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戒律 >> 赞戒论讲解 >> 赞戒论讲解12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二课

下面继续讲《赞戒论浅释•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前面已经讲了,世间贪欲的安乐,密宗并未承认为大乐智慧。现在很多人想获得大乐智慧,那究竟什么是密宗的大乐智慧?对于大乐智慧的本体,大家首先应该知道。

当今时代,有些人故意毁谤密宗,这是我们无可奈何的。但很想获得密宗的大乐,却未被善知识摄受的这些人,根本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这次通过学习《赞戒论》,很多人应该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子七、为成就者所传之甚深耳传故随时随地应保密:

麦彭仁波切专门讲到过保密窍诀的一种教言。也就是说,成就者传授的甚深耳传教言,必须严格保密,不能随随便便传授给他人。否则,此殊胜教言的真正价值和加持都会消失,对这个法的珍惜心也没有了。

吾虽无有证悟顶乘智,成就师前聆听胜密法,

纵知辨法非法之密要,泄露教言因故不欲说。

革玛旺波丹增诺吾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但他用一种非常谦虚的语言说:我虽然没有大圆满顶乘的智慧和证悟,但在蒋扬钦哲旺波、华智仁波切等很多大成就者面前,聆听过所有无上密法的甚深意义,了知密宗最殊胜的窍诀,能够善巧方便地辨别法与非法之间的密要,因为担心泄露秘密教言,此处不想宣说。

《赞戒论》中只提到密宗对泄露明点绝对不允许,除此以外,其他修生圆次第等密宗如何修持的道理,并未详细宣说。为什么呢?现在的有些人,随便找个弟子就马上灌最甚深的法要。古代的高僧大德们不像这样的,他们非常重视泄露秘密。上师如意宝前两天说:现在有些人的行为非常不如法,不经观察就去依止上师;上师见到有财力、有势力的弟子,也是随随便便灌密宗的顶,根本不观察弟子的根基,已经完全失去了密宗的价值,非常不好。古代的高僧大德,为了财产、地位或者别人的奉承阿谀,根本不会出卖自己的法宝,对法宝非常重视。

因为传授密宗法要,必须经过长时间观察以后才能传授,所以本论作者从境界和听受传讲方面,虽然必定通达了无上大圆满的智慧境界,仍十分谦逊地说:我虽无有证悟顶乘阿底约嘎之无误密意、本体实相的广大智慧,却在诸位大成就智者、具有法相的上师面前,聆听了共同的无上密法,尤其对《光明心滴论》及窍诀等所有殊胜密法全部精通,已经明确了知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对大密金刚乘的六边、四理之教理,及光明大圆满的了知、领受、证悟等一切密要,也全部了如指掌。

一般讲显宗时必须辨别四种意趣四种秘密,讲密宗时必须通达 六边四理。比如讲密宗时,首先需要通达显宗共同的了义和不了义之法,然后也应了知文从义顺等道理。讲密宗时若未通达六边四理,想要传讲密宗法要或者灌顶,非常不合理。

革玛旺波丹增诺吾说:自己对六边四理,以及光明大圆满的了知、领受、证悟等密要非常精通,能辨别正法与非法,并能圆满传讲,然而,如同空行之心血般心滴派的甚深法要,空行和十万护法神始终都会保护,所以,很害怕泄露秘密,不在这里公开宣说此理。

学院这几天正在念金刚铠甲,法王如意宝也讲了:凡是已经皈依、诚信佛法以上的人都可以念。所以,有了传承上师的窍诀开许,像念心咒等方面可以特殊开许。除此之外,一般密宗的甚深修法,没必要传讲给他人,否则,不一定对他们有利。

对《上师心滴》等无上大圆满的有关法门,第一,一定要得过大圆满以上的灌顶;第二,必须修完五十万加行,这样以后我才开许翻阅或者修持。所谓的无上大圆满,非法器自己随便翻阅,不仅没有利益反而有害。我们今后摄受弟子或与众生结缘,对于密宗甚深的生圆次第和大圆满的修行窍诀,自己要有一定的通达或证悟,未获得这种境界之前,最好不要随随便便传讲。一般来讲,净土、禅宗等有关显宗的教言,很多人暂时都能接受,对自他也无有任何害处,通过这些方式摄受或者结缘也非常好。但密宗大圆满,比如念《系解脱》、《文殊大圆满》,直接对他说:“你看一下,不开许也没关系,你看看多好啊……”以这种方式不一定有利。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本来革玛旺波是通达一切显密教法的大上师,但是从他的传记里来看,除了极少数弟子以外,基本上不传密法,在他的一个广传里是这样讲的,非常注意保密。

