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0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九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为什么惠能大师坐上法座后,首先让大家净心,共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2、“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是什么意思?

【修行类】

1、请结合本课谈一谈善知识的重要性。

【生活类】

1、你在听法时是否做到前后认真念诵、课上认真听讲?今后还将如何改善听课意乐和态度?

2、在禅修时应该如何避免耽著无记空的歧途?

般若品第二

今天我们讲《六祖坛经》的第二品——《般若品》,《般若品》是整个《六祖坛经》中最深的部分,直接宣讲智慧般若波罗蜜多的教义,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要弄清汉传佛教对般若是如何论述的。我们以前学过印度大德们的教言,像龙猛菩萨、圣天论师、月称菩萨的教言等等,也学过一些藏传佛教大德们的中观教言,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的教言等等。今天要学的是汉传佛教六祖惠能大师对般若的阐述。有中观基础的人,应该将以前学过的道理与此处所说的道理互相对照、相辅相成。

次日,韦使君请益。

前辈大德的智慧与我们的智慧确实截然不同,他们第一天讲了第一品的内容,我们对他们一节课的知识却要讲很长时间。

第二天,韦使君再三地请求佛法奥义。

因为六祖是依靠《金刚经》而获得开悟的,因此,通过韦使君的劝请,六祖为大家转般若空性方面的F轮。六祖开悟之前,《妙法莲华经》《楞伽经》在汉传佛教的经典中倍受重视,但因为六祖是通过《金刚经》开悟,所以,在整个汉地,《金刚经》的地位首屈一指。现在基本上任何一个寺院的流通处都摆放《金刚经》,任何一个佛教徒,都读过《金刚经》。

《金刚经》的内容,以前大家也学习过,胜义和世俗要结合起来讲,所以并不是那么简单。一般来讲,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就学习般若,表面上看来很多地方都似乎很矛盾,其实不可能有矛盾,这些道理在《金刚经》中描述得特别清楚,因此他当时准备讲般若法门。

师升坐,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惠能大师坐上法座后,首先让大家清净自心,然后要求大家一起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六祖有一个特点,之前对道明法师直指心性时,要求他将心安住下来,净心良久后才给他直指“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次也一样,讲般若法门之前,要求大家先清净自心。

我们在听课之前,也要求大家祈祷、发菩提心。一般的世间人,长期沉侵在生活的琐事中,听法之前一定要调整自心,否则很容易被外境所转。听课之前如果没有很好地调心,听课时很多人可能都在原来的妄念中无法回转。

比如说一个人正在修房子,听课的时间到了,如果没有调整心态,虽然人坐在经堂里,但他的心一直想着这件事情,思维等会儿下课以后,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所以,前辈大德们一贯要求听法之前要调心。调心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汉传佛教是念阿弥陀佛。藏传佛教是念课诵集,按照麦彭仁波切、托嘎如意宝、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先念《八吉祥颂》,然后念七支供积累资粮,还要发菩提心,这些非常重要。为了调心,课前要念诵二十多分钟。原来你的心散乱、倦怠,到了经堂以后大家共诵,以僧众的加持力,信心和清净心就会生起。

方法就像《大圆满前行》里闻法方式中发心部分所讲的一样,要么是发无上的菩提心;要么是按照密法里所讲,对一切观清净心。此处虽然没有这么说,但按照大乘佛教第二转F轮里所讲,应该以般若空性的道理,净心、观空。有时是发菩提心,有时是将整个道场、听法眷属、说法上师等,全部观成清净无量殿等的境相来修持。

此处的不同之处是,六祖让大家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六祖的成就与加持,以真实语断除恶分别念,令大众的心达到完全清净、无有杂念的状态。

一般情况,佛学院和寺院里的僧人,心本来也比较调柔,让心静下来并不困难。很多大城市里的居士,包括一些学了很长时间的人,并没有很认真地念诵,单是听听课,就像看电影一样的心态,甚至还没听完课都跑了。课前没有发心,课后没有回向,听课时也没有认真,而是时而吃瓜子,时而吃糖,时而喝水,做这忙那,甚至听说,一边听课一边玩手机的情况也有。以这种散乱的心态听法不圆满,如果有时间,希望大家以后尽量圆满听闻,这非常重要。在人生中,学习佛法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课前大家一起念诵,不要认为念诵不重要,要调整自心,念完以后也要很认真地听课,按照法义去思维。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如前所说,六祖惠能大师对所有人都非常尊重、恭敬,后文对大众的称呼也全都是“善知识”——各位上师、各位大德的意思。

