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9 一个人的梦世界 >> 佛教与信仰——梦幻的人生-演讲-新加坡国立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佛教与信仰——梦幻的人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

『2016年7月19日』

主持人:

尊敬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佛学会成员及各位嘉宾,晚上好!国立大学佛学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索达吉堪布仁波切来作题为“佛教与信仰——梦幻的人生”的演讲。在此,我们向促成此次交流的组织者表示真诚的感谢!他们的努力为大家带来了今天的这场演讲。另外,也要向本会的志愿者们表示感谢!他们的慈悲付出,帮助我们成功地举办此次盛会。让我们向他们致以热烈的掌声!

现在,演讲正式开始,有请堪布——

感谢新加坡国立大学佛学会为我们提供这么殊胜的交流机会。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国立大学,第一次来是2013年,当时在这里讲的题目是“领悟人生”。大多数情况下,一所大学我只去一次,但今天能有第二次的因缘来到国立大学,心里特别开心。

我前段时间在泰国清迈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会议结束后,从泰国飞来新加坡。我很喜欢泰国那样佛教氛围浓厚的国家,也很喜欢新加坡这样宗教开放、佛教兴盛的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陪同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来过新加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新加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天共同思考“佛教与信仰”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会以藏传佛教的传统授课方式跟大家交流,过程中会引经据典,这可能和一些人的习惯有所不同,但大家可以趁此机会了解古老的藏传佛教学习方式。

很多学生可能对“佛教与信仰”这一话题不感兴趣。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面对生活的压力等等。我刚才问了一些国大的学生,他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家提到的主要还是感情、学业、生活压力等等,没有一个人的回答和今天的主题相关。

当然,今天这场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国立大学佛学会,而佛学会的同学们应该是对佛法有意乐和希求的。昨天我跟理事们交流时了解到,这个佛学会已经成立三十七年了,真的很不容易。一般来讲,亚洲的大学中很难有维持这么久的佛教社团,所以,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同学和老师对今天的话题感兴趣。

“自由思想”未必对自他有利

在正式讲“佛教与信仰”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没有信仰的过失。我记得欧洲著名作家雨果(VictorHugo)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也许他的说法有些绝对,不过,没有信仰的人,行为上很可能没有约束,道德水平也不一定很高。那些在生活当中沉迷赌博、酗酒、吸毒,乃至犯下谋杀、参加恐怖活动的人,大都没有真正的信仰。有些人即便表面上有信仰,但他所谓的“信仰”对自己没有丝毫约束。正如《涅槃经》中讲:“不见后世,无恶不造。”不承认有来世的人,很可能放纵自己的行为,无恶不作。这样一来,他们不但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也会为自己带来许多痛苦。

汉地著名的论著《法苑珠林》中有这样一句:“生无信仰心,常被他笑具。”没有信仰的人会经常被有智慧的人取笑。这句话放在新加坡来讲尤为合适,因为大多数新加坡人都有信仰,只有小部分人没有信仰。但这小部分人并不直接称自己是“无信仰者”,因为他们也觉得这个词听起来有一丝贬义。他们更倾向“自由思想者”这一称呼,也就是说,他们标榜思想自由,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做。表面上来看,自由思想者很潇洒,但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他们在行为上没有任何约束,很可能为自他带来伤害。所以,“自由思想”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

信仰与智慧,缺一不可

那佛教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佛教是一门智慧的宗教。世界上有众多宗教,有些就一味要求我们对它生起信心,但很多道理不一定讲得清楚,倘若你再三追问一些问题,它就不再“理睬”你了。佛教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关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的种种现象,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佛教理论都可以解释清楚,甚至佛教所讲的一些甚深道理,科学到目前都望尘莫及。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上,我们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的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他在研讨会上不但做了主题演讲,同时也参与了科学和佛教之间的对话。他以科学家的身份讲到,科学的研究进展,还没有触及佛教所宣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说,当今的科学前沿还无法探索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就像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就像瞎子。”也就是说,没有信仰的指引,科学发展很可能不会一帆风顺,这就像脱轨的火车无法行驶一样。为什么人类经常面临一些极其可怕的处境?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面的宗教指导。

这句话与《涅槃经》中的道理非常相似。《涅槃经》中讲:“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如果我们徒有信仰却没有智慧,那只会增长无明,所谓的修行也无非盲修瞎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迷信。唐朝有一位清凉国师,他曾历经九位皇帝,并担任过其中七位皇帝的国师,他经常引用这个教证。

现在有一些佛教徒,虽然学佛几十年,但对佛法的理解没什么进展。即便是一部手机,隔一段时间不更新、升级的话,好多功能都没法再用,同样的道理,身为佛教徒也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避免迷信。

