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50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五十课

思考题:

1.佛陀和声闻的两种无染等持之间有什么差别?

2.佛陀的愿智有哪五种不共的特点?

3.你对法身功德任运、周遍、恒常是怎么理解的?

《现观庄严论》我们从去年开始学习,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完成了。本论的颂词以前没有讲过,这次学院和网上的道友们能共同圆满这个课程计划,是很难得的。至于接下来讲什么,我现在还没想好。

要明白《现观庄严论》,只学一遍可能是不够的,大家以后还应该结合颂词、讲义以及其他论疏作长期的学习。我前两天也讲了,希望学院中的道友能够就现观中一些争论比较大的重点问题展开辩论,并撰写论文,如果因缘成熟,到年底时我们会出一本五部大论的论文集,也算是给后人留一点学习资料。不夸张地说,像我们这么多人集聚在一起学习的道场,以前的历史上没有过,将来恐怕也很难出现,但时间毕竟是流逝的,这种智者云集的景象不可能长存,如果我们现在能抓住机遇,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文字,那多少会对众生有所利益。

有些人可能觉得只要当下自己能闻思修行就可以了,而对社会现状和人类的未来不太关注——当然,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要来关注这些,真修实证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所有佛教徒都变成书呆子,只知道内观,谁也不去管旁边的闲事,那么弘法利生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因此,我们不但要懂得看内心,还要懂得看外面,要把众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在我们的弘法利生事业当中,学院很多发心人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个人也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偶尔也会从外面雇一些计算机、建筑工程、文字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他们一个月的工钱非常高,但做出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我们学院里很多水平远超他们的发心人员,却都是在无偿地付出,并且十分乐意地在做。有时候我觉得,这肯定是诸佛菩萨事业的显现,否则是很难以想象的——世间那么多人想弘法利生,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有几个能真正具足因缘呢?所以说,即使是一个人发心一两年的恩德,我也是没办法报答的,因为那不是金钱和物质可以衡量的。从我自身来说,能传一点法,给大家创造一点因缘,也觉得很有价值。

近来我们教研组的法师在培养各地学员作讲考,我希望大家讲考时,不要停留在理论上,还要能讲一些自己的体会;如果只会重复法师的话,那就成复读机了。比如讲《心性休息》中的“寿命无常”,先要把无垢光尊者怎么讲寿命无常说清楚,在此基础上,再谈一下自己对寿命无常的理解,最好有一些修行的感悟。讲《现观庄严论》的八事七十义,也要把自己对每一个法的感受描述出来。讲一个公案,也要把你为什么引用它、它给你什么启发讲明白。当然,也不是让你每一句话都照这样子讲,但在整个讲考过程中要有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继续讲第八品法身,这里面分出了法身、报身、化身、事业四个法,我们现在讲的是第一法。前面介绍了法身的二十一种无漏功德,接下来就要对其中的无染等持和愿智做一个详细说明。

庚二(别功德)分二:一、无染之差别;二、愿智之差别。

辛一、无染之差别:

声闻无诤定,除人之烦恼

佛无诤永断,聚落等烦恼。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染等持,小乘声闻缘觉也有,为什么把它列为佛特有的无漏法呢?

答:声闻相续中的无染等持(又叫无诤定),是通过事先以入定智慧观察来摒除他人的烦恼——比如今天打算到城市里去,他就要先入定观察,看看城市里的人会不会缘自己生起贪嗔等烦恼,如果会,他就干脆不去;如果发现对方不但不会起烦恼,反而会缘自己三门的清净行为生起善心,他就愿意去。

从历史上看,也有阿罗汉未经观察就匆忙进入城市,结果致使他人生起贪心、嗔心而犯戒的情况,佛陀发现以后,就要求声闻圣者去往城市前要先入定观察。所以说,声闻只能通过先做观察而避免与众生接触的方式来护持他们的心。

而佛陀相续中的无染等持则能永远断除城市、城区等处众生的一切烦恼,因而与声闻的无染完全不同。一般来讲,佛陀无论何时去往人群聚集的地方,都不会令见者生起烦恼,即使偶尔有个别人因他生起烦恼,最终也会为佛所度化。

