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3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十五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什么是佛说的真常之道?什么是佛说的真无常义?

2、依年龄而分,沙弥分为哪几种?

【修行类】

1、神会两次拜谢祖师,分别是错在了哪里?

2、神会大师是六祖的重要弟子,并在六祖圆寂后广弘曹溪顿教,可为什么六祖在世时不但从未夸赞过他,甚至还常加呵责?

【生活类】

1、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试谈,如果这个问题问的是你,你会如何回答?

上节课回顾

下面我们讲《六祖坛经》,现在讲顿渐品。《六祖坛经》中主要讲六祖弟子中的开悟者,或者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的个别大德的事记,通过他们依止善知识的过程,我想我们后学者,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应该有很好的借鉴。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尤其是学习密法,与禅宗有点类似,密法的很多顿悟法门,直指心性方面的教言与禅宗非常像。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很多人在某些道理上,或某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前面刚刚讲到行昌的公案,他最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坏的人,因为当时的南北宗,虽然上师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弟众当中有各种观点,互相非常不团结,因此当时北宗的一个叫行昌的人来杀六祖,因为六祖惠能大师是大成就者,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将十两金子放在自己的枕边。行昌来了以后就用宝剑砍六祖的头,祖师让他砍,结果没有砍下来,然后祖师说:我们之间没有命债,我前世只欠了你的金钱,随即让他把钱拿走,后来他很伤心,忏悔,准备在六祖前出家。六祖说:你想出家的话,先暂时离开,不然我的徒弟们知道以后,你肯定有危险,你以后可以回来。后来他在别的地方出家之后就回来了。

他天天念《涅槃经》,此经的内容上,他是先问的关于常和无常方面,六祖惠能说:如来藏是无常的,他觉得与他之前的所知不一样,不符合经义,然后六祖大师说:我以前在无尽藏比丘尼前听过,听她读,我讲过一遍,没有错。当时行昌说:学人智慧浅薄,和尚能不能再详细地说一下。

前面大概讲了这些内容。

正文讲授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六祖大师对行昌说:你知不知道?我说的常是对的,我说的无常也是对的。

其实在此处讲的是,所谓的佛性并不是我们心里想的一个常有的东西,或者我们心里想的无常的东西,这两个边不是究竟的教义。当然,我们在抉择过程中,如来藏是常有、周遍、任运自成的,我们都会说这样的词,但实际上,它已经超离了常和无常。世俗中常和无常的词都不能来说明它,为什么呢?

六祖大师当时说:你知不知道?佛性如果是常,善恶这些就没办法安立,他以前是善,后来是恶,或者行善、行恶这些也没办法做。乃至无数劫也不可能有一个发菩提心者。因为以前没有发菩提心,后来发了菩提心,即以前是不善的,后来是善的,发了菩提心以后,获得正等觉果位,就已经成了无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佛性是常有。如果是常有,善恶分别就不合理,乃至穷劫之间不可能有一个人发菩提心,因此我为了破这种观点说是无常,我说的无常真正适合于佛陀所说的真常之道。

也就是说,不可思议、离戏论的远离分别念的道,非常适合。为什么说是无常呢?因为它不是常有,如果如来藏成为常有,有以上的过失。

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这是破第二个边。一切万法也好,佛性也好,如果是无常者,我们经常所讲的第一刹那存在,第二刹那不存在,每一个事物,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任何一个法都有自己的自性。比如说我们人从前世到后世,在轮回中一直容受生死,生生世世延续不断的相续存在。如果是无常,佛性或万法的连续性、真常性、次序性,有不遍之处。因为无常是以前有,后来没有了,如此就有不遍的过失。所以说是常有,所谓的常有,真正是佛陀所讲的无常之义。

其实这种无常义,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中也说,因为显现的缘故,破有的边;因为空性的缘故,破无的边。好像一般人觉得这样说有点不好解释,按理来讲,因为显现的缘故,所以破无的边,但是为什么宗喀巴大师反过来讲呢?其实这个意思也是一样的,真正的常和无常并不是以分别念所讲。

