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现观 >> 现观庄严论讲解 >> 现观庄严论讲解12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二课

思考题:

1.请解释修行所为的本体和分类。

2.请以持戒为例谈一下如何以一度含摄六度。

3.趋入修行有哪些分类?请谈一下这些分类的重要性。

庚二(究竟修行所为)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辛一、本体:

所为的本体即是究竟修行的不共所修法。

前面讲的所缘是指所修的对境,这个修行所为是讲修行的目标,即修行最终要现前的果——佛的不共境界。

在座的道友既然学大乘佛教,就要以成佛为终极目标,不要像有的人学习佛法就是为了健康、财富、名声、家庭和睦等世间法,对来世很少关心,更不用说很久之后获得佛果了。

这次讲《现观庄严论》,我也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中人闻思的心态,我们学院中听课的人数是比较平稳的,没有突然减少的情况,甚至随着夏天的到来,反而人越来越多了。但网上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十一堂课讲下来,已经有很多人退出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可能主要就在于:很多人没有把人生的目标放在修行上。我知道现代人是很现实的,他们所考虑的就是感情、生活等这些眼前的问题,除此之外的事情就没有兴趣了。有了这样的心态,听课虎头蛇尾也就不奇怪了,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这么可怜。但无论如何我都会讲下去,我原来说过:只要我自身没有违缘,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听,我也会把法讲下去。在我的记忆中,接近三十年的讲课生涯里还没有哪部法半途而废过。

刚开始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大家觉得解释甚深空性的论典肯定很殊胜,都想听听。可是听着听着,遍智、加行道、资粮道……都是不熟悉的名词,自己的智慧已经跟不上了,也就慢慢放弃了。既然听课的态度是这样,那接下来思维和修行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实际上,要圆满地听完一部法并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在开课之初我也说过,希望大家都要善始善终,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最好不听,听了就最好不要中断。结果还是变成这样。当然,我不会为此伤心,也不会退失。

即使现状已经如此,我也不可能为了挽回它而故意讲一些故事、公案;讲五部大论还是应该按照传统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讲义对字面内容进行分析,除特殊情况以外,不会添加比较简单的公案和比喻。

下面讲不共修行所为的三种分类。

辛二、分类:

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

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

我们要明确,大乘修行最后一定要现前其目标——修行所为的“三大”——大心、大断、大智。

所谓大心就是指大悲心。大悲心和悲心之间有很多差别。此处承许,大悲心就是佛所证的超胜一切有情的方便大悲心。这里所谓的“有情”,实际上已经把世间凡夫人、资粮道、加行道以及一到十地之间的菩萨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说,“有情”一般只是指凡夫众生,但有时也可含摄佛以外的所有凡圣众生。为什么说佛的大悲心超胜凡夫到十地菩萨之间的所有有情的心态呢?因为佛陀没有丝毫的自私心,完全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

第二是大断。大断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佛地真正证悟了一切万法的实相,完全断掉烦恼障和所知障及二障习气(最细微的所知障习气在金刚喻定时断除),这就是所谓的大断。凡夫人戒烟、戒酒都做不到,守个一般的居士五戒都很困难,而到佛地时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身语意都清净了、所有障碍都断完了。佛经里经常讲佛陀断证圆满,可见断的部分也是一种功德,断除究竟而现前灭谛,我们将此安立为本性身。

第三是大智。从能断的层面来讲,成佛时完全现前证悟一切万法为空性的如所有智和无误照见一切广大世俗法的尽所有智,这两大智慧圆满无缺地具足就叫做大智。

有个别讲义把第一个“大心”解释为智慧,这肯定是不对的。这三种功德,一个是慈悲心,一个是智慧,而大断也不是慈悲和智慧之外的一种特殊功德,它就像小乘里所讲的抉择灭一样,是从智慧断除违品的层面单独安立的。

这三大所为,究竟来讲是自然圆满正等觉佛陀的功德,在有学道则以无缘的方式而修持,是每一个因地菩萨应该希求的。因此,在座所有听课的人都要知道,我们每天忙着学习、考试、发心,暂时的目的可能每个人都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要现前具足三大功德的圆满正等觉如来的果位。

虽然真正的三大唯独佛地才有,但相似的三大,凡夫地也可以逐渐具足。比如我们现在也有一定的悲心、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因而也就遮止了与智慧、悲心相违的少许愚痴、自私心,这也可以叫做断。