《誓言照明续》云:“密法并非有过失,为利众生故保密,能密悉地不消失,故说种种表示法。”密法为什么一定要保密呢?并不是它具有过失而保密。由于只有真正的法器去修持才会有利,故而为了它的悉地不消失,才宣说了各种方便的表示法。

丙二(别分持戒之方法)分二:丁一、略说此浊世中揭露自过;丁二、法融入心之理。

丁一、略说此浊世中揭露自过:

作者在这里用非常谦虚的语言说:在如此浊世当中,如我一般的众生非常可怜,表面看来,穿着僧衣、住在寂静地方,却整天被世间八法等琐事缠绕,根本没有好好修行,非常惭愧。从现在开始应该观察自心、观察自己的过失,这一点非常重要。

呜呼我与如我浊世众,诚心向法寥若晨星故,

不做无聊之事当利众,反复内观审察极重要。

作者用呜呼的悲哀语气首先感叹:“我与如我浊世众。”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里面,每讲完一个引导文都会说:我和如我般的恶劣众生。但现在的很多人:我和如我的大成就者……,我已经见到文殊菩萨,与观音菩萨面对面说话等。这是浊世的一种现象。这里说:我和像我这样的浊世众生,真正想在内心调伏自己的烦恼、改正自己过错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非常少。所以从现在开始,最好不要做无聊之事,应该精勤利益众生。

敦珠仁波切有个教言,方便的时候很想给大家翻译一下,他说:如梦一样的人生当中,有名声也可以,没有名声也可以,只有修持正法最重要;恍恍惚惚短暂的人生当中,有病也可以,无病也可以,只有修持佛法最重要……全部用这种比喻宣说。作者在这里说:“诚心向法寥若晨星故,不做无聊之事当利众,反复内观审察极重要。”最好不要做无聊之事,真正在内心思维最有利益的事情:自己修持一点佛法,发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这是最主要的。因此,反反复复观察自己的内心:虽然已经出家,但是我有没有诚心诚意修行佛法?如果没有,整天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到底在做什么?我在有生之年当中,一定要想尽办法对治自己的烦恼。应该反反复复地思维观想。

不仅仅是我,讲过这么多大论典的革玛旺波丹增诺吾,他老人家也是生起极大厌离心,对这些唯求世间八法的形象出家人发出了“呜呼”的感叹:当今时代,我与如我一样刚强难化的浊世劣缘众生,由于往昔未被上师摄受,所积之恶业恶缘非常深重,所以从心坎深处希求后世、真正向往佛法的人非常稀少,如同白昼之星一般。

当时我们即使跟随上师如意宝一起在托嘎如意宝座下听法,除了这些殊胜教言以外可能也没有其他。托嘎如意宝当然是相好庄严、见而解脱的一种身相,但是,托嘎如意宝所生活的石渠比色达还要高,当时很可能不太讲卫生,看起来不一定让人生信心。从语言方面,除了这些教言以外也再没什么可讲的,他说:现在的外境善于蛊惑人心,除了一些寂静处,大城市里面什么事都有,人们的心很容易转变。如果具有一定智慧,不会被外境所转,然而外境的诱惑力非常强盛,自己的智慧非常浅薄、没有主见,分别念很容易转变。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依靠种种无聊的事情度日。应当像噶当派前辈的传记中所说的,一心一意无私地行持利益他众的事业。所以,只要对众生有利,哪怕障碍自己的修行也可以做,除此以外,最好不要整天围绕自己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无聊琐事。

对于自心应详察细审,使正法真正融入自相续,这一点极为重要。现在很多人,正法不能融入自相续,比如从未品尝过糖味的人,其他人天天讲这个糖特别好吃,自己只是看一看、从未吃过的的话,不一定有利益。大家对于每天所讲的这些道理,一定要融入到自心当中,这时才能获得真正的正法甘露。

