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11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一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什么叫“般若”?

2、请结合密宗解释原文“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修行类】

1、为什么佛教里不提倡没有闻思的实修?

2、佛教徒在自己闻思修行的基础上,还要发心弘扬佛法。请结合自身谈一谈这么做的必要性。

【生活类】

1、结合《偷车贼周喜军掐死婴儿案》和《湄公河血案》说说佛法对社会治安方面起到哪些作用。

2、本课结尾提到的几种修行人的“修行走势图”中,观察一下你自己属于哪一条?以后打算改变成哪一条?

下面接着讲《六祖坛经》的第二品——智慧品。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六祖告诉善知识们什么是般若?

般若:是印度梵语,在藏文中叫“巴绕”,汉文中叫“般若”,发音相似,在一个元音上有一点差别,藏文中加上了一个“那若”。

唐言:六祖在唐代出世。在国外,中国人经常被叫做唐人,街道被叫做唐人街。因为唐朝的经济、文化、宗教都特别兴盛,佛教尤为兴盛,用“唐”这个代号,代表了中国之意。

智慧:般若,用汉语来讲就是“智慧”。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第九品中专门讲了智慧品,其他智者们,在相关的中观教言中也主要讲智慧,只不过宣说的方法不同。

什么叫做智慧呢?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在任何地方——不管是汉地或是藏地;在一切时间——白天、夜晚,昼夜六时之中。你的心没有被贪嗔痴所缚,没有被无明愚痴所缚,起心动念,在世俗显现中全是善念,在胜义中完全能懂得一切万法的真相,这叫做常行智慧,也可以叫般若行。

行菩萨道:利他的行为。

行智慧道:一切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在智慧中。

其实智者无论是走路、说话、吃饭、睡觉,完全在善的念头中,在善的行为中;而愚者,一切言行都在贪嗔痴的恶念中。

比如说一个智者在房间里独处,他可能会听佛法,喜欢的全是智慧方面;如果是一个愚者,他整天都沉侵在对自己身心不健康的乱七八糟的视听中。所以,智者和愚者之间,确实是天差地别。几个道友住在一个房间,但是他们的爱好和行为各不相同,这与前世有关,与今世的教育也有关。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草地中的草可以分为绿草和灰草,智慧并不能这般区分,而只能从人心上来安立。

当你的心念愚痴,不符合万法的实相时,称为被无明愚痴所束缚,就失去了般若。因为胜义的般若空性是智慧,一旦你对任何法强烈地去实执,你就失去了般若;当你的念头处于胜义中的无我空性,或者世俗中的无常、无贪、无嗔中,那么般若则产生。愚与智,一念之间。

比如说两个出家人,一个处于智慧的境界中,一个处于烦恼的境界中,二人的境界完全不同。心生般若的人,他的内心始终很快乐,将任何事情处理得如理如法;没有般若的人,不仅不如法,甚至他在一句话、一个行为中造的业也相当可怕。人与人之间,形象上都差不多,但是在心念上,是否具足正知正念,差别很大。

有些人造业相当可怕。前不久我还在山下时,听说吉林那边发生了一起案件。好像有一家人,把不足两个月的婴儿放在车里,车子停在路边,有个盗贼趁机把车开走了。车开到高速公路上,听到后座有婴儿在哭,他就把婴儿掐死了,埋在雪里。后来全城上千名警察出动,盗贼迫于压力才自首了。

当时我在一所学校里,我给学生们分析,这个人可能最初对车有贪心,他开到路上,听到那个孩子哭时,一方面有恐惧感,害怕被发现,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哭,可能有一种嗔恨心。在无明愚痴之下,贪心和嗔心交杂,最后做了特别不理智的行为。过后第一审判死刑,到底会不会立即执行,便不得而知了。

