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 >> 入大乘论讲解29 返回
字体: A- A A+

第29课

荣素班智达·造论

仁波切·翻译

我算了一下,后面大概还有十五六堂课,如果这样的话按现在的页数每天要讲四页多,念传承全部加起来需要一个半小时,晚上讲课的时间要到九点半吧。以后大家应该要记住,九点半之前课是讲不完的,后面还要回向,还要讲考。

明天星期六,还是有课,星期天没有课。星期一,我前段时间翻译了一个荣索班智达的祈祷文——上师瑜伽,到时候课前念一遍。这次用汉语念,只有几分钟,不用太慢。从星期一开始,我们在上师瑜伽的前面念一个荣索班智达的上师瑜伽,用汉语来念,如果可以准备PPT的话,我可以提供文字。

这次讲《入大乘论》,因为时间关系,不算特别广,也不算特别略,但是还不满足我的要求。因为如果我自己不赶时间的话,每一个词如果要详细解释的话可能更有收获。今年的课程很满,所以一个人拖很长时间不是很好,如果要按照之前每天的时间速度,我们的课程完不成。所以,我原来想像以前讲《前行》、讲《入行论》那样,可能讲得比较清楚,因为时间的原因,想讲的很多道理后来没办法。有时候讲得比较快,快的时候我看同步翻译的这些人也可能比较着急,但有时候我也忘了背后还有人,所以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这次也不算特别广,应该比较略,如果广讲可能更好。

荣索班智达的不共加持

荣索班智达的《入大乘论》,在汉地可以说是第一次弘扬吧,一千多年以来第一次弘扬。这次通过不同的语种来给大家介绍,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缘起,所以这次念上师瑜伽用汉语来念,也是荣索班智达一个特别的加持。因为,其实荣索班智达他就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一样,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像以前《青史》的作者——廓诺洛匝瓦(廓诺·迅鲁伯),他说过在整个藏地没有出现过像他(荣索班智达)那样智慧无与伦比的人,也这样赞叹过。

确实,一方面他的成就和智慧,其他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更重要的,他有一种近传的加持力,很多人学到这部论好像有一种特殊的灵感、特殊的感觉,好像真的自己要通达很多的显密教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加持。藏传佛教的很多大德确实被荣索班智达和无垢光尊者的智慧所摄持,将来弘法利生方面有与众不同的贡献。

以后,在座的以堪布、堪姆为主的道友们应该好好学习和弘扬。我听说在外面的一个堪布,他学到这部论以后每年都看一遍,后来他自己变成法师以后每年讲一遍,已经十多年了。还有一位堪布,白玉的白龙仁波切他们的佛学院,九年级的时候《入大乘论》是他们的课程,必须要学三个月。他以前学过三个月,后来连续给两个班讲了三个月、三个月,后来造了一个《入大乘论》藏文的注解,应该是前年造的,他讲得比较广。像他们的话,不管是从学者的角度,或者是从传承的角度还是很重视的。

所以,我们这边以后方便的时候,每年讲密乘时,可以有时候讲《大幻化网》,有时候讲《入大乘论》,这样可能大家学得更好。因为我们学一次、看一次肯定没办法消化他非常深邃的智慧,所以希望大家发愿,我也很努力地讲。当然我翻译的时间比较匆忙,现在在校对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漏掉的、有些没有改的字,后来可能电脑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次文字上不像以前《法界宝藏论》。但这没事,暂时作为一个初稿本,以后我也想很好地校对;校对以后把荣索班智达的智慧在汉地为主的其他地方弘扬,应该让更多人得到他的智慧和加持。

这次听到包括法师、辅导员,很多人真正被他的甚深智慧吸引着,解决了多年累积的、凝固的邪念、怀疑,依靠荣索班智达炽热的阳光全部化为乌有,所以这也是非常好的缘起。

这次为了顺利地把这部论完成,讲得不广不略,字面上能过的地方基本上字面上过,不能过的地方自己预习。这次总体上比较认真。同时特别希望与《入大乘论》相关的各个发心人员……其实背后也有很多人,包括现在做音频、视频也好,摄像也好,这些人也是特别辛苦。我看到那些摄像的设备很重,可能我抬都抬不起来。所以,有些事情看起来,“哦,这是他们的事情,应该做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闻思修行,自己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不容易,我们有这样的因缘也是非常好。

今天我们继续讲三十种歧障。我昨天晚上找,今天白天也找,结果三十个歧障教证的来源都找到了,在宁玛巴的密宗续当中都有。今天的这些教证在不同的续部里面有很多页,有些稍微有一点不同,有些基本相同,宁玛续部里面异口同声地讲得很清楚。

