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9 一个人的梦世界 >> 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演讲-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 返回
字体: A- A A+

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

——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演讲

『2016年7月15日』

主持人:

各位嘉宾、朋友、宗教界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们,大家下午好!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大家期盼幸福、和谐共处;和平,可以建设国家,安居乐业;和平,使人类亲如兄弟姐妹,共建美好家园,让我们一起呼唤世界和平。

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索达吉堪布。在当今21世纪,作为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学者、一位备受尊敬的精神导师、一位古老宁玛传承的伟大持有者,索达吉堪布仁波切总是在不辞劳苦地传播和弘扬佛法。他曾说:“现代人非常需要佛法的引导,如果佛法能在人间得以广弘,贪心就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矛盾就会自然消失。”

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藏传佛教着迷。在这个热潮中,堪布仁波切总是不断地鼓励人们深入佛法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藉由佛教的智慧实现世界和平?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索达吉堪布为我们作主题演讲——“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

在座的主要是摩诃朱拉隆功大学的法师和教授、来自四面八方的宗教界人士以及高校学者和大学生们。对我来讲,能和大家相聚在美丽、优雅的清迈,一起享受这场美好的精神盛宴,真的是一次非常圆满的心灵之旅。

越过千山万水去拥抱和平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和平”,参会者主要是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人士,同时也有来自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士,所以,这次会议非常多元化和国际化。从这次的参会经历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大家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彼此并没有隔阂,更没有矛盾。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对世界和平、人类安宁做出许多有意义的贡献。因此,希望年轻人能学会和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握手,如果没有戒律限制的话,还要学会拥抱。

虽然这次会议只有短短四天,但相信大家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宗教、科技、人文以及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我问了一些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他们都对这次会议非常满意,这应该不是客套话,我也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次参会感到满意。

这次会议的日程安排得比较紧凑。我们这四天所学习的内容,换成其他团体来组织的话,今天邀请一位专家,明天再邀请一位,前后可能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学完。有人说这次参会太累了,从早到晚一刻都不停,但我在佛学院或者出国讲课的时候,比这要忙得多,所以我自己觉得这次还算比较轻松。

很多人都在本届研讨会上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打开了新思路,但总体而言,和平的路还很遥远,需要我们不断向前走。像我这种年龄的人,不知道还能活多长时间,希望年轻人能不断前进,越过千山万水,努力去实现和平。

和平的观念在藏地深入人心

很多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都已经谈了“世界为什么需要和平”的道理,今天,我再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进行一些补充。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古老的那烂陀寺大学和戒香寺大学。藏传佛教分显宗和密宗,其中显宗主要是由阿底峡尊者、寂天菩萨、月称论师等大德传下来的,而密宗主要是由布玛莫扎、莲花生大士等大德,从印度传入藏地,并一直传承到今天。在藏传佛教中,不管是传讲法义、辩论还是撰造论典,至今都还遵循着这两所大学逻辑严密的风格,这可能也是东西方知识分子非常喜欢藏传佛教的原因之一。

藏族人口虽然不多,但几乎每所学校和寺院都非常重视知识,这便使得整个藏民族热爱学习。因此,藏族人很容易接受“和平”这一理念。

藏族原本比较野蛮,但佛教传入藏地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念经的习惯,藏民也变得非常善良。藏地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念经,而且每次在念经前都会发愿:愿天下的众生都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并具足快乐和快乐的因。念完经后还会回向,愿世界和平。普通藏民平时也会手持念珠,口里念着观音心咒,祈祷和平。除此之外,藏地家家户户都会悬挂一些白色和红色的经旗,各地还建有白色的佛塔,这些都象征着吉祥与和平。所以,就像泰国一样,和平的观念在藏地深入人心。

我原来在《泰国游记》里提到,泰国是“黄袍佛国”,到处都能见到身穿黄色僧衣的出家人,非常令人羡慕,所以,今年世青会的参会服装也是黄色的。希望每一位参会者都能像泰国人一样热爱和平,并发自内心地祈愿世界和平。