前一段时间,云南也有四个人被判死刑,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人,觉得他们很可怜。其实在佛法里,犯再大的错误也不能判死刑,最多判无期徒刑。但在世间的国法中,当时不同国家的法官共同商议后,决定通过注射的方式来执行死刑。我的分析是,这些人本来是与普通人一样,生活得好好的,但是无明愚痴产生之后,在贪嗔痴的支配和驱使下,什么都会做出来,即生中的果报不可思议,来世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没受过佛法教育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佛法的教育对当前的人们来讲,确实相当重要。人如果素质不高,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规矩,与旁生别无二致。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世间的教育,是为今生生活技能的教育,标准不高,而佛教是心灵的教育,如果接受这种教育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这个人的素质与普通人的素质就会完全不同。因为它的标准很高,佛教里较高层次之人的境界,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行为上,普通世间人根本做不到。因此我们可以说,佛陀的教育,对一个人人格标准的要求特别高。而没有信仰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规范没有要求,说实在,这种人无恶不作,因为他没有底线、没有约束。比如说马路上如果没有人行道,则行人很容易被车撞死。

不容置疑,世间的智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出世间的智慧;知识技能的教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教育。比如说你要读生物学,或者建筑学,我们说它是一种学问,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调整。如果你提升了心理素质,当你在人生中遇到困难和痛苦,一方面有面对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很高的修养,这对整个社会来讲很重要。

我觉得当代人特别需要信仰。我最近看了一份美国的报告,现在世界上没有信仰的人大概是11亿,如果全球按照70亿人口来算,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多,但中国就占了62%。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信仰,则没有底线;没有底线,就会无恶不作。

因此我们需要智慧,智慧是什么呢?一念愚痴,生愚痴之行,一念智慧,生般若。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

世间人们没有智慧,也没有见到般若空性。口头上经常夸夸其谈地说般若,内心中空空如也,常行愚痴。

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

很多人经常自吹自擂地夸耀自己般若空性的境界很高,实际上他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空性。

修行人中,多数闻思不够的人常说:“你们这边是闻思的,我们那边是实修的。”真正明理的话,实修很好,但是没有闻思的实修很容易盲目;没有修行的闻思也不好,但是比没有闻思却修行的人好,为什么呢?因为闻思会知道佛教的道理是怎样的。

有个别佛教徒,自己连佛教的小学水平都没有,却提倡实修,反对闻思,我觉得这非常不合理。比如说世间中连小学水平都没有的人,他想要创业恐怕很难。现在世间中的很多商人,他很想创业,但是自己的水平有限,梦想虽好,却因为能力和智慧等资源不具足而倍受限制。所以,一点不闻思不行,至少也要闻思八年、十年以后再修行,便不会有歧途。有些人常说:“我修密法、修般若、修禅定、修……”但是从来没有闻思过,连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的道理都不懂,连皈依、发菩提心的戒律和方法都不懂,刚刚皈依的第二天就要实修、闭关,说实在,很难获得真正的空性。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所谓的般若,它没有颜色、形状,也没有来源和去处,不来不去,我们的这颗智慧之心就是。如果你真正懂得了自心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般若智。

认识本性很重要,认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如果对自心一点认识都没有,虽然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不一定很好。以前太原那边有一个人讲《涅槃经》,另外有一位禅师听到他的法语,觉得他讲得不深,应该禅修。然后这位禅师用一种方便方法令他实修,确实,他实修的过程中通过鼓声开悟了,后来他也特别感激这位禅师

认识心的本性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并不那么容易,至少要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这一点,上师如意宝不论讲显宗的法还是密宗的法,都会特别强调,正因为他老人家如是强调,如今在他老人家的传承弟子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具有实修实证,并且弘法利生的能力和事业非常广大。如果这些弟子没有实修实证、广闻博学,现在21世纪的人们,分别念如此之重,一般来讲,并不是每个人见到一位上师就能长期依止的。

所以,以后大家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自己广闻博学的同时,也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认识心的本性!

