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 >> 第十八 供养依师无量心品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八 供养依师无量心品

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分四:一、供养佛;二、依止善知识;三、修四无量心;四、此品总结。

己一、供养佛:

具足清净心,为圆二资粮,

佛前以衣等,现非现量供。

宣说供养之自性,具足清净心的动机,为了圆满二资粮,于佛田前以法衣、钵盂、伞、幢、花等供物供养,也包括承侍、闻法等,总之,以种种供品供养。

以怎样的方式供养呢?供养方式有两种:佛陀殊胜化身出现于世间时,直接供养佛陀,是现量供养;佛陀不住世时,心里观想如来而在佛像、佛塔等殊胜所依前供养,是非现量供养。

发愿佛出世,自他皆有义,

不缘彼三轮,是圆满供佛。

发愿值遇佛陀出世,供养令其欢喜并祈愿“我与众生皆有义”,不缘佛田、供养者我、供物三轮的相状,那是圆满供佛,因为以现行无量供品并愿“为恒时圆满我与一切众生二资粮而供养十方诸佛”,胜义中于不缘供养三轮的境界中供养,称为如理圆满供养。

余者能成熟,无量诸有情,

是以物内心,信解与发愿,

悲悯及安忍,真实行持门,

专注基证悟,解脱真如别。

供养分类:成熟无量众生是供佛的一种差别,因为利益有情是令如来欢喜的殊胜供养。具体来说,让众生相续中生起供佛的意乐并做供养之事等,主要以说法令成熟。缘于如来欢喜的供养而供奉也有物供与心供两种,也就是以法衣、花等种种物品供养及不观待物而以心供养。以心供养有信解至真如之间九种分类:

1、信解是指心缘于佛陀生起清净心,以信解供养无主有主、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供品。但此处宣说了信解、思维、自在三种,其一、信解:对宣说供养如来之法的大乘经义有信解也是心供养。其二、思维,有品味、随喜、爱乐、不满足、广大、欢喜、饶益、无惑、善妙思维九种,这些都是心供养。具体来说:(1)品味思维:回忆自己以前做供养,品味现今的供养善妙。(2)随喜思维:随喜他人的供养。(3)爱乐思维:真正喜爱自他二者将来做供养。(4)不满足思维:不以非相似的无量供品、供境、时间为满足。(5)广大思维:欲求供养不间断至菩提果之间,时间不断。(6)欢喜思维:对供养所成熟的一切众生田慈悯、欢喜。(7)饶益思维:希求以此供养饶益一切有情。(8)无惑思维:无有贪恋、我慢等,不求有漏果。(9)善妙思维:以此供养回向一切众生获得无上菩提果。其三、自在,依靠虚空藏等持等供养如来,这也是以心供养。

2、发愿,生起菩提心而发愿“愿生生世世利益自他,以无量供养供奉如来”,这也是以心供养,也叫依止。

3、想遣除众生痛苦的悲悯心,也成为供养如来。

4、为了成熟自己与众生,甘受寒热饥渴疲惫等痛苦的安忍,也是供养如来。

5、真实行持六度之门,也是供佛。

6、心专注于如理作意之基——无常、苦、空、无我之义,观察万法,也是供佛。

7、得一地后通达诸法法性,生起现量证悟二无我的正见,也是供佛。

8、声闻解脱烦恼障,也是声闻的供佛。

9、菩萨以次第成就地与波罗蜜多供佛,最终获得断除二障的真如无上菩提,也是供佛。

以上这些是与物供不同的心供的九种差别。

缘由普回向,所依事与因,

智慧以及田,处供尽宣说。

再者,供养义之分类有八种:1、缘由是缘于最殊胜的供养田——究竟一切功德的佛陀的清净信心。2、供养异熟果:为圆满二资粮,获得无上菩提普皆回向。3、所依或基是供养对境佛陀。4、事是种种物供与心供。5、因是发愿值佛出世而做供养。6、智慧是不缘供养三轮。7、目的是为成熟无量有情而做供养,所以田是众生。8、处有两种,依物供养与依心供养。

若想:那么,事与处两者有什么差别呢?

(处)间接说明也具足心中有信解等的行者,因此认为有差别。以上这八种差别是归纳了上面四颂的意义而完全宣说了八种。

因果及自他,利养恭敬性,

修行彼分二,小大有无慢,

加行与行趣,以愿许远近。

此外,供养的分类:以前供养为因,现在供养为果,现在供养为因,未来供养为果,以等流成为因果,安立三时的供养。

供养自己的身肢、闻思正法等,是自供养或内供养;让别人供养及供养自己的法衣等物,是他供养或外供养。

以法衣、斋食、卧具等利养供养,顶礼合掌、迎接、起立、赞叹等是恭敬供养,这两种是小供养或粗供养;以闻思修正法的方式修行供养,是大供养或细供养。

修行也分两种,修行小乘是小供养或下劣供养;修行大乘是大供养或殊妙供养。这一句对应前句的意义,也很明显没有特意解释。

没有以不缘供养三轮的智慧摄持的供养,是有慢供养;以无分别智慧摄持是无慢供养,这两种也名为劣供养与胜供养。

所谓加行,是以行持供养,它也有两种,在以后其他时间行持供养,是远供养;在当时之际或忆念行供养,是近供养。

以行趣供养也有两种,以行趣中断供养,是指两世或多世间隔中断供养后又供养;无间供养是指无论转生何处立即供养,这两种分别是远供养与近供养。

以发愿“愿今世供养”及“愿生生世世供养”,也承许为近与远两种。

自心供养佛,信法思自在,

无别方便摄,普入一义胜。

最殊胜供养的差别:信解所缘大乘法;思维有品味、随喜至善妙思维之间九种;以获得虚空藏等等持而供养是自在供养;以不分别三轮的方便摄持;八地无分别智慧无勤任运自成,当时的一位菩萨做供养,入于彼地的所有菩萨均以融合一义的方式做那一供养,那些菩萨趋入一义而成为世间人及声闻、缘觉一切供养中最为殊胜的。

己二(依止善知识)分三:一、依止善知识之方式;二、依止之分类;三、殊胜依止。

庚一(依止善知识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所依依止事,缘由普回向,

因智净佛土,及处尽宣说。

通过所依善知识法相、以何事依止、依止之缘由、为何而回向、令善知识欢喜之因、依彼通达智慧、清净器情刹土、以所安住依止之处来宣说。

辛二、广说:

一、所依善知识法相:

依师当调柔,寂灭功德胜,

勤富教悟真,善说悲无厌。

所要依止的善知识应当具足以下法相:1、以增上戒学严格守护相续,诸根调柔。2、以增上定学寂灭烦恼与散乱。3、以增上慧学灭除烦恼与分别念。4、如果依止者依止一位戒律、多闻等功德胜过自己的善知识,则善法会增进,而依止与自己等同及依止比自己下等的善知识,则无大必要。5、具足为他众说法等的精进。6、多闻妙法,富有教法。7、以完全抉择四谛、缘起空性等证法而了悟真如。8、善巧以名句文字相关明了的方式说法。9、成为慈悲所化弟子的尊主。10、断除对说法不感兴趣、不能善加宣讲、只是稍稍精进不能持续策励宣讲之类的疲厌。

二、以何事依止:

恭敬利养侍,修行依上师,

依事具慧者,知法意敬往。

寻找到善知识后以什么依止事宜进行依止呢?顶礼、迎送、起立、以微笑的表情欢喜的目光注视等,是身体恭敬;赞叹、随顺所说而言、说慈爱、敬语等是以语言恭敬;心里有清净信,即以三门恭敬依止善知识。

利养是指供养法衣、卧具等必需之物,承侍是指沐浴、按摩等照顾身体,做一切适宜之事来依止,这是以外事依止。

按照善知识所说法,通过闻思修行的方式随法修法依止善知识,这种以修行依止,称为以内事依止。

如此以外、内事依止善知识,就称为依事。

三、缘由或相:

了知原因,以信心依止善知识,具有智慧的弟子对于所要听闻的法断除轻视、盗法的意乐及寻过之类的恶劣心态,怀有想完全了知法真实性的意乐,时时去往善知识面前闻法。善知识在坐禅、进餐等不适宜的时候不应去,适宜的时间前往听法。当时,以身心调柔的威仪恭敬虔诚去往善知识前,何时也不要以不敬、我慢的威仪前去。

彼无求利养,为修普回向,

坚稳依教行,真令师心喜。

四、回向:依止善知识为了什么回向或观想为了什么目的而趋入呢?如此依止善知识,要断除“因为依止这位有智慧或有名声的人,我也会成为智者、名人,受到别人恭敬供养”的想法,不求为此回向,而是为了按照善知识如何宣说的三学法诚心修行而依止善知识,“愿我依止这位善知识闻思修正法而修成圣道,证悟法性义”,以这种心驱使为此普皆回向。

五、因:令善知识欢喜,是令他说法、依止有义的因,因此意志坚稳的贤善弟子,依善知识言教奉行,真正能令善知识内心欢喜。

通三乘慧悟,精勤修自乘,

成熟无量众,修行佛净土。

为享法缘德,依止非为财。

六、智慧:于善知识处闻法精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后,以自己的智慧证悟三乘是依靠善知识而获得智慧。如此通达三乘后,菩萨不修声闻、缘觉乘,为成办自他二利、获得大菩提果而精进修行自己的大乘。

七、清净佛土:依止善知识为使内情众生清净而以闻法等成熟无量众生,为了能使外器世界清净,修行具足珍宝大地、如意树、甘露流等圆满庄严清净佛土而依止善知识闻法。

八、处:是指安住什么作意,就像父母或兄弟等的总财物分配时各自都会特意取受自己所需要的那一份。同样,菩萨为了具有享用妙法缘分的功德而依止善知识,不是为了受用财产的一份,菩萨即使以财摄集,但不像有些人不重视法却重财而闻法一样,这是从处的侧面讲的。

庚二、依止之分类:

具慧因与果,法门随行外,

闻思及瑜伽,有无慢依师。

具慧以行趣,加行愿依师。

具慧者依止善知识,有因与果的类别:前世依止善知识是因,现在依止是果;现在依止是因,未来生世依止是果,如此有过去、现在、未来依止善知识三种。

依止善知识依其教授与随教修行获得法门等持,随行于彼,或者随同证悟依止善知识佛菩萨是内依止;以利养等依止善知识是外依止。

仅以听到于善知识前闻法之音声而依止是粗依止,于他的声音心流散于外境的缘故;具有思维与修行所生的禅定瑜伽,是细依止,因为向内思维意义的缘故。

再者,有“我以承侍等依止他”的实执,是有慢下劣依止;不执著我、善知识及依止事三相,是无我慢依止善知识,最为殊胜。

具智慧者依止善知识,以行趣有远近两种依止,以加行有远近两种,以愿有远近两种,依止善知识共有六种分类。它们是指什么呢?

以转今世趣中依止为近依止;以多世转趣中断后才开始依止为远依止。

以加行今生也是以别时毁坏依止,或他世也不是立即依止,以多世相隔才依止是远依止;今生现在依止,下世依止是近依止。

愿也是如此,发愿今世依止,是近依止;发愿后世依止是远依止。

这三种是以所依、加行与意乐发愿强弱的分类。

庚三、殊胜依止:

自心依上师,信法思自在,

无别方便摄,普入一义胜。

应当了知以自心依止殊胜善知识,对应以信解大乘法而依止;按上述的九种思维依止;自在是指以等持获得自在而依止,即以虚空藏等持供养无量受用来依止,以不忘陀罗尼受持上师教言句义等;无分别的方便摄持;八地以上的菩萨一切所作融合为一而趋入一义。具足这五种的任意一种,均比其他依止殊胜。

己三(四无量心)分二:一、解说四无量;二、别说悲无量心。

庚一(解说四无量)分六:一、本体;二、所缘;三、分类;四、果;、五、违品;六、功德。

辛一、本体:

坚稳梵断违,具无分别慧,

趋入三所缘,成熟诸有情。

菩萨的四无量具足四种法相:坚稳菩萨相续中的慈悲喜舍四梵住依次断除了慈心等各自的违品害心、损恼、不喜、贪嗔使心不平;具足无分别智慧的助伴;趋入众生、法及无缘三所缘;作用是不舍众生并成熟众生。

具体来说,1、以慈心断除害心愿值遇安乐。2、不缘修慈心者、对境众生、所修慈心这三轮。3、趋入三种所缘。4、凡夫与外道的慈心是认为我与众生有而缘众生,声闻、缘觉的慈心虽然无有任何所谓的我与众生,但缘于五蕴众多无常苦自性的多法而生慈心。入地菩萨与佛陀的慈心胜义中既不缘众生也不缘法,证悟自性是空性但感受迷乱自现如幻痛苦的众生本体也是空性而于无缘中饶益无量有情。