受到佛教慈悲观念的熏陶,藏地的小孩子看到别人踩蚂蚁时,心里特别不忍,一般都会上前劝说,自己就更不会踩了。如果他们在雨天看到蚯蚓在马路上,还会把它们放到比较安全的地方。虽然很多藏族老人不识字,但他们仍会一边转经,一边祈祷世界和平,并发自内心地愿天下所有众生都获得暂时、究竟的安乐。

很多人来到藏地后,都惊讶于这里的蓝天、白云、鲜花、牛羊等等,但实际上,藏民的内心世界更加美丽,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虽然今天是从藏传佛教的角度来谈和平,但我认为,不管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只要能促进和平,就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大家能通过宗教的力量,通过非暴力的力量,让世界上的众生获得安乐。

一切战争的根源:欲望和我执

在21世纪,人类在科技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大城市里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天灾人祸却不断发生,恐怖袭击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的人都没有安全感。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和平”,但就在昨天,法国尼斯就发生了一场恐怖袭击,据说目前已经有八十多人丧生。不单单是这件事情,其实现在很多国家、群体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这就是一种不和平的表现。

回顾历史,世界上发生过很多恐怖的战争。比如,从1337年开始,法国和英国之间爆发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近代的例子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北约跟南斯拉夫之间的战争、两伊之间的战争等等。在这个世界上,因为内心嗔恨而挑起的战争,让无数无辜的人失去生命,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这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战争的根源是什么?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欲望。佛陀在《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世间的种种痛苦、烦恼和战争都源自于人类强大的欲望。在欲望的支配下,人们不顾一切地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去残杀其他人。《中阿含经》中的教证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也就是说,欲望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争吵,甚至引发战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很容易发起冷战,这其实也是一种恐怖的“战争”。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冷漠,主要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有些参会者在上届世青会就认识了,但这次见面后却互相不理,是不是就是因为对方没满足自己?

另一个引发战争的根源是“我执”。现在有很多人都推崇“自我中心”,觉得人要关心自己、爱护自己,更要保护自己。我并不否定这种理念,但过分地强化自我、强调自己的需求,很可能会引发战争。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表面上看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种种冲突,有些是宗教引起的,有些是政治引起的,有些是经济引起的,还有些是领土引起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无非是欲望和我执。

慈爱化解世间仇恨

我相信佛教思想可以根除世界上的纷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问太虚大师:“世界上战争频发,怎么才能永远和平?”太虚大师答道:“慈悲、无我。”这个回答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佛教最重要的思想——慈悲利他、无我智慧。

表面上看来,佛教的慈悲利他心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按世间的观念来讲,如果别人攻击你,你应该以牙还牙,报复对方,而佛教一味地修忍辱和慈悲,岂不是纵容对方伤害自己?可能有些人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这是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来获胜。这听起来和我们的常识背道而驰,但如果你了解人类发展规律,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非常甚深的道理。

佛教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释迦族的王国被琉璃王入侵。当时释迦族的国王叫摩诃男,是佛陀的堂弟。释迦族原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军队,但为了避免流血牺牲,摩诃男选择向琉璃王投降。即便如此,琉璃王依然要杀掉所有释迦族人。在这个情形下,摩诃男请求琉璃王给释迦族人一个短短的逃跑时间。琉璃王问他需要多久,摩诃男说,王宫花园有一个湖,从他潜入湖底到浮上水面的这段时间就可以。琉璃王觉得这不会耽误多久,于是就答应了。后来,摩诃男潜入水里,把头发系在水底的树根上,牺牲了自己,为释迦族人争取了逃跑时间。最终,琉璃王被他的伟大行为所感动,放弃了屠杀计划。也就是说,这个国王没有去与邻国开战,反而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救了许多百姓。这个故事体现了以退为进的智慧,也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和平精神。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冤家对头时,该怎么办呢?比如说,你平时对别人挺好,但就是有人无缘无故地陷害、诽谤你。这时,你该以牙还牙,还是通过修安忍来解决?实际上,冤冤相报并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从长远来看,乃至从生生世世来看,我们应该用慈悲心对待对方,这也应该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曾经有人邀请特蕾莎修女参加一场反暴力(Anti-violence)的示威游行,但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这个“反”字(Anti-)本身就带有些许的暴力色彩。同时,她还说到,如果有人邀请她参加提倡非暴力(Non-violence)、提倡和平的活动,她是愿意参加的。这看似简单的词句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我有几条建议送给大家:

宽恕

在参加过本届世青会后,希望大家都能释怀过去不开心的事,同时也原谅、包容过去与你关系不好的人。有些参会者之间的关系不好,本来可以同一班飞机来泰国参会,却故意把航班错开,甚至都不愿意用一张餐桌吃饭、不愿意坐在一起听课。对于佛教徒来讲,这样的观念不太可取,毕竟我们这次还是来讨论“和平”的。因此,从今天开始,希望大家能舍弃过去那些不好的观念,学会宽恕、包容和体谅。

尊重

希望不同宗教的信仰者之间,以及宗教人士与非宗教人士之间能互相尊重。每个人前世的业力不同,所以即生当中所选择的对境也不相同,大家也因此信奉不同的理念。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学习藏传佛教,但我特别尊重其他佛教宗派和其他宗教的人,也非常尊重没有任何信仰的人。

我们生活在多元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穿衣品味都不一样,吃饭的口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人就喜欢吃甜的。即便是家庭内部的吵架、离婚等等冲突,其实也是因为彼此之间缺少尊重。所以,我们应该有一颗尊重他人的心,这对自他都好。

学修

这次有很多人参加世青会,其中一部分是佛教徒,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佛教缺乏了解,希望大家今后都能认真学修。如果你对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有信心,可以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经论,也可以学习藏传佛教中非常著名的《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乃至五部大论等等。

如果没有系统、长期地学修,难得生起的信心恐怕会在短时间中退失。但如果你能坚持长期学修,那对佛法的信心就会越来越稳固。

我听说有些人学佛,但慢慢就退失了,主要原因就是学得不踏实,甚至有点迷信。学佛应该避免迷信。希望这次参会的学者、同学们都能认真、踏实地学习佛法。尤其是年轻人,这次的参会经验可以算是一个新的开端,大家应该趁着年轻,抓紧时间学修,不然,老的时候可能会悔不当初。总而言之,我特别希望大家能正式地、系统地、有次第地学修佛法。

稳重

现在很多人在日常学习、交往以及工作中,心浮气躁,一点也不稳重,但稳重的性格非常重要。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有的明星比较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公开支持,而一旦他的名誉有些受损,人们就立刻与之撇清关系。朋友之间不应该变来变去,上师和弟子之间更不应该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确立,最好是能长久保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

利他

在前两天的会议上,来自马拉维的阿唵和阿实分享了他们感人的故事,但因为时间关系,现场的参会者,包括来自日本、德国、英国的专家、学者们都没有时间再深入了解,这真的很遗憾。他们在演讲中说,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回非洲,帮助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这一点非常值得赞叹。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宝贵的精神:学到本事后,不要光想着自己赚钱,应该要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的人,乃至一切众生。

快乐

我刚刚讲了宽恕、尊重、学修、稳重、利他,最后一个建议是快乐。所谓快乐,就是不管身处何方,心里都不要有太多痛苦。有钱也好,没钱也好,有信仰也好,没信仰也好,一切都随缘,不要要求太高,时刻保持微笑、开心。这几天,我看很多人都很开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乐呵呵、非常开心的状态。

最后,我用佛陀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次演讲:在这个世界上,仇恨永远不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它只能用爱来止息。

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句话的甚深意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