既然学习大乘佛法,就一定要用它改变自己的观念。有些人学来学去,自私自利心反而越来越强,那说明他学得不算成功。前面讲发心时也说了,大乘佛教的修行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要获得佛果;第二,成佛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快乐,而是为了解救轮回苦海中的广大众生。但如今真正明白这种修行目标的人确实不多。为什么不多呢?跟我们的教育有关。现在传播佛教的人还是偏少,即使在这些传播者中,也很少有人直接宣讲大乘佛教的理念。不讲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讲者自己可能都不会讲;二是听者的问题,听者可能就像这次《现观庄严论》的很多听众一样,根本对解脱轮回、利益众生没有兴趣。他们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心,想看看到底在讲什么,之后发现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就走了。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无非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苦闷——家庭要解体了、生意不好、晚上睡不好觉……如果我这个课是专门讲治失眠的气功疗法,这些人可能都会善始善终,说不定人数还会越来越多。

包括现在国外弘法利生很成功的法师,也多是讲一些特别浅显的人间佛教,甚至连稍微深一点的教证都不敢提。我最开始发微博时,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许多空性的教言发了上去,结果外面的人都没有兴趣。我才发现对大多数人是不能讲甚深空性和利他心的,应该讲一些在现代社会中比较管用的知识,于是就按照这个标准做了调整。这是不是说明现代人都不需要大乘佛教的理念呢?不是的,每个想要脱离苦海的人都需要,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但现在的课,也不可能因为大家信心不够就只讲浅显的,尤其在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中,《现观庄严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可惜此论以前没有在汉地广弘过,这一点大家翻开历史就能看到。藏传佛教因何能够保留得这么完好呢?就是因为教理已经深入人心,如果它只以一种浅显、简单的方式传播,恐怕不一定会像现在那么受西方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欢迎。藏地自古以来的闻思方式要求我们长期地专注于法,并不是听一两堂课就能速成。

那么,此处的内容是要提醒大家:对照三大所为,要明白修学佛法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性质的智慧,并看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庚三(宣说实修现观修行之相)分四:一、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二、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三、加行二资双运之资粮修行;四、所修断证圆满之定生修行。

在分别宣说之前,我先总的介绍一下这四种修行的差别,这是《现观庄严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一披甲修行,是从意乐方面安立的。好比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人,他一定要先有一颗非常勇猛的心,哪怕一走之后再也见不到家人,也一定要去。同样,菩萨修行也要先在心里披上誓愿的铠甲,下决心一定要修持六波罗蜜多,圆满证悟一切法门而成佛,并利益无量众生。

第二趋入修行,是从加行上安立的。仅仅是心里面想上战场还不够的,一定要选择好武器、铠甲,亲自到战场上去。同样,菩萨发了修行六度的心之后,还要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入于修行,精进修持世出世间之道,这叫做趋入修行。

第三是资粮修行。真正进入战场之后,战士就要运用他无畏的势力,英勇地与敌方交战。同样,在趋入修行之后,就要依靠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所摄的十七种法来真实地与烦恼作战,摧毁修行的违品。

最后是定生修行。战士经过艰苦奋战,终于获得胜利凯旋归来。同样,菩萨依靠智慧战胜烦恼,最后获得究竟清净的果位,这叫做定生修行。

我们原来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一开始总觉得这四种修行比较相似,似乎有重复之嫌,因此我先把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梳理出来,希望大家好好分析,这样就可以遣除自己的怀疑和增益了。

辛一(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披甲修行的本体就是以智慧悲心双运的意乐修持六波罗蜜多。

壬二、分类:

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胜义中一切万法皆为空性,犹如虚空一般,世俗中万法显现不灭、如幻如梦,这两者无二无别的体性即是每一个菩萨所追求的万法本质。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菩萨需要在智慧方便双运的意乐涵摄下修持六波罗蜜多,因此,披甲修行初步可分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广分则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可以分为六种,比如布施分布施的布施、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安忍、布施的精进、布施的禅定、布施的智慧六种,其他五度以此类推。这样总共就有六六三十六种分类。下面以布施度为例来介绍一度含摄六度之理。

1、布施的布施:这在《前行引导文》中也讲过,比如做法布施,无有吝啬心而纯粹以饶益心为别人念经、传法等,这就叫做布施的布施。

中间插几句话,希望学院中的汉族四众弟子以后不要建大型的房子,当然,如果个人实在没有房子住,也不得不建一个小的闭关房、修行房,但我们喇荣圣地的面积毕竟有限,像有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钱财,一层加两层、两层加三层,恨不得累到一百一十层,给人的感觉很不好。这样的暴发户最好不要到学院来;我们这里欢迎的是智慧的富者,而不是有漏财产的富者。

现在个别人的房子不断加高,把别人家的阳光全都挡住了,这还是有很大过失的。希望管家和主要负责人要多加注意,除了实在没有房子住的情况以外,其他的建筑要尽量控制,包括集体的房屋、教室也最好另想办法。

喇荣山沟原来个个都是草皮房,你们二十一世纪的修行人可能见都没见过,那时候的修行是最好的。后来慢慢就有了板皮房,自己买一些板皮,用钉子钉一钉。我自己既做过草皮房,也做过板皮房。再后来,就有了真正的棒壳房,用半圆木架起来的。现在很多人都住水泥房,但水泥房比较冷,不一定非常好。

