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36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三十六课

思考题:

1.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不善地法分别包括哪些心所?为什么称为“地法”?

2.哪些是小烦恼地法?其特点是什么?

3.不定心所有哪些?决定心所与不定心所的区别是什么?

4.欲界善心生起时,随从生起的心所有多少?分别是哪些心所?为什么会有这些心所出现?

5.不善心生起时,随从生起的心所有多少?分别是哪些心所?

6.生起恶见的不善心时,有多少心所一同产生?这里所说的恶见包括哪几种?为什么?

下面继续讲第二大佛陀世亲论师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现在讲第二根品中非色法产生之理的广说,分相应法产生之理和不相应行产生之理,首先讲相应法产生之理。相应法产生之理的类别决定之分类中,分略说和广说,略说已经讲完了,广说当中,十遍大地法也已经讲了。

按照有部宗观点,不论善心、恶心,还是大烦恼心、小烦恼心,任何心和心所产生时,这十种遍大地法,只是不明显而已,实际在心产生的同时会一起产生。

这么多心所一起产生,会不会出现众生有多种相续的过失呢?会不会变成很多众生或者一个众生有很多心识?《毗奈耶经》和很多大乘经典中说:众生只有一个相续。但是这么多心所一起产生,不是已经变成很多相续者了吗?

没有这种过失。原因是,佛经里是指大的心王或者明显心所,不可能产生两种,而不同类的无分别心或者心所,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产生。佛经中也说:不同类心所可以产生。但是,会不会因此出现一个众生有两个相续,或者一个众生有很多心识的过失呢?不会。众生真正的主心是一体的,在一个主心当中有很多不同的反体,也就是说,取对境时有很多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因此不会有这种过失。

大家应该清楚,佛经里说一个众生只有一个相续、一个众生只有一颗心,人们也经常说“我有一颗心”,从总的类别来讲,众生只有一颗心,每个众生相续中的这颗心,与其他众生相续中的心完全不同,但在我自己这颗心的周围,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类别的心所。这一点,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也讲过。

所以,不同类的很多细微心所可以一起产生。比如眼睛见到花色的布,若详细去看,会发现有取白色的识、取红色的识、取蓝色的识……不同的所取对境,能取的心识也有所不同。那么,取白色的识是不是取蓝色的识呢?从对境角度来讲,肯定不是,但从有境角度来讲,只有一个心识。这时,会不会因为看到花色的布,变成具有各种心识的众生呢?不会。通过这种比喻可以了知,虽然在一个相续中可以同时出现不同心所,但不会变成很多相续的众生。

前面已经讲了遍大地法,一般来说,经部和唯识宗以上,认为这十种心所不一定与每一个心一起产生,其中只有五种遍行法——受、想、思、触、作意,会与任何一个心同时产生。

《俱舍论》本颂当中,其实有部分的心所并未包括进来,比如《大乘阿毗达磨》讲到五十一种心所,《毗奈耶经》讲到七十五种心所,但是从种类角度来讲,都可以包括在此处所讲的心所当中。

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名词,一般格鲁派经常会在一年中,专门学习《俱舍论》的第一品和第二品,每天讲一个颂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在两三天当中一直辩论,最后把颂词里的意义了如指掌,再进一步讲下一个颂词。格鲁派的夏丹德格西在《俱舍论疏》里说:真正学习俱舍的时候,在背诵颂词的同时,有关这一颂词的不同观点和所有附加内容,全部在心里自然而然显现,这时可以说俱舍闻思得不错了。

在座的有些人,可能背也背不好,即使背得好,也是文字上的背诵,对意义连字面也解释不清楚,这不算是闻思《俱舍论》。学院当中基本每年都会学一遍《俱舍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通过辩论方式来抉择,这是非常好的。

希望大家观察自相续,辅导员也应该注意,在辩论的时候不要互相说恶语,或者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运用各种语言来攻击对方,这不叫辩论,已经变成吵架了,干脆不要辩论好一点。如果真正在问题上沟通、提问,这还是有必要的。我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现在有些人的闻思,刚开始有一种热情,慢慢地好像越来越没有兴趣了,这不叫闻思,只是结下善缘、种下善根而已。