昨天讲到的三十个歧障,《大虚空续》实际上是《普作续》的异名,不同的名字,“不没胜幢”是《普作续》第三十品里面的名词,第三十品叫《不没胜幢品》,前面有不同的名称。我们这次遇到的好多教证,在《普作续》的第三十品当中基本上都有;但是它的次第跟这里不完全一样,而且并没有完全说是歧障,是用其他的方式来解释的。所以,荣索班智达把第三十品里面的个别颂词引用到这里,立为三十种歧障。

前面三十种歧障当中,已经讲了禅定的三种障碍,还有菩提果的三种障碍,这六种歧途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法性道的四种歧途。

法性道的四种歧途:

法性道的四种歧途:

第一是寻求中观道而离开无二道误入歧途,如云:“贪与无贪句之道,中间亦尔如回声,安乐痛苦因等同,众生怙主萨埵说。”其中贪者是住于欲望者,指世间人。无贪是指从中解脱,即涅槃。这两者说明了“句之道”,句之道就是句之义。句之义是名言的对境,名言的对境是本性无所得。如果如是轮回与涅槃的二边本性无所得,那么中间也与之相同,因此说“中间亦尔”。所以,贪的苦与不贪的乐二者因或自性等同,这是一切众生之上师金刚萨埵佛所说。

第一是寻求中观道而离开无二道误入歧途,如果我们寻求一个中观道,有的边、无的边全部不承认,只是寻求一个中道,实际上是离开了无二的道而误入歧途。在《普作续》当中这样讲的,如云:“贪与无贪句之道,中间亦尔如回声,安乐痛苦因等同,众生怙主萨埵说。”下面也有解释。贪和不贪,贪是世间道,不贪是出世间道,这两个以外要寻找一个中道,这也是一个词句的道,像空谷声一样不合理。快乐和痛苦的因也是一样的,也是不成立的,这是怙主金刚萨埵说的,有些里面说是怙主出有坏说的。

其中贪者是住于欲望者,指世间人。贪,因为世间人,尤其是欲界众生贪吃、贪睡、贪玩,各种各样的贪心非常重,这是世间人。无贪是指从中解脱,即涅槃。这两者说明了“句之道”,句之道的意思是什么呢?句之道就是句之义。句之义是什么呢?句之义是名言的对境,那名言的对境是什么呢?名言的对境是本性无所得。其实句之道就是语言和词句的道,一般分别念和语言都是戏论。其实涅槃也好、轮回也好,这两者实际上是众生的分别戏论引用出来的一种语言、词句。这些语言、词句虽然有一些意义,虽然有一些分别念,或者名言的对境,但实际上离真正的本性非常遥远。所以,最终“句之道”的意思,是词句道没有实义的意思。

如果如是轮回与涅槃的二边本性无所得,那么中间也与之相同,轮回也得不到,涅槃也得不到,轮回和涅槃如果都得不到的话,我们所寻求的除了轮涅两个边以外有没有一个中道呢?不可能的,上和下都没有不可能有中间,因为观待而安立;内和外都没有的话,中间也不可能有。如果轮涅都不存在,那也不堕轮回的边,也不堕涅槃的边的一个中道有没有呢?是没有的。所以,因此说“中间亦尔”。这里掉了一句,在“亦尔”后面加上:一切词句道实际上无有所作意,如同空谷声一样。所有的词句道实际上没有实质的东西,凡是词句的道,言语道断。所有的言语最后也是没有的,口里面怎么说最终也不是真正的真相。

所以,贪的苦与不贪的乐二者因或自性等同,这是一切众生之上师金刚萨埵佛所说。我们因为贪执而产生的痛苦和不贪执产生的乐,它的因或自性是同等的。我们因为贪心而感受的痛苦,因为不贪最后找到的快乐,这样的自性实际上是同等的,这一点是一切众生的怙主上师金刚萨埵佛所宣说的。

我们修行者要懂得,这里说的苦和乐、贪和不贪实际上是等同的。有时候说贪和不贪、苦和乐是一样的,有时候说不一样,具体是什么原因呢?《普明续》当中的解释是,这两者实际上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有不同的安立。如何不同呢?利根智慧者面前宣说无二大乐的本性,利根者面前就像《入大乘论》里面讲的一样,无二大乐;中根者给他们讲有修行和没有修行这两个道理;智慧下根者面前讲不修不成佛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利根、中根和钝根在他们面前宣说不同的法,因此可能有些人比较模糊,一会说有修的,一会说没有修的,那具体到底是怎么样呢?这是刚才讲的利根者和中根者不同的道理。