佛经中记载,指鬘王(汉译央掘魔罗)受恶知识的引导,要在七天内杀一千人,当他杀到第九百九十九个的时候,全城所有的人都已经躲起来了,一个也找不到。他的母亲看到他这么多天一直没有吃东西,就送食物来给他吃,他却反过来追杀母亲,正在此时,佛陀发现度化指鬘王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化现为一个比丘,远远地走来。指鬘王见了,生起极大的嗔恨心,心想:所有人都在躲避我,这个沙门却如此傲慢!于是就拿着宝剑要杀佛陀。佛陀转身缓缓地往回走,看上去明明速度很慢,可指鬘王无论怎么追都追不上,后来他就向佛陀喊道:“你给我停下,不要动!”佛陀说:“我一直是安住的,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心在动。”给他说了很多偈颂,指鬘王听后恍然大悟。

从这个公案看来,一开始指鬘王也缘佛陀为对境生起了嗔恨,但佛陀依靠善巧方便和无染等持的力量,最终调化了指鬘王的相续,并令他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内在功德的不同决定了度化众生能力的不同,就佛陀和阿罗汉而言是这样,就我们普通人而言也是这样。例如同样是传一部《金刚经》,一个讲法者具足一定的等持境界,另一个不具足,那他们带给众生的利益也绝不可能等同。

不只是弘扬佛法,在世间的任何一件事情上都能体现出人的差异,有的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有的人做什么都困难重重。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他能成功、我不能?”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神秘因缘。

比如说我这边的很多发心人员,他们的工作方法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但出来的效果却是有好有坏,有智慧的人应该观察一下自他的方方面面,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何处。佛教里面经常讲“因缘殊胜”,但殊胜的因缘往往不是自动形成的;在哪些情况下殊胜的因缘可以出现,在哪些情况下善缘会变成恶缘,我们都需要用心揣摩,否则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辛二、愿智之差别:

佛所有愿智,任运无碍著,

无障碍常住,普答一切问。

二十一种无漏法里的愿智,是一种依靠宿世发愿力而成就的能通达一切细微问题的智慧。《俱舍论》中讲过,愿智也是声闻缘觉与佛陀所共有的,那么,两者的愿智有什么差别呢?

佛陀相续中的愿智有五种特点:

1、任运而无需勤作。声闻缘觉的愿智需要勤作,比如目犍连要宣说整个释迦族的宿世因缘,就必须先入定详细观察,否则就说不出来;佛陀不是这样,任何细微的因缘他都可以直接宣说。

2、无有烦恼障或相执习气之碍著。

3、由于远离了所知障及习气,故而能无有障碍地通达一切所知。声闻缘觉受到所知障的局限,对于时间上太久远、外境上太遥远的法以及太过细微的因果关系等都无法了知。

4、入定出定无有分别,因此是“常住”。从获得佛果之时起,就恒常具足愿智,不会改变。

5、能同时普遍地回答一切问题。我们凡夫人能力有限,回答问题是很有拣择性的,比如我现在到一些地方去,经常有人提问题,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回答得还不错,但有时候不要说回答,连对方问什么都不清楚,尤其是碰上一些拐弯抹角的问题,真感觉有点束手无策。而佛陀不是这样,我们从佛经故事中也常常看到,不同根基、意乐、语言的众生在同一时间提出各种问题,佛陀只需发出一个声音,就令每个众生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这种功德连声闻缘觉都不具备,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了。

有些人可能想:“这些功德是不是后来的佛教徒编出来的?”其实这不用过多解释,只需要翻开《大藏经》看一下,就知道佛陀从降生到跟所有众生结缘的整个过程都清清楚楚地用文字记下来了,这是有充分依据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现代人臆造的。

