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2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五课

思考题:

【知识类】

1、解释颂词: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2、解释颂词: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3、解释原文: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修行类】

1、上师建议我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应该做哪些改变?

【生活类】

1、虽是一代祖师,却常被恶人追赶、杀害,四处躲避,历经苦难,对此你有何感想?这对你的修行之路上有哪些正面的激励?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六祖坛经》,现在正在讲《忏悔品》,前面讲了法身、报身、化身,六祖以禅宗的观点来解释的。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六祖对善知识们怎么讲的呢?

法身本具:法报化三身中,心的本来面目就是法身,每一个人,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本自具足,这就是“法身本具”。密法中讲“本体空性为法身”。

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法性空性本来具足的同时,我们每一刹那明明清清的心念,就是“自性自见”,这是所谓的报身。密法中常讲“自性光明为报身”。

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这个本体空性、自性光明的心,于外面散射,出现种种善和恶的分别念,善念是天堂,恶念是地狱,等等,所有善恶的思绪就是化身。密宗中讲“大悲周遍为化身”,也就是说:空性和光明无离无合地在众生面前现前,这叫做化身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如果我们自己已经认识到了本有的自性,于真实自性中自然安住而修行,功德自然而然现前,这是真正的皈依。

在密法中,比如说华智仁波切有三种要诀,是先认识本性,在本性中自然安住、无有取舍,才现前自己本有的果位,这是见修行果,是真正的皈依。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其他的皈依,是皈依我们众生面前显现的肉身像,实际上这就像在不清净的眼前显现的有漏宅舍一样,并不清净,因此不能称之为真实的皈依处。

小乘中也是这样讲的。我们学过《俱舍论》,小乘承许皈依尽智和无生智,才是真正的皈依,色身是有漏法的原因不去皈依。

经部提出妨难:如果佛的色身不是皈依处,那为什么我们对佛身出血,会有五无间罪?

有部宗认为:虽然没有直接损害到智慧法身,但是因为对它所依靠的肉身有损害的缘故,间接对法身有害,所以也会有一些过失。

经部的学人发太过说:我们不能接受。如果你只承认尽智和无生智,那佛陀完全成了智慧,而不是肉身了。这样的话,具戒比丘相续中的戒律,本来是无表色,比丘只成了他相续中的戒律,而具戒的人,不能成为僧众里的所谓比丘了。实际上经部宗认为:不但要皈依佛的智慧,还要间接皈依他的色身,否则不合理。

当然,从大乘的经典来看,不但要皈依佛的智慧,还包括佛的身体、佛的语言,身语意都是我们的皈依处。在这里说色身不是真正的皈依处这一点,是从最了义的经典而言的。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中讲了,如果想以色相见我,或者以音声求我,此人已经步入邪道,不能得见真正的如来。

真正的如来是什么呢?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真正的佛——引导众生解脱的导师,才是离戏的法身。法性也不是我们分别念的境界,所以,真正的法性、如来,我们世间凡夫不能了达。

就像《宝性论》里所讲的一样,最后真正的皈依处,是如来的法身智慧。很多人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正的皈依,哪些只是名言中的皈依,如果不能了知这一点,甚深的佛法很难了达。我以前讲《金刚经》的时候有特别深的感触,现在很多人没有分开胜义谛和世俗谛、了义和不了义,如此一来,如来的甚深法确实很难解释。

《中论》中也说过:“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如果不知道胜义谛和世俗谛,也就根本不知道佛法的甚深奥义。

现在很多人对胜义谛和世俗谛一窍不通,以这个原因,有时候名言中也不执著因果等的法,有时候胜义中还有不空的法——因果不虚,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等等。说明佛陀的甚深妙法,需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通达。

其实,最究竟来讲,肉身不是真正的皈依处。不过有些禅宗的后学者,在解释《坛经》的时候,并没有这样解释。

原来果仁巴大德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说,他所解释的观点与藏地谁的观点都不符合,但是他不担心,因为他的解释符合弥勒菩萨的密意,所以,没有人承认也无所谓。

我倒没有这么大胆,但是我的解释,与汉地的有些讲义也不一定相同,他们好像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的。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我们自己认识了自性法身,才是真正通达了三身佛,也就是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