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于卑位时;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非为调化弟子时,乃为调伏自心时……”这个教证,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讲发殊胜菩提心时引用过:现在末法时代,并不是装模作样的时候,而是精进修持的时候。不是希求高位的时候,而是像噶当派那样,住于卑劣地位精进修持的时候。不是摄受眷属的时候,依靠眷属中各种各样的人,只有散乱自己的善心,所以是依止寂静处自己修持的时候。不是调化弟子的时候,这些刚强野蛮的众生,今天还算不错,没有两天就一反常态,在这样的浊世,调化众生有什么意义呢?应该自己到一个寂静的山林当中、任何人都见不到的地方,时而观心时而观身,再念一念观音心咒“嗡玛呢巴美吽舍”。在除飞禽野兽外、无有任何人的寂静地方,努力修行才是最好的,没必要摄受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

又说:“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文章写得特别好、词句用得特别美都毫无用处,现在不是跟随词句的时候,而是思维其甚深意义的时候。也不是到处云游的时候,今天到一个上师那里、明天到一个城市里面……不是做这些的时候,应该是安住寂静地方的时候。

这是阿底峡尊者当时对弟子描述修行的情况,也讲了有关末法时代的象征。

持明无畏洲,也就是智悲光尊者说:“如法行者少如白昼星,切莫广传空行之宝法。”真正如法行持的人少得不可宣说,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一百个人当中有几个如理如法行持的人?所以,千万不要将这些甚深法要传给他们。不然,一定会后悔的,今天觉得这个人还不错,给他传授殊胜的法要,传完法以后就变了,开始毁谤三宝、毁谤上师……这个时候,上师后悔也没有用。所以,最好将甚深的法门隐藏在心中,自己享受真正的法味,不要随随便便见到一个人就开始传授,不仅对众生不利,更会对自己不利。

丁二(法融入心之理)分七:戊一、思维希求表面名誉之过患;戊二、思维诚信无欺因果道理之功德与不信之过患而理应守持;戊三、思维坚定持戒誓言之功德;戊四、遣除违缘障碍之方便恒时恭敬上师;戊五、思维经说仅持形象之功德而守戒之理;戊六、思维末法五百年守少分戒之利益应持戒之理;戊七、思维诸众应赞应敬之利益而持戒之理。

戊一、思维希求表面名誉之过患:

应该想一想:希求表面的名声无有任何实义。见到一个人就发张名片,名片上自己将自己称呼为金刚上师,给自己做一个很好的“金刚上师”的帽子。一般来说,以前的高僧大德们必须有其他寺院印证以后,给他发金刚上师的证书。但现在很多藏族、汉族这些所谓的“大德”,他们自己做一些非法,我们也挡不了,但真的对佛法不利,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也很难说。这种名声没什么用处。

内心唯求今生之美名,外表虽现善妙亦希忧。

浊世的这些众生,内心唯一希求今生之美名等世间八法,自认为“依靠佛法得到世间的一些名声多么好……”,为了引诱欺诳,在他人面前装得十分庄严如法,外表显得极为善妙,内心却想依此获得名闻利养、恭敬赞叹,一直在希望和担忧的网中无法自拔,其根源也是害怕得不到名闻利养、遭到呵责等,无有任何实义。

敦珠仁波切说:如空谷声一样的名声,得也可以、不得也可以,最好不要欺骗自己,只有修持正法最重要。在这个如同幻化的世界当中,所谓的名声,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心融入于法,这才是最重要的。但现在这些人,外表显得庄严如法,内心当中,在希望获得世间名声的同时又担忧自己的名声受损。

《三摩地王经》云:“长期妄语非梵行,恒时求利堕恶趣,身着梵净行胜幢,破戒彼者说非法,内心贪执财粮食,坐骑黄牛及马车,无有慎持学处者,彼等为何剃发须。”经常口中宣说妄语、身体行持非梵行,到处漂泊,欺骗他人钱财,恒时寻求利益的这些人,死后必定会堕入恶趣。身上虽然穿着释迦牟尼佛的法衣,实际已经破戒者,经常宣说的也是非法,内心唯一贪求钱财、车辆等。那么,未能谨慎守护自身学处、内心与在家人无有任何差别的这些人,你们到底为什么剃除须发而出家呢?不如不出家好一点。不出家就不会对佛法有损害,对你自己也不会有这么大损害。

那天有一个人说:“有些上师先求普通车,再求高档车,然后要别墅……”不论上师还是普通修行人,对于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些事实,都值得考虑。以前藏地牧区的人,对马、牛等非常贪执,到别人家里超度的时候:他们家里最好的马会不会给我?最好的牦牛会不会作为超度费……。他们在如此胡思乱想时,中阴身也会如实了知从而生起嗔恨心。有些还魂师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非常多……现在的中阴身可能看到的景象已经不同了。