他又说道:“善知识,菩提到彼岸的妙慧,所有众生本来都有。如来藏的本来之智,每一个众生本来俱生具足。只不过因为一念执著,心缘对境产生分别,心受到迷惑,不能如理如实地照见自己的本心。所以,一定要依靠大善知识!依靠他的开导,见到真正的本性。”

从禅宗来讲,首先要认可每一个众生具有如来藏;第二,虽然具有如来藏,但依凭自己的念想和能力,想要开悟非常困难。如若没有上师的指导,确实容易误入歧途。在座的各位都明白,在佛教中,依靠善知识的引导非常重要,没有善知识,确实是盲修瞎炼。

我以前讲过《费闲歌》,里面说:“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修行倒是容易,但是遇到明师很难,没有遇到明师就去修行,毫无利益。自作聪明、盲修瞎炼的结果,只是徒劳无益而已。

因此,修禅也要依靠善知识的开示,否则的确困难重重。我常想,不管是因明、戒律、禅宗,学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有经验、有证悟的善知识开导,如此不管自己处于什么程度,一定会有所了悟。当然,悟后也不能轻易离开善知识,否则境界不一定稳固,虽然已经通达、证悟,过后也可能会受到外境的干扰。

唐朝有一位慧海禅师,幼年出家,后去各地参访。有一次,他去马祖道一大师处,马祖问:“你从何处而来?”慧海说:“我从大云寺来。”马祖又问:“你到这里来做什么?”“来求佛法。”马祖回答说:“你的自家宝藏已具足,我这里无一物,求什么佛法。”慧海再次问:“哪个是自家宝藏?”答曰:“你正在问的那个,就是自家宝贝。”

正说的当下,能问的心就是。

他以这种方式直指,慧海禅师当即开悟了。开悟以后唯恐境界退失,在马祖身边依止了六年,后来为报答剃度师的恩德,又到恩师处奉养。但是他并没有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境界,一直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地在寂静山中修行。人们不知道他修行的境界,直到他造了《顿悟入道要门论》,通过这部论典,才知道他的境界不可思议。

从这个公案中可以了知,有缘人依靠上师的指点,哪怕只是一种表示,也许就能完全明白,这是利根者。但是稍微有一点觉悟的人,也不能轻易离开上师,否则以后弘法利生的事业和修行的境界不能提升。因此,印度的大德们,也是开悟以后依止上师三到五年,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

禅宗的大彻大悟,并非不依赖上师的开示,上师的直指要看每个人如何珍惜。现在很多人的清净心不够,有了清净心,上师对谁都可以问“你来干什么”这类的问题,不管是在集体中还是单独会面。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大众中常讲,“也许我的一句玩笑,对你会有很大的利益。”我现在回忆起来,当时上师的很多玩笑,上师批评或赞叹某个人的语言,都像是一种话头或指示,并非是普通的语言,有非常奇妙的缘起!通过这种缘起,表面上看来是对大众说的,实际上是针对自己说的,这种情况非常多。

真正的善知识确实有这样的能力,但如果是假善知识,可能会对别人起到反方面的作用。不久前的因明辩论赛,我说参加辩论的人很辛苦,每个人发一个大自在祈祷文的转经轮,有的道友就对我特别不满,在电话里说:“您非常不公平,为什么给他们?”我说:“你有能力也可以去参加辩论赛和论文赛啊。”他还是不依不饶地说我如何如何不公平,火冒三丈,扬言要马上离开。所以,像我这样的上师和他这样的弟子之间,也有这样的情况(笑)。后来我还反思过:我应该是很公平的,两个月以前就说过,谁有能力都可以参加辩论和论文比赛。只是当时没说发转经轮,这是因为一个缘起突然想给大家的。

所以说,上师是善知识,弟子的信心也非常大,这是好的情况;但如果法师是凡夫人,所谓的听法者也邪见充满,因为一句话,也可能变成离开学习道场的因。见仁见智,各种情况都再所难免。世间万法都是缘起法,各类众生对一碗水的所见都不尽相同,所以,这也是一种因缘。

总而言之,大家要明白,在修道过程中,善知识非常重要。说实在的,我经常想,任何一个佛法的窍诀,如果没有前辈上师们的指点,我们自己再聪明,翻阅再多的经书,到最后想要获得一些证悟,绝非易事!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你们应该明白,世间中有些人有智慧,有些人没有智慧,有些人功成名就,有些人却惨遭失败,显现上虽是如此,但他们佛性如来藏的本来面目,没有丝毫差别,只不过显现上存在愚者特别迷惑、智者非常聪慧的不同而已。只因迷、悟的差别,而出现愚、智的不同,世间中所有的智和非智,都是这样的道理。