同时,也要发心。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以前自己修一点,给少数人讲一下就可以,但现在整个社会的生活模式改变了,它是组织性和集体性的。因此我建议:作为佛教徒,在弘扬佛法的方式上面,大家要有一种组织性和集体性。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组织,弘扬佛法的范围便不会很广大。所谓的弘扬佛法不要只靠一个人!一位上师圆寂了,之后所有的弟子无所事事,不应该这样,应该是志同道合的出家人或在家居士,都齐心协力地为佛法付出。这确实应该作为我们长远的发心,有了这样的发心,你自身的修行也不会受到影响。

有的人对我讲:“不能发心,发心对我的修行很有障碍。”其实发心以后,自私自利的心会减少,又有三宝的加持,修行反而会善始善终。但如果你不愿意发心,以自私自利的心修行,最终大多都不会成功。

现在我身边有相当一部分道友与别人的合作能力很强,不管与谁合作,大家都很愉快,没有烦恼。人如果修得时间越长,却越烦恼、越痛苦,说明修行不成功。性格与任何人都不和,在哪都起烦恼,对谁都有意见,又遭别人诽谤,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有些人的修行,各方面都很好。

我也希望学院的道友们,除了极个别的24小时中很少有自己时间的人,各个部门的发心人员,至少也要在法师面前听一堂课。如果你需要值班,可以安排一下,错开时间。大家要发心,也要闻思!我前天为什么讲法王如意宝的比喻?我看了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发现他们依止上师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短暂的时间中改变了一生。

世间上,像北大的季羡林先生,我看他的传记中讲,他年轻的时候到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的教授面前学印度梵语,此后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曾说:“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作为一个人,应该给自己定个明确的目标。

有一次学院开金刚萨埵法会时,来了好多居士,有的说:“啊!这次来喇荣很成功。”我问:“为什么?”“喇荣的稀饭特别好吃……”千里迢迢乘飞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喝稀饭的话不值得,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最主要的目的。

你到这里来,哪怕八天、十天,或者一年、两年中,为弘法利生做了什么事情?应该这样思考。上师如意宝在石渠求学时,也曾发心做过管家。比如说你到印度去参学,回来的时候收获了什么?玄奘法师去求法时,他是怎样得法的?我们每个人,在圣地无论是住了两年、三年还是十年八年,终生要行持的法,最后应该记在心里,这很重要。否则,喇荣的稀饭很好喝,在这里喝了七天的稀饭回去了,毫无实意,其实汉地的稀饭也很好喝。学院的稀饭是龙泉水做的,他们可能是想得龙王的加持。有甚深的密意吧,这个我不懂(众笑)。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我们经常说“般若波罗蜜多”,那么“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指水果菠萝蜜。)是西国语,“西国语”是指印度语,音译为“波罗蜜”,汉语为“到彼岸”。意思是远离生和灭。

《罗睺罗赞颂》中云:“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意思是说,不可思议的意义,它无生无灭,犹如虚空,是圣者各别自证的智慧,也是所谓的般若,或者说空性。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如果我们去执著色声香味等对境,则产生生和灭,就像江河湖海产生波涛一样,这叫做轮回,也叫做此岸。如果远离了色声香味一切对境,有境也不可能成立,有境和对境都没有,一切都是无生无灭,这就像流通的水,叫做彼岸,也就是涅槃。此岸指轮回,彼岸指涅槃,轮回的对面就是彼岸。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完全能通达轮回的本来面目,这种境界叫“波罗蜜”。

故号是“所以称为”之意,非指佛号,佛号指佛的名号。

我看了中国佛教协会做的藏传佛教活佛证,在讲述活佛的前世时,写着“佛号……”。比如说一个活佛的活佛证上面,今世是他现在的名字,前世的名字前面加了“佛号”二字。这样写不一定对,因为我们常说的佛号,是如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名号……也许他们觉得活佛前世是真正的佛,现在这尊佛再次活过来了,可能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善知识,迷乱而没有开悟的人,经常口里念空性、般若等,当他口里说万法皆空的时候,实际上他有妄念分别,有是非生灭等等。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如果口中称念和心中忆念的,全部都是在般若无生无灭的空性中,这叫做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证悟了这样的法性,是般若法。在生活中,证得了一切万法都无有生灭,如虚空一样的境界,这就是开悟。在凡夫地也有这种开悟,并不是非要到佛菩萨的高位。就像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和其他相关论典中,也讲了认识心之本性的开悟。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断地行持这样的行为,叫做般若行。