因此,大家对什么是遍大地法,遍大地法中有哪些心所,这些问题一定要记在心里。下面讲大善地法,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善心所明显出现时,下面所说的这十种心所也会同时出现。

辛二、大善地法:

信不放逸与轻安,舍心知惭及有愧,

二种根本与无害,精进恒时随善生。

所谓的信心,有清净信、欲乐信、不退转信,或者也可以说诚信。不放逸可以对治懈怠,经常观察三门的一种取舍,也就是时时刻刻不懈怠、不为散乱所转的心态,叫做不放逸。

轻安分身轻安和心轻安两种,身体获得轻安,做任何事情时身体堪能,一般欲界众生未修成真正的禅定之前,身体很沉重,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懈怠;心若获得轻安,对等持等善法任运自主,想坐禅就可以坐禅,想放松就可以放松,想念经就可以念经。有些人心没办法堪能,本来想好好闻思修行,但总是特别苦恼,没办法闻思,就是想在外面到处跑,可是走也走不了,住下来又很痛苦,今天学点这个,明天想点那个,一直在很烦乱的状态当中度过。这说明心未获得轻安。所谓的心轻安,不管是心在外境上专注或是自心安住,在任何时间当中都有一种自由。舍心是说心获得自在,不被昏沉掉举等外缘所转。

那么,大善地法有多少种呢?也有十种。

从烦恼心与随眠烦恼中得以清净的“信心”。对三宝、上师、善法等方面生起信心至关重要。佛经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没有生起来,自相续的功德也生不起来。所谓的信心可以经常串习,比如“对上师三宝不应生邪见,上师三宝的功德最为殊胜,其他功德无法与之相比,这是我唯一的对境”,经常如此思维可以对治自己的恶心,信心也会自然而然生起。

珍爱功德、不为外缘所转的“不放逸”。不放逸的心很重要,就像《入菩萨行论》里所讲的一样,如果没有不放逸的心摄持,甚至守持戒律等任何一件事情也不能成功。

内心堪能之“轻安”,心不随沉掉所转获得自在的“舍心”,恭敬功德与具功德者之“知惭”,畏惧罪业之“有愧”。《大乘阿毗达磨》和麦彭仁波切的《智者入门》中说:所谓的知惭有愧,以自己和出世间法为理由是知惭,以他人和世间法为理由是有愧。大概1985年还是1986年,当时还没有去五台山,摩尼宝那边没有这么多的房子,我刚来学院不久,堪布根登洛若给我们二十个人左右传讲《大乘阿毗达磨》。当时是夏天,整个草地上开满了黄色的花。他讲知惭有愧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我当时觉得:这种分析方法非常好。但其实很多论典里都有这种说法……

颂词中的二根本,即“无贪”与“无嗔”。这里的“无”,并不是指没有贪心或者没有嗔恨心的单空,而是指贪心和嗔心的对治,主要从善法方面来理解。

不损恼他众之“无害”。并不单单是指没有想要杀对方、想要打对方的害心,而是有一种对治的心,属于对治害心的善法心所。

喜爱善法之“精进”,如果喜爱善法,身口意必定会很精进。因此心是非常重要的。佛在《迦叶品》里说:所有的业可以包括在身语意当中,而身、语之业又可以包括在意业当中。内心喜爱善法的话,行为一定会精进。

此等即是大善地法,恒常随从一切善心而生之故。只要产生上述所讲的一种善心,比如信心等一种善心产生时,其他几种也会同时产生。因此,平时产生任何一个善的心念,会有十种心所同时产生,这是有部宗普遍承许的观点。大乘中观在分析心和心所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承认。无垢光尊者在有关大圆满的论典中,也经常引用《俱舍论》的教证说明心和心所的问题。