这次学《入大乘论》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观点,一会说要修,一会说不能修,一会说贪和不贪一样,一会说轮回涅槃一样,一会说不一样……那看我们自己怎么样?如果智慧还没有成熟,则依不修不成佛的原则,《普明续》当中讲得很清楚。上一节课也是凭自己的想象跟大家说了,但实际上续部中有这个道理,也是非常重要。

第二、如果将六根之行境视为相状的过患去另外寻找寂灭无相的法性,那么就离开道自本体而误入了歧途,如云:“奇哉,佛陀此行境,寻而无得处,如六法无境,如盲摸虚空。”如来的行境,从有情六根行境之外另行无所寻觅,六根行境自本体如实安住也就是佛陀的行境。对于这样的法性,如果有谁认为如是相的这些行境是众生颠倒迷乱的行境,因此不是所观修的意义,修行之义是寂灭相的如来行境法性,因此应当修行它,那么就如同盲人摸索虚空一样,离开道的自本体而误入歧途。那就像以修行空无边处,虽然胜伏了色,超离了色之想、隐没了质碍之想,但没有解脱色的束缚,即没有断除色的随眠。假设证悟了色的本性与虚空本性无二无别,获得这种等持,那么也会解脱色的束缚。同样,如果何人将显现相状视为过失,修行寂灭无相,那就会胜伏相状,而不会解脱相状的束缚。一旦何人证悟了显现为相状的一切本性就是离相而不视相状为过失,不舍相状而完全知相状的自性,加以串习而获得无相等持,那也会解脱相的束缚。

第二、如果将六根之行境视为相状的过患去另外寻找寂灭无相的法性,那么就离开道自本体而误入了歧途,这是第二个歧障,现在全部是从法性方面讲的。六根行境——眼耳鼻舌身意的行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觉得是有相状的,一切都是外散的过患,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就另外寻找一个寂灭无相的法性,就像声闻缘觉或者一些入灭尽定者,所有眼前的显现全部寂灭于法界当中。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寻求一个寂灭的相,所以离开了道的本体,也是误入歧途的。

是怎么误入歧途的呢?《普作续》当中这样讲的,如云:“奇哉,佛陀此行境,寻而无得处,如六法无境,如盲摸虚空。”佛的行境,实际上怎么寻找也得不到,一样的,我们的六法(指的是六根),六根行境的六种对境之法实际上是得不到的。六法——六根之法的对境也是没有的,因为没有这个,那我们认为寻找有一个远离六根对境以外的一种寂灭的相,这其实也是一种歧途。就像是盲人摸索虚空一样,虚空本来也是得不到任何东西,天盲的人在虚空当中怎么摸索他肯定得不到;有眼睛的人在虚空当中得不到的话,那无眼者更不用说了。

下面解释,如来的行境,从有情六根行境之外另行无所寻觅,其实如来的行境,也是现在我们六根的行境,而六根行境自本体如实安住也就是佛陀的行境。现在的这种了然的心,其实本来的怙主就是它,一般我们中阴法当中也是这样讲的。现在我们当下的所有的心识,就是当下的佛,除此之外没有。所以我们眼前所显现的境也好、识也好,其实它就是本来的佛陀。

对于这样的法性,如果有谁认为如是相的这些行境是众生颠倒迷乱的行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也好,或者是器世界、有情世界,所有包罗万象的这些现相,如果将此认为是众生的迷乱的行境,因此不是所观修的意义,这些不是我们所修的意义,是不清净的。所修的意义是什么呢?修行之义是寂灭相的如来行境法性,因此应当修行它,我们很多人可能也这样认为的,现在不清净的这些法全部是舍弃的东西,这些以外有一个清净的如来的行境的法,我们要修的就是它,我们就是修这样的寂灭,那么就如同盲人摸索虚空一样,离开道的自本体而误入歧途。就像盲人摸索虚空一样,离开了道的自本体而误入歧途。

当下的这些显现实际上也是清净的法。《珍珠鬘续》当中说:若证轮回义,无有涅槃者。如果证悟了轮回的意义就没有其他的涅槃;若证五惑义,无有智慧名。如果证悟了五种烦恼的意义,那没有智慧的名称;若证痛苦义,无有大乐名。如果证悟了痛苦的意义,那没有其他的大乐。这里面说的意义也非常相同,因为我们的轮回即是涅槃,我们的五种烦恼实际上是五种智慧,我们的痛苦就是大乐智慧,这样的行境应该是很值得欢喜。

那就像以修行空无边处,虽然胜伏了色,超离了色之想、隐没了质碍之想,但这些无色界的众生没有解脱色的束缚,因为他相续的烦恼的根本没有断除,《俱舍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在八万劫当中……识无边处多少劫?四万劫是吧?他入了很长时间的定,即没有断除色的随眠。但是没有断除色的随眠烦恼,这是讲一个比喻。

