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2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五课

思考题:

1.请列举基智加行的十种分类。

2.对于未圆满的共同相和圆满的不共相应如何理解?请以受蕴为例说明。

3.解释颂词:“不执著色等,四种平等性。”

五部大论中的《现观庄严论》是宣说般若法门的一部殊胜论典。对于万法空性的道理,以显义的方式加以抉择的,主要是中观六论等;以隐义的方式加以抉择的,就是这部《现观庄严论》。

我们直接宣讲《现观庄严论》的意义,恐怕新来的个别道友不一定完全明白,按理来说,很有必要在中间穿插一些公案,但这样一来就不太符合讲五部大论的风格了。现在的世间人比较喜欢浅显易懂的东西,城市里很多人不像寂静地方的学佛者,他们每天只是看一看微博,除此之外,真正甚深的论典、书籍根本不去学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条微博最多只有140个字,要靠这个来求得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年轻的佛教徒要有专业性的闻思。而且仅仅是从字面上学一学《前行》、《入行论》等简单内容也还不够,一定要以五部大论等专业性的学习为主,之后还要学习密宗的续部和论典。只有依靠这种深入的学习,自相续才会有所改善,否则,如果只是停留在浅显易懂的“心灵鸡汤”的层面上,不去求取深奥的智慧,那么依靠很浅显的道理,根本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庚三(宣说如何修行之真实道)分二:一、宣说修基智加行;二、宣说加行之果——见道。

辛一(宣说修基智加行)分二:一、分析说明对境加行之分类;二、摄略说明有境加行相。

壬一(分析说明对境加行之分类)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癸一、本体:

对境加行的本体即是灭除耽著基的殊胜加行。

癸二(分类)分二:一、入定之本体加行;二、后得之本体加行。

子一(入定之本体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有法显现之加行;二、灭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

丑一(灭除耽著有法显现之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对境之加行;二、灭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寅一、灭除耽著对境之加行:

色等无常等,未圆满圆满。

《般若经》中抉择万法的最究竟实相时,会破除一切对于对境的执著,因为就如萨绕哈巴尊者所说:缘对境的执著会带来无量的痛苦。世间任何一个众生心中的痛苦,要么是由执著对境引起的,要么是由执著心识引起的。因此抉择加行时再三提及对对境的执著,而这其中又分对显现的执著和对空性的执著。无论执著显现还是执著空性,都会招致无穷的过患。

对境、有境、显现、空性等的本体都不可得,故而对此执著是不符合万法实相的。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先通过闻思进行理论上的抉择和剖析,之后才有可能在生活中减少乃至断除执著。

基智加行共分十种法:

1、对于基之有法显现的差别基色等的本体灭除耽著的加行。如果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直至佛陀遍智之间的一切法的本体有所执著,就会迷失在假象中,从而感受痛苦,因此第一个加行就是要灭除对这些法的执著。

2、对其总的差别法无常等灭除耽著的加行。对色等这些法分别其为常或无常、有我或无我、白色或红色……这些差别法上的执著也给我们带来痛苦,因此也需要予以遣除。

3、对于分别差别法尚未圆满的共同相与极其圆满的不共相灭除耽著的加行。凡夫人相续中所执著的色法叫做遍计色法,依之不能圆满道的功德,因此称为未圆满的色法;菩萨的入定位中,色法等了不可得,在出定位则有如梦如幻、显而无自性的色法存在,这种色法叫做圆成实的色法,依之可圆满我们相续的一切功德,因此称为圆满的色法。无论对于未圆满或圆满的色法,都不应执著,因为一旦执著就会遮障地道功德。