六祖说,下面我讲一个无相颂,如果你们能经常读诵、受持,多生累劫中因迷惑所积累的罪业,在一刹那中立即消失无余。

因此,这个无相颂功德很大,而且我们也应该好好地思维其中的甚深意义。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世间很多人都不知取舍,什么是修福和造罪,他们根本分不清楚,特别可怜。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此处是说,也有很多迷惑的人,在佛教的道场中,经常修一些福报,不修真正的解脱道。而且,只把去寺院里拜佛,或上供下施的世俗善根与福德,作为解脱道。

一般来讲,为了解脱、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而希求真正的空性法门、解脱法门的人非常少。即使有人修道,他们把求福报的道安立为解脱道。

放眼当今社会,确实很多人是这样,包括很多每天讲经说法的法师,也不求什么解脱,大家做好事、做好人就可以,或者说多积福报、多做慈善,解脱空性方面的法,从来都是少人问津。

布施供养福无边:当然,如果我们对可怜的众生作布施,对三宝等殊胜的对境供养,有没有福德呢?肯定有无量无边的福德。

很多经典中都说,哪怕是对非常殊胜的对境,供一枚金币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我们看见特别可怜、无家可归或者非常悲惨的众生,作一点点布施,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一点无有欺惑。

功德有没有呢?有。福德有没有呢?肯定有。但是我们众生在轮回中要获得解脱的话,需要空性的智慧,光是做福德远远不够。

心中三恶元来造:他心中的贪嗔痴三毒为主的烦恼,仍然存在,他也依然会一如既往地造下罪业。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在座的很多法师和道友,你们来听课、求法,并非是因为好奇心,也并没有其他目的,应该是自己想得到解脱,但现在很多问题都不明白,如果我讲怎样发财?怎样升官?大家都很有兴趣;讲到空性和解脱法门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兴趣。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不懂佛法的究竟意义。

所以,造福德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你心里还在不断地造下贪嗔痴。

现在有些居士就是这样,在作功德、做善事方面很发心,但是因为他没有闻思、不懂取舍的原因,他就会经常要么以贪心的驱使下造无量的罪,要么以嗔心的驱使下造无量的罪,或者以痴心,不懂因果的原因,照样会造罪。你们可能也看到很多人,皈依很多年了,很有福报,经常做善事,可是在甚深因果方面,他从来也没有思维过,没有禅定、没有持戒、没有修空性法门,真正解脱的戒定慧三学方面,基本上不去关心。如此这般,他所积的福德,毕竟是随福德分的善,在人天福报享用完了以后,就一无所有了。因此,大家要很重视,非常重要!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忏悔分真实的忏悔和表面的忏悔。如果我们想通过供养、布施、造像、做慈善等等的福德,以此想要灭除无始以来、尤其是即生中,以贪嗔痴、无明烦恼所造的一切罪业,是很困难的。

虽然造了福德,但是你没有如理如法地去忏悔罪业,虽然你之前造了福德,福报也肯定会现前,但是你以前造过的罪,后世仍然存在,一点都没有改变。

比如说我以前以贪嗔痴造下了罪,如果我没有以三殊胜摄持,或者以智慧波罗蜜多的空性摄持,虽然我即生中特别认真地昼夜精进,但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的原因,很难真正忏悔。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如果你心中对无我空性有一定的体悟,就灭除根本罪源,会于各自的自性中真正忏悔。真正的忏悔是无相法门,以般若空性或者菩提心来灭罪,都是非常殊胜的方法。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住相的布施,就像我们往虚空中射箭一样。箭的冲力消失以后,它就会慢慢地掉下来。还说:“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怎么能比得上无为、无相的空性法门?空性法门超越一切,可以直接到如来地。

密宗和禅宗中都说,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心的本性,没有以空性智慧来摄持,这样的忏悔不叫真忏悔。确实,即使你今生中供斋、修路、建桥等等,福报虽有,但是能不能根除你相续中的罪业呢?不能。能根除的方法,要么是依靠四对治力,修金刚萨埵法门,要么修空性法门,这才是真正的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如果我们通过修行,已经悟到了大乘顿教的忏悔法门,这里主要是指明心见性,认识心的本性,这是最根本的,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境界,那么所有迷乱的分别妄念和邪知邪见都会遣除,行持正知正见,一定会通达一切万法为空性,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行所修全是真实,这时无有任何的罪过。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这种学道的行人,经常处于法性中,观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修持,虽然他的身体与常人的身体并无差别,但是他的智慧和密意与如来没有差别。所以,我们常说“与诸佛同一类”,这是非常关键的。