假设证悟了色的本性与虚空本性无二无别,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一个道理,获得这种等持,那么也会解脱色的束缚。同样,如果何人将显现相状视为过失,刚才前面讲,他觉得显现六根的对境是一种相状,这个必须要寂灭。那要想修行寂灭无相,那就会胜伏相状,而不会解脱相状的束缚。他虽然暂时就像入于灭尽定一样胜伏了相状,但实际上他的根本没有办法断除。

一旦何人证悟了显现为相状的一切本性就是离相而不视相状为过失,所有的这些相,就像《法界宝藏论》里面讲的一样,显现就是显现,但是显现的当下认识它,那相对你无利无害。如果得到这样的境界话,那不舍相状而完全知相状的自性,他不需要特意舍弃,相状都不成立。所以,这个加以串习而获得无相等持,那也会解脱相的束缚。

在修行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寻找一种寂灭的相,这也不合理。修行的时候,有些人不懂道理还是有点麻烦,尤其是修禅定的人,很多人觉得眼前有显现就不行。禅宗的有些人一直闭着眼睛的时候,好像外面的相都没有,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相;然后就一直闭着眼睛,又睁开的时候又出现同样的相……后来想办法把眼睛处理了,永远得不到色相,但是解决不了心的相,所以有些人确实是特别的烦恼。

尤其是修大圆满的时候,一般来讲要求睁着眼睛;但是有些初学者只要睁开眼睛心就专注不下来,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前,刚开始闭着眼睛修也好一点。否则一直睁开眼睛,你心里不说而已,实际一直想:这里很好看,这里是什么样的……起心动念一直不断地在那里动摇,一直不断地闪现,这样的话其实修行也不是很好。

如果你一直想办法把所有的五根全部要闭塞,这也是实现不了的。但如果我们通达了不管色也好、香也好、味也好、触也好,当它现前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它的本性不会住到第二刹那。而且它正在显现的时候,大圆满当中经常说“显现和解脱同时”,这叫做现解脱、普解脱、自解脱……大圆满空行心滴里面有五解脱,所以,相状不会对你有很大的损害,这个应该也很重要。

第三、想经行道次第者离开无所经行之道而误入歧途:如云:“渐上梵净道,离同离作法,若成经行道,不得如天边。”法真如是诸法的本性,以道与地次第无所经行,假设有依照地的次第依次修行清净、梵净、解脱,那么诸法的法性就成了根本无有。假设有其他所获得,那么它也不会获得究竟。

第三、想经行道次第者离开无所经行之道而误入歧途:有些人通过道次第,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或者从一地到十地,像《菩提道次第论》《大圆满心性休息》一层一层地这样修道次第,他如果对道次第特别认真,实际上离开了无所行。大圆满是无所行的,当然这是大圆满的最高境界,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之前他也会讲道次第;但是到了最高的境界的时候,那个时候所有的地道当下可以解决。所以,如果修道次第的话,已经离开了无所经行的道,所以误入歧途。

《普作续》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如云:“渐上梵净道,非同离作法,若成经行道,不得如天边。”如果逐渐逐渐地修道次第,先修世间清净的禅定,然后修梵天、帝释天,然后无色界,然后出世间的禅定……这样修道,实际上这并不是离作的法——远离一切勤作的法,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行道得不到结果,就像我们寻找天边,天边到哪里去找呢?最后找不到虚空的边际。

法真如是诸法的本性,万法的真如、万法的本性就是诸法的本性,本来都是远离一切戏论。一般来讲,“戏论”是中观的术语,但是在大圆满当中也会提到。所以,一般讲密法的时候最好尽量用密法的术语,有些堪布、堪姆中观很精通,但是,如果以前没有讲过密法,可能刚开始只能用一些显宗的术语。我听说有些,比如密法当中的“等净无二、平等清净”,经常用“真实胜义谛”来代替的话,某种意义上稍微有点接近,但不是很合理。

我刚来的时候,给他们做《入菩萨行论》的辅导,因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大乘佛法,很多专业术语都不会用。我在学校里面学过一些藏文的文法,我就全部用在词句上给他们讲,“这个是名词,这个是动词……”因为辅导的时候我也没办法,堪布讲了很多,所以我就只能“这个是形容词,这个之间的词句是什么什么”,很多听众觉得我的讲法比较特殊,其实我是无可奈何,没办法。所以,这样也不行。以后尤其是密宗的辅导,这些以前比较少的话……当然逐渐逐渐应该会好的。这里所谓的法性,以道与地次第无所经行,以五道十地的方式去修行的话没有这样的。