前一段时间,有一次我在课堂上也说了,有些法师说,以第三转F轮的胜义谛来抉择时,如来藏是常有的,但是这种常有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心识,我们认为以前的东西以后不会变,这样的常有叫做相似的常有,并不是真正的常有,这才真正符合意义。其实,佛性、如来藏或者说众生的相续,在胜义和世俗中当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很需要了解,这是一层意思。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这里讲佛陀,实际上是为了针对凡夫、外道,凡夫、外道“执于邪常”。“邪常”就是常、乐、我、净。本来是无常的东西,凡夫、外道认为是常有的;本来是不快乐的东西,认为是快乐的;本来是无我的东西,认为是有我的;本来是不干净的东西,认为是干净的。一般世间人比较严重的四种颠倒就是常、乐、我、净。

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声闻、缘觉乘的人,对于无常、无我、不净和痛苦,认为一切本来没有常法,所以说是无常;本来没有什么快乐的,轮回的本性是痛苦的;本来我的显现是不存在的,是无我的;实际当中一切都是不净的。虽然个别小乘行人为主的希求解脱者,认为这四者是究竟的法,但实际上也是堕入一边,也可以称为是颠倒。“于常计无常”等等,总共有八种颠倒。

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对于涅槃,最究竟的了义教典中,上面所讲到的这八种边执、八种颠倒,都一一地破掉了。因为不管是有还是没有,净还是不净,常还是无常,都是偏见。而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才最了义、最究竟。

比如说真常,它已经远离了常和无常二边。真乐,远离了世间的苦和乐的边。所以在佛经中经常讲大乐智慧,大乐智慧不是我们讲的舒服,这不叫大乐,“哇!好快乐。”这肯定不是大乐,这是分别念,如果这样是大乐,它一会儿就没有了,又不快乐了,变成痛苦了,这是变苦、行苦,这种不叫大乐。真我,实际上它是真正的佛性,真正的如来藏法界本性。还有真净,法界清净的本来面目。其实密法中所讲的意义完全可以与这里结合起来讲。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因为行昌请求和尚详细地讲常和无常的道理,六祖也已经很细致地给他讲了。其实,大家无论是学显宗还是学密宗,这一段话一定要记住,这样之后,佛教最关键的意义,我们都会明白。不然,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空性和光明的教义,但实际上并没有懂得。

汝今依言背义:当时六祖对行昌说:如今你依靠佛经中的常有、空性这些言词,已经违背了了义经典的意义。

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以不存在、空性、断灭当作是无常,把确定、存在、恒常性的东西,当作死常,永远也不可变,这样一来,会错解佛陀最究竟、最圆满、最甚深的微妙经典甚深意义。

其实不仅仅是六祖的弟子,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教授、学者,没有长期依止善知识,也没有机会好好闻思,对一些经典、论典稍微了解一下,却自认为自己对佛教很专业,但实际上他所认识的层次还很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这样。

纵览千遍,有何所益?如果如此,那么你即使阅览了一千遍《涅槃经》和其他经典,也没有意义。我们依靠上师的窍诀,懂得真正的意义非常重要,否则,你天天闻思,天天看书,甚至现在有些比较出名的人,经常到处讲学、讲经,名声、财富、福报都不错,但自己所讲的也许并没有涉及到佛教最甚深的意义,这样一来,的确非常可惜,尤其是有能力、名望和智慧的人,一定要懂得佛经中最甚深的意义,否则即使经常讲学,自己都还没有靠边,恐怕是非常危险的。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祖师给他直指了这样的教言之后,他恍然大悟,作了一首开悟偈。

那时一些佛教徒的根基非常好,像这样的道理,后来的很多传承上师给弟众们也讲过,但是因为缘分或其他原因,并没有明显开悟。因为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视物质的时代,这时,即使有开悟的人,自己也没有写出传记,别人也没有求你的传记,所以,到他们临死之前,别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成就者。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因为以前不知道,一直守着无常的心或者常有的心,佛说的真正大常并没有了解到。这次通过祖师详细地讲解,已经完全知道了,如果不知道常和无常之间的差别,很有可能“春池拾砾”。