仅缘众生的四无量,凡夫、外道、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共有;缘于法的慈心等,凡夫、外道、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共有;无缘慈心等,是菩萨、佛陀不共,这是《瑜伽师地论》中解释的。《圣无尽慧经》中云:“初发心菩萨之慈心缘众生,未现量证悟二无我故;一地至七地间入行菩萨缘法之慈心,现量缘清净法界故;八地以上获得无生法忍,慈心无缘,不分别中无勤作而生慈心故。”

辛二、所缘:

坚稳缘求乐,苦逼具乐者,

具惑彼等法,悟入彼真如。

坚稳菩萨的慈心等四无量的所缘,慈心是缘于求乐的众生而希望他们值遇安乐;悲心缘于痛苦所逼的众生而希望他们离苦;喜心缘于具安乐的众生而希望他们不离安乐;舍心缘于遇到乐受、值遇亲人等生贪心、遇到苦受与怨敌等起嗔心的具烦恼众生,希望他们不生贪嗔,无有贪嗔处于等舍。这一切都是说明缘于某某有情类。缘法的慈心,缘于阐示四无量的佛法真实大乘经藏而想到那些所缘境仅是行法的法相。能缘的慈心缘于所缘境四种众生与大乘法而悟入其以所取能取而空的真如。

彼义真如故,得寂清净故,

二业灭惑故,乃无缘慈心。

无缘慈心等四无量意义的分类,1、由缘于众生与法之真如的缘故称为无缘慈心,因为它没有缘于我与法或内与外的缘故。2、八地获得无生法忍时,寂灭分别念与勤作,使四无量的种子增长究竟,无勤作无寻伺任运自成极其清净的缘故安立为无缘慈心等。3、慈心的身业与语业二业虽是由慈心的等流所生,但属于色蕴,由于它们无有分别念而安立为无缘慈心。4、灭尽贪嗔等烦恼的缘故,圣者的慈心称为无缘慈心,烦恼称为心之所缘,因为特别缘于对境而紧紧执著,为此如经中也说“断心结故称断所缘”。由于无有这样的所缘,因此慈心等也就是无缘。以上以四种理由说明是无缘慈心。

辛三、分类:

彼等动不动,著味不著味,

菩萨不动摇,善住离贪中。

慈心等四无量,有后来会退失或减退的部分,称为动摇;具有安住及胜进的部分即是不动摇,不会退失。获得四无量等持有贪著其等持味并以之为满足不求上面功德,是有染;不著味不执为满足,称为无染无量心。这样四种分类中,菩萨的四无量是不动摇,善妙安住远离著味、满足之贪爱中,不是动摇与有染二者。

非入定本性,小中及下地,

意劣有我慢,皆下余为胜。

此外,无量心的分类,依于非入定本性欲界心的四无量是下品,色界与无色界称为入定——具体而言,初禅天有梵天、梵辅天、大梵天三处,二禅有少光天等三处,三禅有少净天等三处,四禅有无云光天等三处及无烦天等净居五天共八处,其中,梵天的四无量是小品,梵辅天的四无量是中品,大梵天的四无量是大品。如是八定地安立小中大三品无量心,其中的小品、中品归为小品,而分为大品与小品。再者,所谓“下地”是指下下地低劣,上者相续的无量超胜,信解行地修的四无量下劣、微小,一地的四无量殊胜、广大;一地的四无量低劣,二地的四无量殊胜,观待地地而安立大小。所谓意劣,由于不行利他的缘故声闻、缘觉的四无量是小品,一地至七地间有分别勤作有我慢,故为小品。如此应当了知,非入定及入定的小中两品、低劣的下下地、意乐下劣、有我慢均是下劣,故为下品。其余入定位的大品、非下劣地的上上、意乐非下劣的菩萨如来、八地等三清净地不具有分别勤作而无我慢,他们的四无量为殊胜或广大。

辛四、果:

具慧住梵住,恒常生欲界,

圆满诸资粮,成熟众有情。

悉不离梵住,远离彼违品,

放逸彼之缘,猛烈亦不变。

一般修四无量的果是转生色界,但具慧菩萨恒常安住于慈心等梵住中,心极堪能,具有不可思议的等持,因此恒常为利有情转生欲界,是异熟果。菩萨修四无量,能圆满福慧资粮,是增上果。具足四无量的菩萨令没有入佛教的众生入佛教,入佛教者次第向上成熟,从精进角度是士夫功用之果或士用果。今生串习将来世世不离梵住,是等流果。远离四梵住的害心等四种违品是离系果。修习梵住达到量的验相:纵然没有刻意修害心等的对治——慈心等而随意安住或没有谨慎提防,令生害心等猛烈外缘现行也不退失慈心等,即是修梵住远离违品的验相或瑞相。如果把它作为果的附述,就属于它的科判里;如果另行分,那么修无量心之验相作为第五科判,这样就有七个科判。

辛五、违品:

菩萨具害心,损恼不欢喜,

嗔心及贪心,招致众过患。

菩萨不具有四无量的过失:但愿众生不遇快乐,为使他们痛苦而杀害、殴打等进行损害心是慈心的违品;身体锤打等作损恼是希望众生离苦之悲心的违品;见到具安乐的众生,以嫉妒心不欣悦、不欢喜,是喜心的违品;遇到苦受及见到怨敌等众生生起嗔心,遇到乐受及见到亲友等众生生起贪心,即是舍心的违品。如若具有四无量的违品,就会招致众多有害身心的种种痛苦过患。

若问:如何会产生众多过患呢?