上面这三种加行都是针对对境来讲的,第一个就对境的本体而安立,第二个就对境的差别法而安立,第三个就相应补特伽罗的不同执著而显现未圆满、圆满的对境相而安立。

下面从有境——执著对境的心识方面来分。

寅二、灭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及于无贪性,破实行加行。

4、对于灭除耽著的有境——无贪体性灭除耽著的修行加行。对于前面所讲色法等的三种对境都无有贪执,如同《金刚经》中所言,已经不著一切相,故而能够破除实有耽执之行持。

比如面前的一束花,人们首先会执著它的本体,然后觉得隶属于这个本体的绿叶、紫花特别好看,接着这些差别法又带给自己圆满或者未圆满的一些境界……而以上这些相其实全部依赖于人们的心态,如果有境心识没有贪著,那么行为中也不会有求取或舍弃,也就不会引生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因此,首先做到对对境无有贪执,之后才能避免行为上的取舍、破立等。

世间人有时候看起来真的非常可怜。地位、名声、财产、身体、家庭、工作……这一切的一切本来跟梦中的事物无有任何差别,全部是虚假的,没有丝毫真实性,可是众生由于对般若空性串习薄弱的原因,在强烈实执的牵引下不断去执取,给自己带来无量痛苦,最后离开时,相续中没有生起一丝空性智慧,对轮回的种子也没有少许损害,既然流转之因齐全,那么将来必定还要不断在轮回中漂泊。

所以,首先从理论上懂得空性极为重要。不过,现在很多人可能连对三宝的正信都没有,对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也没有生起定解,对他们来说,般若空性就太高不可攀了,但不能因为自己无法了知就否认其存在,实际上这种甚深境界早已为诸佛菩萨和前辈大德们所证得。我们应当这样发愿:但愿有朝一日,我也能生起这样无有任何执著的般若境界。并且发自内心地经常祈祷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同时对于般若经典也以恭敬心供养、顶礼……依靠这种种因缘,相续中的善根就会逐渐成熟。

丑二(灭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对境之理;二、灭除耽著有境之理。

寅一、灭除耽著对境之理:

不变无造者。

5、对于基的法性空性本体在一切阶段不转变成其他特性灭除耽著的加行。这里主要是讲不能对对境空性有执著,因为法性空性的本体永远没有什么改变,一切事物不是因为我们证悟了就变成空,没有证悟就实有存在。

第三转F轮中讲如来藏的光明本体常恒不变地存在于每一个众生的相续中,法性空性也是如此——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常不断,诸佛如来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诸法的法性本来即如是安住。如果认为它随着我们的证悟而变化,那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耽著。

6、对于它的差别法不是以因缘所造的作者等一律无有灭除耽著的加行。从显现上看,般若空性可以灭除我们相续中的烦恼,让我们现前证悟;但就真正实相而言,般若空性从来没有造作任何的境界,绝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像造物主那样凭意愿对万物进行改造。

以上两个加行,一者是要遣除对空性本体有改变的耽著,一者是要遣除认为空性有所造作的耽著。《中观根本慧论》中,龙猛菩萨再三强调执著空性不合理,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下面讲对于证悟空性的有境智慧也不能执著。

寅二、灭除耽著有境之理:

三难行加行,如根性得果,

故许为有果,不依仗于他。

7、对于有境证悟的本体具有三种难行的自性灭除耽著的加行。

名言中,可以说声闻缘觉、菩萨、佛分别获得三智,但实相中,这三种智慧都难以安立,因为:遍智的本体在胜义中无法得到,因此是所为难行之自性;道智的本体在胜义当中无生,因此是加行难行之自性;基智的本体在胜义当中无法诠说,因此是事业难行之自性。我们说三智时,实际上是站在执著空性的角度,认为佛的智慧、菩萨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存在,以分别念暂时这样安立是可以的;但站在究竟实相的层面上,就不能说这三种智慧存在且胜义中不空。正因如此,才要断除对这三种有境的耽著。

8、对于有境的殊胜作用本体,即将依靠三智而随着各自缘分获得自子四圣者果位承许为有自果灭除耽著的加行。

尽管三智在胜义中了不可得,但世俗中可以承许修行人依各自缘分而获得四圣之果——证悟人无我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证悟二无我得到菩萨的果位、圆满证悟二无我得到佛的果位,但是不能认为这种得果的作用在胜义中存在。