不修即凡:如果你心里、口里都不念般若,整天做各种非法行,这种忆念是凡夫的忆念,这种行为是凡夫之行。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一心修持,自身等佛。比如说我们观修阿弥陀佛,正在观想佛的念头,在显现上完全可以称之为佛。我们可以经常去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有些导师可能对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些比较宽松,但无论如何,认识本性很重要。

从前天奇禅师依止道翼禅师的时候,道翼禅师对他管教得特别严格,不准他看外境色法,也不准他听外界音声。有一次他听走廊上其他僧人的说话声,法师特别不高兴,抡拳就打。还有一次,其他僧人量尺寸裁衣服,他瞟了一眼,道翼禅师又开始打他。要求他不看、不听、不忆念。他在五年中,冬天连棉袄都没穿过,如此行持苦行。他常常参“是谁”这类话头,自心一直返观内照,最终开悟。

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常观自心,“我到底在哪里?”用中观的方式去观察,或者用入定安住的方式,看一看所谓实有的我是否存在?这时你完全可以发现,三界轮回中的所有众生都非常可怜,我们现在的执著,我们现在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不要说将死之时,一生中每一个年龄阶段,每一天的感受都不真实,真正的实相是法界的本来面目。如果我们的心能静下来,反复观察自心时就会明白。

说实在,从道理上不难了知,完全证悟后,一切烦恼消于法界之理,没有一定的修证境界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思维什么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自身等佛,有些修行人很好,在生活中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都会很认真地去修。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这个教证以前也引用过很多次,这句话与密宗里的甚深道理极其相似。

善知识,凡夫是佛,烦恼是菩提。前面没有认识自心时的念头是迷乱的,也可以叫凡夫,后面通过善知识的直指,认识以后的境界就是佛;前念耽著对境是烦恼,后念离开对境就是菩提。

这一点与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讲的完全相同,所有了义的经典中,也是这样讲的。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中说:“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凡夫和贤者圣人,平等没有高下,此处讲得很清楚。

密宗中将贪嗔痴等五毒烦恼说成是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有些人便对密宗进行诽谤,说密宗是强调欲望的性力派等等,这样说是连自宗的汉传佛教也不懂。这种较高的境界,完全是无有取舍、无有垢染、无有净秽的境界,一般的世间人能不能达到呢?不能达到。

所以,每个众生具足佛性,在实相上可以说我们就是佛;或者说当下我们心的本体就是佛,当我认识了它的本来面目时,就已经现前佛果。为什么说凡夫是佛?我们要知道,认识本性就成为佛。

我以前在《密宗断惑论》里引用过“烦恼即菩提”这类教证,还有一些汉传佛教的此类教证。因为密宗中经常会出现“降伏”“双运”,和“即身成佛”这样的名词,汉地个别人不是很认可,甚至有一些诽谤。但是如果你对这些佛教的专用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要说密宗,显宗也很难解释。对于“烦恼即菩提”的道理,在《大幻化网光明藏论》中,麦彭仁波切引用了很多显宗的教证。去年我讲过,烦恼就是菩提的种子,烦恼就是菩提的舍利等等,引用了很多来论证。

此处也已经讲到,烦恼是菩提,烦恼与菩提只是认识和不认识之间的差别而已,可能前一刹那你是凡夫,但后一刹那就变成佛。

你们有没有看过《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佛陀圆寂后,迦叶尊者悲痛欲绝,阿难尊者见到迦叶尊者时,也极其悲伤地说:“佛陀已经圆寂了,该怎么办?”此时,有一个老比丘,名叫波或,他似乎幸灾乐祸、手舞足蹈的样子。他制止阿难不许他哭,“佛陀在的时候,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让我们受诸多禁戒,现在他圆寂了,我们不是获得自由了吗?再也没有什么麻烦了,很好。”(有些道友也是这样,上师走了很好,就不会批评谁了,和这个一样。听说有一个道友说:“唉,怎么办?上师又走了!”“走了很好,他不会批评我了,我也不用去上课,可以睡懒觉了。”)这时天人很不高兴,准备绑住他。迦叶尊者制止天人,并呵斥比丘说:“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家都伤心欲绝,你却说这种话,你这个比丘真是愚痴……”迦叶尊者这般呵斥他的时候,也许就因“你很愚痴”这句话,他当下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之前他是很坏的人,佛陀圆寂时还欣喜若狂,但后来通过这种方式当下证果了,显宗经典中有这类公案。密宗的方便法门也讲,烦恼和业力特别深重的人,当他返观自己心的本性,上师的特殊加持入于心的时候,当下也会开悟。自古以来,密宗大德的传承中比比皆是。禅宗中也有很多禅师,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即刻获得开悟的情况也不胜枚举。