密法中也是如此,认识本性的人,虽然他的身相与凡夫人一样,比如异熟持明,他异熟的身体还没有变样,但是智慧与诸佛菩萨已经无二无别了。这种忏悔方法非常高,完全超越显宗如海的忏悔方法,可以说在显宗中确实没有。

看过《维摩诘经》的人都知道,佛陀当时曾遣优波离去维摩诘居士处问疾,他不敢去,原因是以前有两个比丘犯了杀戒和淫戒,特别痛苦。《维摩诘经》中没说具体的原因,但其他注疏里说,这两个比丘住在山上的茅棚里,有一天早上,一个比丘出门了,另一个睡在床上,有一女人进来与他发生关系,他醒来后怀疑自己犯了淫戒。正在这个时候,另外那个比丘回来了,犯戒比丘就向他述说此事,他就想抓住这个女人问个明白,女人很害怕,逃之夭夭,他就在后面穷追不舍,结果女人跑到悬崖上掉下去摔死了。如此,这两个比丘,一个犯了淫戒,另一个犯了杀人罪,痛苦至极。

小乘戒中,因为优波离在佛陀的眷属中持戒第一,他们就找优波离诉说,问他该怎么办?优波离用戒律和智慧来衡量后,说:“就像人被砍了头以后,就没办法再存活,犯了根本罪,在整个僧团中无法共住,而且忏悔的方法,我在戒律中找不到。”

正在这个时候,维摩诘居士过来否认了优波离的说法。他说:“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宣说了一切众生心的本性没有垢染等,他就讲了一些灭罪的无相法门。后来这两个比丘不但不再苦闷,而且重新发菩提心,最终获得了成就。

犯了根本戒,这种罪业在小乘自宗中基本上是无法忏悔的。当时戒律第一的优波离也知道这两个比丘有忏悔之心,非常怜悯他们,但是他也没有找到最好的办法,正无计可施的时候,维摩诘居士讲了无相的法门,罪业的本体没有垢染,在外、在内、在中间,一切罪性本不存在,这就相当于密宗和禅宗里讲的认识本性了。因为这两个比丘也是利根者,后来已经在大乘中获得了清净罪障的机会。

这一点也是小乘与大乘的不同点,小乘中确实无法恢复的罪业,在大乘中,对根基比较殊胜的人来讲是可以的。当然,也不能认为小乘中犯了什么都可以,大乘中单是观想一个空性就可以了,没有那么简单。所有的罪业随便行持,只要口头上说个空性就可以吗?肯定不合理。总的来讲,我们如果真正通达了罪业的本性,与诸佛的密意完全都可以成为一致。

所以,我们经常在密法里面讲,遇到《系解脱》、大圆满的人,与普贤如来同缘分。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等很多论著中都讲“同缘分”,此处讲“与诸佛同一类”,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我们凡夫人会想:为什么说遇到密法、天天念《系解脱》的人,就是与普贤如来变成同类呢?确实可以这样讲。比如说我今天发了菩提心,那么我与文殊菩萨就变成了师兄弟,是同一类了,因为我也发了菩提心,也想度化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我和文殊菩萨的“工作”一样了,那我们不是成了一个“单位”了吗(众笑)。所以,为什么说认识心的本性的大忏悔之人,与佛陀是同类,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他们是同行,也即是同类了。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从达摩祖师传到现在的所有顿悟法门,只要是有信心和缘分,愿天下所有有缘的众生,都能认识心的本性。如果我们明心见性,与前辈的祖师们就是同一体了。

传承上师们已经认识了本性,如果说我们也认识了本性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法界中的不同反体。比如说瓶子里面的虚空,与其他器皿里面的虚空,从虚空的本体来讲都是一体,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这个瓶子盖住,里面的虚空根本没有与大虚空接触就没有办法,除此之外,我们稍微有一些开悟,就与诸佛菩萨的密意完全成了同一体了。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将来想要求得自性法身的人,你一定要记住,在修行和得果的过程中,要远离一切相,如果有相就不是真境界。

