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8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八十五课

思考题

1.什么叫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什么叫做福德业、非福德业和不动业?

2.如果说上界是不动业,不是与佛经中说“三禅以下是动摇的”相违吗?为什么?

3.顺乐受业等三种业是什么?四禅以上有哪种业?对此有何不同观点?

4.三禅以下有顺不苦不乐受业方面有什么观点?

5.五种受业的差别是什么?

乙二(经中所说名称)分十五:一、以法相方式略说分类;二、以果之方式分类;三、以因之方式分类;四、以因果二者之方式分类;五、以所依方式分类;六、以作者之方式分类;七、宣说善行与恶行;八、以理非理生业之分类;九、引业与满业之分类;十、宣说三障;十一、宣说五无间罪;十二、宣说近五无间罪;十三、宣说三福业之事;十四、宣说三随分;十五、宣说如理而入之业。

丙一、以法相方式略说分类:

业乐不乐与其他,即善不善与他业。

第一个以业的法相的方式略说分类,业分为乐、不乐,还有其他业,为什么叫做乐业、不乐业、其他业呢?这是从善业、不善业、其他无记业三方面来讲的。

若问:何为善、不善、无记业呢?生生世世赐予安乐的业为善业,带来痛苦的业为不善业,其他令感受等舍的业是无记业。总的来讲,除善业、不善业、无记业三种业以外,应该是没有其他分类的。听说昨前天很多道友辩论得很激烈,说形形色色世间界的因到底是善业、不善业,还是无记业?这个问题,一方面来讲,可以说是善业、不善业。因为善趣以善业现前,恶趣以不善业现前,除善趣和恶趣以外,无记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另外从有表业、无表业来讲,思所作业当中专门讲了无记业,这样的话,思所作业中的无记业也可以作为种种世间的因。

有时候你们应该辩论,但辩论的时候,因为没有学习过因明,辩论就像真正的吵架一样,有时候说得很激烈,声音越来越大,脸也越来越红,最后脸都变成黑色了……不管怎么样,从两方面理解都可以,为什么说造恶业会感受痛苦,造善业感受快乐呢?这是自然的一种规律。整个世间上,不仅比较明显的和不明显的业是这样,我们眼睛看见的也经常如此,比如火的因产生火、水的因产生水,这也是一个必然规律。因此,要了知业因果的规律,尤其《俱舍论》当中对业的分类比较多,从各方面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丙二(以果之方式分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丁一、略说:

福德非福不动摇,将感受乐等三种。

上一个科判从法相的角度作了分类,这里是从成熟果方面来分。首先是略说,业有三种,即福德业、非福德业与不动摇业。或者,三种业也可以是将感受安乐之业等三种。

丁二(广说)分二:一、宣说福德等业;二、宣说安乐等业。

戊一、宣说福德等业:

福德欲界之善业,不动摇业上界生,

因于彼等地之中,诸业成熟不动故。

科判是宣说福德等业,没有讲不善业,只讲了福德业和不动业。什么叫做福德业呢?欲界众生造作各种各样的善业,叫做福德业。我们平时说“要积累福德”,积累福德就是福德业。什么叫做不动业呢?所谓的不动业,就是指转生色界和无色界的善业。为什么叫做不动呢?这里有一个疑问,如果上界的业是不动业,佛经中经常说“三禅以下为动摇”,两种说法会不会相违呢?不相违。“三禅以下为动摇”是从禅定角度来讲的,这里是从诸业成熟的角度来讲,两种说法都是很合理的。

若问:什么是福德业等呢?所谓的福德业是指欲界的善业。这里虽然没有讲,间接也可以了知,所谓的非福德业,就是指欲界众生所造的不善业,比较易懂,因此颂词中未宣说。麦彭仁波切的《俱舍论注释》说,为什么这里不讲非福德业呢?非福德业比较易懂的缘故,颂词中未作宣说。