他按照佛经的语气说:“我今天为你们传讲大智慧到彼岸的甚深法门,使你们每个人各自得到智慧。你们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谛听,我才为你们宣讲。”

我也常讲闻法轨理。听法的过程中,心要清净,身体要如法;远离一切过患,具足一切功德;具足六度、依止四想等等,非常认真地听受。佛陀为他的眷属讲法前,也会说“谛听”,专注谛听、至心谛听。不管是在任何一位法师前听法,大家都要认真谛听,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有些道友在听法的过程中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很好。

曾经我在上师如意宝面前,或是在其他法师面前听法时,就经常想,比如要听一个小时的课,那么这一个小时中我肯定做不了其他事情,所以,不管这位法师讲得如何,我都应该认真地听。如果我认真听了,就算这位法师讲得不是那么好,也肯定有很多值得我记住的地方;如果我没有认真听,传法者再怎么优秀,我都没有所得。心态尤为重要,听法时如果有傲慢心、嫉妒心或者嗤之以鼻的心态,不会得到利益。在佛陀面前听课的某些人,后来也生邪见了,更何况是其他上师或老师。

闻法的法器,在此处非常明确地指明了。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般若分自性般若、文字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自性般若才是心的本来面目,语言文字的般若,并不是真实的般若。

六祖此处告诫善知识们,世间人们整日口中说般若,念《心经》《金刚经》,或者经常谈论中观、般若,但如果没有认识自性般若,就像人们经常谈论食物,却没有去享用一样,不可能饱。仅仅口中说万法都是空性,虽历万劫,也不可能见到自性,终究无法受益。

很多人断章取义,一刹那都不曾思维过空性的意义,万法皆空、四大皆空、诸法皆空,这类口号般的语言却常常挂在嘴上,连不信佛教的人都常说,“你们佛教不是说一切都是空的,没有任何实质吗?”这么空话连篇,确实没有意义。藏传佛教中,也有人经常说空话、大话,他们所认为的万法空、因果空、前世后世空,都是没有明白空性的道理。

去年讲过的《费闲歌》里说:“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学道倒很容易,但是趋入修行而悟道却很困难,没有下功夫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单是说空、信空,没有实际去修行,起不到多大作用。

真正的空性,是妙空而非单空,很难用语言说明,是一种不离弘法利生之大悲的光明离戏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空性。

隋朝时,在五台山的昭果寺,有一个叫解脱的和尚在那里修行。有一位志昭大师特别器重他,对眷属们说:“你们如何努力也比不上解脱和尚,不要让他干苦活,他通过禅定示现妙用。”他去其他寺院参访回来后,白天诵大乘经典,晚上参禅。其实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很多法师,都是白天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或者念经,晚上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参禅打坐。他也不例外。

有一次,他在五台山东台的山脚下,看见一位比丘坐在一个大磐石上,这位比丘身著草衣,极其庄严,解脱和尚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就上前祈求:“我非常想见文殊菩萨,到哪里能见到文殊菩萨?”比丘手指金莲花(五台山的金莲花,我曾经给学院每位道友发了一包。我随上师如意宝一起去五台山时,信心非常大,把所有的人都看成文殊菩萨的化现,把所有草木、山水都看作是文殊菩萨加持过的甘露或饮食,直到现在,这种信念仍非常强烈)。一下子就不见了,解脱和尚特别伤心,在大磐石旁哭泣、祈祷、呼唤、顶礼,日夜不息。

过了很久,又一次在东台山脚下,那位比丘在圆光中现了半身,显得非常庄严,并指点他说:“解脱之道全在自己,除了自己以外并无另外可寻找的解脱。”说完以后又消失无迹了。

这个时候,解脱和尚完全悟入了甚深的般若境界,随即发愿:我现在已经悟得如此甚深的境界,如若独享则不合理,我一定要把这么甚深的道理传给有缘众生。愿毕他再次入于三摩地。

此时诸佛说偈作随喜:“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诸佛的境界非常甚深,因你旷劫通过三摩地的修持,如今才获得如是的境界,我等诸佛皆随喜你。