假设有依照地的次第依次修行清净的地——世间的地、梵净的地、出世间解脱的地,那么诸法的法性就成了根本无有。因为诸法的法性本来就是任运的无为法,这样的话,已经变成无常的,那你怎么会修行呢?很难以修行的。假设有其他所获得,那么它也不会获得究竟。诸法的法性很重要,如果没有明白,确实修行还是很难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也说:若未了知法自性,又能修行何法也?庸俗妄念修何用?如同盲人入道中。如果不知道诸法的法性,那你怎么修?修庸俗的分别念有什么用呢?就像盲人入道一样,没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懂得法性是光明无为、深寂离戏的,如果要真正有勤作地修,是很难的。如果我们懂得了心的本性是光明无为的,法的本性也是这样的,那只是显现上净除外面的客尘而已,所以修行有方向,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就像这里所说,本身没有道次第,还按道次第来修,如果你这样修,就像得到了大象,还要用大象的脚印去寻找它一样,丢失了根本。这方面也要观察。

第四、将无有偏颇的菩提果自性,执为方分道,离开等性道而误入歧途。如云:“如彼圆满道,有所依月生,是普平等性,偏见无成就。”其中“彼”是指真如菩提果的自性。“如”是指菩提果本无部分,众生与佛陀是共同道,因此称圆满道,所谓“道”与所谓“地”,意义相同,《般若摄颂》中云:“此乘如空无量宫。”不是指由此行至他处。而是指唯一安住在它的自性中,就像水月一样,因此说“有所依月生”。只要有所依水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水月,无有遍不遍的方分。人们各自在所处的地方来看,就会见到水月处于不同方位,于是认为这个水月显现在这里,显现在那里。同样,菩提的自性本无有方向与部分,是诸法的自性,诸行人执著道为方分,离开平等性而误入歧途。

第四、将无有偏颇的菩提果自性,执为方分道,离开等性道而误入歧途。本来菩提果、菩提自性没有方向,也没有分位,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这个菩提自性还是有很多分类、有很多方分,那就离开了等性道而误入歧途。也是在《普作续》当中这样讲的,如云:“如彼圆满道,有所依月生,是普平等性,偏见无成就。”其中“彼”是指真如菩提果的自性。“如”是指菩提果本无部分,这一点,众生与佛陀是共同道,因此称圆满道,所谓“道”与所谓“地”,意义相同,实际上也是本体不成立的空性。《般若摄颂》中云:“此乘如空无量殿。”这里解释得比较清楚。菩提的意义是令众生趋入涅槃,方法就是乘。乘从广大和甚深两个方面来讲,从广大方面来讲,如虚空一样;从甚深方面来讲,如无量殿一样。《般若摄颂》中说:何名菩提之大乘?乘之令众趋涅槃,此乘如空无量殿,得喜乐安最胜乘。前后的词句应该是这样讲的。

不是指由此行至他处。并不是从这里到达那里,不是这样的。而是指唯一安住在它的自性中,就像水月一样,为什么这样讲?因此说“有所依月生”。意思是什么呢?只要有所依水的地方,不管是在器皿、湖泊、大海,还是山沟里面的小溪,只要有澄清的水,天空当中月亮的影子可以一五一十地显现在水里面,就一定会有水月,无有遍不遍的方分。人们各自在所处的地方来看,就会见到水月处于不同方位,于是认为这个水月显现在这里,哦,那个水月显现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还是有个很重要的意义在这里。其实法性当中没有自性,但是依靠缘起力可以现前,现前的道理就像水月一样。所以,禅宗的大德、大圆满的修行人经常引用水月来观自己的心。就像《定解宝灯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水月本性不成立,但是水月可以显现——显空无二的道理讲得很清楚。

无论痛苦、快乐,一如既往精勤祈祷、不舍学处

月亮虽然在虚空当中,只要有水,都能现前。所以,一般来讲,名言的显现当中,就像天空当中的圆月一样,只要有信心、有清净信,诸佛菩萨就会在祈祷的人面前显现。比如祈祷莲花生大师,不用担心“现在那么多人祈祷他,他可能很累,又要加持我、又要加持他”,或者“我们这边正在开法会祈祷的时候,莲花生大师已经过来了。”那就像我们有些上师离开了一样,吉祥山那边就没有道场的主尊了……我们不用这样担忧。缘起显现不可思议,而且依靠无欺的因缘,每一个众生面前,只要去祈祷、只要去劝请,就能显现。虽然前面讲在胜义当中、实相当中,所有的法了不可得、得不到;但是在无欺的缘起显现当中,还是有这样的加持和悉地。

