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8 穿越千年的智慧 >> 当代藏传佛教女性-演讲-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当代藏传佛教女性——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演讲

『2014年11月05日』

主持人:

扎西德勒,欢迎大家来到麦吉尔大学宗教研究系。今天的活动十分特别,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索达吉堪布;另一个原因是,此次活动是佛教界与学术界的一次对话。

索达吉堪布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藏传佛教上师,1985年舍俗出家依止法王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堪布所在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由法王晋美彭措创建,坐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现有人数约一万,主要是出家僧众。

堪布日理万机,平时教学、翻译从不间断,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慈善活动,而且在全世界广弘正法,目前已在世界上几十所大学做过演讲,比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今天堪布来到我们麦吉尔大学,这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本次活动也得到了麦吉尔大学宗教研究系的大力支持。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堪布——

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我发自内心地欢喜。非常感谢麦吉尔大学宗教研究系,感谢劳拉教授及其他师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

这是我第二次来加拿大。早在二十年前,我曾跟随法王来过加拿大,当时去了东部的哈利法克斯,之后的二十年中,都没有再走进这片国土。今天在这里又一次相聚,而且能跟大家交流佛学,我非常高兴。

麦吉尔大学声名远扬,有“北方哈佛”的美称。不过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就对这所大学的名字有所耳闻。那是读小学时,课本里有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这是每个小学生都必须背诵的一课。这篇文章中,有句话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至今记忆犹新,而且文章的脚注说“白求恩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后来在麦吉尔大学度过他的医学生涯”,由此让我对麦吉尔大学的名字有了印象。

前段时间我收到邀请函时,感觉这所学校的名字非常熟悉,怀疑是不是我前世在这里待过,但好像不是,而是儿时的记忆。

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校方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喇荣五明佛学院。

一、尘世净土——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是我所在的佛学院,我已经在那里待了三十年。从1990年开始,我一直担任佛学院的一名管理人员,去年刚刚卸任,现在以顾问的身份参与管理,对于佛学院的各方面我都比较关心。

关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如今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被很多媒体说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是否真的如此,我也不很清楚,不过确实像刚才主持人所说,这所佛学院如今有约一万人,而且以藏族僧众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在家人,以及其他民族的少数出家人。佛学院的现任院长是一位女性——门措空行母,她是第二任院长,至今已在任十一年,第一任院长是法王晋美彭措。

喇荣五明佛学院创立至今三十多年,在那里学习的人,就年龄而言,以年轻人为主;就性别而言,以女众居多,大约占60%多,她们的学习内容和管理方式跟男众没什么差别。在佛学院,大家主要研究佛学,同时也学习世间各种学问,诸如医学、工巧学等等,总之是以比较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受与传播所有对人类有益的知识。

我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主要负责汉族男女众的教务,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依然在任。所以在女众的教学与管理方面,我应该有一些经验。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当代藏传佛教女性”,主要是有关藏地女修行人的。我会结合自己的见解,跟大家做一些介绍。

二、佛教对女性的尊重

在座的都知道,全世界七十多亿人中,大概一半是男性、一半是女性——这个世界是男与女,或者说阴与阳,组合而成。那么对于撑起半边天的女性,佛教如何看待呢?

佛教有三支体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作为藏传佛教,对于女性是非常尊重的,这一点翻开其历史就一目了然。

在藏地,8世纪时出现预试七人——由七名出家男众组成的最初僧团,之后在藏王赤松德赞的王室里有一些女性出家,当时的藏地人对这些出家女众非常恭敬,称呼她们“觉姆”,这是对国王的母亲或姐妹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在藏地,人们对所有女性出家人都是这样称呼。

不仅是藏传佛教,整个佛教对待女性都很尊重,或者说跟对待男性是一样的。

总体而言,佛教中有关男女平等的教义,可以分三个层次——佛陀最初的教言、中期的教言、后期的教言,它们分别归属于早期佛教、中期佛教和后期佛教。尤其在中后期佛教中,男女平等的理念非常明显。

这三期佛教,也可以对应佛教的三乘——声闻乘、菩萨乘、密乘,而三乘涵盖了佛教的全部。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一)早期佛教

早期佛教主要宣说了声闻乘法,其戒律中规定:出家众有男众和女众,在家众有男居士和女居士,佛陀的眷属为四众眷属。由此可知,不论是选择出家修行还是在家学佛,男众和女众都有平等的机会。