“春池拾砾”是曾经有一个人,他把自己的珠宝掉在春天的水池里,后来他去捡时,将里面的瓦砾草石拿了起来,他把假宝当作了真宝。

就相当于这样,很多人没有懂得佛陀究竟密意的常和无常,相当于愚笨的人把假宝当作真宝一样,始终把它挂在嘴边,给别人讲,自己也如是认为。现在很多人就是如此,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光明,光明是什么呢?明明清清的东西就是光明;什么是空性?将空性经常耽著为单空。把假宝当作真宝度过自己的人生,还引导别人,非常可笑,不知这种方便者非常遗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行昌今天不下任何功夫,没有费劲,通过与祖师的对话,已经现前了佛性。他刚开始用宝剑来吓唬祖师,后来以此因缘在其他地方出家,看了几遍《涅槃经》,懂得了佛教最关键的常和无常的意义,所以佛性已经现前。

也许他真正开悟了,也许他是从理论上明白了,对此我也不知道,他最究竟的境界在这里说得不明显,但实际上他应该很了不起,因为已经收录在《坛经》中。

他说,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上师赐予,我也无所得。的确,禅宗也是依靠传承祖师直指心性,对此非常重视。虽然本来面目与自己永远同在,但是没有上师的指点,也难以获得。

好像上师如意宝以前在五台山说的一个道歌里也是这样讲的,文殊菩萨本来永远跟自己在一起,但是没有今天的因缘还不知道。包括萨绕哈巴的一些窍诀中也是这样讲的,如意宝是自己拥有,但是没有上师的指点,自己并没有发现。如意宝本来在自己的家中,在自己的口袋里面,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发现,我们仍然很贫穷,在别的地方寻找。这里也讲了,没有上师的赐予,行昌我确实无法有所得。其实很多人也是这样,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苦修来认识本性,肯定有很大的困难。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祖师也很欢喜地说:“你今天已经彻底明白了,你原来叫行昌,准备来杀害我,今天通过我的指点,你已经彻底大彻大悟了,那以后叫志彻。”志彻最后也礼谢而离开了。

有时候我们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可以看出,刚开始人很坏,起心动念都非常不好,最终也可能变成好人。他本来准备杀掉一代伟人,但后来通过祖师的指示,自己发自内心地忏悔,最后也成为这样的大德。所以,我们佛教也经常讲,以前自己没有学佛的时候造的恶业,后来真诚地去忏悔,真诚地去认识佛教和心的本来面目的话,这些垢染对他应该没有很大的障碍,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菏泽神会

下面讲第二个公案,神会的公案。其实《六祖坛经》中的每一个公案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大德们的心态,他们依止上师过程中的经历,很多道友可能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借鉴。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有一个童子叫做神会,是湖北襄阳地方的人,他13岁时从湖北玉泉来到广东。

当时没有火车、飞机,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路程特别遥远,他是走路来的,有些历史中说,他当时因为走了好几千里路,到那里时脚都破了,特别可怜。一个13岁的孩子,没有其他人陪伴,一个人到了那里,有些佛性成熟人,从小都有依止善知识的机缘。上师如意宝在一个见歌里说,他年轻时最初的缘起,已经在佛法上实现了。我们人生中的有些缘起,可能不是在佛法上现前,比如说我们这里的个别道友,最初人生的缘起是从做生意开始的,在生意中现前了。有些是在干坏事中现前了最初人生的缘起,比如说你在大学里毕业了,到社会上时现前最初的缘起。可能很多人从小最初的缘起在佛法上现前的很困难,藏地个别大德从小都是在佛法方面有很好的因缘,汉地也是这样,你看神会,13岁时就去了那里。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小和尚来了以后,六祖大师对他说:“善知识,你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看你的表情很辛苦、很艰辛,你很不错。但是本来面目你得到没有呢?如果认得了本来面目,你认为主人公是谁?你看看怎么回答。”

他刚开始对这个和尚问:你到底认不认识、见没见到本来面目,如果见到,是谁来见的,然后让他试着回答。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神会比较聪明,他说:“本来面目主要是无住,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主要是以见为主人公。”

