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28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八课

思考题:

1.请从总别两方面介绍实修加行的法器。你是否符合这里的条件?

2.请解释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意义。为什么以此两种可以涵摄全部二十种正等加行?

3.二十种加行总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不管学《现观庄严论》还是俱舍、中观等,首先对于颂词字面要能解释,在此基础上还要抓住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第一品讲什么,分哪几个要点来讲的……合上书也要能复述。这个闻思方法很重要。如果学一部论,连重点也不了知,只有泛泛的一个印象,那是不合理的。

正等加行总共有十一种法,今天要讲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加行。整部《现观庄严论》所修的法,就是前边所讲的基智、道智、遍智的一百七十三相,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呢?就是以加行的方式来修。

庚二(宣说实修加行之现观)分三:一、趋入加行实修之身份补特伽罗;二、宣说修行实修加行之自性;三、广说彼之差别分支。

辛一(趋入加行实修之身份补特伽罗)分二:一、总法器;二、别法器。

此处讲修持《现观庄严论》的修行人所符合的条件。比如说到密法的法器,尤其是要听不共的大圆满和大幻化网,最起码要得过灌顶、修完加行。虽然其他个别上师对密法法器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们按照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的传统,要求一定要修完加行。

那么,修行《现观庄严论》的法器是怎样的呢?下面先讲总法器。

壬一、总法器:

昔承事诸佛,佛所种善根。

综合而言,闻思修行此法的法器需要具足因和缘。缘的特点是过去一定承事过很多如来。尽管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否承事过佛陀,但前辈很多大德的讲义中都讲:如果今天有机会听受《现观庄严论》,那就说明往昔一定在过去出世的佛陀前做过供养、承事,否则即生不会有这种缘分。因的特点是什么呢?以前依靠佛陀等这些特别殊胜的福田种下过善根。或者在佛陀面前听过佛法,或者在佛陀面前供养过,或者哪怕是当过佛陀智慧眼前的一只小虫,凡此种种的善根肯定是种下过的。

很多人经常问:“我有没有学《现观庄严论》的因缘?你看看我的眼睛、我的鼻子……”其实,看你的眼睛鼻子都看不出来,但是你如果没有前世的因缘,今天根本不可能遇到这个法,哪怕要听闻其中一个偈颂也需要有特别殊胜的因缘。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里面讲:我们往昔一定与普贤王如来结过缘,因为即生值遇如此殊胜密法之故。

壬二、别法器:

善知识摄受,是闻此法器。

亲近佛问答,及行施戒等,

诸胜者许此,是受持等器。

颂词分别对应闻、思、修来介绍受持般若波罗蜜多的法器。

第一,即生被具法相之善知识所摄受,通过在善知识面前听闻此甚深般若法而堪为闻法器。如果没有被大乘善知识摄受,而是被外道或者小乘的上师所摄受,就不可能听闻甚深的般若法义。因此,能接触此法的最根本因缘,就是被大乘善知识所摄持。

我们如果生长在一些盛行小乘或外道的国家,可能根本遇不到大乘善知识。我们曾遇到过世间的各种老师,但是他们不会让我们发菩提心,不会给我们传讲般若空性。在座的人都已经被许多大乘善知识摄受了,而且不但听闻了显宗般若法门,甚至连更甚深的密宗法要也听闻了,这样就圆满了第一个听闻法器的条件。

第二,作为思维的法器,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过去世依止过佛陀,第二是在佛前请教过甚深般若的意义,如同阿难尊者、须菩提那样再三提问、请教一样。

第三,修行的法器,就是在生生世世依止佛陀和善知识的过程中,修持过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多。

以上观点是佛经以及前辈大德所共同承许的,即依止佛陀并进行问答是取受教法,而不断修行六波罗蜜多而获得甚深意义并将其铭记于心是修持教法。

归纳而言,修行《现观庄严论》的人一定是容易接受闻思修行的人,他因为前世曾依止过佛陀和善知识,而且修持过波罗蜜多,所以即生中一定还会这样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堪为闻思修行的法器,也就没有修学《现观庄严论》的资格。在座的人应该可以说都是修持般若法门的人,因为大家至少都对闻思修行感兴趣。如果对闻思修行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会不会得到般若法门的意义呢?不可能的。