惑毁自他戒,有失利养微,

护神师责罚,恶名转无暇,

失得未得故,心生大痛苦。

以害心损恼等烦恼造杀生等罪业,使自己今生被杀、受束缚等,他世堕入地狱等,毁坏自己;以那些烦恼而损害他者的生命、受用、妻子等毁坏众生;毁坏戒律。破戒者,自己会这样想:我已失去投生善趣、圣者赞叹之道,有罪异生凡夫所依止的道是趋入恶趣道,我已毁坏自己。心里忧伤或后悔,心有失落与怯懦。对于破戒者,以前的施主也认为这是造罪之人,不是布施处而不再作任何供养,别人也轻蔑,不再把他当成供养处,法衣、饮食资具的利养微薄。以前具戒时予以保护的天神也指责他,从此以后不再保护。本师佛陀也在《毗奈耶经》等中多番谴责:“此比丘不堪为比丘,已失沙门法,行为如驴,如死尸。”破戒者按常规受到梵净行者贬低、斥责,不可与此人共住,受到隔离、摈除等惩罚。“某某人破戒造了如此罪业”的恶名传扬四面八方。失毁戒律的行人不仅今生得到的是众多痛苦,而且他世还要转生到地狱等无暇处。以前自相续已得到的闻、戒、四无量等已失去,也无法再获得没有得到的功德法,因此也失去未得,内心生起后悔忧恼剧烈的痛苦,这些是由于不具备慈心等而使违品烦恼增上的过患。

辛六、功德:

善住慈心等,不生此诸过,

非惑为利生,不舍于轮回。

菩萨,永远不会生起刚刚所说的这所有过患,如理善加安住慈心等四无量中,具足四无量,依靠智慧力不被贪等烦恼所染的缘故不是染污性,但以大悲心为利其他众生而不舍弃轮回,受生轮回后成熟有情。

佛子于有情,慈等心生此,

众生于有德,独子非如是。

佛子对一切有情以慈心等四无量心生起这种利乐行,这是所有一般众生都不具有的,父母双亲,疼爱具有功德的独生子,但并非能生起菩萨的这种慈心。

庚二(别说悲无量心)分九:一、所缘境:二、果;三、作用;四、分类;五、宣说大悲之差别;六、赞叹功德;七、生悲心之因;八、菩萨悲心以平等性差别超胜;九、最胜悲心。

辛一、悲心所缘境:

炽盛随敌转,苦逼暗遮覆,

普入难行道,真具大束缚。

贪杂剧毒食,舍道入歧途,

弱势之有情,是生悲心境。

悲心所缘对境的众生有十种:1、缘于对欲界五欲妙贪心极其炽盛者,菩萨会言:“悲哉,这些众生贪得无厌,欲火中烧,无有自在”,生起强烈悲心。2、对于行持善法但随其怨敌魔众制造违缘所转而放弃行善者也生悲心。3、缘于转生到三恶趣感受难忍的苦受,即便是善趣也被生老病死等痛苦逼迫的众生也生起强烈悲心。4、对于造杀生等痛苦之因身语意恶行而不知产生地狱等苦果被这种黑暗所遮蔽的屠夫、猎人、盗贼等可怜的众生生悲心。5、永久不趋向解脱法的断种姓者,在无边生世中漂泊轮回,完全入于难行之道,因此对他们生悲心。6、置身于佛教之外的外道真实具有我与我所见等种种恶见的大束缚,对他们生悲心。7、对于禅定、无色定作解脱安乐想而贪著禅味,就像耽著合意的杂毒丰富食品而享用一样,当时虽然安乐但终究是坏灭的有法,没有超越轮回,所以缘这样的众生生悲心。8、外道为了解脱而将以五火逼迫、跳崖自尽等颠倒的戒与禁行视为道而寻求解脱,实际已完全舍弃了正道,所以缘他们极度生悲心。9、声闻、菩萨不定种姓者趋入声闻缘觉之道,虽然入了解脱道却背离了成办自他二利的大乘道,完全入于劣道,对他们生悲心。10、对于入了大乘道却没有圆满助缘资粮、被违缘携持不能如理修道的弱势的有情生悲心。依靠这十种所缘境生起的悲心也就有十种分类。

辛二、果:

断害大觉种,生乐恼欲因,

本性依五法,佛子近菩提。

悲心缘众生获得什么果呢?具有悲心者断除对众生进行殴打等损害,即是离系果;积累殊胜菩提果的种子二资粮,即是增上果;为了其他众生离苦得乐,自己甘受寒热疲惫等种种逼恼,即是士用果;具有悲心者造作如愿转生某处之因,即是异熟果;前世中串习悲心,后世悲心也越来越增上并连续产生,即是悲心的自性或本性,是等流果。依靠这样的悲心五法的佛子,不久迅速获得无上菩提。

辛三、具智慧之悲心作用:

大悲胜慧知,轮回皆苦性,

无我而不厌,亦不为过损。

具有大悲的菩萨依靠殊胜智慧的力量彻底了知属于三界轮回的内外一切法均是无常三苦内部分的极多苦性,并了知那些法是空性无我后,不因轮回苦而厌烦,并以悲心利他,以智慧了知轮回无自性的缘故,也不会被轮回的过患生老病死等痛苦、贪嗔等烦恼所损害。

世间苦视己,悲尊如实知,

彼苦净方便,爱怜亦不厌。

将所有世间的三苦视如自己的痛苦一样慈爱他众的大悲尊者菩萨,了知断除痛苦的方便,知道苦因是集谛,也如实了悟通达它的对治是道谛与灭谛。对于他众的痛苦不是置之不理而是悲悯、爱怜,由于了知除苦的方便,也不因痛苦而心生厌烦。

辛四、分类:

悲尊此悲悯,自性妙抉择,

先前具串习,除违得清净。

悲心有四种类别:1、自性悲心:大悲尊者菩萨的这种悲悯是以自性种姓所致具有自性的悲心。2、妙抉择悲心:善妙抉择悲心的功德与无悲心的过患,众生无有自由徘徊于三苦中,他们曾无数次成为自己的亲友,虽然同样都是求快乐不想受苦,但却事与愿违等,分别抉择修悲心之理。3,昔修悲心:以往串习过悲心。4、离贪悲心:断除违品害心损恼等的悲心得以清净,后面这种是得到对谁既不生贪也不生嗔远离贪心的悲心。如此有自性、妙抉择、修习、离贪四种。

辛五(宣说大悲之差别)分二:一、真实宣说;二、以比喻说明其殊胜性。

壬一、真实宣说:

非等恒胜意,非行非离贪,

非无缘非悲,无悲非菩提。

1、如果不具备平等的悲心,那就不是大悲心,成了凡夫与声闻、缘觉的悲心一样。为什么呢?凡夫、声闻、缘觉虽然对于有现行苦苦的众生生悲心,但对具乐受与舍受的众生不生悲心,就是不平等,所以不是大悲心;菩萨照见有漏的乐受苦受舍受不超出三苦,就像对无间地狱的众生悲悯一样,对直至有顶之间的一切众生也如此平等生悲心,为此称等性大悲。

2、偶尔生悲心偶尔不生悲心之类是凡夫异生的悲心;声闻、缘觉虽然对众生也有相似的悲心,但无余涅槃时就穷尽、中断,因此不是恒常,不能叫大悲心;菩萨的悲心在有学道位连续产生,即使入于无余涅槃的法界也永不穷尽,因此是恒常的悲心,是大悲心。