有的道友,本来房子已经很不错了,最下面是水泥房,上面是棒壳房,又要在上面盖一个玻璃房,玻璃房上面还想加……好像到学院不是来修行的,而是来修房子的,这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大多数人是很好的,知足少欲,一间房子住十年、二十年。但确实有极个别人整天盖房子。我们寺管会也通知了藏族僧尼,希望大家都能多为他人考虑,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占别人的院子、挡别人的窗户。大家毕竟都是修行人,你自己独占了光明,让别人活在你的阴影中,这样的修行不一定有功德。

假使你们原来对这个道理不太懂,心里有一种缺失,听了我这一番言说之后,现在心里富裕起来了,知道修行人应该知足少欲才好,真正的修行是内在的修行,真正的财富是内在的财富,那么这就是一种法布施了。

2、布施的持戒:在传法的过程中,遣除一切与法布施相违的染污分别念等违品,这叫做布施的持戒。

3、布施的安忍:在法布施的过程中,不畏劳累、酷热或饥饿,什么样的违缘都可以抵抗,这叫做布施的安忍。

4、布施的精进:在法布施过程中,始终对传讲善法具有极大的欢喜心,这叫做布施的精进。

有些人对发心也总是充满欢喜心的,尽管每天从早到晚特别累,但表面上看起来很轻松。前一段时间,我们开会安排一些人发心,刚开始还担心他们不答应,结果他们说:“我们应该发心的,在学院里面呆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为僧众做过什么事情。平时我们也很关心学院,很关心弘法利生,现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心机会,感觉非常开心!”我听了还是很欢喜的。像这几位法师一样满心欢喜地去做,就叫做精进。不管传法、听法,只要有了这种精进心,就不会觉得有压力。

5、布施的静虑:在法布施时心不向外散乱。

6、布施的智慧:传讲法义时如理如法,从胜义的角度来讲,应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不为智慧的违品所染污。

由此可知,单单行持布施就可以圆满六度,其他的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同样。这样以一度含摄六度的披甲修行之理,佛陀在经中也早已作了宣说。

总之,我们一定要先对善法有一种意乐心,一方面想要圆满自己的功德,一方面想要饶益一切有情,在这样的意乐驱使下修行六波罗蜜多,就是所谓的披甲修行了,其界限是从资粮道至十地末尾之间。

辛二(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趋入修行的本体即是趋入所入对境圆满道果的大乘。我们修行所要趋入的有两个:一个是圣道——资粮道、加行道直至见道、修道,一个是果地。因此以这两者来定义趋入修行。

壬二(分类)分三:一、趋入因之道;二、趋入所得果;三、摄义。

癸一(趋入因之道)分二:一、趋入共同世间道;二、趋入不共出世道。

子一、趋入共同世间道:

静虑无色定。

1、趋入世间四禅四无色定的寂止。如果一点世间道都不通达,修行还是很困难的,那么佛教一切地道功德的现前都需要以四禅和四无色定为基础。

不但在修行上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经庄严论》里面讲:菩萨对五明为主的一切知识都要精通。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哲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化学等包罗万象的世间知识,菩萨都要趋入。

有的人可能想:短暂的一生要学这么多实在没办法,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一个修行人吧。这当然是可以的,每个人的根机和能力都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智慧和精进比较足够,还是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除了五部大论为主的佛教经论之外,像西方的科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等都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在跟很多学者接触时,都会对心理学、神经学、数学等学问生起希求心,心想如果以前学过这些多好,可是现在也没办法了。我上学时的教育状况是非常不理想的,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现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也觉得不是很清楚。

同样的道理,现在道友们进入了佛学院,显宗、密宗的很多理论知识和修行体系都有机会学习,如果此时没有好好学,今后到外面去,有人问起来就会很难堪。除非你不见任何人,闭着眼睛谁都不理,那就另当别论;否则,现在有些佛教团体的闻思修行还是很不错的(尽管听《现观庄严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若没有精通很多知识,自己都感觉没有勇气面对:“会不会问我俱舍的问题?会不会问我密宗的不共见解?会不会问我《毗奈耶经》里面因果取舍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所学知识有一些框架性的掌握,就会有一种自信。

现在汉传佛教很多寺院都没有藏传佛教那样广泛学习的传统,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观察得到。出家人是不是出了家就在寺院里呆着,一天三顿饭,早晚课念完了就睡大觉呢?不是这样的,出家人要把佛教的精神传播给他人。其实,只要愿意传法,汉传佛教的环境是很好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游客来寺院里。如果是我,就在大雄宝殿前面放一个高音喇叭,每天声嘶力竭地给大家讲课,哪怕是以好奇心来听的人,也能多少从中获得一点帮助吧。我每次去汉地寺院都有这种感受。