不动摇业是指色界、无色界所生的业。若问:如果上界的业是不动摇的,那不是与三禅以下为动摇的说法相违了吗?《俱舍论》以及佛经中都讲过,第一禅、二禅、三禅全部是动摇性的,比如第一禅有寻伺的动摇、第二禅有喜乐的动摇、第三禅有呼吸的动摇,第四禅以上的感受是等舍的,不会动摇。既然说三禅以下是动摇性,与此处的说法是否相违呢?不相违,因为三禅以下为动摇的说法实际是指以等持的过患所动摇,比如四禅是远离八种过患的等持,但三禅以下有扰乱等持的各种过患,从这个角度说为动摇。这里所说的不动摇,是指上界业的异熟不动摇,因为色界和无色界禅定的因已经决定如此,不会再有变化。二者的角度不同,因此不会有相违的过失。

色界和无色界异熟不动摇的缘故,叫做不动业,异熟为什么不动摇呢?因为在色界、无色界之地,将成熟于彼等之处的业异熟永远不会成熟于其他地,就像所谓的定业一样,异熟业不会有动摇。如同现在人说:整个国际上有风风雨雨的变化,中国的国情是不变的。所以说,不管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因缘发生,无色界和色界的业成熟根本不会有任何动摇,因而说异熟不动摇于他处。

欲界与上界不同,此处的业是动摇性的,因为有本来转生天界但由于外缘而成为其他众生的情况,比如本来应该转生到天界,但中间发心依靠其他外缘发生转变,从而转生为其他众生。这里有些动摇的人,本来想在学院里好好住三年闻思修行,后来因为其他外缘,比如其他道友说某某地方非常殊胜,不像这里那样,真的很好……于是他的想法开始发生动摇。同样,本来应该转生到天界,后来因为他的各种发愿摄持,业开始动摇,因此与色界无色界完全不相同。

譬如,因发放布施而将转生天界的一位婆罗门,看到庄严的大象而想:如果我也能获得如此身相该多好,结果转生为护地神象。一般在印度会给大象戴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这位婆罗门可能特别喜欢打扮装饰,一看到大象的美妙装饰就习气复苏,于是发愿转生为具有宝饰庄严的大象,结果真的转生为护地神象。这种现象比较多,比如因布施时产生吝啬心,变成饿鬼,或者发愿不善而堕入地狱,像朗达玛国王本来造了非常殊胜的善业,最后却去毁坏佛法,这都是当时的发愿力所致。我们来到人间,转生为人,现在也已经值遇并闻思难得的佛法,这时一定要以殊胜发心摄持并且究竟回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不然每天学习只想着舍弃凡夫的身心,要获得某种境界,唯一的希求就是这个,恐怕不太合理。作为佛教徒,不管成就不成就,一定要发愿经常利益众生,发心以后,将每天所做的善事回向。

前一段时间,益西彭措堪布给你们讲了《普贤行愿品》,对于其中所讲的很多道理一定要明白,如果不能一个一个忆念,总的来讲,“愿我以后生生世世利益众生,断除自私自利的心,愿我相续中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每一次回向的时候要念发愿文,这个很重要。这些发愿文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大成就者们的真实语,以清净的心来念诵发愿,一定能够成熟。

现在很多佛教徒就是希求获得一种神通、神变,这在其他人看来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谓的神通、神变,这一世当中可能不一定得到,不过得不到也不要紧,不论闻法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应该用发心来摄持,念诵发愿文回向菩提。发愿、回向和发心非常重要,如果用这种心来摄持,有关的佛经里面有明确记载,根本不会虚耗功德,反之则再多功德都很容易被其他因缘所害,比如本来造了非常殊胜的善业,但是后来没有以回向摄持,很有可能就像前面那个婆罗门一样,原本因造善业将转生到天界,这是很不容易的,结果因为一些外境而转变了。

凡夫众生都是随境而转。去年夏天去德格的时候,我上午看见华智仁波切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那个山洞,觉得这里真的特别好,终生住在这里修行该多么好!下午住在德格最好的宾馆里的时候,觉得这里面很舒服,以后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多么好!前面依止寂静地方的心早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凡夫的心随着外境转得特别快。