世亲论师说:“虽以种种装束行,若无戒律行苦因。”外表上虽然装模作样显得非常庄严,但相续中无有丝毫能够守护三门的戒律,只是行持苦因而已,没有任何实义。

我现在特别忙,主要是法本方面的事情比较多,再加上其他法务也比较多。本来想专门安排时间,给这些没受过戒的人传一次戒,我自己的想法是,不管男众女众,先受沙弥戒,在这个基础上呆两三年再看看,可能好一点。不然有些女众:“听说有一个上师传戒,特别殊胜,传承倒不要紧,我现在既然已经出家了,一定要好好地当一个比丘尼。”比丘尼的学处确实非常难守。这不是让你们生后悔心,但对学处一点都不懂,不能好好守持的话,恐怕不是很好。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说:女众先暂时受沙弥尼戒,两三年以后若还能守持,再可以受比丘尼戒。因为一般人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精进修持,一定要做最好的比丘或比丘尼。但受完戒以后会不会破戒?这方面很困难,需要反反复复思维。

最初受一个沙弥戒,再看情况是否受比丘戒,这样好一点。尤其很多人断传承去受戒,觉得有点可惜。受戒当然很好,如果守得好,比丘尼戒也非常好。但是将所有的传承中断了,去受戒的话,你到底会不会守啊?只不过听别人说:那位上师马上就圆寂了,今年最后开一坛戒,非常殊胜。然后断很多传承……我这个算不算传承也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每天早上都有两三堂课,法王如意宝的课也是非常难得,这些传承全部断了,去别的地方求戒的话,你会不会守护?有些地方大家应该注意,我们也会想尽办法,过一段时间可以给大家传一次戒。

戊二、思维诚信无欺因果道理之功德与不信之过患而理应守持:

虽与美女朝夕共相处,若思无欺因果不束缚,

否则外相虽装守持戒,然被时境外缘所转变。

这个教言非常殊胜。虽然你的周围有很多美女,实在无法离开,只要对无欺因果具有一定的诚信,美女、眷属以及财产等根本不会束缚你。

有些人也是这样,在他出家的时候,有家庭、孩子、单位等很多违缘和困难,但内心始终想到:“轮回这么痛苦,即生没有出家,即生没有守持戒律,以后生生世世再不会有这个机会。”真正对因果法门生起无伪的信心以后,外境的朋友、家产等,根本不会困扰你,根本不会束缚你。否则,这些外缘出现的时候,你根本没办法面对: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吧……。到县上住两天,看一看、听一听,慢慢地不得不回去了。

不论男人女人,内心对无欺因果有不退转信的话,任何外缘都不会束缚你,否则,外相上似乎持戒很清净、修持很精进,但这种精进和假装的形象,时间长了以后,外境各种各样的违缘很容易转变你的心态,修行和出家持戒也不会长久。

对于守持戒律,仅仅懂得学处并不足够,一定要在内心中对生死因果、轮回痛苦生起强烈的信解,这时守戒也不会很困难。有些人在守持戒律的过程中,男女之间的贪心很难断掉;还有些人对家产、财产难以断掉;有些人的嗔恨心难以断掉……只不过不说而已,每个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都有很多困难,最主要的对治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对生死轮回生起强烈信解。这种信解真正生起以后,断除世间的家产、地位、名誉等不会困难。

这真是革玛旺波他老人家最殊胜的一种秘诀。外表行为虽然下劣,与心爱的女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遇到正法,真正法融入自心的话,对于美女、家产等各种各样的环境,很容易就会舍弃。即便贪欲非常强烈的人,真正对因果轮回生起强烈信心以后,再不会生起这种烦恼心。

反复观察思维佛经论典注疏中宣说的“百劫不毁之无欺善恶因果”,并真正通达乃至细微分类也不能违越之理,作为男众修行人,根本不会受女人的束缚;女众修行人,也根本不会受男人的束缚,甚至你的丈夫来打你,也不会听他的。就像难陀的传记一样:首先难陀根本不愿意舍弃班扎日嘎美女,因为她长得非常好看,难陀对她的贪心实在无法断除,释迦牟尼佛亲自劝说也毫无用处。后来,佛陀将他带到天界,难陀见到天女非常美丽,很想与她们共同生活;又到地狱里面,才知道三界轮回真的很痛苦。从此以后,难陀对整个轮回生起了强烈的厌离心,对班扎日嘎美女也不再生起贪心。