这时他进一步询问:“这样的甚深境界虽然不可言说,但是若给众生方便宣说,需要什么途径和指示法?”诸佛回答说:“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法性,一切无所见。”方便和智慧如明灯一般,照见自心的境界,如果你想通晓此番道理,探究真实的法性,一切都无所见。这就是在法性中般若了不可得的境界。最后他成为特别了不起的大德。

我喜欢看大德的传记,这对我很有帮助。现在不管是居士还是出家人,很多人把心思散乱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前两天去德巴堪布的房间,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呆了一个下午,听他随意地讲一些话。我观察到,我们世间人讲的可能是吃吃喝喝,影视金钱这一类的语言,但是这些大德们所讲的,要么是修行,要么是前辈善知识。

德巴堪布那天给我讲了他的根本上师班玛堪布。去年刚刚圆寂的贝诺法王的前世,有一次,他对年仅十九岁的班玛堪布教诫说:“听说你被安排做我们白玉寺的负责人,你不如到其他地方去求学,但不要说是我让你去的,否则我还要安排其他人。你自己到噶陀寺去,噶陀的斯德仁波切是我的朋友,我给他写一封信。”

班玛堪布到噶陀时,他们的学员基本已经确定,但是因为他携带着书信,便顺利进入了他们的佛学院。在那里有一位尼登堪布,比他年龄稍长,知道他是从白玉来的,特别欢喜地说:“你是我的同乡,多么好啊!”他们经常一起辩论,一起苦行,他在那里求学了五年。

一天,尼登堪布说:“我即将前往石渠,听说麦彭仁波切的亲传弟子堪布根华仁波切在那里,我要去求法,你是否愿意同去?”他欣然应允。于是两人一同到堪布根华的寺院里,依止了七年,至此他的大圆满境界已经非同一般。后来他去了康区一带,又到了我的寺院里,那时候,德巴堪布他们只有11个人……讲的全是前辈大德们的精彩经历,一个真正的求学者、修行人的心路历程。

后来我同我寺院的道友们也做了沟通。现在很多人每天的心思,也许并没有像前辈大德们一样,完全钻研于佛法,因为现在看得多、听得多,专注于好多锁事,并没有把心专注在闻思上面,与大德们确实是天壤之别。

刚才所讲的解脱和尚,他是通过文殊菩萨的加持认识心的本性。无论你是什么身份,认识本性以后,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才能自然而然成就,自己的修行也非常容易;没有认识本性,遇到一点小事,心就会受到阻扰。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的梵语,也是桑智达天神的语言,非常有加持。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前辈大德们对个别咒语不做翻译的情况也有,但如果翻译成汉语,“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必须要心和行为结合起来修行,不是单在口头上称念。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如果每日只在口头上说“智慧波罗蜜多”,心里一点都没有思维,也没有修行的话,是不稳固的。如幻、如梦、如露、如电,就像闪电,迅速出现,刹那即逝。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汉传佛教的早晚课加持很大,但最关键还需要闻思修行。我们藏传佛教中也有经忏师,到活人或亡人面前念很多经。当然,念经有功德,这不可否认,但所念的经文与经义结合功德才大,如果口里念,心里也观想,这叫口念心行,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心口相应则本性是佛,完全明白我们的本性是佛,而且完全不会离开。

最近通过讲密法和禅宗的法,听说有些道友真的明白了本来清净的道理,我也相信很多人在非常认真地修行,应该会明白的。道理很简单,就看自己以后能不能修持。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依止上师很短的时间,听了密法以后,便明白道理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但是修行过程中,的确需要花时间,自己并没有下很大的功夫,在这方面有点欠缺。

大家应该知道,如果我们从未受过佛教的正规教育,我们可能会念很多经典,但是不懂意义,只是种下善根而已,佛教非常殊胜的不可思议的道理,只变成了口头禅。

佛和自性完全一味一体,这个道理有些人不懂,是没有修行的原因。

以前汉地有一个惟宽法师,有人问:“什么是道?”他说:“就在你的眼前。”又问:“如果在我眼前,我为什么见不到?”回答说:“因为你有我执。”

看起来是特别简单的语言,实际也确实如此,心的本性每个人都具足,万法的本性是光明离戏无为法,可是我们见不到。为什么解脱和尚和其他大德们通过非常简单的对话就能见到?因为他们当下用一种巧妙的办法把我执驱开,于是马上就见到了。因此我们要祈祷上师和佛菩萨。

我自己没有很多经验,指导你们可能是以盲导盲,但总的来说,我已经多年依止善知识,再加上自己对观心方面很有信心,不是一天、两天,已经关注几十年了。长期观心,将禅宗和密宗的教言结合起来,到一定的时候,境界会比较稳固。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