3、不是以肩付利他重任的殊胜意乐的悲心,世间人杂有自利将亲友等执为我所而悲悯,仅是对利己者慈悲;声闻、缘觉没有以证悟自他平等而负荷利他之任的意乐,因此他们的悲心不叫大悲心;菩萨获得一地后现量证悟自他平等性的法性,从意乐方面具足自利他利无别负担利他之任的增上意乐的悲心,是大悲心。

4、一般人见到有情痛苦会有相似悲悯,但不会直接成办救苦之事,不是大悲心;声闻、缘觉虽然对一切苦难众生有相似的悲心,但不行持救苦;菩萨乃至轮回边际成办利乐有情的缘故他们是大悲尊者。

5、众生虽然对亲者有悲心,但并非一切情况,有时会生起嗔心,对怨敌有嗔心,因此不离烦恼;声闻、缘觉圣者虽然没有真正的嗔恨,但没有断除其细微习气,因此他们的悲心不叫大悲心;菩萨远离了悲心的违品贪著嗔恨损恼的随眠,因此他们的悲心是大悲心。

6、虽然有悲心,但不是以不缘悲心三轮相状,那就不是大悲心,具有无分别智慧,那才是大悲心。虽有承许八地以上无分别成熟位才有大悲心,但对应总的圣者菩萨也无有不当。如此所说菩萨的这种大悲达到究竟无缘的大悲任运自成,称为佛地佛陀之大悲。

悲心与大悲心,(大悲心在藏文有特别的敬语,汉文中除“大”字外无有差别),但以“大”作为差别就需要理解成此处刚刚所讲那样。如此宣说了非平等、非恒常等六种悲心,不是大慈大悲,具足与之相反的六种特法,则是大悲。如刚刚所讲,无有大慈悲者不称为大悲尊者菩提萨埵。

壬二(以比喻说明大悲之殊胜性)[ 此处藏文没有分,但根本下文意义而分二。]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悲忍及思维,愿生成熟众,

初根终胜果,此是悲妙树。

比喻,妙树有根、干、枝、叶、花、果六法。所比喻:大悲也具有想救度一切众生离苦的大悲心;安忍种种苦行;思维现行种种利生的方便;发愿生生世世投生为利生的圆满身体、受用、眷属、处所;以愿力不管转生何世都是利益自他的众多受生;以这种途径成熟有情。第一大悲相当于后面五法的根本,相当于菩萨一切功德的根本,是先导。《无尽慧请问经》中云:“舍利子尊者,犹如呼吸是人命根之先导。如是为真实修成大乘,菩萨大悲为先导。”《圣伽耶山经》中云:“菩萨之菩提心根本是大悲心,众生是所缘。”最终成熟众生,是由树中成熟硕果,这是悲心妙树。依靠根本大悲心长出为利众生安忍种种痛苦的树干,依靠安忍的树干,产生树枝般思维救度众生离苦的方便,由思维方便的树枝中并不是仅以一生就能利益无边众生,因此发愿生生世世次第受生无量有情,这如同树叶,由宏愿的树叶中生出为利众生如愿投生的花朵,由投生之花中生出成熟众生之果,如此赞叹悲心如同妙树。

癸二、广说:

若无根本悲,不能忍苦行,

具慧不耐苦,不思利众生。

以若无有根本则其余不存在之理说明:如果没有树根,那么树干至果实之间不会产生,同样,如果没有如树根般的大悲心,则心里不能堪忍为利众生甘受苦行,就像世间人也是对亲人等有慈爱,为他们也能吃苦,而不会勤奋努力利他;声闻、缘觉也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苦行;菩萨们以大悲心驱使永远不舍弃为利众生而苦行。具慧者,如果不能为了他众自己忍耐痛苦,就不会思维为利众生当行如此这般的方便。虽然有方便,但自己不能成办,所以也就不会考虑它。

离思不发愿,清净之投生,

不得善妙生,不能成熟众。

远离思维为利众生而行事的具慧者,不会发愿为利有情要具足不杂罪业纯洁及不夹杂作意自利清净的投生,菩萨是以发愿想为利众生行事而受生轮回,并不是像世间人欲求获得善趣安乐的意乐行善那样,也不是像声闻、缘觉断除投生轮回一样。如果没有以发愿力获得于此世间饶益众生的善妙投生,就不会成熟众生,或者像世间人以业异熟得以投生一样不能成熟众生,或者像声闻、缘觉一样中断投生也不能利益众生。可见,如果没有根本大悲心,不可能出生树干般的安忍至树果般的成熟众生之间五法。

悲润是慈心,彼苦以乐广,

如理而作意,树枝繁茂增。

愿力不间断,舍受叶二缘,

成就故花果,得生当了知。

以若有根本则其余均随行之理说明:树根如若用水来滋润就会根深蒂固,从中树干至树果之间会茁壮成长。同样,根本悲心的水或者用水来滋润,是指慈心。安慧论师的《注释》中说,滋润指慈心。也见有些《注释》中解说为:所谓滋润,如同树根的细须饮地里的水使树成长,为此共称根饮,如根之极根。即便如此,但那是属于根本范畴而解释成根本就是悲心自己,才是此处的意义。慈心与悲心以法性一者有另一者间接具足,而不该认定悲心不是根本另外根本为慈心,按照《注释》所说作为根本增上的助伴慈心如同以水浇灌或滋润一样来理解,则正确,悲心的水是慈心,颂词中也有“悲润是慈心”,《注释》中也是这样解说的。所谓滋润,根须饮水或吸水,或者用水洒在或浇在根部,与用水浇灌或滋润的意义相同。由于能使悲心的根本增上的缘故如同用水浇灌是指慈心,如果以慈心的水滋润悲心的根,那么悲心就会增长。有了缘于痛苦众生而希望他们离苦的悲心,从中,以希望对境具足安乐的慈心成办其利乐,将众生视为极疼爱的爱子般。就像对于病儿,父母千方百计使他远离病苦获得快乐,而不会生起辛苦想,想到药等这种措施能有利于他,为此辛勤会生起欢喜想。同样,菩萨对众生有慈心,为了利他即使自己感受身心的痛苦,也以想利他的慈心认为这不是痛苦是最应接受的而生起安乐想,依此安乐想使无所不忍的安忍树干会广大茁壮。如此由广大茁壮的安忍树干之因中,如理作意行利他的方便门二无我、神通、色等二谛所摄的法及种种无量方便,使利他勇心的树枝繁茂增长,由其因中利乐众生不间断的大愿相续不断于无数生世中发下,舍弃前前微小的旧愿树叶,越来越向上取受较前更广大增长的新愿树叶。应当了知,形成投生之花与成熟他众之果的两种缘的发愿成就的缘故才现前形成投生之花,才有以受生的所依成熟无量众生之果,花果这两者得以出生。树也以自己的近取因及土水等俱有缘二者开花结果。同样,菩萨的投生与成熟他众是来自菩萨自己的愿力与对境众生这两者而形成的。

辛六(赞叹功德)分二:一、以三种差别总说;二、别说难以证悟。

壬一、以三种差别总说:

大悲功德源,谁不悯众生?