他认为本来面目是无住,心的本性无有可住,这种无住谁来认识呢?应该用现见、用觉悟来认识。13岁的人,他的回答非常不错,但是祖师为了度化他,在显现上并没有赞叹,没有说“你这么小就悟性那么高,你回答得真好啊,你的上师是谁啊?哇!你很了不起啊,我给你做一个小小的法座,你也可以坐在上面。”为了遣除他的傲慢并没有认可他,甚至有些上师的传记中讲,上师在不同场合中对弟子的批评,其实一方面是遣除他的憍慢、傲慢,另一方面,遣除他人生中的很多违缘、障碍,而且将来为他的弘法利生创造一个比较顺利的缘起,也有这样的因缘。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祖师说:“这位沙弥,怎么可以重复别人的语言。”

六祖认为这并不是他自己的见解,只是重复别人的语言而已,所以在显现上没有认可。

沙弥:以前有些大德说,沙弥有几种不同的名称,从7岁到13岁,叫做驱乌沙弥,能驱除乌鸦便可以做沙弥,还没有真实达到做沙弥的年龄;14岁到19岁是应法沙弥,这时是正适合当沙弥的时候;从20岁到70岁之间叫做名字沙弥,那个时候不应该当沙弥,而应该当比丘,所以只是名称上的沙弥,汉传佛教中有这样的说法。

但在这里,他可以叫做驱乌沙弥,因为当时他13岁,戒律中也讲,15岁之前,如果能驱除乌鸦的话就可以出家。当时阿难妹妹家的两个童子想出家,佛陀问:他们的年龄到15岁了没有?答曰:还没有。然后佛陀问:那他们两个能不能驱乌鸦?答说可以。于是开许出家,也有这样的公案。

现在汉地的有些人,特别喜欢让孩子穿上出家衣服,那天两个孩子走路都走不稳,就给他们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父母带着他们,觉得非常欢喜。但我想,出家太早可能不大好,因为他什么都不懂,给他披上一件衣服,他自己也不明所以,因为他出离心等发心都根本谈不上,父母要求他一定要穿上出家衣服,“啊,你穿出家衣服多好看啊,真可爱、真乖,来,我给你拍个照。”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之前他说以无住为本,见为主,祖师显现上并没有认可,13岁的小和尚马上反问六祖:“刚才我说见为主,您好像不认可,说是重复别人的,那祖师您自己呢?到底您在坐禅的过程中是见还是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

沙弥问他坐禅的时候,见还是没有见,六祖没有直接回答,用拐杖狠狠地打了他三下,然后问:“我这样打你,你痛还是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回答说:“你这样打我,也痛也不痛。”

因为他说痛也不痛,祖师就说:“我见,也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祖师您说‘亦见亦不见’,什么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祖师有点儿不高兴了,开始跟他辩论,且辩论得很好。因为刚才神会问他,您的见也不见是什么意思?祖师说:我说的见,是经常在禅修过程中观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不像你们一样,自己身上有什么样的过失都不见。

我们藏地有一种说法,自己的脸上牦牛跑着也看不到,别人的脸上有小虱子也能发现。意思就是,别人有小小的一个缺点也能发现,自己有特别大的缺点也发现不了。

祖师说,我不是这样的,我在修行过程中经常观自己的过失,所以能见到自己的过失。

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在修行过程中,或者平时出定的时候,不见他人的是非、好坏、分别,经常挑别人的毛病,说别人的是非,这些我不见,因此我说见和不见是合理的。在修行过程中,我可以说见,也可以说不见,见自己的过失,不见别人的是非,这样是合理的。

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而你说痛亦不痛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呢?

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你若说不痛,这涉及到你的相续上面,你就变成像木头和石头一样的无情物,这哪里说得清楚,不合理;如果你说痛,那你在修行过程中跟凡夫人一样。我今天狠狠地打了你三下,你如果痛,肯定产生嗔恨心,这样你就没有什么修行了。你虽然表面上引用其他禅宗大德们的语言来参话头,经常爱说见不见、痛不痛,但实际上你自己没有这样的境界时,这样说是不合理的。

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祖师说:“我对你说见、不见,实际上是堕于二边,见是边,不见也是边,佛陀在佛经中也说,见、不见是二边,都不合理;痛、不痛也是两种边,是生和灭的边。你如果自性中没有照见,没有真实通达法性,怎么敢用痛、不痛这种语言糊弄别人?”

