但这也只是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现而已,真实中是不存在的,更何况说其他不清净的法,本体上会真实存在?这样的确立方法非常重要。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善知识们,什么是禅定呢?远离外境的一切相,叫做禅;不执外境的相,内心的执著也没有,心不散乱,这叫做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

如果用佛教术语来讲,远离所取相叫做禅,远离能取相叫做定。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讲的,没有所取分别的十八种,能取分别中,实有能取分别和假有能取分别这十八种也没有的话,这叫做真正的禅定,这一点大家都应该知道。外禅和内定,远离外面的相叫禅,远离里面的执著叫定,这就是真正的禅定。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六祖大师又引用了教证。其实汉传佛教的古代大德引用教证是比较少的,但是六祖大师经常引用教证。我也对了原文,此处并没有完全引用。以前无垢光尊者也经常错用经名或经文,后来很多人说这是无垢光尊者的一个特点,说明他背的教证非常多,所以会错用。我觉得六祖也能背教证,只不过好像之前引用的几个教证也是大概引用。

比如说这里《菩萨戒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等,之后又说“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但此处他引用的是“我本性元自清净”。所以,我们在引用教证时用错了也不要紧,六祖有时引用的也跟原文不同。原经文里没有“我”字,你们方便的时候查一下,也许我查得不够准确吧。

意思是,《菩萨戒经》中说:“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原本都是清净的。”

《中观四百论》中也讲:“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是非等八边在中观宗都不合理。最后抉择一切万法本来清净,没有任何是非等相。

六祖引用了教证,因此汉传佛教的大德们也应该多引用教证。以前有一个和尚跟我辩论,“你们藏传佛教一会儿用一个教证,教证很难解释,你们以后别用教证好不好?直接说就可以。”我当时说:“其实用教证很好。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的最后说,他用了许许多多教证,理证与教证的内容相结合,作为愚者不一定通达,但作为智者就知道此中来源并不是个人的臆造,非常有必要。”他引用很多教证的目的和原因,在论末中讲了。所以我想,智者对教证都很喜欢,不过现在的很多人可能不太喜欢教证,因为教证很难解释,很多知识分子都说“别用教证,直接说出观点就对了”,但不管怎么样,引用教证是最好的。

前辈的大德们引用教证非常容易,出口成章。法王如意宝以前讲过,有一个叫做达热的堪布,他一次可以列举出二十几个教证,他的一个上师说:“末法时代,这么多教证罗列在一起,谁能懂得,你不要用教证。”后来他特意不用教证。

从前辈大德们的论典不难看出,因为他们心里有丰富的教证,因此随时都会引用。现在的人可能是与时俱进吧,很多人觉得用教证没有必要,只要自己的观点有理就可以。以前的人对前辈祖师的教言非常重视,现在的人,前辈说什么全不在意,关键是现在的语言对你解除痛苦方面用不用得上,如果用得上,觉得这是很好的;如果用不上,那么上百的教证也置若罔闻,因为对自己用不上,现在很多人都持这种态度。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善知识,一切起心动念中能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自己开始观修、行持的话,逐渐会自成佛道。

这是第五禅定品,内容不是很多。

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

在第六品中,首先讲了五种清净的香,在《俱舍论》中指五种无漏蕴

那时,六祖大师见到广州、韶州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士和平民,他们都集聚在曹溪山中请求听法,六祖大师升上高坐,告大众曰。

汉传佛教中也要升法座。有人对我说:“您天天高高在上地坐在法座上,很讨厌。”但传佛法的时候,还是“高高在上”好(笑)。此处也说“于是升座”,并没有说要降到地洞里去传法(众笑)。“升座”就是要比其他人坐得高一点。

“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

此事:指生死大事,或者说成佛之事。

善知识们,你们既然来到这里,不为其他目的,而应该是为了完成生死大事,修行成佛这件大事应该是从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开始,从自己内心的修行开始。