为此纵痛苦,悲生无量乐。

1、出生大功德:大悲心是究竟果佛地的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的源泉自性,有识之士谁会不悲悯众生?理应悲悯。如果悲悯众生,那么就不会觉得为他们的利益自己受苦难以忍耐,如此为利这些众生即使痛苦,菩萨由悲心所致为利众生痛苦也不是像其他痛苦一样。以悲悯引生或由那种痛苦次第灭尽一切痛苦,能产生超胜包括声闻、缘觉在内的一切世间不可衡量的安乐。

悲摄慈悯尊,尚不住寂灭,

何言贪世间,安乐及自命?

2、不贪著之功德:若想:如果生起了悲心,那难道不成了贪著痛苦而执著的束缚吗?

并不是这样,大悲摄持相续的慈悯尊者菩萨尚且不像声闻、缘觉一样贪著、安住于寂灭痛苦的涅槃,更何况像世间人一样贪著世间有漏的安乐及自己的生身性命呢?为此,不贪著轮涅任何法。

彼慈非无罪,亦非出世间,

具慧慈悲心,无罪出世间。

3、超胜之功德:世间中母亲对儿子等那样的慈爱心并不是无罪也不是出世间的,因为由贪爱儿子等会为利益他而造罪,对其违品会杂有嗔恨等烦恼,因此并非永无罪过。由于有法我执与人我执的愚昧,因此也不具备出世间。具慧菩萨们怜悯众生的慈悲心既是无罪也是出世间的。

如何无罪呢?

痛苦汹涛中,痴重暗世间,

引导之方便,岂不成无罪?

将漂泊于果三苦波涛汹涌或起伏动摇的轮回大瀑流中依于其因不知四圣谛的大黑暗的世间众生引导至解脱的大方便的因就是菩萨的慈悲,他们怎么会不成为无罪?完全可诚信是最殊胜的无罪。

如何是出世间呢?

世菩提缘觉,罗汉无彼慈,

其余何须言,岂非出世间?

在此世间,自己觉悟或自己证悟尽智、无生智菩提的利根缘觉阿罗汉尚且也不具备这样的慈悯心,那么除此之外的声闻、世间人就更不必说。这样的悲悯与慈心怎么会不是出世间呢?既然都已超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那超出世间人就不言而喻了。

壬二、别说难以证悟:

菩萨无痛苦,悲悯成痛苦,

彼初普畏怖,证得极欢喜。

悲生苦胜伏,世间一切乐,

行利尚不具,何有更稀奇?

广说“为利他即便痛苦也生安乐”:菩萨在当时自己无有痛苦,或者按《注释》中所说,为了使他众无有痛苦,悲悯利他,自己心受痛苦并不是畏惧之处。

智慧浅薄者会想:如果仔细考虑众生的痛苦,觉得极其剧烈难忍,如众生无量一样痛苦也有无量,谁能遣除它?舍施头颅肢体,众生颠倒报复邪行也难以忍受,如果受生轮回,则需要感受生老病死及当时种种痛苦,如果芸芸众生的痛苦自己来承担,那自己永远岂能摆脱痛苦?

不应如此考虑而心生怯懦,为什么呢?如刚刚所说,因慈爱众生而受苦,仅仅最初在信解行地才会生起畏惧,因为没有获得自他平等性心,没有通达轮回与其痛苦均是空性。如经中所说,对菩萨种姓者,一开始不能一味主要宣说痛苦、厌离之语而要宣说悲心、如幻之法及赞叹佛菩萨的功德。所谓“证得”是达到圣地后证悟法界普行的法相时,获得自他平等性之心,以悲悯心驱使为救度其他众生的痛苦,直接承受地狱的痛苦,自己也会为利他众而前往。所以,对菩萨来说这种因唯一成为大乐,这种安乐,世间天、人、声闻、缘觉都不具有,是一切安乐之最或之顶。因此,这种悲悯所生的痛苦胜过天人等世间的一切安乐。行自利的声闻、缘觉阿罗汉尚且不具有这种安乐,还有什么比这更稀有的呢?

只要得地后就不惧轮回痛苦,但如果在信解行一直思维轮回的自性,就会觉得痛苦大,可是以种姓力与愿力等,菩萨在凡夫异生位时思维轮回始终等不可思议之处也不会畏惧,心想:以前无始时起至今自他一切众生于此轮回有时也不同程度感受了痛苦,有时也不同程度享受了安乐,但现今都无利无害,乃至无穷尽的未来际期间众生界也是无尽,可是佛菩萨重新出现,尽期间不穷尽,时间际、虚空际、众生际、痛苦均不可思议,但也都是无自性如幻。众生界无有时空边际,尽所有期间我也随学三世佛菩萨,行持广大菩萨行。为了成就这般而发起披甲之心祈祷佛菩萨,并将所有善根为此普皆回向,就会于大乘道中不退转,迅速赐予无畏安慰。

坚稳悲布施,布施令安乐,

享用三界乐,不及彼一分。

坚稳菩萨具有慈悯他众的舍施,不求异熟果报,唯一为了利他而施授,不为实质束缚,施舍或授予对方,如此是圆满利他布施之事所生的安乐,享受三界的快乐所生的安乐比不上菩萨心相续施舍生起之安乐的百千分之一等。

利生以悲悯,不舍苦轮回,

悲尊为利他,何不甘受苦?