大家在没有出现强有力的嗔恨心之前,每天把自己所做的善根回向,这一点极为重要。《普贤行愿品》全部念下来可能要十分钟左右,全部用清净心来观想的话,作为凡夫人恐怕有点困难,但是开头、中间或者结束的时候,能不能产生这样一种忆念:以今天所做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断除邪念我执的分别念以及自私自利的心,超离轮回、利益一切众生。如果能够产生这样一种忆念,口里面念诵偈文也有无上功德,而且这个功德相当于锁在箱子里面,钥匙自己保存一样,不会被他缘损害。当然,不管是《俱舍论》还是大乘法、大圆满法,都有对修行有利的很多教言,很多道理主要看修行人自己能不能运用。

戊二(宣说安乐等业)分三:一、三受业各自之事相;二、受业之分类;三、由何业受何果。

己一(三受业各自之事相)分二:一、自宗观点;二、他宗观点。

庚一、自宗观点:

至三禅间之善业,顺乐受业彼以上,

顺不苦不乐受业,顺苦唯此不善业。

既然经中说“顺乐受业等三种”,它们指的是什么呢?从欲界到一禅、二禅、三禅之间的善业,是顺乐受业,三禅以上至无色界有顶之间的善业,是顺不苦不乐等舍受业,唯一顺苦受业即此欲界的不善业。颂词中“顺苦唯此不善业”,这里的“此”字,有些讲义说是指欲界,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和其他有些注释里面,对“此”字特别重视。如果不解释的话,确实不知道“此”指的是什么。在这里,“此”是指顺苦受业唯一在欲界才有。

有些人提出一个疑问:第四禅到有顶之间是不苦不乐的业,这样一来,第四禅以上所造的业全部变成了无记业,会不会有这种过失呢?这个问题在《自释》中是这样讲的,从色界第四禅到有顶之间是善业,本体极为寂静,因此叫做顺不苦不乐业。另外,前文所说的不苦不乐是主要而言的,实际第四禅以上也有乐的感受。《俱舍论大疏》用两种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一、四禅以上的善业本体是寂静的,乐不明显,所以说为舍受业;二、第四禅到无色界有顶之间的天人,全部处于一种等舍的感受状态当中,这是从大多数而言的,实际在第四禅到无色界有顶之间也有部分善业。

现在整个形形色色的世界当中,大多数人每天吃喝玩乐,造作各种各样的恶业,这些业都叫做顺苦受业。这是自宗的观点,下面讲他宗观点。虽然世亲论师在颂词里说这是他宗观点,但从《自释》的内容来看,世亲论师也是认可这种观点的。在他宗观点当中,驳斥了其他的一些观点,无论如何,世亲论师从见解上是认可的。

庚二、他宗观点:

有说下亦有舍受,因需承许殊胜禅,

彼由异熟业所生,无有前后成熟三。

上一科判说,不乐不苦的舍受业在三禅以上,这里讲到其他观点,有人说三禅以下也有舍受业。颂词中的“亦”字,表明不仅三禅以上到无色界有顶之间有舍受业,三禅以下也有舍受业,为什么呢?这里讲到三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要承许殊胜正禅也有舍受。一禅分未至定、粗分正禅、殊胜正禅三个,也即正禅分粗分正禅和殊胜正禅两个,其中殊胜正禅也有舍受。第二个原因是,殊胜正禅的舍受由异熟业产生。第三个原因是无有前后成熟三果。

有些论师说:三禅以下也有感受不苦不乐之业。为什么呢?因为必须要承认第一静虑的殊胜正禅是舍受之地。大家都知道,一禅的殊胜正禅是一种等舍,它的因是以前所造的善业。

原因讲到了三种,因为第一静虑的殊胜正禅是等舍之地;并且它是由善业异熟之业中产生的,因为善业的异熟生必定是无记的;而且一个相续中无有前后同时成熟三果——享乐是色,受苦是心与心所所生诸法,感受不苦不乐即是不相应行。《发智论》当中对此解释,乐指色法,也就是善趣中的眼根等色法,苦受则由心和心所产生,感受不苦不乐指的是不相应行,也即命根等。因此,第一禅的殊胜正禅和欲界都具有舍受业。