其实这是对后人的教言,现在很多人也会这样,自己没有什么境界,但经常说一切是空性的、不空的,或者一切都是光明的等等,虽然在禅宗大德或传承祖师的语录中,有这么好听的字眼,但是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完全是自作聪明,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说法。你如果真正对心的本来面目,对一切万法的本性一无所见,怎么会痛亦不痛?从这个道理中看到,当时神会确实没有证悟本性,因此,他当时被打以后肯定会痛的,没有必要说痛又不痛,完全是别人的说法自己拿来用而已,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神会礼拜悔谢。

祖师说完以后,神会也认识到了错误,他自己也觉得应该忏悔、谢罪,认为自己前面说的痛、不痛的说法不合理。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

六祖再对他进行引导说:“如果你自己的心已经迷了,没有见到本性的话,你没有必要问见和不见,你应该问善知识,‘我怎样修行?因为我是一个迷失方向的人,现在怎样寻找解脱之路?’你应该寻觅自己的解脱之路。你如果没有开悟,就应该这样。如果你已经开悟了,见到了自己心的本性,你应该依法修行,没有必要来问我见或不见。”

六祖心里有点不高兴。所以,如果弟子对上师的问题没有问对,关系就会弄得不太好,不过因为他的发问,祖师说出了很多的教言。

此处讲,如果你的心没有开悟,你应该问对你开悟有关的事情,没有必要管上师见没见本性,管啥闲事啊,见不见与你有何关系?你既然依止了善知识,不需要现在来观察询问。如果你真的已经开悟了,那你应该要如法地修行,你去问别人到底见没见到没有必要。

其实对我们修行人来讲,这是很重要的。第一个,我们自己没有开悟,如果还需要寻找,当遇到善知识时,关于自己解脱方面的问题,应该解决。第二个,如果我们真的对心有所认识,这时依法修行。

我们密宗里面也讲,认识本性以后,依靠善知识的引导还要不断地串习,不断地努力。禅宗也是这样讲的,你见到本性之后,不能认为:噢,我现在已经见到本性,解脱了,从此之后再也不闻思,再也不修行。不能这样,还要继续长期依止善知识和如理如法地修行。

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待汝迷?汝若自见,亦不待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六祖他还说:你刚才见和不见说得不对。如果你没有见到本性,自己还是迷惑的话,那你为什么来问我见不见?

吾见自知,岂待汝迷?我见不见,与你的迷悟有什么关系?我若开悟,这与你没有关系,我开悟是我的,你自己如果没有开悟,你不应该问我见没见。

汝若自见,亦不待吾迷:如果你已经见到了本性,那么对我见不见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六祖辩论很厉害,虽然他的辩论方法与因明三相推理的辩论方法不大相同,但是他的语言很尖锐。他说:如果你自己已经见到,也不观待我的迷惑;即使我没有见到,你已经见到了,对你也没有什么障碍。

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你自己已经见到本性了,这样就可以,干嘛问我见或没见?

《入行论》的一些推理也一样,你没有见本性,没有必要问我,跟我没有关系;你见了本性,更不应该问我,我的迷惑对你也没有关系。

一般来讲,在依止善知识前,需要先观察上师是否开悟,不要真的已经依止了以后你才观察。现在汉地很多人是这样,先去灌顶,接受佛法很长时间,到了后面,“啊,到底他是开悟者吗?到底他是很好的善知识吗?他的戒律清净吗?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那时开始醒过来了,想起来准备观察上师,然后把上师带入检察院,一步一步地开始审,这样可能没有必要。

六祖说完以后,神会又要第二次向他顶礼了。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神会之前可能只礼拜三次,现在是一百个长头,罪过,罪过,应该反问自己到底见不见,不应该问师父见没见。他自己多次地顶礼,向祖师谢罪,忏悔自己的过失,从此之后精勤承侍六祖大师,不离左右。