不是听到别人传法的声音就可以了,也不是上师给你加持加持就可以了,而应该是先依靠善知识的开导,然后把上师或传承大德们的教言与自心融合,从此处开始。

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在一切时中,应该要念念净化自心、调伏自心、认识自心,自己修行、自己行持、见自己的法身。(其实这个很重要的,在一切行为中,完全依靠别人不可能,每个人的缘分都不同,你来到一个善知识面前,自己要自觉地去行持,自己要见到自己的法身智慧。)自己要见到自己心的本来面目的真佛。这样之后,自己可以度自己,自己可以用戒律约束自己,如此你来到这里才算不虚此行,没有白来一场。

所以,道友们到藏地或是汉地的道场或善知识跟前去的时候,对自身来讲,得法很重要,之后要重视所得的法,然后去修行。

来到一个清净的道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们佛学院,现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拍照的人也特别多,有些人从早上五点钟开始,就拿着个长长的相机和三脚架,在坛城上等日出,晚上太阳要落山了,又在那儿等日落。虽然拍照也很好,拍日出日落也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心更重要。

所谓真正的修行,六祖确实说得非常对。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会逗留很长时间,你也好、我也好、他也好,谁都如此,就像是游客一样,我们遇到这样的法门非常不易。我都经常思维:啊!今生能遇到如此殊胜的法门,特别感激传承上师们。遇到之后,自己也多多少少用这些法门来调伏自己的心,最好是认识自心,即使没有认识自心,每天尽量念一些咒语,至少也是用个转经轮,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发愿,这些善法千万不能忘。不然,以前我认识的个别修行人,最初很虔诚,多年以来特别清净、非常精进,但到后来,就像吃甘蔗时越吃越失去甜味那样,他也完全成为一个世俗人。听说他现在一个月连一遍观音心咒都不念了,非常糟糕,一败涂地,特别可惜。

自性五分法身香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六祖说:你们既然从很远的地方集聚在这里,共享法味,是非常有缘的。你们每个人按照佛教的礼节右膝着地,我先给你们传授五分法身香,然后再传无相忏悔。这时,所有人按照六祖大师的要求,恭恭敬敬地跪着谛听,他也开始宣讲此法。

可以说《坛经》讲的是六祖到各个地方弘法的场面和经历,因为当时人们对他非常有信心,于是笔录了下来,后来成为传世之作。如果我们不重视,会觉得这只不过是某人到某个地方的演讲记录而已,对后人来讲,这些珍贵的教言也不会起到很大的利益。不知此次传法他的座下有多少人,也许是千人之多,也许比较少,前面说有一千人,后面没有说,把这个情节忽略了,不管怎样,此处只以“众”字概括。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戒香是什么呢?就是戒蕴。《入菩萨行论》中也讲了,所谓的戒实际上是在自心上来安立的。

师说:第一,戒香。就是心中没有过错、没有罪恶、没有嫉妒、没有贪嗔、没有劫害,这叫做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第二,定香。就是看见一切善恶境相,心不去执著它,叫做定香。

这里是用禅宗的境界来讲戒和定。讲戒的时候,像讲严禁恶行戒一样,泯灭所有的贪嗔痴,叫做戒香;善和恶的相均不去执著,这叫做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第三,慧香。心无有阻碍,常常以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业,虽然行持善法,但是内心不去执著。恭敬上者,垂念下者,怜悯孤苦,救济贫穷,叫做慧香。

有时六祖的见解很高,没有任何执著,但是后面又讲到做慈善方面去了,所以,慧香,我们也能做得到。

经常用智慧来观察自己,不要造恶业,行持善法不去执著……我前面一直用最高境界来解释他的教言,现在突然这样讲,我也很难解释,就随缘吧。没事,这不是般若品,忏悔品中可以这样讲,对吧?(笑)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第四,解脱香。就是自己的心对外境无所攀缘,不去执著分别善恶,身心自在、无所挂碍,叫做解脱香。

清净五蕴是戒、定、慧、解脱和解脱知见,《俱舍论》中专门讲过。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第五,解脱知见香。自心不去攀缘善恶,但也不会堕入空寂的任一边,必须广闻博学,认识自心的本来面目。通达一切佛法的道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和光接物:接人待物和光同尘、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与谁都可以和睦相处。

这里一会儿用一个世俗的词,一会儿用一个胜义的词,后面你们自己解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