9、对于有境的差别法果位来源于三智而不依赖于其他因缘灭除耽著的加行。名言中,可以承许四圣者的果位依各自不同的智慧而现前,但就真实义而言,般若波罗蜜多、圣果都并非依靠他缘而生,因而要行持不依他加行。

学了以上两个小科判,大家一定要知道:首先,对于对境空性不能有变化、造作等的执著,不能把空性当作一种实有的东西,认为它可以得到。第二,无论佛、菩萨、声闻缘觉,还是汉藏诸宗古往今来的大成就者,这只是如梦如幻的名言中安立的,如果以菩萨的入定智慧来观察,则证悟者及其智慧都了不可得。智慧与法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的本体,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里也讲:只是依名言习惯而将圣者智慧立为有境,法性立为对境。

愿意深入地研究教法的人,不应当像看小说一样随便翻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庸小说等都是很简单的,只看表面就能了解,而如果想要懂得空性、懂得中观,就需要依靠传承,需要对教言默默思索,比如对于万法的细无常,凡夫人首先也是依靠思维而在自心上以比量了知的。

另外,当今时代的佛教徒需要学会以浅显易懂、贴近现代人心理的方式弘扬佛法,否则很容易令佛教走向衰败。最近的一则新闻说,截止今年年底,全世界网民人数将达到2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0%。国际电信联盟统计,全球已注册的移动电话数量是68亿,那就表示可能只有两亿多人没有使用移动电话(当然,也不排除一个人注册好几个手机的情况)。所以佛教徒不能再用过于保守的态度来面对网络,尤其年轻人应该多利用网络的平台弘扬佛法。古老的佛教传统如果没有跟时代充分接轨,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当然,也不能完全随顺现代人的分别念,因为大多现代人都满足于非常浅显的知识,不愿挖掘深层次的智慧。因此,既要懂得维护传统文化、佛教教育,又要看清楚现在人类的状况。除非是打算一辈子安住在山沟里,否则还是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理念。

弥勒菩萨和佛陀的教言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仔细思维,而如何利益今天的众生,也值得每个人再三观察。很多时候,依靠一些书和光盘,就能息灭芸芸众生的深重苦恼。

子二、后得之本体加行:

证知七现事。

10、在后得位,菩萨对于一切现象以七种事来了知,即如梦、如幻、如阳焰、如回音、如光影、如寻香城、如幻化。

有时讲七种幻化喻,有时讲八种,还有些续部和论典中讲十二种幻化喻。不管数目是多少,真正通达空性的菩萨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都知晓万法的如梦如幻,这是一种真实的体会,而不是口头上的说辞。

人生跟梦幻没有什么差别。梦的特点是显而无自性,幻术的特点是因缘聚合而显现、因缘散灭而消失,所谓的家庭、同事、部门,包括今天课堂上的道友,也是由于暂时的因缘而聚集在一起,一旦因缘尽了,就会随着各自的业力而四处漂泊。

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宣讲了这么殊胜的教言,可惜很多人尽管每天念诵这些经文,但并没有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内心的执著还是非常重,这实在很可惜。有公案讲,玛尔巴罗扎死掉儿子时,他哭得很伤心,有一个妇女跟他讲:“你不是天天给我们讲万法如梦如幻吗?为什么儿子死了你就哭成这样?”他回答道:“我的儿子虽然也是幻化,但他是比较坚固的幻化,所以我忍不住要哭。”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痛苦时,大概也会有这种想法吧。前两天,有一个道友的父亲死了,她哭得很厉害,我开玩笑说:“没什么好哭的,如梦如幻!”她说:“虽然是如梦如幻,但爸爸对我太好了……”

当然,要想遣除这些痛苦和执著,还是需要修行,脱离了修行的口头理论犹如纸上谈兵,派不上真实的用场。证悟了空性的菩萨,更是会将所修的空性全部用于实践。

壬二、摄略说明有境加行相:

不执著色等,四种平等性。

前面讲菩萨对五蕴为主的一切法的本体以及差别法等都灭除了执著。这种有境加行的行相,如经中所说“不执著色,以色不执著,不执著色为我所,于色不执著”,从四个方面做了抉择,即:首先是对色法的本体不执著,不把柱子、瓶子、人、衣服、工作等法相执为体性,这是从空性方面讲的;然后是对色法的差别不执著,比如不会因柱子的红色、衣服的白色而争执,这是从无相方面讲的;接下来是不将色法的无常等行相法执为我所,这是从无愿方面讲的;最后,对于色法的有境心识不执著为无生之法,这是从无为方面讲的。以如是四种平等性的方式对色法为主的一切万法断除耽著,便会真实通达其本体空性。

在修行时,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观察每一个事物。比如这个茶杯,人们首先对它的本体有一种执著;然后认识到它可以保温、颜色是红的、质量很好……在差别法上有很多执著;这样的茶杯别人送给自己,自己就很欢喜,如果有人偷了它,自己就很生气,这是归为己有而起的执著;最后,自己的心识一直附着在它上,睡梦之中也担心它会丢掉……这么多的执著全是围绕着茶杯一法而产生的。对于一件衣服、一个人、一辆车等等,也无非就是以这四种方式而执著,整个轮回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断除轮回,就要像《般若摄颂》中所说的那样——“如是奉行明智之菩萨,断除贪执于众无贪行”

辛二(宣说加行之果——见道)分三:一、认清见道忍智之智慧;二、宣说基离增益之行相;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壬一(认清见道忍智之智慧)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癸一、本体:

基智见道的本体,就是对万法远离四边八戏的实相完全通达。

癸二(分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子一、略说:

苦等诸圣谛,法智及类智,

忍智刹那性,一切智见道。

缘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每一个都有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忍和智合起来总共有十六个刹那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基智见道(颂词中的“一切智”是指基智,遍智有时也叫一切智)。

子二(广说)分四:一、苦谛之四智;二、集谛之四智;三、灭谛之四智;四、道谛之四智。

丑一、苦谛之四智:

色非常无常,出二边清净,

无生无灭等。

学过《俱舍论》、《大乘阿毗达摩》的人都知道四谛十六行相,即圣者对三界四谛完全通达无碍,从不同反体分出十六种智慧。

首先讲苦谛四智,即分别通达苦、空、无常、无我四种相的智慧。色法为主的所有法都远离常和无常的相(本来这一相就叫做“无常”,但作为菩萨,常与无常两边都要远离),这种智慧就叫做苦谛的法忍;远离了苦与非苦二边的相,叫做苦谛的法智;远离空与不空的清净之相,叫做苦谛的类忍;远离了我与无我(通常认为无我是合理的,但在实相中,我和无我都不存在)的无生无灭之相,叫做苦谛的类智。

至于这四种智慧如何现前,前面已经讲过。

希望道友们先要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意思,然后要知道,在最究竟的层面上,苦与非苦等都不存在,这是导向证悟的要点。其实如果细致思维,万法的本体也应该是这样的。除此之外,像现代物理学家所说的,抉择到最后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存在,这是不合理的。

丑二、集谛之四智:

如虚空离贪,脱离诸摄持,

自性不可说。

集谛有因、集、生、缘四相。按照一般的讲法,因是引生一切痛苦之因;集是集聚一切痛苦;生就是使痛苦连续不断产生;缘是成为痛苦之果的助缘。

但此处讲,以上四个相只是名言中存在,胜义中也无法安立。用胜义理观察时,具足远离因与非因而如虚空之相,这叫做集谛的法忍;远离了集与非集而离贪之相(名言中存在各种苦的因缘聚集,胜义中集聚、非集聚都不存在),这叫做集谛的法智;远离了生与非生而脱离摄持之相,这叫做集谛的类忍;远离了缘与非缘的自性不可言说之相,这叫做集谛的类智。

这也是佛经中常提到的远离32种增益——十六行相正面的16种和反面的16种都要远离。到此为止,我们只讲了一半,后面还有要远离的16种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