为什么前辈大德对闻思修那么重视?因为三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修行成功,只有听闻,没有思维和修行不行;只有听闻和思维,没有修行也不行;反过来,只有修行,没有听闻和思维也不行,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怎么修。《扎嘎山法》里讲,闻思修行好比骏马吃草,骏马吃草时先吃到嘴里,在嘴里全部嚼烂,然后才咽下去。先吃,再嚼,再咽下去。如果骏马看到草直接吞下去,那肯定不行。我特别喜欢这个比喻,在译本中还给这一段另加了一个小题目——“闻思修勿脱离”。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学校作交流时讲了这个比喻,下课后有个老师特意跟我说:“我以前不知道闻思修行的重要性,今天通过你讲的比喻我才明白了。”

辛二(宣说修行实修加行之自性)分三:一、宣说甚深智慧之本体大平等之禅定;二、宣说广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类;三、宣说实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别。

壬一、宣说甚深智慧之本体大平等之禅定: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

从基智到遍智之间,共有二十种修行方法,这些修法的共同本体就是修行殊胜方便智慧的行相。讲密法时,处处都会说清净和平等,如果对此不懂,就不可能明白密法的根本要义。而一讲到大乘佛法,就一定会讲智慧和大悲(或说智慧与方便),如果不懂此二者,那任何闻思修行都谈不上。现观、中观有时看起来好像比较复杂,但实际上都没有离开大乘佛法的根本——空性和大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智慧和悲心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虽然社会上涌现出很多精神和理念,但是我没有发现有比智慧和大悲更重要的。

下面先讲以甚深智慧为本体的两种加行——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华智仁波切的《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中讲:二十种加行全部可以归纳到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之中。所以,真正修持一百七十三相,也只有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这两种方式。

1、所谓不住加行,就是证悟色等基道果任一法,都是本体空性、远离四边八戏的。

2、对境不存在,故而有境三智的本体也不落于一切相的执著中,这叫做不行加行。

所以,从有境的角度讲是不行加行,从对境的角度讲是不住加行。以有境对境或能取所取全部不存在的方式来行持,这就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摄颂》中云:“天王帝释请问佛,菩萨慧行如何勤?蕴界尘许不勤作,蕴不勤即菩萨勤。”意思是,帝释天王请问佛陀:“菩萨行持智慧波罗蜜多时,如何能做到精勤?”佛陀告诉他:“蕴界处少许都不缘取,就是菩萨最好的一种勤作。”因为蕴等在本性中不存在,智慧也缘取不到,如果证悟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加行。实际上,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只有以不缘的方式来修,才是真正的修。因为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的,以空性了知空性的方式来行持,这也特别符合禅宗的说法。

壬二、宣说广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类:

彼真如深故,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

下面是对应三智来分类的。

3、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行基智的二十七相,因为真正通达了一切万法的基无比甚深,所以叫做基智甚深加行。也就是说,当我们修持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时,对基智的二十七相一一进行观察,发现这些法在胜义中如虚空般无有任何相,在世俗中则有如梦如幻的显现。因为任何一法本体上与法界无二无别,比如心的根本是如来藏,而显现为阿赖耶,这是非常甚深的,因此才说“彼真如深故”。

4、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行道智的三十六相,证悟菩萨相续所摄的一切道甚深难测,非凡夫分别念可及,这叫做道智难测加行。这也是以世俗中如梦如幻、胜义中无可缘取的方式来修持的。

5、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持佛果的一百一十相,证悟这些果自性无量的缘故,无法以凡夫的智慧来衡量,这是遍智无量加行。

以上五种加行,智慧方面有两个,方便方面有三个。下面十五种是以界限来分的,不同的阶位有不同的加行——凡夫地有五个加行,不清净七地(一地到七地)有两个加行,清净三地(八、九、十地)有七个,最后一个叫结界加行,是贯穿资粮道至十地末尾的一种加行。

壬三、宣说实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别:

劬劳久证故,授记不退转,

出离及无间,近菩提速疾。

先讲凡夫位的五种加行。

6、对前面所讲的一百七十三相,以入定和出定交替的方式,通过不住加行、不行加行的途径来修行,作为资粮道的凡夫人,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漫漫岁月才能现前证悟,因此称为劬劳久证之加行。一般来讲,成佛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凡夫道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不清净七地一大阿僧祇劫,清净三地一大阿僧祇劫,时间非常的漫长,因此这里说要经过长期的辛苦才能证悟。

7、以不住和不行加行的方式继续修行,获得加行道暖位的道相时,利根者就会得到必定成佛的授记,故而称之为得授记加行。

8、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修至顶位,就不会从菩提道中退转,所以叫做不退转加行。有些修行人太容易退转,刚刚在上师面前发誓一定要精进修行,还没过两个月就完全退失了。所以,没入道的凡夫人真的很难把握住自己,各种违缘一出现,心态马上就变了,心态一变,身体也不得不配合它,好像有“遥控器”被别人掌握一样。而到了加行道顶位,才算取得了不退转的决定。

9、忍位时通过修正等加行而从声闻缘觉地出离,再也不会堕入小乘之中,更不会产生世间的自私自利心,所以叫做出离加行。

10、到胜法位时,通过正等加行的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行,将见道的所有障碍一一遣除,因此称为无间加行。“无间”就是没有任何间隔之义,没有任何阻碍,完全确定下来了;而在此之前,可能稍微还有一些变数。

以上五种加行,属于资粮道的有一个,属于加行道的有四个,都是凡夫地所摄。

11、得到见道第一地菩萨时,通过修无漏智慧本体的正等加行而接近菩提,因此称为近菩提加行。此时的修行者不像凡夫那样执著对境和有境,而是以无漏的智慧摄持,在入定位非常自然地通达一切万法的本相,这种境界离正等觉果般若非常近,所以叫做“近菩提”。

12、在修道不清净七地中,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继续修持初地证悟的空性境界,可以非常迅速地圆满菩提,所以叫做速疾加行。二地到七地时,遍计的烦恼障早已灭尽,想要获得佛果是非常快速的,佛经中有教证说:得初地以后,想要成佛七日即可成办。

以上是一地到七地之间的两种加行。

利他无增减,不见法非法,

色等不思议,色等诸形相,

自性无分别。

三清净地有七个加行,其中属于八地的有以下五个:

13、无勤地成办利他,因此称为利他加行。八地菩萨的利他不像我们那么吃力,我们虽然很想利他,但由于因缘不具足,不要说度化无量众生,连自己的父母等亲人也度不了,本来想给他们转F轮,结果却被他们“逆转”了;八地菩萨感化众生的因缘非常殊胜,无勤当中成熟一切弘法利生的事业。

14、以无分别智慧照见一切万法无增无减、如如不动,本来离戏,这叫做无增无减加行。

15、因为泯灭了所有分别念,故而根本见不到法和非法、善和不善、好和坏等二元对立的法,这叫做不见法非法加行。凡夫人是有取舍心的,十善、六波罗蜜多等是要取的、五无间罪等是要舍的,但在八地菩萨的智慧前不存在这些法非法等。

16、凡夫去观察色等五蕴所摄的每一法的因、体、果、行相、作用等任何方面,会发现它们都是不可思议、难以衡量的,但八地菩萨的智慧对这种不可思议也不加分别,因此叫做不见不思议加行。一方面,由于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缘取不到;另一方面,八地菩萨无勤照见一切万法的实相,并非难以衡量,所以说“不见不思议”。

17、凡夫习惯对色法等的法相、本体、因缘进行分析,觉得它们有一定的自性,但是八地菩萨完全照见一切万法的平等性,在他面前,色等的行相、本性全都无有任何分别,这叫做不分别本体加行。八地以下的菩萨没有粗大的分别,但细微的分别仍然有,因为烦恼障没有灭尽之故。但到了八地,这些分别都不存在了。

