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8 穿越千年的智慧 >> 当代藏传佛教女性-问答-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问答

『2014年11月05日』

(一)问:佛教戒律对出家男众与出家女众的规定,有哪些异同?

答:佛教戒律有不同流派,藏地盛行的是一切有部律。其所依经典中有一部《毗奈耶经》,这其中对男众出家前的心态、出家时如何受戒、之后如何守戒,以及最后依戒获得解脱,进行了清楚讲述;另一方面,也介绍了出家女众最初如何得戒、之后如何守戒,以及如何令戒律增上等。

从这些内容来看,出家男女众的行持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出家的发心都是出离心——希求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并非追求自我享受,之后都要清净守护相应的戒条。至于二者的不同点,如果要介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在《毗奈耶经》中有具体阐述。

一切有部戒律的主要弘扬者是功德光和释迦光,他们分别造了《戒律根本论》和《戒律三百颂》,对于出家男女众戒律方面的行止,做了进一步解释。

汉传佛教学修的戒律,是传承于声闻十八部的另一派系,跟一切有部有所不同,其中对出家男女众的规定,也是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点。

(二)问:能否介绍一下慈悲心与菩提心?

答:慈悲心,包含“慈”与“悲”两个层面:慈是给予众生安乐,悲是拔除众生痛苦。对此,佛教《大智度论》中说,一方面愿众生获得快乐,一方面愿众生远离痛苦。不过,慈与悲也有相同之处。

按照弥勒菩萨的教言,有些人天生就有慈悲心,而有些人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慢慢培养出这种善心。

慈悲心可以引发菩提心——一种更高层次的善心,是希望所有众生获得觉悟、通达万法真相的发心。

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巨大,因此一旦生起后,就应当努力护持,常常思维它的重要性,依种种方便不断稳固它。

(三)问: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慈悲心?同时我的女儿想问上师:“怎么可以快一点成佛?”

答:在此世间,有一种精神珍宝永远不会过期,而且价值连城,其价值远远超过金钱、地位等外在事物,这个珍宝就是慈悲心。

如何把慈悲心传递给下一代呢?关键是家庭要引起重视,如果父母认识到慈悲心的重要性,自然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孩子传播这种理念。

而且父母自己应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慈悲心,这对孩子会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也许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也许不会马上见效,但不管怎样,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很多人说自己的爷爷、奶奶是个善人,那么这些老人即便没有劝说子孙行善,但是他们言行中流露出的善良,自然会对晚辈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而这种教育给人的影响尤为深刻。

关心下一代确实很重要。不知道加拿大是怎样的情形,在中国,孩子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里,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学校不一定灌输慈悲的理念,因此父母有责任多花些精力,运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第二个是你女儿的问题,想要成佛就要具备永不改变的信心,以及持之以恒的修行。但是能不能很快,就看你的精进了,因为成佛是个大工程。

(四)问:佛教中讲有些清净刹土中没有女性,这是否是对女性的歧视?还有,个别男众出家道场不允许女众进入,这是否也不太公平?

答:佛教中确实讲有些清净刹土中没有女性,但这并非对女性的歧视,因为佛经中介绍的清净刹土数不胜数,虽然有的刹土中没有女众,但也有的刹土是女众的世界,比如邬金刹土就以空行母居多,除极个别大成就者之外,很少有男众。

所以,对佛教的教义要全面理解,比如对早期、中期、晚期的佛教经典都进行研究后,才可能把握佛教的全貌。

至于个别男众出家道场不允许女众进入,也并非一种不公平,因为有些女众道场也不允许男众进入,这种情况在汉地存在,在国外可能也有。这其实是护持修行人净戒的一种需要。

在世间也有类似的情形,比如有些女子学校不允许男子进去。甚至我去监狱讲课时,也发现有些男子监狱禁止女子进入,女子监狱也要求男士止步,除了特殊身份的人员。

所以,世上的事林林总总,其中的个别事物并不能代表全局。

当然,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中,确实个别修行和仪式只对某类群体开放,但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对此我们不应草率地妄下定论,而应以开明的智慧进行观察和了解,这样对宗教有意义,对人类文化更有意义。

我经常想,进入21世纪,一方面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人们可以接触东西方的各种文化,另一方面我们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这些文化到我们这代人手中就断失了,没有传继下去,那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祖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五)问:如今很多汉族出家、在家众去藏地学习藏传佛教,是否也有藏族人去汉地学习汉传佛教?

答: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是两个不同的流派,而汉传佛教的历史比藏传佛教更为久远。

不可否认的是,汉传佛教不太具备藏传佛教的学法传承——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传统,也许有,但是也比较罕见。所以在今天的汉地,虽然能看到为数众多的寺院,以及烧香、拜佛的行为,但是系统学习的风气,除了极个别佛学院以外,在一般的寺院里比较少见。

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汉地出家、在家众,千里迢迢来到藏地求学。而进入藏地佛学院后,他们既学习藏传佛教的经论,也学习汉传佛教的典籍。

作为藏族人,虽然也去了解汉传佛教,但是特意到汉地求法的情形不太常见,因为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在藏文《大藏经》中也完好地保存着,而且藏地拥有比较完整的传承,再者,这些属于显宗的教法,不是很难通达。

所以,现在主要是一些汉族人到藏地求学,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一些传统的原因。

(六)问:我是一个简单的人,生活安排得很简单。但人类是复杂的,每当我修到一定境界时,就会遇到一些恶意攻击,该怎么消除这种逆缘?

答:爱因斯坦曾说:“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你刚才说你是个简单的人,这很好的——简单的饮食穿着,简单的生活起居,不会给自己造成大的压力;相反,如果生活标准定得很高,就会背负重担,如同跳高运动员,如果追求的目标很高,就会因难以达到而压力重重。

所以,过简单的生活,对普通人非常有必要。

当然,这个世间是复杂的。不过,这对一个简单的人,应该是无利无害的,即使出现一些逆缘,你也可以尽量息事宁人,用一些方法把它化为乌有。其实很多逆缘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就会慢慢消失。

所以,你说你是一个简单的人,那就用简单的心态面对逆缘——把它当作简单的事,这样它会以简单的方式消失。

主持人:

很遗憾,我们的时间到了。感谢堪布莅临麦吉尔大学,您的精彩开示对我们太重要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