《俱舍论自释》和《大疏》里面,用了两种观点来解释,一种观点说:有些禅师认为第一禅殊胜正禅的等舍并非异熟生,应该是等流生。还有一种观点,第一禅殊胜正禅的等舍是从眼根等五根群体内的感受而言,并不是指真正第一禅殊胜正禅的境界。对于这两种说法,阿阇黎的《自释》以及《俱舍论大疏》都明显宣说了,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违背论典的缘故。违背什么论典呢?违背《发智论》,入智慧的论典,《对法七论》里面的《发智论》。这部论中已经讲了,一禅殊胜正禅的受是异熟生,唯有舍受,此舍受是心受,并非五根群体中的感受。

世亲论师虽然在颂词里说是他宗观点,但从《自释》的角度来讲,应该承认为自宗观点。《自释》还是很好的,只不过确实比较难懂,如果有机缘把《自释》翻译成白话文的话,会比较好。现在这个译本应该算是比较好懂的,没有任何文字上的渲染,全部用原原本本、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大家看起来不会很费劲。不然有时候,本来自身佛教的水平不高,再加上文字上的渲染,可能会特别费力,一直看看看……最后很多人都不想看了,也有这种情况。

己二(受业之分类)分二:一、五种分类;二、别说异熟受业。

庚一、五种分类:

本性相应与所缘,异熟现前五受业。

受业总共有五种,即本性受业、相应受业、所缘受业、异熟受业与现前受业。首先是本性受业,什么叫本性受业?以自相而感受。如直接感受快乐和痛苦。相应受业:诸如所触是通过相应的方式而感受的。本来受是因为触而产生的,如果是快乐的触则有乐的受,痛苦的触则有苦的受,触和受是相应的。下面还会详细讲,每一个感受基本上五种受业都会具足,比如我感受一件事情的时候,从直接享受业的角度来讲,叫做自性受业;与它相应的心和心所产生的角度来讲,叫做相应受业,可以这样来分析。所缘受业:诸如色法是依靠所缘境而感受。比如色法,眼睛见到所缘色法、耳朵听到所缘的声音,这叫做对所缘境而感受,与此同时也许有苦的受,也许有乐的受,所以从外境角度来讲,叫做所缘受业。异熟受业:诸如善不善业以异熟而感受安乐等,下文会广讲。

有时候对业的分类详细了知的话,的确会对释迦牟尼佛因果不虚的道理生起极大信心。大家都知道,所谓的信心有清净信、欲乐信、不退转信和胜解信,首先大家觉得这个很好,是一种清净信;想去看一下、想去听一下,随后产生欲乐信。不过清净信和欲乐信有时候顺序是倒过来的,有两种解释方法。最后慢慢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对佛法也好,对上师也好,有一个不退转的信心很重要。一旦生起了不退转信,任何违缘也不能摧毁,因为已经真正通达了其中所包含的意义,真正法融入内心,已经完全解开了所有怀疑,就像所谓的证悟,也可以叫做胜解信。第六品的末尾也会讲一些信心的差别。《大圆满前行》的前面也讲到了信心。

现在信佛教的大多数人,只是一种欲乐信和清净信,根本没有生起不退转信和胜解信。如果问他:为什么你要信仰因果呢?则回答:听说善有善报,我绝对会有善报的。这种理解特别肤浅,只是表面上的一种信心,如同肺脏做汤一样,全部漂在水面上,根本没有深入进去。所以,我们对因和业果详详细细分析,好好闻思,慢慢对佛陀所宣说的业因果的道理,生起不会摧毁的胜解信,到那个时候,无论遇到怎么样的违缘,都不会舍弃业因果的观点。

现前受业:诸如乐受,除本身现前外,其他两种受业是不存在的。如是有此五种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