所以,如果你得到了刚才前面讲的大圆满明空双运的境界,那也不一定需要祈祷。但还没有得到此境界之前,每个人经常祈祷自己的三根本,包括上师、本尊、空行,还有祈祷护法神随时随地都不能离开,这个很重要。并不是遇到违缘的时候才一起来念个经,其实这样已经有点晚了,“明天来阿修罗,今天我们一起来念大威德”,“明天可能是不是下大冰雹?”这种方法,一方面当然也可以,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赶快喊的话,他们也急急忙忙过来,像救护队一样,出来帮帮我们也可以;但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经常把自己的心跟三宝连在一起,作为一个佛教徒真的很重要。

我看很多佛教徒在清净道场的时候像个修行人,但到了红尘的时候,完全没有修行的味道,一天两天完全处于散乱当中,一点正知正念都没有,确实有点可怜。当然,每个人从小的环境、教育、生活处境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从小有这方面的熏习,同时自己有比较深厚的善根,这种人一般不容易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出家人,时时守护出家人的身口意的所有学处;如果你是一个在家人,那么作为在家人自己经常需要念修的仪轨、观修的本尊,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舍弃。甚至以前的高僧大德在监狱里面、在枪声当中都没有舍弃,那在一般的和平年月中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关键是看遇到一些痛苦、困难、灾难的时候,放不放弃自己的修学,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放弃,说明他心相续当中扎下的根跟其他人有点不同;而在快乐的时候,也是一个挑战,让我们过得很快乐、很放松,所有条件样样具足的时候,也许我们又放弃修行了。这是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的。

以上是如同水月一样的比喻。

同样,菩提的自性本无有方向与部分,是诸法的自性,诸行人执著道为方分,离开平等性而误入歧途。如果把这些方向、道次第特别执为实有,实际上,这也是离开了我们真正的本性。

第一类十种歧途终。

这以上,三十个歧途当中第一类十种歧途讲完了。

第二类十种歧途:

第一、贪著本智大乐相的歧途,如云:“今乐现量生,后乐由后得,彼亦相之过,于彼莫挂碍。”现前现在的安乐,即是无分别本智,后乐由后得,是指清净世间智慧。将这两种大智慧视为佛道而应取受、视为违品所应断除,就是被相的束缚所困,因此是“对它也不应心有挂碍”之义。

贪著本智大乐相的歧途,《普作续》当中是这样说的,如云:“今乐现量生,后乐由后得,彼亦相之过,于彼莫挂碍。”下面有解释。现前现在的安乐,今乐,现在的快乐,即是无分别本智,圣者入定的时候得到的无有任何分别的智慧,叫做现乐,现在的快乐。后乐由后得,是指清净世间智慧。即入定后的后得智慧。将这两种大智慧视为佛道而应取受、违品视为所断而舍,就是被相的束缚所困,这两种智慧,入定智慧和出定智慧,把它当作佛道而接受;两种智慧的违品,即入定智慧的违品和出定智慧的违品,就是世间一般的动乱分别念,将这些违品视为应断而舍——这种取舍,实际上是被相的束缚而困扰,因此是“对它也不应心有挂碍”之义。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般挂碍是指对任何的执著,不管是对涅槃的执著,还是对轮回的执著,或者对后得智慧的执著和入定智慧的执著,“这些智慧很好,我经常处于入定状态中或者出定的如梦如幻状态中”。“其他的所有的世间的分别念,是应该断除的”,把它看作怨敌一样,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入歧途。

刚才讲了,除了这两种智慧以外,彼亦相之过,其他的相……这两种解释方法也可以吧。我看《普作续》中的解释说,把入定智慧和出定智慧当作实有的相,依靠这种相产生过患,这也是一种挂碍。这样解释也可以;但这里说,如果以它的违品作为一种执著,同品也是一个执著,那其实是被相束缚着。《金刚经》里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藏文里面跟这个意义稍微有点不同,但应该也可以这样解释。

心无挂碍

我昨天也讲了,学了《入大乘论》以后,很多修行人要放松下来,这个很重要。因为这种相状也好,被任何的相束缚,是修行的一种障碍。修空性也好、修大悲心也好,在显现的如梦如幻当中,确实要修行、要断除障碍;但是在修的过程当中,对每一个相也不能太执著,执著得越来越紧,最后修得并不是那么成功。

所以,我们有些人闭关也好,或者出去利益众生也好,或者自己在家里学的时候,要像华智仁波切说的:身体有心,心有放松——这是修行人的一种相。不管做什么事情,比较急急忙忙、特别急躁,这应该是一种凡夫的相。