佛陀的功德跟声闻阿罗汉的有很大不同,而诸佛菩萨真实化现的善知识,在慈悲、智慧、威力、愿力等方面也远非我们常人可及。我第一次见到上师如意宝是在1985年,那时候他52岁,之后我承事上师去过很多地方,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些成就者好像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法王在甘多拉经堂讲《中观庄严论释》时,每天课后都有答疑,我因为刚来不久,也不敢提问题,只是听着。记得有一天,法王忽然说:“你们可以同时给我提问题。”旁边几个老堪布马上一起发问,大概每人问了三四个问题,然后法王次第作答,全都准确无误。我当时很惊讶:“哇,这么厉害!”之前,我由于刚从学校毕业,还有点傲慢,总觉得法王虽然成就很高,但机智辩才恐怕未必多么出色。经过这一次,我的染污分别一下子就被摧毁了。

我们一般佛教徒尽管不能做到“普答一切问”,但也要学会如理地回答问题。我听说有些法师、居士面对别人的提问,要么转移话题,要么根本答不到点子上,这样是很不好的。不管是佛教的道理,还是其他宗教以及世间的知识,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

讲考、演讲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可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回答问题是比较难的,因为别人要问什么你不知道,如果心里面没有东西,再加上太紧张,有时候可能连反应都反应不过来。萨迦班智达也说,从一个人回答问题的水平能看出他智慧如何。希望我们学院里晚上讲考时,彼此之间也提一些问题,这样可以锻炼道友们的应变能力。佛教徒的人数现在是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在理论和修行上有所建树的其实并不多,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佛学水平,这是当务之急。

问答也是要讲究技巧的。我经常看到电视上一些新闻采访,当事人一遇到敏感、尖锐的问题,就东拉西扯一大堆蒙混过关,实际上,在人多的场合,回答问题应尽量简短概要,用最简单、最精彩的一句话回答,这样可以给更多人留出提问的时间。另一方面,问问题的人也要有时间观念,有的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啰嗦半天,感觉不是想问问题,是想炫耀自己。

一问一答这种形式,不但在当今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被广泛采用,而且也特别符合佛教的传统。我们都知道,佛教经典中充满了佛陀与弟子的对话,比如小乘经典中有佛陀与阿难、目犍连等的对话,大乘经典中有佛陀与须菩提、文殊、观音等的对话,密乘经典中有佛陀与金刚手菩萨等的对话,有的经典几乎从头到尾全是对话。我们可以说,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为了达到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无明愚痴这一目的,是极为注重师生问答这种方式的。我也是考虑了很长时间,才形成这样一个想法:我们要想在佛教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演讲、问答、论文这几方面。这既符合国际学术的求真理念,又符合佛教的历史传统。

己三(说明其力功德恒常周遍任运)分三:一、本体无勤任运自成之功德;二、行相广大周遍方际之功德;三、时间无尽恒常之功德。

庚一(本体无勤任运自成之功德)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遣诤。

辛一、真实宣说:

若善因成熟,于彼彼所化,

尔时能饶益,即于彼彼现。

我们想做成一点事情,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有时候忙得饭也吃不上,效果还不一定好,佛陀度化众生不是这样,他完全是无勤任运的,就像《入中论》中所说:“此寂灭身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众生未空常利世,离戏论者始能见。”意思是,佛陀的寂灭法身虽然没有分别念,但一样可以饶益有情,就像如意树和摩尼珠尽管没有分别,也可以满足祈祷者的愿望,佛陀亦以报身在十方世界众生未空之前恒常不变地广施利益,然而唯有远离戏论者能够见到。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佛陀前世发下了宏愿,并且用很长时间积累了圆满的资粮,所以当众生的善因成熟之时,他就能对某地的某一所化众生以适合其根基兴趣的善巧方便给予饶益,佛陀的利生事业就是以这种方式在众生面前呈现的。