不管怎样,我们的心就是佛。曾经大梅禅师在马祖禅师面前得法后,也说“即心是佛”。马祖想验证他,特意派其他人对他说:“你的说法不对,马祖不承认了,马祖现在说‘非心非佛’了。”“任他‘非心非佛’,我的定解坚定不移。”后来马祖也认可他。作为一个开悟者,可以说“心即是佛”,也可以说“心不是佛”,两者都可以说;作为一个邪见者,或者未开悟的凡夫人,口头上如何说,心里也是矛盾的。

所以,我们在修的过程中,确实需要禅宗和密宗的简单窍诀,但是这种窍诀是建立在闻思、祈祷,还有如法的行为和清净的戒律之基础上,并不是建立在无恶不作的基础上。除了那位波或比丘,当今浊世之时,恐怕很难有人那么快开悟。

最保险、最合理的修行方式是,大家依止上师的过程中,要清净、如法;依止道友的过程中,也应尽量减少烦恼,对他人常生欢喜。有些人对极微小的事情很纠结、很烦恼、很痛苦、很伤心。我们的心不要那么狭隘,我经常这样认为:我们的心如果特别狭隘,对什么事情都会执著,当这种执著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阴暗;如果完全放下执著,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自身的快乐也会油然而生。作为修行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幸福感。现在世间人经常讲幸福人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你没有佛学的境界,幸福是很困难的。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学佛不要只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特别积极,连吃饭和睡觉都不行持,到最后逐渐变得对佛教、对修行毫无兴趣可言。我看到一种可怜的修行人,他刚接触佛教的时候,好像身口意都要供养,为了学佛、为了成就,愿意付出一切。但后来的行为,不但不如法,还造很多恶业。

学佛之人,最后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很难说。如果你后来对三宝等严厉的对境,语言极为刺耳,邪见相当严重,这样的修行人确实不成功。如果你没有明显的成就,不能飞,也不能显现其它神通,这都不要紧,至少一生中应当有一种稳定、如法的行为。比如说你年轻时在某某道场中闻思过,年老的时候还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你的心态比起以前不学佛时至少有所改变,而且是往良善的方面改变。不要以前很有信心,但后来不承认佛教了,甚至高僧大德也不承认了,这样的修行的确不成功,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浪费了。

我自己观察自己,有时候觉得没有资格教导你们,有时候又觉得应该有这个资格。我从最初来学院到现在,对佛教的理解也好、对人生的感悟也好、对空性的体悟也罢……从各方面来讲,并不是没有一点点开悟,应该是有一些境界,但是这种境界,有些可以说,有些不能说。

不管怎样,连世间人都要讲自己的发展、进步,社会上流行说“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炙手可热的话题,我们举办学术研讨的时候也引用,这是世间的可持续发展。但我们作为佛教徒,内心境界上也需要可持续发展。比以前好才叫发展,并不是说你刚刚学佛、刚刚出家时,对上师三宝很有信心,对修持佛法特别精进,逐渐却变成乌鸦的儿子一样!乌鸦的儿子是什么样呢?小时候比较白,慢慢就变黑了,最后全身一点白色都没有,全是黑乎乎的。我们修行人如果也变成这样,说实在,可悲又可怜。我们即便没有明显的发展,至少也要有一些进步或者平衡性,这样也还算好。

在我的人生长河中,我见证过很多修行人,有些人是持续性进步;有些人起起伏伏,就像心电图一样,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有些人保持平稳,稍微有一点进步;有些人好像有逐渐下滑的趋势。在这几条线中,希望你们观察自己处于哪一条线,以后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