不过,有些人说:佛教对待男女并不平等,因为比丘戒有两百五十条,而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这种说法并不合理。为什么呢?虽然针对比丘尼的戒条多一些,但并不代表是一种侮辱或轻视。就如同国家的法律,一个国家的法律条款繁多,反而是国家健全的标志,因为以此可以保证整个国家顺畅、稳定地运转;同样的,比丘尼的很多戒条其实是对她们的护持,比如没有同伴时不能独行、在某些场合不能打扮,这是针对女性特殊身份而做的一种保护——独行难以保障人身安全、过分打扮容易引发他人的贪爱。

很多人可能没有学过戒律,所以不很了解。其实真正观察就会发现,比丘尼的戒条没有丝毫对女众的轻蔑之意。

另外,不少人觉得小乘佛教里的“八敬法”是男女不平等的集中体现。这也有必要澄清一下。

“八敬法”是八条规范,要求出家女众尊重出家男众,比如比丘尼即使出家时间再长,也要对新出家比丘毕恭毕敬。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呢?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印度,整个社会不太有男女平等的观念,那时佛陀如果直接以男女平等的方式管理僧团、制定戒律,就会有悖于整个社会习惯。所以,为了随顺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也是对个别女众的轻慢烦恼予以遮止等等,在有一定密意的情况下,才制定了“八敬法”。

佛教中还有一些教义也是这种情形——为随顺众生而施设,比如“我”本不存在,但是在个别场合,佛陀会说“我”存在;再比如恒常之法本来没有,但是在有的场合,佛陀也会说常法存在。

现在有些人习惯于用部分的观点或现象概括整个佛教,这其实不合理——在说明整体时,应当使用能代表整体的法,而不能以个别或部分的法以偏概全。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描述佛教,对其他宗教或世间学说,也同样适用。

另外,声闻乘的戒律,只是针对极少数出家人的,大多数人不用受持。

(二)中期佛教

佛教进入中期,被称为菩萨乘,其观点是:作为大乘菩萨,对待所有众生——男性和女性,乃至所有动物,都要一视同仁、慈悲救度。这种平等观中,没有对男性或女性哪一者看得更轻或更重的倾向。

菩萨乘的戒律弘扬到人间时,分化为两大派系——龙猛菩萨的甚深见派与无著菩萨的广大行派。不论二者中的哪一派,都要求最初发菩提心、中间受持戒律,这对于男女修行人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菩萨戒的核心是利益众生,这方面男女修行人也要同等发挥作用。

在座的可能读过《华严经》,其中讲到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故事,这些善知识中,有很多是以女性的身份弘扬佛法、广利有情的。

(三)后期佛教

佛教进入后期,主要摄集了佛陀晚年的教言,包括一些密乘续典,比如《时轮金刚》,这个续部不仅秉持男女平等的观点,而且着重讲述了如何发挥女性特有的智慧、悲心等方面的道理。

密乘最为主要的戒律是十四根本戒,十四根本戒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凡进入密乘者,不能诋毁女性”。由此可见对女性的特殊尊重,因为并没有说“不能诋毁男性”,很多男众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公平。

早期佛教里虽然宣说了女身不净等内容,但同时也说男人的身体也不例外。而后期佛教中,尤其赞叹了女性的一些特殊功德,这些则是男性不一定具备的。

三、藏密中的女性成就者

在藏传佛教中,修行密法而成就的女性不胜枚举。

比如11世纪时,有一位叫玛吉拉准的女子。我曾看过她的传记,她从十几岁到九十八岁的人生,令人惊叹而感动。她的常随弟子有五千人,其中的十六位胜士以及一千两百六十三人获得了开悟。当时的藏地人口不是很多,她能摄受那么多人,而且让其中很多人取得出世间的证悟,确实非常了不起。

玛吉拉准创立了断法,这一教派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在藏地为主的很多地方,仍有许多人修持这个法门,修行的效果也非常好。

类似这样的女性成就者,在藏地还有很多。

去年我去哈佛大学做讲座,曾在间歇时去听一位女教授的课。她刚好在讲述8世纪中期藏地女性大修行人益西措嘉的传记,益西措嘉曾有过被人强暴的经历,但是这并没有让她失去生活的信心,依靠修行的力量,这次遭遇反而成为她新生活的开端,并且她对施害者生起悲悯,而并非心怀嗔恨——这一点,恐怕一般人难以做到。

当时在场的哈佛大学师生分析了她的心态,探讨了修行带来的利益,同时他们也举出美国西雅图以及尼泊尔发生的类似事件,而事件中的受害女士都无法承受这种灾难,内心非常痛苦,甚至陷入绝望。

益西措嘉不仅自己拥有很高的修证,更重要的,她把莲花生大士的教言立成文字、编写目录,并且运用伏藏——一种出世间的超越方式——隐藏起来。由此使得大量密法精要得以保存,在后来的时代中利益众生。