不要说密宗、禅宗,连获得阿罗汉的果位,也要远离相。就像我们经常说洗心革面,或者说心中远离一切尘垢、烦恼分别妄念,等等。小乘里讲,五十一个心所 中,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四种随转(随转的四种法可以变成烦恼,也可以变成善法)、十一种善行、五种遍行法、五种别境法,这是《俱舍论》的观点。此处指善和恶的所有相全部远离,尤其是远离一切尘垢、烦恼。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努力自见莫悠悠:总而言之,当时六祖要求大家要非常努力、认真、勤奋地寻找自己心的本来面目,明智见性。

在座的人也一样,修法、读经固然重要,但不管你学显宗还是密宗,最关键的是要观自己的心,观心能获得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甚深境界。当然,我们一方面特别需要五部大论的广泛闻思,但另一方面,无论晨起还是睡前,要经常观自己的心,平时都应该修与自己非常相应的法门。其实观心是一种习惯,有些道友刚开始修得不好,但是慢慢因为一些善道友的影响,或者自己的不断发愿,后来就逐渐喜欢观心了,这个很重要!不要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地散乱。

后念忽绝一世休: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我们现在是住在人世间中,但我们今天所显现的人世间的心识、意念,什么时候绝断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我今天坐在僧团中,没有好好地修行,一直散乱,但明天这一世就已经完结了,这一点完全可能。

若悟大乘得见性:我们短暂的人生中,如果能顿悟大乘法门,明心见性的话,那获得人身完全是有意义的。

虔恭合掌至心求:按照我的解释方法:六祖虔诚恭敬地合掌祈求大家。其他法师也有这样解释的:自己虔心恭敬合掌祈祷,希求现见自心的本来面目,这样也可以。按照藏地一些大德上师们的愿望,比如寂天菩萨,他也曾说:“我合掌祈请,你们若想解脱,要经常用正知正念来观自己的心。”

六祖也虔诚合掌至心祈祷你们:人身非常难得,在短暂的人生中,最好要明心见性,获得一些境界,否则,整天都与恶友同流合污,在恶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将完全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当作有价值的。现在世间中的很多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非常可怜,最重要的心灵法门都不希求,非佛教徒这样做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都受到限制,但我们佛教徒中,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有些也完全耽著在虚无飘渺的事情上,对自己内心的修证方面全无希求,全都变成往毫无意义的世间八法方向前进,我觉得这样没有任何的实义。一定要按照前辈大德所说的那样,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要有一些改变。

什么样的改变呢?要么修空性法门,像中观里所讲的一样,将内外的一切万法,用智慧来抉择;要么信心具足的话,按照密宗里面所说的那样,不需要增加很多观察、分别,在安住中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如果这两者都有困难,那么我们就对天下无边的众生发菩提心,每天都发善心,这一点并不困难。我们选择哪种都可以。

否则,有些修行人修了很长时间,越修越差。包括有些法师,出世间的佛教方面也许会讲,但是世间法方面有些失坏形象。有些修行人遇到一点事情,就显露出特别不明智的行为。包括一些发心人员,虽然我对他们的发心很随喜,把自己的闻思修行全部放下,来为众生、为僧团、为道场做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从语言、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就像从来没侵润过佛法的人一样,他的嗔恨、粗鲁,包括说他人的过失……自己觉得非常惭愧,我看到他们时,也经常有这种感觉:这个人已经学法多年了,但是没有一点清净心、菩提心、慈悲心,烦恼非常粗重,一生起嗔恨心,简直是山崩地裂。我们藏地的雷声那么大,但是有些人的嗔恨心所表现出的外在形式更加震耳欲聋。这样的话,修行会变成什么样,不用问别人,可以扪心自问。

我们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如果这样基本的行为都没有调整过来,是学的什么佛呢?

有些人可能想:那我就不学佛了,下地狱就下地狱吧,爱怎样怎样吧,我一走了之,再也不管了,有什么的……再没有比这更愚痴的行为了。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最后的总结,善知识们,以上所讲的这些道理,不但要去读诵,还要争取修持,如果这样去修持,从中认识心的本性。

因为禅宗的法门加持很大,它并不是从外境上著相的法,而在内心,尤其是前世修过观心法门的人,即生当中遇到它,也会非常欢喜,会有不同程度的言下开悟。“噢,原来我的心是这样的,以前从来不知道,通过学习和观心之后,明白原来我的心是这样的。”