此外,徒有智慧而没有信仰也很危险。现在有邪知邪见的人非常多,原因就是他们缺乏信仰的引导,只是有一些小聪明,这方面值得大家仔细思考。

信心稳固,智慧才能增上

智慧和信仰之间相辅相成,但也有因和果的差别。具体而言,信心是因,智慧是果。佛教中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学者叫做龙树论师,他有一部非常著名的论典叫《大智度论》,其中提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法就像浩瀚无垠的大海一样,我们在进入这片大海时,信心就像船票,而智慧则是登船,有了这样的因缘,我们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所以,佛法需要依靠信心来趋入。这个道理从世间法的角度也很好理解,因为没有信心的人是不会去了解、学习某件事的,所以信心是前提。但光有信心也不行,还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度”。

龙树论师在《中观宝鬘论》中也宣讲了这个道理:“具信故依法,具慧故知真,此二主为慧,信心即前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学过《中观宝鬘论》,最好能学习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信心,就会行持正法,依靠正法,才会增长智慧,进而了达宇宙万法的真相。信心和智慧二者之间,智慧是主要的,但信心是智慧的前行。如果没有信心作为基础,以后很可能会被其他学说吸引,而存在于智慧中的一些境界也会随之消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心与智慧之间是前行和正行的关系。学藏传佛教的朋友对“前行”这个词并不陌生。藏传佛教中要求修前行,它是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前行的引导而直接修正行,最后的效果不一定理想。

我去年去了非洲的纳米比亚和南非。那里有一种拟厦鸟(Philetairussocius),长得像麻雀一样。虽然这种鸟非常小,但它们特别会筑巢。它们的鸟巢特别大,大约长六米,宽四米。鸟巢内部的布置也很精美,一个鸟巢中大概有一百间左右的隔间,每一个隔间能居住三四只鸟。此外,为了防止天敌,它们把入口设计在了巢穴的下方。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是树枝、树皮、羽毛以及棉花等等。可见,这些鸟在建造巢穴时是多么的“绞尽脑汁”,但它们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忽略了鸟巢的重量。一个鸟巢大约重一吨,一旦选中的树木无法承受这个重量,整个鸟巢都会掉到地上,很多小鸟也就因此而丧命。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我们修行或者对佛法的信仰,也要有一个前行的基础,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在其上面行持正行。如果基础打得不稳固,那正行不会很顺利。因此,藏传佛教很重视前行。

总而言之,我们目前了解到,依靠信心才能生起智慧。这也是为什么讲到皈依三宝时,首先会强调信心的原因。

从莫名欢喜到坚信不移

接下来,我们分开讨论信仰(信心)和智慧。首先,什么是信仰呢?在藏文中,“信仰”叫“达巴”,是一个字,这跟英语一样,但跟汉语不同。汉语中,“信仰”可以拆成两个字来理解,其中的“信”是信任、信赖、认可;“仰”是仰仗、尊重、接纳。广义上讲,信仰是对某样事物非常感兴趣,进而影响、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不仅仅是一种信任,更是愿意抽出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接纳的一种理念。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信仰,即使有信仰的人,其信心的程度也分不同层次。

初级的信心叫“清净信”,也就是对佛像、佛经、佛塔有莫名的欢喜心,或者非常喜欢某位善知识、高僧大德。有些人见到一些上师就特别开心:“这个上师长得胖胖的,就像弥勒菩萨一样,我好喜欢他……”清净信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信心。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们看到他们的牧师、神父时,甚至有些佛教徒看到其他宗教的上师时,也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莫名的欢喜心,这都可以称作清净信。

中等的信心叫“欲乐信”。比如说,你觉得某位上师很亲切,于是去主动了解他的历史、传记。在确认这位上师比较不错的基础上,你依教奉行,行持善法,同时断除恶业,从而让自己获得安乐,免于堕入地狱。由此可见,欲乐信并不像清净信那么简单,而是在其基础上,对欢喜的对境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信心更稳固一些。

还有一种信心叫“胜解信”或者“不退转信”。对于一名佛教徒而言,对佛教的信仰应该坚定,应该从骨髓里、血液中、内心最深处,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即使成千上万的人说佛教不好,但因为你有理论基础,又有修行体验,所以你的信心根本不会退转。很多佛教徒都对释迦牟尼佛有这样一种不退转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并不是人云亦云,如山谷中的回声一般,而是自己运用智慧,经过长期学习、思维所生起的信心。真正的佛教徒都需要这样坚固的信心。