今天东西方的学者和宗教人士,能够学到莲花生大士的经教,跟益西措嘉当年的努力密不可分,应当对她怀有深深的感恩。

另外,在佛教中,女性对成办超越的解脱也有巨大作用。从历史上看,像贝玛桑巴瓦,还有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中的很多人,都是借助女性的殊胜智慧和方便而获得成就的。

我听说你们学校有教授在研究萨绕哈尊者(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的道歌,这非常有意义。从历史资料看,萨绕哈尊者的卓越成就,跟某些特殊修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世间中的成功女性

太阳的暖热,月亮的清凉

站在世间角度看,男性与女性各有特点。民间有句话也说“男人如山,女人如水”,也就是说,男性一般比较刚强,有承担责任的力量;女性则比较温柔,给人带来关爱与温暖。所以,男性与女性可以互为补充。

有些女权主义者认为:“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做,所以在权力与地位上,女人要争取与男人平等。”我觉得,如果这种语言能够激发女性的能量,也是可以的,但是世人常说“女人以家为天下,男人以天下为家”——女性大多是网状思维模式,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而男性在宏观方面更有谋划,担当领导或者起独特的作用,比较合适。

因此,男性与女性各有所长,应当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独特的力量,如同太阳有太阳的光芒,给万物带来暖热和能量;而月亮有月亮的光亮,给世界带来清凉和宁静。总之,世上的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所起的作用,不一定完全相同。

慈爱的秉性

在一些大型会议,诸如国家元首聚会上,参会者往往大多是男性,这总是让我不禁想起“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确实是这样的,这些成功的男性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与荣耀,背后都有不同的女人在默默支持着。

实际上,女性在付出慈爱方面有种与生俱来的秉性,比如大家一起吃饭,女性一般会很敏感地关照周围人,细心照顾他们。而且世上的大多数人,从小感受最多的就是母亲的爱。

这次我乘飞机从澳洲到美国,又到加拿大,这期间有十几个小时的夜间飞行。当时我看到一对非洲夫妇抱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不是很乖,只要抱着的人坐下来,他就开始哭闹。刚开始那个父亲也帮忙抱孩子,但是到了后半夜他睡着了,母亲就一直抱着,站了一夜。

接近到美国时,我跟身边人说:“其实这个母亲很可怜的,为了孩子,她一夜没睡,而且一直站着。”

不仅是这位母亲,其他很多家庭中的母亲,可能都是对孩子付出最多的人——为了孩子,母亲愿意挨饿,愿意受累,只要孩子健康、快乐。

以我为例,小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很少有好的食物,而一旦有些好吃的,我的母亲都会分给孩子们,分给家人,而她自己常常忍受饥饿。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她也愿意把食物拿给他们享用,而她自己或者空着肚子,或者随便应付。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不一定那么贫乏,但是一家之中,母亲对孩子的慈爱永远不会改变。因此每一个得受过母爱的人,都要深深感念这份慈恩。

佛经中也特别赞叹母爱,比如讲到菩萨应度化众生时,会说“度化老母有情”,并没有说“度化老父有情”,这个不知道你们能接受吗?

令世人钦佩的女性

女性中也有很多人,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大事。

以政界而言,像维多利亚女王,一方面对家人非常包容和关爱,另一方面统治英国长达六十四年,成为当时英国的象征。

在科学领域,比如居里夫人,曾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在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居里夫人遭遇了一些不幸,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强地站起来,继续为科学做出奉献,这非常难得。

在慈善方面,特蕾莎修女对苦难者平等付出爱,这种大爱令世界折服,她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不仅很多世间女性的成就令人钦佩,在出世间,女性也越来越发挥杰出的作用,比如佛教团体中,弘扬佛法的女性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具有智慧和慈悲。

这种现象在佛经中曾有授记。佛陀涅槃前宣说了一部《法灭尽经》,其中讲:正法将灭之时,女人非常精进,常常修持功德;而男子懈怠傲慢,不肯遵循法语,眼视出家僧人,如同见到粪土一般,不起丝毫信心。

根据这个授记,在末法时代,女性在修行佛法方面也会表现出特殊的力量。

五、内在美,更值得追求

每个人都追求美好,女性也不例外,而且很多女性钟情于外在美,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外在美只是眼识所见的外相,不能算作真正的美。真正的美是什么呢?应该是内在的美,诸如善良的心地、包容的品格。

因此,很多女性如果能更加注重内在美,那么不仅自己会越来越快乐,也可以使得自己的家庭更加温暖、幸福,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和谐,都会带来微妙的影响。如此一来,女性的美就不仅局限在个人的外相上,而是渗透到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祥和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并非平面,而是立体的,需要很多面的美来装点,因此,追求内在美,对于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人,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