什么是“摩诃”呢?“摩诃”就是“大”的意思。

藏文直译是“玛哈”,大圆满中的三种次第是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玛哈”就是“大”的意思,所谓的“大”,指大空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是什么大呢?并不是耳朵大、脑袋大、鼻子大,而是心量大。心量大不但在佛教中重要,在世间中也很重要。不管在任何时候,心量比较大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度过,心量小就会活得很累,每天都陷在自己的烦恼中。

心量广大,如虚空一样无有边际;没有四方形、圆形等形状和大小;没有蓝色、黄色、红色、白色等颜色;也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嗔恨心和欢喜心等心态;也没有是非、善恶、头尾等等。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诸佛的刹土全部如同虚空,这也是所有众生本具的本性空,这种空无有一法可得。(去寻找的时候,就像《中观根本慧论》里所讲的,轮涅所摄的一切万法了不可得。从空的方面讲,按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与龟毛、兔角全无差别,跟石女的儿子全无二致。)包括如来藏和一切万法的自性真空,也是这个道理。

寂天菩萨也讲,“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到最高的境界时,所有的有实、无实法都不会住在心前,所有相全部已经息灭,这就是最寂灭、最究竟、最殊胜的法。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六祖说:“善知识们,你们不要听到我说空性,便去执著空性。首先最主要的是,你们不要去执著单空,如果你的心执著单空来坐禅,就是一种无记空。”

这是禅宗中最重要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

以后修禅时,千万不要耽著空无所有。六祖的本意绝对不是执著单独的空性,这里说得非常清楚,我给你说空性时,你千万不要去耽著空性,如果只耽著一个空性来坐禅,这不叫证悟空性三摩地,它是一种无记空。他说得很对。

藏传佛教中以前没有这个名词——“无记空性”。不是善也不是恶,这可以说是无记。不是有,也不是无,类似一种了然的状态,什么都不是,这就是无记的空性。前辈大德都讲,执著空性是无法对治的特别严重的歧途。《中论》中也讲:“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大圣者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空法,是为了离开其他诸见解,但如果你执著一个空法的话,那么十方诸佛菩萨都无法调化和救度你。因为执著其他任何法都可以用空性来对治,但是如果执著空法,那就无计可施了。所以,宁可有其他邪见,但是空执连丝毫也不能有,许多经典中都有宣说,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禅宗中,单单的空性不能执著为最究竟的修行。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又说:“善知识们,虚空中可以涵摄万物,整个宇宙、时间、空间在虚空中都可以收纳。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流溪水、草木从林、善人恶人、善法恶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和须弥山,全部都在虚空之中。(按照《宝性论》和其他般若法所讲,虚空本无体性,在虚空中能形成万事万物,就像我们的地球也在虚空中。)同理,众生的心本空,也没有一个不涵摄的。”

汉地经常说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为缘起,本性为空,因为本性为空,它才可以显现缘起。《华严经》中也讲:“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你想知道佛的境界,当知一切都像虚空一样。虚空的喻意非常广大,而且能涵盖一切。实际上所有的万法都可以用虚空来了知为空性。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六祖再三地说:“善知识,一切万法都可以在‘大’中囊括,因为万法在众生的性体本空中涵摄。如果我们见到一切人的善与恶,都没有什么可以取舍,最后的见解上,也不被善恶、净垢所染著,心像虚空一样,这就是‘大’,也就是‘摩诃’的意思。”

“摩诃”为什么是“大”呢?譬如善和恶在虚空中都没有取舍。密宗中也经常讲无取、无舍、无相、无入等等。真正到了很高的境界,不仅仅是密宗,禅宗中也讲了善和恶无取舍的道理,禅宗与密宗的意义非常相似。

现在有些人经常对密宗指手画脚,然而,密宗和显宗中都讲了善恶无有取舍。当然,这不是我们一般人的境界,一般人开心和不开心不可能是一体;阴阳不可能是一体;黑白不可能是一体。但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在万法的本体上没有取舍,对此我们可以以理证成,以《大幻化网》的见解可以证成,按照此处所讲的推断方法也可以证成。本性之中善和恶、取和舍、好和坏、大和小、长和短、头和尾都是一体的,从本性上观察,无论从空性方面还是清净方面都是一体,谁达到了这种境界,为什么不能说善恶无取舍呢?这种无取舍的道理不仅是显宗的特点,密宗中更有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