不要走完一生才发现这种智慧

佛教的智慧包括世间的智慧和出世间的智慧,又可以归纳为世俗谛的智慧和胜义谛的智慧。

龙树论师在《中论》中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很多人都不会区分世俗谛和胜义谛,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样是无法了解佛教精髓的。

胜义谛需要依靠出世间的智慧进行抉择。通过这种抉择,我们会发现,原来世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表面上看似存在,但事实上,除了空性,别无他法。

不仅是佛教这样说,科学家也认同这一点。美国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Wheeler)曾说:“我百分百认真地认为世界是想象出来的。”虽然我们坚信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并没有办法论证。量子物理学界著名的科学家玻尔(NielsBohr)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我们只能说观察到的世界是什么。”

即便是在当今二十一世纪,科学家不断地探索,仍未真正发现这个世界和我们心灵的真相,而佛教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将此宣说得非常清楚了。如果大家对此心存疑虑,觉得佛教不可能这么先进,我们也可以深入探讨,大家私下里也可以再研究,看看佛教两千多年的智慧究竟讲了什么。

佛教世俗谛的智慧承认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人误以为,学佛以后要对世俗生活退避三舍,放弃一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佛教承认如梦如幻的生活,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其实人生不过一场梦。很多人走完一生,在临终前都有这样的体会,这也是佛教世俗谛智慧的究竟观点。

老少咸宜的佛教活动

我对当前的佛教活动有几点建议。我觉得,佛教活动的内容最好不要太深奥,否则很多非佛教徒一时无法理解,更别提参与其中。佛教活动最好可以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参与进来。所以,我建议把佛教活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佛教活动可以关注“身心健康”,为大众提供一些方便,比如组织大学生沙龙,不论是否有信仰,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披萨、吃印度咖喱或意大利面等等。享用过美食后,大家就围在一起聊生活、谈人生、交流禅修经验,分享各自的人生观念。

此外,大家还可以一起祈福。很多宗教都通过祈祷来实现愿望,我们也可以组织大家念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依靠佛陀的智慧和发愿力,圆满大家的愿望,比如考试顺利、找到工作、感情圆满等等。还可以组织生日派对或禅修活动。禅修不一定要带有佛教或其他宗教的标签,大家就是聚在一起,放松身心、消除压力,自在地度过一段比较安逸的时光。禅修不需要太繁复的仪式,只要对这方面感兴趣、有意乐的人,都可以参与。

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

第二类佛教活动叫“认识生命”。组织“身心健康”类的活动,实际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比如,对于家人去世、感情受挫这样的情况,喝咖啡、吃披萨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如果大家能认识生命,了解一些佛教的智慧,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例如,如果大家了解“万法无常”的道理,认识到生命、青春、感情、财富、地位等等都是无常的,那一切变化都会更容易面对。

佛教里还讲“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也就是说,人生都是痛苦的。我们这一生中会遭遇很多痛苦,这和前世有很大关系。如果前世做了很多坏事,今生中就会显现为体弱多病、亲人离去等等,这叫“因果不虚”。此外,还有诸如“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等等道理……

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在遇到一些大的困难时,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但如果能在喝咖啡、吃披萨的基础上,深入地学一点佛法,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更全面一些,那面对这些问题时就不会再手足无措。

祝你早日“认识自己”

第三类佛教活动叫“体验解脱”,也就是在前面两种体验的基础上,真正地认识自心的本体,这样一来,再多的痛苦和烦恼都会自然化解。但认识自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在禅宗里叫“明心见性”,在藏传佛教密法里叫“认识觉性”,也就是认识到了觉悟的心性。这需要一定的观修,包括通过中观的智慧来剖析、推理等等。当这种修行累积到一定的量,即使没有太多助缘,自己仍能完全认识自心。这时,别人觉得天大的事情,在你眼中都是过眼云烟,处理起来也轻而易举。

我们经常讲“烦恼即菩提”,当嗔恨等烦恼生起的时候,如果能观察嗔恨的本来面目,你就会发现,原来它从来都没有产生过。虽然这对修行人的要求比较高,但很多人都可以体验,从中可以现前暂时和究竟的智慧。

用信心和智慧利益自他

《华严经》中讲:“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心是一切正道的根源,一切功德的基础,也是滋润一切善根的根本。我们应该有一种智慧的信心,只有依靠这样的信心,才能断除怀疑的业网,帮助我们出离轮回爱执的江河,并指明通往涅槃的无上之道。希望在座的各位都生起智慧的信心,不要迷信。迷信就是今天觉得佛法不错,过一段时间就离三宝远远的,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希望大家都能以无伪的信心和佛教的智慧利益一切有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