一般的圣者,当然个别圣者从显现上看不是特别放松。听说阿底峡尊者有时候显现上特别着急,比如路上如果产生了一些恶分别念,他就跟侍者说:“马上停止,马上停止!糟糕、糟糕!不行了,我要忏悔!”他从马上下来拿出曼荼罗就开始忏悔,“可以可以,先走!”有些在描写阿底峡尊者时,阿底峡尊者这个上师看起来是比较着急的显现。

荣索班智达不是这样,荣索班智达的智慧特别地放松。他的著作不是特别多,但每一个学了他著作的人最后都很放松。藏地很多前辈的大德都会讲:“学了《入大乘论》《入菩萨行论》,人的相续一定会松下来。”这种松,不是像我们有些人那样特别懒惰,“今天没有课,啊,好好睡觉咯,呜……”,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放松,不管遇到什么,他都很努力,但也很随缘,而且是从内心当中,不是假装的。我们现在人经常什么事情都假装,本来是不放松的人,自己觉得放松,“没事,没问题的,你去拿吧”。实际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放松是从内心当中,很多烦恼的束缚已经解开了。

原因是什么呢?这里完全讲到了如梦如幻的道理,而且这种如梦如幻,不像其他里面讲的如梦如幻,荣索班智达让我们的现实生活一定要到梦幻里面来,而不是让我们的现实生活以梦幻来摄持,这个还是有一点差别的。一定要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做梦,并不是现实生活跑到外面去跟梦相同,不是这样的;外面的现实生活到我们的梦里面来,是这样的一种对应方法。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放松,不得不看破。所以,有些所谓的“看破”,我们不能看破的最根本原因是,我们认为这些法实实在在存在;如果认为实实在在存在,那我肯定奔波、肯定努力。如果我们从根本上已经知道:原来我们贪执的这些,其实正在做梦,或者就是寻找阳焰、寻找空谷声,如果真正已经通达这个道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还是会有所转变,对有智慧的人来讲,肯定会这样的。

所以,学了这部《入大乘论》以后,大家应该要有一个新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比较重要。以前你是什么样的痛苦不堪的人、每天愁眉头苦脸的人,像朗日塘巴一样;学完《入大乘论》以后,笑逐颜开,每天都是乐滋滋的,特别欢声笑语,在任何时候都开开心心,这说明你在心态上有所变化。

安住于希愿边的两种歧途:

第一、羡慕世间荣华的歧途,如云:“三有诸荣华,虚名虚幻现,转轮王高位,亦是幻成处。”三有是指三界,尽所有一切荣华富贵也都是虚名虚幻显现,因此不堪为希愿之处。在这个人世间,得到成就增上生的转轮王的地位,也只是演习人世间幻术的休息处。因此说并不是希愿之处。

第一、羡慕世间荣华的歧途,如《普作续》云:“三有诸荣华,虚名虚幻现,转轮王高位,亦是幻成处。”三有当中所有的名声也好、地位也好、财富也好、快乐也好,这些都是虚名,如同虚幻一样,甚至人世间的转轮王的高位也是幻化的处所。三有是指三界,尽所有一切荣华富贵也都是虚名虚幻显现,因此不堪为希愿之处。并不是值得追求之处。以前憨山的《醒世歌》里也说: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一切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我觉得我们真正通达这样的道理很重要。在座的各位,我想出家人可能好一点。真正现实生活当中,像天人那样的庄严身相、像龙王一样的富贵身份者,或者世间当中最了不起的身份,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半夜三更的一场梦,或者如一场白霜一样,真正去观察的时候没有实质。因此,世间人整天都是为了名闻利养,一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辛辛苦苦地寻找这些,其实很可怜。如果我们对这些寻求,那肯定是个歧途。好像这里,前面讲得很深,而在这里讲的是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道理。

在这个人世间,得到成就增上生的转轮王的地位,也只是演习人世间幻术的休息处。像我们现在世间的帝王将相、国家总统、国家领导这样的位置,也只是人世间幻术的休息处而已。三有安乐如朝露,是一瞬间、一须臾都会变化的自性;三界所有的荣华富贵或者快乐,就像一棵草上的露珠一样,阳光一照射就荡然无存。因此说并不是希愿之处。

心病还须心药医

在这方面,我想不用说得太大了,对自己的住处、对自己的车,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对这些根本上一点都不贪执的话,现在我们凡夫人很难做到;但是出家人也好、修行人也好,你要知道无常的道理,知道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并不是你的——我们认为是我所有,但实际上并不是,包括钱财也好、地位也好,一切的一切其实不应该特别追求。