凡夫人无法理解八地菩萨的境界,因为八地菩萨的智慧和悲心远远超越凡夫的分别念。有时我们看看自己对万法的执著,都觉得很可怜——本想好好修行,但要么莫名其妙没有动力,要么障碍出现无法前进,每个人烦恼现前时都不是那么容易应对的。但八地菩萨完全不同,他们的修行自然而然可以成功。

下面讲九地和十地的两个加行以及最后一个加行。

能与珍宝果,清净及结界。

18、到了第九地时,通过修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而获得四无碍解,可以相应不同的众生随机说法,令他们获得声闻四果、缘觉果、无上菩提果这六种有如珍宝般的果位,所以叫做能与珍宝果加行。

不论凡夫还是菩萨,都应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持,将所取和能取抉择为空性。大家最好看一下华智仁波切的《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在藏地所有的《现观庄严论》注释中,华智仁波切的这个注释在修法窍诀方面极具代表性,以之与本论互相对应,你才能发现《现观庄严论》的密意所在。以前有些论师讲解《现观庄严论》时讲得很枯燥,让人很难以接受,直到人们看见华智仁波切这样的窍诀,才发现那也并非凡夫不可企及的,其中既有适合住地菩萨的行持方法,也有适合凡夫的修行方法。不能认为一地菩萨就不用修正等加行,直到八地十地都还要修,也不能认为凡夫人就没资格修《现观庄严论》。

19、十地菩萨时,也同样以不住、不行加行的方式修持,使前面九地的垢染全部得以清净,因此称作清净加行。

十地是修道过程中最清净、最高的一个层次,十地末尾通过金刚喻定断尽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之后就获得了如来正等觉的圆满果位,那时就不用再修加行了。有些人自以为是利根者,不用修加行,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现观庄严论》里讲十地菩萨都要修加行,只不过修的是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而没有五加行的名称。我们不能因为佛陀在经中没有提“五加行”,就认为五加行不重要,这样因为懒惰而凭着分别念乱说,可能会隐没传承上师们的窍诀。修行应依据传统,传承上师们如何做我们也如何做,世间一些成功的教育也是如此。

20、从凡夫资粮道一直到十地末尾之间,以入定和出定轮番的方式来修前面所说的这些加行,称为结界加行。

入定、出定轮番,或者说闭关、出关轮番,有些人以为这是藏传佛教的特殊说法,其实佛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不论修显宗或密宗的任何一个法,入定时,要将所有分别念断开,周围的各种违缘和散乱的因也要全部隔绝;出定时,要把入定所得的境界尽量用于现实生活中。佛陀在《入无分别陀罗尼经》中讲:“入定见诸法等同虚空,后得见如幻”,这句话非常重要。对于《现观庄严论》所讲的从资粮道到佛果之间的一百七十三相,都应以入定如虚空般一无所缘,出定如梦如幻、如阳焰水月等幻化八喻或十喻的方式来修行,先是分别去修这一百七十三相,待修行纯熟,尤其是到达刹那加行时,就可以在一刹那间圆满所有加行相。

当然这对现在的我们来讲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修四念处,现在让我们同一时间中修四个是做不到的,那就先修一个身念处——入定时观身体如虚空般无所缘,因为胜义中身体的颜色、形状、本体等都不可得,出定时视身体如幻化般,可以作为善恶业的所依,能起相应的作用。这就是《现观庄严论》中非常深奥的一种修法,这种修法在《大圆满虚幻休息》中也有讲述。

结界加行是从资粮道到佛地之间一直要修持的,因此也要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认为自己生起了一定境界、获得了一点名气时就可以不修行了,包括我们今天发毕业证,也不代表你真的“毕业”了,不用再修行了。学佛不像世间人考公务员考上了就再不学了,而是要一直学到获得佛果为止。希望学院和学会中的道友们不要得少为足,如果你们在饮食等其他方面知足少欲,那是非常不错的,但在佛法方面,如果只听一两部论就满足了,这是不合理的。

总之,大家应当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持般若波罗蜜多,最后方能达到清净加行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肯定需要依靠结界加行,一会儿出定,一会儿入定,也有可能产生很多分别念,一会儿开心,一会儿痛苦……不管怎样,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充满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