经常有人问我:“我师父的师父留给我一个庙,我要不要接?”这个其实不用问,你接也可以,不接也可以。只要你守持清净戒律,有弘法利生的智慧和愿力,以后寺院多得是。现在汉地到处都是寺院,而且很多都是空的,因此我们不管到哪里去,找个寺院住是不成问题的。但关键是到寺院里是为了干什么?如果是怕自己以后走投无路,这才要接个寺院,那就好像把寺院当成棺材一样,也不是什么好想法。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寺院帮助和利益众生,这是根本,此外的很多妄想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月称父的故事所讲那样。

子二(趋入不共出世道)分三:一、趋入总出世道;二、趋入分别出世道;三、趋入特殊出世道。

丑一、趋入总出世道:

施等…

2、趋入总的出世间道布施等波罗蜜多。

丑二、趋入分别出世道:

…道…

3、趋入分别出世道的本体见道和修道。也就是说,总的出世间道就是六波罗蜜多,分别来讲,六波罗蜜多所摄的就是从见道到修道,这十地全部都要修学。

丑三、趋入特殊出世道:

…慈等,成就无所得,

三轮善清净。

4、趋入特殊的慈心等四无量心之方便。要趋入出世间道,首先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否则是没办法真正入大乘道的。

每一位大德在传授大悲菩提心时都要先讲四无量心,我们的发心仪轨也是前面先念四无量心,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果没有出世间的四无量心作基础,那就根本无法建立大乘的菩提心(四无量心也分世间、出世间两种,我们这里指的是出世间的四无量心)。据我所知,现在有些个人乃至寺院团体的修行根本不重视培养利益众生的心态。个人认为,如果连利益众生都不在乎,那这样的修行可能连大乘的边都沾不到。

5、趋入入定无有戏论所缘的无现等持。什么是无现等持?若得到这样的智慧三摩地,就能安住于万法皆是空性的境界,远离有无是非等四边八戏,所以叫做无现等持。如果不能趋入无现等持,就无法获得出世间非常甚深的境界。

6、趋入后得三轮清净的有现等持。在菩萨的后得境界中,布施者、所施物、布施此三轮全都如梦如幻,无有任何本质,这就是三轮清净的有现等持。

菩萨所趋入的世出世间之道总共有以上六种。

癸二、趋入所得果:

所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

7、趋入总体修行所得的果——三大所为。

8、趋入分别大证悟共同力——六通功德。

9、趋入不共功德——佛陀遍智所摄的十八不共法等。

癸三、摄义:

能趣入正行,当知升大乘。

以上所述的九个法中,前六法为所趋入的世出世间之道,后三法为所修的果,依靠此九种定数的趋入修行之正行,我们就可以真正登上大乘佛道。

有些论师在解释时,认为只有最后一法是果法,而前面八法全都是道法。这样也是可以的,因为“所为及六通”可以解释为以三大所为和六通为目标的修行。

趋入修行的界限:一般来讲,是从见道直至十地末尾之间;若从间接趋入的角度来讲,安立为从资粮道至十地末尾之间也是合理的。

通过学习趋入修行,我们要知道:修行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也不是仅仅在心里发个愿就可以,而是一定要落实到行动当中去。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只会空喊口号,不见实际行动。这样的人世间有,修行人当中也有。我的发心部门中以前就有这样的人,最开始见到他,我觉得自己真有福报,这么好的一个人给我发心,不知道是上师三宝加持还是我前世发愿得来的。可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后来我就发现,他只是口上说得漂亮,实际上什么事都不做,特别懒惰,可能他就是只有心里面的“披甲修行”,而没有行动上的“趋入修行”吧。

居士当中也存在不同情况。有些还是很精进的,做事情很细致,只要是安排下来的任务,不管旁边有没有人督促,他都不会松懈。有些人就不行,如果有人一直盯着,他还比较负责,而一旦没有每个礼拜开会提醒,他就好像花没有浇水一样,已经蔫了,什么工作都不管了。

很多人头发都已经白了,牙齿也马上就要掉了,但还是比较幼稚,根本不会做事,其中可能也有业力的原因,但我想很大程度上跟教育有关。美国的学校教育就不像我们那么死板,包括怎么炒菜、怎么种庄稼、怎么做人等在小学、中学里都要学,做一件事情时,如何细心、耐心地去做,遇到违缘要怎么样面对……这些老师都会教。而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这些内容,在学校里面虽然一直学学学,但在生活中不会与人交往,承受能力非常弱,遇到一点点违缘就会一蹶不振。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耐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实在做不了,也应该对上上下下有个交代。人存在于这个世间,要经常看一看自己的周围,尤其还要懂得反观内心。把这种做人的规律推到修行上,大家也很容易明白意乐和行为兼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