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0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九课

思考题:

1.色、声、香、味、触各有多少种?

2.色与色蕴有何不同?二者分别指什么?

下面继续讲世亲论师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前面以法相的方式抉择了五根,这里再通过事相的方式抉择五境。

庚二、以事相之方式宣说五境:

色有二种或二十,所谓之声有八种,

味有六种香分四,所触分为十一种。

色声香味触,即是经常所谓的五境。大多数人口口声声说五根、五境,但真正对五根、五境的认识如何呢?如果问:眼根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眼珠就是眼根。耳根是什么?就是耳朵。耳朵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牦牛的耳朵、猪的耳朵,不管怎样,露在外面这一块就是耳根。实际上,小乘是不承认这种说法的,他们说眼珠、耳朵等称为身依,是身体的一部分,不是根。

小乘认为根是一种清净的色法。唯识宗和中观宗则认为,耳根、鼻根等五根是一种特殊的种子或习气,也可以说是执著外境的习气叫做根。

很多人学习佛法已经多年了,但是五根到底是什么,五境到底是什么……可能不清楚。因此,学习《俱舍论》很有必要。

下面讲五境。此处的色是五境中的色,大家应该清楚,色蕴里的色和五境的色有很大不同,色蕴里的色,是指五根、五境、无表色,耳根等都可以包括其中;五境里的色只有二十种,除此之外,五根、无表色等均不包括。

这里说色有二种或二十种,二种指的是显色和形色,广分有二十种;声音分八种、味有六种、香有四种、所触有十一种。

所谓的五境究竟指什么呢?是指色、声、香、味、触。

成为眼根之对境的色法,若归纳则有显色、形色两种,人们普遍说的颜色,就叫做显色;经常所谓的形状,因为属于色境当中,所以后面加“色”而称其为“形色”。

对于显色和形色也有些不同的观点。有部宗承许显色、形色成实存在。经部宗认为:颜色不存在真正的成实法,而形状是成实法。唯识宗认为:颜色除色彩以外,不存在单独的成实法,而形状是三角形或四方形等不同的成实法。因此,经部宗以上基本都承许颜色不是成实法,而形状是成实法。

若详细分析,色法可分为十二种显色与八种形色。

十二种显色又分蓝、黄、白、红四种根本显色,以及影、光、明、暗、云、烟、尘、雾八种支分显色。“影”即经常所谓的影子;“光”不是太阳,而是指太阳的光线;“明”是除太阳光以外的灯光等;“暗”,晚上见不到色法时笼罩的黑暗;“云”指天上的云;“烟”就是烟囱里出来的烟;“尘”即所谓的微尘;“雾”是由水蒸气引发的雾。

有部宗认为:光和暗等都是一种颜色,比如光,在白天或者光照耀的时候,有一种实有的法存在,这是眼睛可以见到的对境。不管四种根本显色还是八种支分显色,全部是眼根的对境,只是不同的物体上有不同的显色,这就是所谓的颜色。另外,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世间上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是根本显色搭配出来而显现的。如绿、黑、栗色、黄绿色、淡蓝色等其余所有颜色,均可包括在根本与支分显色当中。

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里讲的与此处基本相同。总而言之,不管哪个宗派,都承认显色和形色是色法,在这上面没有辩论。只不过有部宗又作了更细的分类,一是显色不是形色,比如四种根本显色,或者影、光、明、暗四种,这些没有特殊的形状;二是形色不是显色,比如磕头或者打坐时,是圆形的,站起来的时候是长方形,这是身体的有表色,看起来是形状不同的一种表示法,但除形状外没有颜色。除这两种以外,其他的都属于既是显色又是形色的法,一共分了三种。

经部宗和唯识宗对此遮破:不管任何一种物质,都可以显出颜色,而且肯定有不同的形状,所以有颜色无有形状的说法不成立。比如四根本显色,单独拿出红色根本无法显现,必须在一个物体上显现,既然在物体上显现,这个物体就会有形状。另外,有形色没有显色的,如有表色的身体,这种说法也不合理,一个人穿着红色的衣服金刚跏趺坐,就是红色的圆形;穿着白色衣服站着,就可以看见白色的长方形。

其中尘由起风而成。有个金刚道友在美国的时候,他说:喇荣山沟的灰尘特别多,我的眼睛里面经常落入灰尘,特别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尘。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影是对现见其笼罩中的形体不作障碍的黑色。其实影子并不障碍现见物体,不像晚上的黑暗一样,在原来的物体上或者周围,笼罩着一种黑色的形体,就称之为影。以前我放牦牛的时候没有手表,都是在影子上打记号、计算时间,到了某个记号的时候,就可以赶着牛回去了。有时候没有太阳,可能也会没到时间就把牛赶回去。明暗是相违的,说白天和晚上也可以。光是指能照明一切的色法。方指四方形。圆指圆形。正指平整、宽敞。与正相反凹凸不平为歪。

八种形色包括长、短、高、低、方、圆、正、歪。

所有的声音,可以包括在八种声音当中,即有执受大种声与无执受大种声。有执受大种声,是指众生相续所摄持的声音,比如人、牦牛等有情大种所摄持的声音;无执受大种声,指非有情相续所摄持,就像石头、木头、河流等发出的声音。“执”一般是执著和相续,也有心识的意思。

其中第一种有执受大种声分有记别声与无记别声两类,“有记别”指能表示出一种内容,如人说话过程中可以表达内容;若不能表达任何内容,就叫做“无记别”。比如上师说法,肯定是有执受大种声,因为由众生相续所摄,所说的法包含内容,这就是有执受大种所摄持的有记别声。有记别声又分为如说法那样的悦耳声与粗语那样的刺耳声两种。上师说法是悦耳的有记别声,还有刺耳的有记别声,比如吵架等,这种声音也是众生相续所摄,并且话语中有贪心、痴心、嗔心等内容,这叫做刺耳的有记别声。有执受大种所摄的无记别声,也有如小钹发出的悦耳声、如拳击发出的刺耳声两种,这些声音都未表达任何内容。

无执受大种声也分有记别与无记别两种。无执受大种声没有被众生相续所摄持,这种声音也分有内容和无内容、悦耳和刺耳的区别。又有如幻化人传法的悦耳声与幻化人说粗语的刺耳声两类。比如戒律中说,幻人不是真正众生的相续所摄,因为是木板、石块等幻化而成。幻人说法即有记别无执受大种声,这是悦耳的声音;若幻人说粗语等,则是有记别无执受大种声,这是刺耳的声音。无记别声也有如铜鼓那样的悦耳声与如岩塌那样的刺耳声两种。

味有六种:甜、酸、辣、咸、涩、苦。有人说“涩”就是橄榄味,最近有人给我寄了一些橄榄,我一点都是不习惯,你们有些人可能很喜欢这种涩味……

香有四类:妙香、恶香、平等香与不平等香。无论妙香还是恶香,只要是一般的香,都叫做平等香;恶香太臭了、妙香太好了,凡是已经超越界限的香,就是不平等香。

所触有十一种,分为因所触与果所触两种。因所触也就是四大,果所触有柔软、粗糙、轻、重、冷、饥、渴。这在下面还会讲,地水火风有不同的所触,比如坚硬的所触、炽热的所触等等。其中冷是因水与风过多,而想得到温暖的所触,比如冬天,在经堂或者自己房间,始终希望得到一种温暖,这叫做寒冷的所触。饥是腹内风过多而形成的想得食物的所触,像中午没吃饭的时候特别饿,这就是一种所触。渴是由于火界过多而形成的想饮水的一种所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