所以,强迫压制自己的烦恼、打自己,这不是一种办法。听说有些人生贪心的时候,马上用《大圆满前行》打自己的脑袋,但你的脑袋除了打架以外不会破的。这是一种愚痴的做法,一定要思维上师的教言,这时贪心自然而然就淡漠了。很多人也是这样,以前嗔恨心非常严重,到了学院以后,学习了《入菩萨行论》,对于嗔恨的过患、轮回的痛苦有所了解,自己的生活完全是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为什么会改变呢?就是自己内心生起了真实的定解。如果没有生起定解,只是一两天当中不想说话,眼睛直视前方,装得特别像,这样维持不了很长时间。

一般来讲,因害怕某事而出家受戒叫做救畏戒,希求获得人天福报而受戒叫做善愿戒。在现在这种环境中,虽然守持戒律,若内心不具足真实定解,整天依靠上师、管家用棍棒来打你的话也很困难。现在甘孜州的甘孜寺院,每天有管家们拿一个棍棒,在街上看到一些出家人就用棍棒来打……但是用棍棒守护僧人的心很困难。我想一方面不得不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是多讲一点法,人的心自然而然会转变,因为令心转变的最好方法就是讲法。

自己是这样,别人可能也是这样。我自己将近二十年的亲身体会,佛法无论如何都是最好的,只要佛法稍微融入心,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如法。麦彭仁波切《二规教言论》里说:智慧越来越增上时,行为会越来越规范。所以说,受到佛法的教育非常重要。没有佛法的教育,你一两天守比丘戒、比丘尼戒,守密乘戒等,佛法若没有真正融入内心、对轮回没有生起厌离心,或者对三世因果未生起信解,这种行为也不会长久。

《教比丘经》中说:“譬如善妙树,长期生树枝,彼人长持相,恒时增罪恶,增上诸罪业。”譬如善妙的树会长期生出善妙树枝,同样,具有一颗善妙的心时,行为自然而然也会变成善妙,一个人若内心无有佛法所摄持,仅持形象戒律的话,只能恒时增长罪业而已。

又云:“不住诸学处,而披佛幢者,不如破戒后,立即还俗好。”经中说,不住于学处而披上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行为一点不如法,这种人破戒后不如还俗好,这样不会对佛法有很大危害。若穿着袈裟却不具足戒律,还经常欺骗其他众生,这对佛法的危害非常大。

革玛旺波在下文讲到,仅仅穿着僧衣也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呢?

不矛盾。有些人相续中已经破了戒,仍然穿着僧衣、精进修持佛法的话,藏地有种说法:这个人虽然破戒了,但最好不要脱僧衣,否则会杀牦牛的。一般在藏地,只有在家人杀牦牛,出家人从来不会有这种行为。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法衣具有一种不共的加持力。我有时候想,有些人穿着袈裟的话,即使回家也不敢直接杀鸡、杀鱼,因为他没有头发、穿着出家衣服。但是,穿着出家法衣,经常欺骗其他众生,那不如还俗好一点。两种说法的界限很清晰,并不矛盾。

戊三、思维坚定持戒誓言之功德:

故当再三思维来世业,坚定誓言不为外缘害。

所以,应再三思维、发坚定誓言,不要被外缘毁坏你的誓言。不仅仅是空言虚谈,应当从内心深处不止一次而是再三思维成办自他来世的永久大业,若能如此坚定誓言不舍学处,无论如何也不会为恶缘、女人、恶友等暂时外缘所损害。

自己具有非常坚定的誓言时,遇到再恶劣的环境也不会损害你的修行。《札嘎山法》最后说:就像日月自在运行一样的境界。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只是稍微有了一点境界就认为:不论在女人、恶人哪一种环境当中,我都不会有什么危害。这种想法很危险。

《入行论》云:“行持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已经得到一定稳固境界的人,虽然住在恶人或者女人群体中,他的戒律根本不会摧毁。在国外的一些藏族高僧大德,经常与女人等很多人相处,但戒律非常清净,事业、名声等各方面根本不会受到任何损害。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高僧大德在大城市已经十几年了,戒律非常清净。但一般来讲,就像法王如意宝所讲的:这种人非常少,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很多人一开始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境界,到大城市里住一段时间,可能就会随外境而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