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六祖说:如果如此,虽然你离我千里之遥,但是与在我的身边一模一样。从时间上也可以这么讲,比如说六祖在南方,但是如果一个在北方的人通过《坛经》认识心的本性,那与在六祖身边毫无差别。同理,六祖当时距现在已经这么多年了,如果我们后人通过他的语言来认识心的本性,虽然时隔遥远,但我们与当时在他身边也全无差别,没有时间、空间、距离的隔阂。

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有些人对他所说的法一点都没悟,甚至有些人可能因为业力比较深重,对上师的教言不但不接受,反而去诽谤。

现在有些人很奇怪,尤其是我们汉地的有些人,可能是自己的佛教基础不稳的原因吧。比如说他本来在上师面前求法,后来因上师身边的某个弟子的行为,他就马上生邪见诽谤,这是特别不明智的行为。比如说佛陀身边有像阿难那样的成就者,也有像提婆达多那样的恶人,但是有些人看到提婆达多对佛诽谤也跟随诽谤。这是他自己愚痴,并不是佛的过失。

有些人就是如此,对上师的教言没办法接受,但却因为他的某某弟子、某某眷属,因为他身边的什么什么、因为他弟子中如何如何,所以就对这个上师……这种做法恐怕不合理吧。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主席,他的国民中有好人也有坏人,然后因为关在监狱里面的人,你就对这个国家的整个国政有一些看法的话,从世间的例子来讲,可能也没办法推理。

所以不管怎么样,有些人不但对上师的教言不领悟,反而对他生邪见,这样即使面对面,也如同相隔千里,虽然你天天与他在一起,在一个道场中,给他当侍者,你却经常生邪见、生排斥心,不但对你的相续没有丝毫利益,可能你死后还会因为业力感召,恶趣景象会在你面前现前。

何勤远来:如果如此,你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有什么用呢?

对明心见性的上师所讲的法门都不重视,其他都没用。很多人依止上师的原因很奇怪,“啊!这个上师很庄严。”“这个上师表情很不错。”所以就要依止他,如果因为表情不错就要依止的话,现在有很多唱歌跳舞的明星表情都非常丰富……到底依止上师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是求佛法。作为佛教徒来讲,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但很多人不明白。远道而来,依止多年,结果自己的相续一点也没改变,最终离开时,还造了一大堆的罪业,这种人非常可怜。所以我想:依止上师,依法修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以法为基础,恐怕很多事情不一定有意义。

珍重!好去:六祖说:你们各自珍重,好好地回去。

其实六祖的有些语言,与因明学者、中观学者的语言比较起来,可能没有那么谨严,但是解释开悟者的语言,确实很多很多甚深的意义可以挖掘出来。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当时闻法的大众中,没有不开悟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开悟。

开悟的上师所宣讲的法,听受的当下也许不一定都听懂,但是他以后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这堂课都已经欢欢喜喜地下课了,我们这里还有时间,再讲一点《机缘品》。

机缘品第七

在有些古版本的《六祖坛经》中没有第七品,是后来的个别版本中增加的,在本品中主要讲了六祖与无尽藏比丘尼等十三人对话和修行的经历,相当于是一个六祖的传记。这些圣者们的传记中对修法的苦行等记载,我们后人非常值得探索和学习。

无尽藏比丘尼的公案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六祖大师到黄梅得到五祖授衣传法,之后就回到了韶州的曹侯村。刚到那里时,因为他还没有出名,当时村里面的人都不知道他是有开悟境界的人,大家都把他当作普通人那样对待。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

当时,有一个儒教的大士叫做刘志略,可能是前世的特殊因缘,对六祖的境界等方面有所感知,对他非常礼遇、恭敬,照顾有加。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儒士刘志略有一个姑姑是出家人,名字叫做无尽藏,她经常读诵《大涅槃经》。

当时汉地取法名的方法与现在好像不同,现在是两个字吧?三个字比较少见。无尽藏比丘尼估计是个藏族人(众笑),藏族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无尽藏、吉祥海等等。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六祖大师听到她在诵《大涅槃经》,他自己不认识字,但基本上知道了《大涅槃经》的甚深微妙经义。可能无尽藏虽然天天诵经,但仍对经义不是特别精通,六祖大师就为她解释她不太懂的地方。《大涅槃经》里面,无尽藏比丘尼有很多字都不明白,她就问字的问题。六祖说:文字我不认识,但是意义方面,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禅宗大德中有不识字的,我们藏地也有很多这样的大成就者,有些牧民、农民也不识字,也没有闻思过,但是直接依靠上师而认识本性了。禅宗和密宗有很多相像之处,我为什么喜欢讲禅宗呢?(众笑)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无尽藏比丘尼说:你连文字都不认识,难道能懂得其中的意义吗?