如此一来,菩萨为利他表面显得痛苦,但他的心相续不仅无有痛苦,而由舍施身体受用等生起的欢喜,世间的任何安乐也不能诠表,为此应当了知,菩萨甘愿承受轮回的痛苦,又怎会有痛苦呢?一切情况下都无有痛苦。为利众生而以悲悯尚且不舍弃痛苦自性的轮回,大悲尊者为了利益其他众生,又怎会不甘愿承受或承担他们的痛苦呢?会甘受他众的所有痛苦。

悲尊悲布施,受用彼生慈,

摄受生彼力,成乐恒增长。

慈悲的尊者菩萨“悲心”、“布施”、“受用”,下文中的“增长”是它们的边际修饰,因此这三者每一个后面都加“增长”,由仁慈作布施中使悲心增长、布施增长、受用增长——三种因增长:1、由悲悯心布施,生生世世悲心越来越向上增长。2、以悲心驱使,生生世世不间断布施越来越增长。3、由布施力生生世世受用越来越增长。从中三种乐果增长:1、由想遣除众生之苦的悲心意乐中生起欲求将众生安置于快乐的慈心而作布施时,菩萨由慈悲心意乐所生的快乐增长,比如,母亲给儿子财物时,以慈爱驱使那位母亲会心生欢喜。2、随后以布施摄受众生所生起的快乐增长,见到以布施饶益了众生,菩萨心相续更增长快乐,以布施的威力所形成的安乐是由布施所感。3、菩萨无有贫困具足受用,就具有利益有情的威力,以其威力形成的安乐增长,如果无有受用,那么即使想布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所求,因为有受用才能满足他众的愿望,见此而增长殊胜欢喜。如此菩萨利益他众有多少,就有同样多的喜乐,因此甘愿遣除他众的痛苦,自己才会安乐,所以布施身体、受用也不痛苦,而感到安乐。

以悲广行增,以施成熟乐,

一切普引领,如教懦弱者。

菩萨发放布施之理:犹如一位大亲友教导一个懈怠的人说“你不要这样懈怠”一样,菩萨以悲心作布施时,以这种悲心能广行种种布施,它的异熟果受用也如此增长。以布施成熟众生,受者也有心满意足的安乐,施者也以圆满布施而安乐,所以自他二者均安乐。引导其他众生行持福慧资粮,逐渐将他们引领或带到无上菩提果位,对布施众生就如同劝勉教诫串习力薄弱者一样。

悲苦成痛苦,苦者未得乐,

悲尊何能乐?他乐自方乐。

有嫉妒心的众生如果见到他人安乐就会不悦,如果见到别人痛苦就会欢喜。而菩萨与之相反,由于具有悲心,自己会因他众痛苦而痛苦,在没有遣除痛苦者的痛苦使之得到安乐前自己如何能安乐呢?就像遭受严重疾病折磨的心爱儿子的母亲一样。所以,慈悲尊者自己令其他众生得到安乐,他众得安乐,自己才会安乐,如同母亲为子求医授药,儿子病愈安康,母亲才会心安。这也就如无垢称菩萨所说“乃至一切众生有病期间,我的病也不会治愈。”

悲尊教自施,不求自安乐,

受用令他乐,不异自非乐。

彼乐乐己施,及果施众生,

汝于我有作,果皆予彼等。

上文中所说“无贪”的广解:菩萨们恒时对自己所作的某某布施教诲“如此这般而行”,就像慈悲的上师教诫弟子一样。如何教诫的呢?“如此之物不要求自我安乐,要以自己受用令他众安乐”。

对此,虽然《注释》中宣说了如商主般的慈悲心教授弟子般的布施的道理,但相同意义,为了易懂这般解释也可以。假设以受用令他安乐,但求独自获得其果而布施,那并不是菩萨的风范,因为菩萨们不承许自利与他利是分开的异体,而是以他苦即自苦、他乐即自乐而布施受用,也愿“其果成熟于众生得安乐”而施舍他众。假设没有成熟他众,那自己与众生无别,所以也不求我自己获得乐果。那些众生安乐,自己才安乐,因此我是断除了如毒般的爱执自己而爱执他众的菩萨的随行者,我作布施,有布施的果也愿布施给一切众生。为此,假设布施你有让我获得受用等的作用,那么愿将果报均转移给其他那些众生,那才是有利于我。悲心教授布施的道理,布施连同果报均舍施他众。

施者不求财,财丰遇善妙,

我非求安乐,如此辗转施。

我常以悲悯,一切皆施舍,

待彼汝当知,我不求彼果。

如此布施的果也诚心施舍其他众生,布施者菩萨不贪著自利不求受用反而具有极其丰富的受用、值遇善妙之事,这也是因果缘起的规律。

即使成为这样,但我不是求有漏受用的安乐,只是希望以如此拥有受用我能在辗转流转生世中作利益众生的布施,我不为自己悦意而享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能恒常以悲悯心完全施舍他众。观待它,布施你也要知道我并不求布施的果报。

得果若不舍,不成乐布施,

刹那有不施,非是乐施者。

假设只是将你受用的财物施舍于他,你的果获得受用不布施,那就不成为不贪后世受用财物而乐于布施舍的菩萨,如此今生中刹那间有不乐于布施、不愿布施的心,那就不是大悲利他喜乐布施者。

未作不生果,希报非我宗,

无视汝回报,果报尽施他。

布施你,没有作施舍不会出生果,就不会指望回报。指望着如此施舍的果报,并不是慈悲他众尊主的风范或应为,因为不指望布施你的回报,你成熟果也不据为己有,完全施舍于他众,这是以悲心教诫布施的方式说明修炼不为自利贪著身体、受用、善根这一切而完全施舍于他的道理。

以悲心布施的功德之摄义赞叹:

佛子悲悯施,无罪清净物,

引乐予随护,无寻无染污。

佛子们以悲悯心布施有六种,1、无罪布施:不害他众而布施,无有夺取别人而布施他、以杀生的肉作布施、轻蔑乞讨者以饿死鬼等语言讥讽令心生痛苦等损害其他众生的布施,而是如理善加布施。2、清净物布施:不布施未经观察的毒物或兵刃等不清净物,而是经过观察后布施清净纯洁物。3、能利布施:以布施摄集众生令他们行善法,因此能将布施对境的那些众生后世引向善趣与解脱果的安乐。4、随护布施:不能有害于自己眷属母女、仆从等而将他们一律布施。或者,即使将妻儿等布施给他人,也不能违背他们的心愿,或者终究不会给他们造成大痛苦,要了解情况做布施,不能使他们极度痛苦、将眷属施舍于夜叉罗刹等残忍者等,总之对自己拥有的眷属要做到无有损害、予以保护而布施。5、无寻求布施:了知众生贫困后即便他们没有特意乞讨,也为利益他从自己手中布施,而不再寻求别的布施处。不可以“布施这个众生、不布施那个众生”选择福田寻求作布施,而要无有偏堕平等布施。6、无染或无贪布施:不希求回报及异熟果而施舍。这是从清净过失的角度宣说的。