我经常在想,像我这样一个业力深重的人,也有幸被上师如意宝的发愿力所摄受,在1985年的时候来到喇荣圣地,见到了上师的色身相,并依靠他老人家的善巧方便,后来有了这么好的学佛机缘,这确实说明诸佛的事业是遍及一切众生的。在座每一个人也是这样,大家能有机会走上修行之路,最根本的因当然是自己的善根成熟,但如果没有佛陀的某种示现来指引你,那恐怕也是很难成功的。像上师如意宝这种佛陀化现的善知识出现于世,必定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这一群众生与他有着非常殊胜的因缘。

那天有一个人问我:“你为什么提倡念诵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而不是其他上师或你自己的祈祷文?在这上面有必要分别心那么大吗?”我说:“其实也不是我分别心大,如果用公正的智慧来观察的话,必须承认上师的发愿与其他人差别很大。比如电脑品牌很多,但我们对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最习惯。因此,我们选择这个上师瑜伽,只是因为它适合我们这群人的普遍根器,并不表示我们就排斥其他的派别和上师。就好像在末法时代祈祷莲花生大士能够很快遣除修行中的违缘,这是一种殊胜的缘起,我们这些跟法王有缘的人,依靠祈祷他也更容易与法相应。”

虽然对于其他宗派、其他传承的上师瑜伽,我们不会排斥,而唯一观清净心,但某时、某地、以某种方式出现的佛陀的化现,与众生的因缘有密切的关系。佛陀有一次讲法的时候,让阿难尊者去拿些水来喝,阿难尊者走了很远,大概在五里路以外的一个地方,看到有一个老妇人正从井里提水,就向她讨要。她不但不给,而且态度特别恶劣:“这点水我们村子用都不够,怎么可能给你这个沙门!”说着就把阿难撵出来了。阿难无奈返回,把经过告诉佛陀,佛陀又派舍利子去。老妇人见到舍利子十分开心,以慈祥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不仅给了水,还给了很多吃的,最后舍利子欢欢喜喜地回去了。当时众眷属很不解:两个人同样是佛的弟子,遭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佛陀说:“这跟他们的前世有关。某一世,阿难是一个商人,舍利子是一个读书人,两个人赶路时见到一只死老鼠,商人心生嫌弃,捂着鼻子离开了,而读书人则生起怜悯心,找了一块寂静地方把鼠尸掩埋了。这只老鼠就是老妇人的前世,因为前世因缘不同,所以今生她对一者憎恶,对另一者欢喜。”

人与人之间确实隐藏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巧妙因缘,有的人我们一见就感到亲切,有的人则总是让我们心里不舒服;同样的一件事情,关系好的人来说我们容易接纳,关系不好的人来说我们就听不进去……即使是佛陀,如果跟某个众生一点因缘都没有的话,要度化他也是非常困难的,下面就讲这个道理。

辛二、遣诤:

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

诸佛虽出世,无缘不获善

对方提出疑问:既然佛陀是任运自成、无有分别地以慈悲心普遍摄取所有众生,那他为什么并没有度化所有众生,而只是度化了首座眷属为主的这些众生呢?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也往往就是由于类似这样的简单问题得不到解答,才一直对佛教心存成见,停留在邪见的层面,所以说闻思教理是很重要的。

回答:佛陀无勤任运的利生事业也需要观待因缘。比如,虽然天王帝释依靠福德力平等无偏袒地降下雨水,但如果地里的种子因被火烧过等而毁坏,那也不可能长出苗芽来,同样的道理,虽然诸佛已经出现于世,且无碍遍照一切众生,但暂时无有缘分(善根未成熟)的众生也不能获得任何善妙功德,就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那样。

我以前讲过,给孤独长者手下有一个吝啬的女管家,见长者天天供养佛陀就很不高兴,长者等人心想:她要是能见到佛陀的相好庄严,肯定会被感化。于是,有一次佛来应供的时候,就派她带一些东西过去,刚好跟佛碰上,可她一见佛便惊恐万分,转身往回跑。此时各道门都关闭了,只有佛来的那道门开着,她来来回回无处可去,实在没办法,只好用手把眼睛捂住,结果十根手指都变成佛陀,她闭上眼睛,仍然看到无量光明,光中出现佛陀的身相。最后她逃回家去,害怕佛陀来找,就把自己关在一个木笼里,外面覆以皮革,还用毛毯盖住头……后来,佛发现罗睺罗与她有缘,便遣罗睺罗去度化了她