最近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为了一个小小的地位,哇,特别特别执著。有时候心里面应该产生一种悲悯之心,有时候心里默默地产生一些“讥笑”的心,“有什么呀?为什么这么执著啊?”所以,有时候看到我们世间人不懂这些道理,还是很可怜的。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尤其是我们藏传佛教密宗中特别殊胜的这些道理,应该对生活、对自己的人生有特别的利益。

我经常想,这里的很多人,得到这些传承、得到这些法语后,应该尽量弘扬给有缘众生。因为这可以说是人世间当中乃至一切有情最重要的、特别珍贵的心灵妙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爱护佛法、要弘扬佛法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我们的思想要传播开去、自己得到什么,不是这样的。

像藏传佛教中一些菩提心的修法、一些密法的教义,可以说是全人类、全世界众生最珍贵的断除心理疾病的一种妙药、如意宝,这个谁不愿意保护,谁不愿意去弘扬?它并不是个别的几个民族,或者几个佛教徒的私有财产,不是这样的;应该是全人类,乃至全众生最珍贵的、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财富,一方面,我们得到它很荣幸,大家应该有一种珍惜感,有一种很可贵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哪怕我们得到的只是一本书的内容、一段内容,如果我们分享给别人,别人得到的收获应该是比金钱还要有意义,金钱不一定让我们得到心灵的安隐和快乐。

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要想一想,这个价值并不仅是我们极少数人或者极个别地区所拥有,对全人类来讲应该都是很需要的。因为全人类,或者全众生最大的痛苦,一方面是他的肉身、他对外面的希求;但大多数的痛苦是他内在心灵的困惑,心灵的这种困惑,医院很难以治疗。我们大多数的抑郁症、焦虑症,包括心脏病,还有每天追求各种各样的贪婪的心、吝啬的心,如果用世间的药,用西药、中药、藏药、印度药、非洲药来治的话,不一定能治好,也许吃得越多越精神癫狂;但如果我们内心中真正懂得这些道理,就会明白:哦,荣华富贵原来都是一场梦,所有的这些到最后也没有什么。看看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伟人出现,我们为了一个小小的科长而天天睡不着,值得吗?现在世间人为了得到一个科长、局长而拼命,我们是理解的,确实他们会去寻找这些;但实际上,也许它带给我们的危害性更大,有这个可能性。

这方面,我们可能还要自己好好地去思考,最后从根本上了解的时候,会发现我们人世间的许多追求只是一种魔术,就像孩童追求他的玩具一样,特别稀奇。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明白。

第二、希愿将来果位的歧途,“行为观待时,彼时不生起,不离行愿求,如说空法相。”耽著一切相,如因在将来时会显现生果,同样,耽著真谛,希愿在他时会生果,并不会如是产生,比如,出有坏佛陀因为所化众生的根基而说有空性,由此行人对佛语生起信心而趋入佛经后佛又说,空性的有实法也是寻而不得。菩提藏自性本来无有前后时间,因此希愿时间的边际是歧途。

第二、希愿将来果位的歧途,《普作续》当中说,“行为观待时,彼时不生起,不离行愿求,如说空法相。”我们以行为、六度万行利益众生,通过三个阿僧祇劫以后得果,到那个时候不能生起(果)。其实在将来很长时间中得果的这种愿心、这种愿求,实际上也是不了义的,就像佛陀刚开始说空性是存在的,但到最后空性其实也是没有的,所谓的空性也是不实有的。耽著一切相,如因在将来时会显现生果,一般耽著相的时候,先有因,将来会呈现出果。同样,耽著真谛,希愿在他时会生果,耽着真实的这些东西,希望在其他时候会产生果,并不会如是产生,想是这样想,名言显现当中,依靠因而产生果,或者依靠发心积累资粮、最后实现一个佛果,表面上看好像真真切切存在有一种果的发生,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比如,出有坏佛陀因为所化众生的根基而说有空性,由此行人对佛语生起信心而趋入佛经,空性的有实法也是寻而不得。佛陀为了不同的众生宣说空性,但很多人认为空性是存在的,先去修空性法;到后面的时候,空性的实有也是寻而不得,结果空性并不是实有的东西。佛陀是为了调整有些众生而讲的。所以,不了义也好,或者显现当中,先有因,然后产生果,因果之间是互相观待的,可以这样来说;但实际上,菩提藏前后都是没有这样的。菩提藏自性本来无有前后时间,因此希愿时间的边际是歧途。

要么今天讲到这里。现在每天都不得不将最后放在一个“误入歧途”,虽然歧途不是很好听,但是也没办法。因为三十个歧途,像围墙一样的歧途已经把我们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