不离左右:实际上是在座下闻法,并不是当侍者,因为前面都有好几个,如果每个人都做侍者,那一个上师的侍者也太多了。侍者之间也经常关系不好,很多上师的侍者经常发生矛盾,刚开始很多人特别喜欢在上师面前当侍者,慢慢地,侍者与侍者之间产生嫉妒心,生出很多是非,甚至有些侍者离开上师之后不讲上师的功德,而是讲,“啊,这个上师怎么不平等,刚开始我依止的时候,他对我特别特别好,但现在看到我好像都不理了,他对某某人特别好,我羡慕死了。”这样说也不太好,对吧?不知道六祖有多少个侍者,此处所谓的侍者,我认为可能是对他弘法利生方面做一些事情的人,或者为听闻教言一直住在他道场中的人,这是“不离左右”,并不是六祖到哪里去,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前面一个人,后面一个人,不会是这样,你们再观察吧。

以上是讲神会第二次忏悔。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六祖把神会当作弟子很长时间,从历史上看,他依止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六祖告诉所有人,“我有一个东西,它无头无尾,没有名称也没有文字,没有背后也没有前面,你们会不会认识这样东西?”

一般比较厉害的人,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比如说一些有特点的人,将来有一些出息的话,也许行为上是颠颠倒倒的,也有这种可能,而有些就默默无闻。当时六祖问完以后,神会就站出来了。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神会说:“这就是诸佛的本源,是神会我的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祖师说:本来已经给你们讲了,“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我跟你们已经说得清清楚楚。

“无名无字”,在说明一切实相的时候,这么说是非常适合的。好像《大宝积经》里也讲:“实义无音声,亦无有文字,超过语言故,乃名为实义。”真实的意义没有声音、没有文字、没有语言,超越语言,这就是真正的实义。

汝便唤作本源佛性:六祖讲到的“无名无字,无背无面”,就是真正的本源。他说:我已经向你说了“无名无字”,你反而把它唤作“本源佛性”,还要说是“神会之佛性”。

汝向去有把茆盖头:看来你没有什么出息了,以后只有在你头上盖一个茅棚,你住在茅棚里。“茆”同茅,意思是,你在山谷里做一个修行人。

也只成个知解宗徒:也只成一个“知解宗徒”。

“知解宗徒”,在理论上你自己看看书而已,除此之外,所谓的开悟根本算不上。

从这些文字中看,当时在弟众中,六祖大师对他的证悟并没有认可,这一点,道友们也应该要看到。比如说一个上师,他在活着的时候,也许他的弟众中对佛教最有贡献的人,他不一定特别器重,甚至为了一些目的反而呵斥。当时六祖在众人中说得很清楚,说他以后只有住在茅棚里看书,当个研究理论的人,在开悟和弘扬佛法方面,根本谈不上。但实际上六祖圆寂之后,在六祖的南宗传承中,他是贡献最大的,而且他的事业也是最大的。

我想,这应该是祖师当时的一些加持和密意,因为当时祖师说了之后,他还是一直精进地修行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个缘起,后来他的事业也很广大。有些上师在世时,在他的弟众中经常宣扬某位弟子的功德;但有些上师,不但没有宣扬弟子的功德,甚至在众人中,对弟子的行为和观点都不认可,但以这个缘起,后来在他的教法中,这位弟子会有一定的贡献。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谓荷泽禅师。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六祖大师圆寂二十年左右,神会大师的名声不断地提升,唐肃宗时,他入于京都洛阳。

大弘曹溪顿教:他特别弘扬了六祖的南传顿教。

六祖大师圆寂之后,神秀的教派弘扬得很广,后来神秀的一个弟子普寂,认为神秀是第六祖,自己是第七祖,将整个北宗传承弘扬得特别好。从历史上看,六祖大师禅宗的教法稍微要接近隐没,那时神会直接在无遮大会上,将很多方面都澄清了。一方面在众人中证实五祖怎样给六祖大师传的衣钵;还有一个,当时以他的声望,给别人宣扬得非常成功。本来当时神会也有一些生命危险,但是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大量弘扬六祖大师的精神,后来又再次兴盛曹溪顿教,唐肃宗也认可。

《宋高僧传》里说,神会活到了93岁;像《传灯录》《圆觉经大疏钞》里面说他活到75岁。不管怎么样,他在晚年时将六祖的教法弘扬得非常成功,因此在禅宗历史上,他的贡献非常大。

对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他13岁依止善知识,祖师在时,对他的事业、境界并没有认可,但是后来他在晚年时,因为有实力,开始大大弘扬曹溪顿教。