既然某些业力深重者对佛陀也是看都不想看,那么对世间的其他善知识来说,有许多众生度化不了,也是太正常的一个现象了。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是有善根的人,谁都可以度化他;也不能认为,只要是有道理的话,对谁都可以去说。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应该细致地去分析——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心再大,能力再超胜,也必须观待众生的因缘而行度化,若众生没有因缘,无论谁也度化不了。

以前,有两个人一起来到我们学院,其中一个生起极大的信心,想要出家,另一个生起一大堆邪见,再也不想学佛了,他们两个本来是很好的朋友,却从此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因此,因缘是很微妙的东西,宿世的因缘一旦成熟了,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而如果因缘没有成熟,别人怎么劝也不起作用。世间中的因缘千差万别,佛教中的摄受、开悟也是如此,我们遇到任何事,不能简简单单下结论,要懂得其中的因缘道理。这里所讲的本体无勤任运自成的道理非常好,我们要学会分析。

庚二、行相广大周遍方际之功德:

如是事广大,故说佛为遍。

《宝性论》等论典中也说佛的功德有任运、周遍、恒常三个特点,下面我们就讲第二个特点——周遍。

我们的事业偏堕于亲朋好友等相关的人以及自己熟悉的个别地方,而佛所行持的则是涉及所有世间的广大事业,从方位来说,佛对东南西北的众生平等观照,从距离来说,佛没有远近亲疏之别,故而说佛的智慧决定是周遍的。

我们要知道,从佛陀的角度来说,可以跟任何众生有缘,因为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法王如意宝等真正成就者的智慧和悲心是没有方所之分的,但关键就是我们自己——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祈祷都可以得到加持(不要说佛,世间一个稍微有点利他心的人也不会在这上面分别太多,比如进我们学会学习的人,可能有觉囊派的、萨迦派的、格鲁派的、禅宗的,有汉族人、藏族人、日本人、韩国人、阿富汗人,但只要大家能掌握一些对解脱有利的知识,我都是很随喜的);可我们要是不去祈祷,也就感受不到他周遍的功德,就好像月亮虽然一直在天空中,但浑浊的水面也映不出来一样。我们应这样理解“周遍”的甚深意义。

我们在祈祷佛陀、依止上师的时候,经常会产生一些分别心:“莲花生大士好像不理我,我怎么祈祷都没有用了……上师对我很不好,对他很好……”这等于自己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面了。佛陀是不可能有这种偏执的,真正的上师,他的智慧和慈悲也会周遍所有人,不可能依个人好恶来区别对待弟子,否则他就不具足上师的法相。这种智慧和慈悲没有界限,是我们众生的分别心给它划上了界限。

庚三、时间无尽恒常之功德:

即此无尽故,亦可说为常。

因为佛陀的事业在轮回未空之前不会穷尽,所以也可以说为恒常。《不可思议经》有云:“佛陀无灭度,佛法恒住世。”佛陀是无有涅槃的,佛法也是无有隐没的。某一时段的教法期圆满,只不过就像阳光不照在这里,而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一样,实际上佛法是真理和解脱的妙用,这种妙用是永远是不可能离开的;佛陀的观照也永远不会离开的。

为什么我把汇集上师如意宝教言的书命名为“不离”呢?因为,虽然上师在显现上离开我们了,但只要我们有信心,从时间上、空间上就都不离他的加持;如果我们心里有了隔阂,即使上师就在我们身边,那当下也已经离开他了。

某些不懂大乘佛教教义的人,总是用一种世间的眼光来衡量上师,担心上师不关心自己了、要舍弃自己了,其实上师的真实智慧是恒常不变、任运自成的,永远没有舍弃众生之时。

在大乘佛教当中,任运、周遍、恒常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名词,我们如果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就可以把它们运用在证悟、加持、依止善知识、修本尊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