佛子悲悯施,一切广主常,

欢喜无染净,向觉亦向善。

再者,从功德的角度来说,有舍施一切或所有等九种:1、施舍一切:内外事物丝毫无有不布施的。2、广大施舍:并不仅仅是小的或少量事物而是布施众多广大事物。3、施舍主要:不施舍损坏或破烂或不能用之物,而布施色形香齐全优质美妙之物。4、恒常施舍:并不是时而施舍时而不施舍,是恒时连续施舍。5、欢喜施舍:无有悭吝心,对任何乞讨者,都无所不施,满怀欢喜施舍。6、无染施舍:不求回报及异熟果而施舍。7、清净施舍:与上面清净物布施同义,施舍清净物。8、回向菩提舍施:作布施不为善趣安乐及声闻、缘觉涅槃而回向,而回向无上菩提。9、回向善妙施舍:与上述能利布施同义,以布施摄集众生令他们趋向善法。

三乐心意足,悲尊普施喜,

享用受用者,非有如是喜。

如此作布施生安乐之理:以欢喜布施之喜乐、利益对方之喜乐、圆满菩提资粮之喜乐这三种喜乐而满足的慈悲菩萨,以完全施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欢喜,这种欢喜并不是得到所求受用者享用受用那样的欢喜。此处的受用者是说他们不能像得到施舍对境布施者菩萨的欢喜一样欢喜。这是《注释》中解说的。也可解释为:一般来说,享用善趣的圆满受用也永远不会领受到菩萨布施的那种欢喜,如《般若摄颂》云:“四洲善饰如唾液,施喜得洲非如是。”

辛七、生悲心之因:

悲贫悲恶劣,悲乱悲放逸,

悲悯随境转,悲执颠倒者。

对离开修行六度的众生生起悲心,以悲悯心为悭吝所牵使心相续贫困、贪著而丝毫不能施舍者,宣讲悭吝的过失与布施的功德,使之住于布施法中。以悲悯心为性情恶劣品质败坏造杀生等罪业者,宣说具戒之法,将他们安置于戒律中。以悲悯心为相续怀有嗔恨烦乱者,宣说嗔恨的过失与安忍的功德,将他们安置于安忍中。以悲悯心为喜欢平庸事懈怠所牵不行善业的放逸者,宣说能断懈怠的精进之法,将他们安置于精进中。以悲悯心为随五欲妙对境所转恒常心思散乱者,宣说禅定法,将他们安住于禅定。以悲悯心为颠倒执著有漏蕴为常乐我净者,宣说邪慧的过失,令他们安住于正慧。

由乐苦彼因,菩萨生悲心,

由因师自性,菩萨生悲心。

再者,菩萨生悲心之缘有四种:1、所缘缘:三界一切有漏乐受以变苦周遍,一切苦受以苦苦周遍,一切舍受以行苦周遍,凡所有受都超不出痛苦,缘于它而生起悲心。所谓“彼因”,《注释》中解释为乐受苦受舍受的随眠,它是习气自性,因此是舍受。在没有断除随眠之前,苦乐会屡屡产生,因此行苦的细微苦也是指它。或者,也可解说成具有苦受乐受的有漏蕴的因叫行苦,实际上就是说缘于具有三苦的众生,菩萨生起悲心。2、因缘:于他世中串习悲心,在阿赖耶上积累慈悲的习气,就是悲心的因缘。3、增上缘:于善知识前闻受妙法而生悲心是增上缘。4、等无间缘:由前前悲心的自性中产生后后悲心,前前悲心是等无间缘。如此菩萨由因缘等三种缘中生起悲心。

辛八、菩萨悲心以平等性差别超胜:

菩萨之悲心,当知是平等,

意乐行离贪,不缘清净故。

应当了知菩萨的悲心是平等的,比如,世间人对亲友群体慈悲,但对怨敌不生悲心而起嗔心,对中等者也不生悲心;声闻、缘觉们对痛苦者生悲心,而不是对一切众生平等生悲心,所以他们的悲心不是平等;菩萨的悲心如上所述,对有顶至无间地狱之间具有三苦的众生无有差别平等生大悲心。其原因:思维一切众生意乐都如此平等的缘故,由此悲心平等;就像作为地狱等苦难众生的救护者一样救护至有顶之间一切众生,行持平等的缘故悲心平等;对任何众生趣都无有贪嗔,远离贪心的缘故悲心平等;不缘我、众生、悲心三相而通达一切于空性中一味的缘故悲心平等;不缘三轮的智慧清净勤作相状的动摇,从八地获得,八地以上获得清净的缘故悲心平等。

辛九、最胜悲心:

自心修慈等,信法及思维,

自在无分别,合一故最胜。

一般来说,仅仅修慈无量等四无量,在色界天与声闻、缘觉中也有,但菩萨修的四无量是最殊胜:菩萨们自心修慈无量等,以前世中修慈心等的习气今世与后世越来越增上的缘故,这样的修行超胜其他。对具四无量法的经藏倍加信解与虔信,具足上面所说九种思维的差别,等持自在或胜进,也是在八地等无有勤作任运生起慈无量等。因此自在者菩萨修慈无量等,是以不分别修者我与对境众生、所修四无量之相的智慧摄持。获得八地开始,入彼地的菩萨所为融合为一的缘故堪为最胜。

己四、此品总结:

于佛生净信,物敬持续供,

依多德益师,悲众得成就。

如是对佛陀出有坏不可思议的功德本性生起极清净的诚挚信心,以法衣、妙衣、花、香等物品,顶礼、赞叹、转绕等及依教恭敬奉行的大承侍供养,供养也并不是仅偶尔性而是永久或常期供养,才能获得成办自他二利之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成就。同样,按照所说的,如果依止具足上述善知识功德及此外经论中所说善知识功德的善知识,则可生起他的无量众多功德,恒常依止对今生他世都有利益的善知识也将获得一切成就。以慈悯一切众生的自性慈悲喜舍四无量的途径利益众生,也将获得一切成就。《注释》中说:供养与依止二者主要成就自利,四无量主要成就他利。无论如何都会获得二种成就。

大乘经庄严论中第十八供养依师无量心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