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谓荷泽禅师:他著有《显宗记》,《显宗记》只有一卷,讲得不是很多,660个字,但是这本书非常著名。当时国王也非常认可他,所以建立了荷泽寺,大量地弘扬禅宗法门。

后来北宗慢慢在中国消失了,转移到了日本,所以,在当时中国禅宗法脉的延续上,神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到底他是开悟者还是非开悟者呢?这方面历史上有各种说法,但不管怎么样,以他这般弘扬佛法的缘起、愿力,间接也可以说明他的开悟,否则,一般的凡夫人恐怕也没有这种能力和威力,这方面我们后人也可以看出来。

至此,神会的故事已经讲完了。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

因为六祖是一个不认识字的开悟者,因此很多人对他有一些疑问,比如说天台宗、唯识宗等很多其他宗派的人,经常对他提问。但提问时,有一些嫉妒心、恶心。因为他当时有一定的名气,眷属也比较多,树大招风,很多人都看不惯,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意乐,在他座下集聚。这时六祖大师以悲悯心,经常对他们讲:“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

六祖大师经常劝众人断除善念和恶念,不要有宗派与宗派之间的各种辩论,善和恶,暂时来讲是有必要的,但究竟来讲没有任何必要,所以,善恶的念头,从究竟来讲,佛陀也是遮止的。

我们以前讲《入中论》时也这样说过,“故见苦果由黑业,乐果唯从善业生,无善恶慧得解脱,亦遮思维诸业果。”意思是,痛苦的果全是从黑业来的,快乐的果全是从善业来的,这是我们世俗中的善和恶,苦和乐实际上是以善和恶的因缘而产生的,在究竟的意义上,胜义中“无善恶慧得解脱”,无有善、无有恶的时候才真正解脱。但是我们一般凡夫人不能了解这一点,因此佛陀在了义经典中要求凡夫人遮止思维因果,凡夫人不要直接去思维因果,不然容易生邪见,不会懂得真正善和恶的因果关系,所以“亦遮思维诸业果”。

这是很重要的,你们即使全部背不下来,可以将这个教证背下来,佛陀遮止了凡夫人的想象,因为业因果的关系不是我们凡夫人想象的对境,这是圣者才能知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我们凡夫人只要依靠教证就可以,不要自己去想,否则想不清楚,容易产生邪见。

无名可名,名于自性;

究竟意义上面,善恶都应该遣除,究竟意义上面没有名称,没有名称可以称为名称,这种名称就立在自性上。

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无二的自性,我们称之为实性。在认识自性上,我们建立一切的宗派。

禅宗也好,华严宗也好,其实任何宗派只是认识不同而已,如果没有认识,各种宗派都没办法说,因为认识本性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建立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等各种各样的宗派。比如说我们藏传佛教中也分格鲁派、宁玛派,有很多新派、旧派,如果你毫无认识,你只是说说而已。所有的宗派都是在建立自性上安立的,但建立自性的究竟意义上也没有什么矛盾。

言下便须自见。”

因此我说完了之后,你们各自最好不要有各种辩论,也不要天天找我,问这个问题,问那个问题,我老和尚天天给你们回答也比较累。

你们最好是当下认识自性,没有认识自性,天天问问题也无济于事。

有些人天天问问题,问完了以后,给他很好地回答,他也不记录下来,看起来这些人每次问完问题,给他正在回答的时候,他还三心二意,“噢,我再问下一个问题。”你第一个问题都还没有记住,再问下一个问题有什么用?

说完了之后,希望你们认识自性,要好好修行,没有好好修行,没有观心的话,问多少个问题也没有用。

现在有些记者也经常问,问了200个问题、300个问题,但无论问多少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自己要认识一部分的道理,这很重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众人听了六祖的话之后,大家都非常恭敬地对他顶礼,并且把他当作真正的上师。

各教各派的人,本来是专门来对他提出一些疑问,后来上师讲了以后,开始承事上师,有什么事情,他们都发心。

其实教育很重要,不管是佛教中还是世间中。六祖讲了以后,很多人的心完全已经明白了教义,我们也一样,现在这样闻思,这在人生中是最有意义的。

好,这一品已经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