她认为必须要依靠文字才能通达经文的意义,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通达经的意义呢?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这句偈很多大德,包括各大学校里的很多教授都喜欢说。

师说:三世诸佛所宣说的微妙甚深道理,从了义上看,与文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佛陀所宣说的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智慧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无法以文字来诠表。如果我们用手指来指月亮,不能看手指,因为看手指就看不到月亮。我们要知道,般若分文字般若和实相般若,说文字并不关键,是以实相般若为主而言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偏堕,“啊,这里已经说了,与文字无关,我以后再也不看书、再也不背诵了,经书也不需要了。”这是没有掌握分寸。在不同的层面,讲不同的功德。稍微学过因明、中观的人,会分辨哪些语言是从哪个层面说的,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这很重要。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当时无尽藏比丘尼非常惊讶——文字一个都不认识,但却对所有的经义全部辩达无碍。她就对村里面的有德之士都讲:这不是一般的人,如同如意宝,不能小看,我们应当请来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有些版本里用的不是“玄孙”,是“系孙”

曹操的远世子孙叫曹叔良,还有其他的居民,都争先恐后地来对六祖顶礼。这时,有一个宝林古寺,本来在隋朝末年就在战火中毁灭了,成了废墟。后来在原来的旧址处重建了寺宇,刚好六祖在此时已经有了名气,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就将他迎请到这里。这里很快就变成了他的宝地,六祖成了这里的住持。

上师有了,寺院也有了,各方面因缘具足。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

六祖在这里呆了九个多月的时候,原来抢衣钵的那群恶党(“党”是团体、集团的意思)又找来了,准备杀害他。后来六祖就跑到前山的树林躲避,那一群人又把前山放火焚烧了,他隐藏到石头里面才得以幸免于难。

曾经贝若扎那在甲摩擦瓦绒遇到他人加害时,他显示神通,身体全部进入岩石里面。当时六祖也藏在了石头里面,整个山都被烧了,但是他的身体完好无损。现在这块岩石还在,近期录制的纪录片里也拍摄了。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

这块石头上,曾经六祖大师跏趺坐时膝盖的印痕和衣服的布纹,现在仍然清晰可见,所以,后人称此石为“避难石”。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当时六祖想起以前五祖给他讲过的“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嘱咐,于是他后来就暂时藏在了怀集、四会二县的境内,一直没有出来。

我们从这些经历中可以反省,在修行过程中稍微有点违缘的时候,也不要太过执著。六祖开悟的时候,他也是被别人追赶、杀害,他要四处躲避,后来在外弘法,到了韶州这里,又被那一批人追赶,包括他住的整个山都被烧了,后来他只有隐藏下来。

还有很多大德,包括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也不难看出,在修行中,表面看来出现的一些违缘,最终都变成了修行的动力。

因此,有些道友稍微身体不好,稍微家庭中出现一点违缘和困难,自己好像都无法面对,很快崩溃了或者修行退失了,最后甚至无法继续修下去,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像六祖那样的开悟者,一代祖师,在当时的环境中,也是遇到了好几次生命危险。现在我们在修行上虽然遇到一些违缘,但是也没有人故意点燃你居住的房屋,只不过有个别道友的很多违缘,都是家里的违缘,一些亲朋好友方面的违缘,或者自己意想不到的违缘比较多,这个时候,自己应该要学会转为道用。

同时六祖在最关键的时候,都是用五祖的教言来指导方向。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依教奉行,不仅仅藏传佛教是这样,禅宗中也是如此。他刚开悟的时候,五祖对他说了什么样的法,最后离开的时候,又给他叮嘱了什么样的教言,后来好几处都是按照师父的教言去做,最后因为这个缘起,他的法流一直传到今天。

所以,我想我们学禅宗,虽然文字上不难,完全可以通达,但是有些前后的缘起和道理,在与藏传佛教互相对应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自己在以后的修行道路上如何抉择和定位方面,可能会有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