名言中可以这样承认,只要相续中产生一个善心所,就会有十种心所一起产生。就如《自释》所讲的一样,虽然有十种心所一起产生,但自己不一定发现,因为分别念的境界非常有限,只能发现比较粗大的分别念,除此以外,虽然善心所和恶心所都是成千上万,但自相续到底产生多少个分别妄想,自己不一定能发现。

辛三、大烦恼地法:

痴逸不信怠沉掉,恒随烦恼性而生。

痴心、放逸、不信、懈怠、昏沉、掉举,恒时跟随烦恼心而产生,因此叫做六种大烦恼地法。

不懂得业因果等道理的“愚痴无明”。所谓的痴,就像世间的有些人一样,本来业因果、前世后世等道理,通过回忆能够了解,通过教理分析,没有因果和前后世的道理一点不能成立,但这些人因为无明愚痴太浓重,根本不了知。这也是一种大烦恼地的心所。

不放逸的违品“放逸”,也就是在善法方面心不堪能,身语意没有任何约束。

精进的违品“懈怠”。在平时修行的过程中,有些心所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很清楚的,因为经常有人说“我很懈怠、我很懈怠……”,这些人经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对别人也说:“我现在很懈怠,背诵的时候一开始好像可以,现在又不行,我太懈怠!太懈怠!”好像自己懈怠是个大英雄一样,经常在金刚道友面前宣扬自己是懈怠者。所以,相续中有懈怠的心所,自称为懈怠者,就像背着包的人叫做背包者一样。

信心的违品“不信”,对三宝上师的功德等,丝毫欲乐信都没有,这叫做不信。

神志不清的“昏沉”。迷迷糊糊当中,早上听课也好,晚上背诵也好,有时候不知不觉中陷入昏沉,有一种产生睡眠的作用。

方便的话,很想翻译《智者入门》,之前翻译了十多页,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成,但愿以后能把这部《智者入门》呈献给大家。因为通达《智者入门》的话,一方面可以掌握《俱舍论》的很多道理,另一方面,还牵涉到天文地理、因明、中观等很多学问。真正想闻思修行的人,通达《智者入门》以后,自然而然会通达很多学问。

向外散乱的“掉举”,心一直向外散乱,没办法专注,一会儿跑这边去了,一会儿跑那边去了。

此等是大烦恼地法。为什么叫大烦恼地法呢?原因是它们恒时随从一切烦恼心而生。如果是小烦恼地法,不一定是所有的小烦恼一起产生。大家都知道,产生烦恼心的时候很容易发觉,实际里面还跟随着很多不同的烦恼心所等成份。

因此,为什么会有不同种类的心所呢?这是有原因的。产生一个烦恼心的时候,此处所说的烦恼心所都会产生,只是粗重不同而已。

不善和烦恼也是有差别的,烦恼、业、不善虽然经常放在一起说,但详细分析的时候有很大差别,佛教对这方面分析得非常清楚。现在世间上有很多心理学家,但他们不一定如此细致地分析过心和心所,而佛教对心和心所的分析,与现在世间的心理学有所不同,只要你跟随这种理论去分析,的确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里的分析,不但牵涉到今世,还牵涉到前世和来世的很多习气和因缘,而世间心理学只是针对现在的一种心理思维方式作分析。所以,真正去观察和对比的时候,会知道佛教具有的优越性!

辛四、不善地法:

不善地法有两种,即是无惭与无愧。

无惭无愧,本论当中是从不善法方面分的。

若问:不善地法有多少种呢?有两种,即无惭与无愧,也即知惭有愧的违品。因为此二者随从不善心产生,而并不随从其他心产生。无惭无愧不是其他的烦恼心所,完全是一种不善心,心不善良,因此叫做无惭无愧。

辛五、小烦恼地法:

怒恨谄嫉恼覆吝,诳骄害即小烦恼。

那么,小烦恼地法有多少种呢?有十种。

见到作害的对境而生嗔或苦恼心之“怒”,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发怒,看到对自己作害的或者不悦意对境的时候,生起一种苦恼心。怒和嗔还是有一点差别,这里的怒指有点生气但没有生大的嗔恨心,只是有点不高兴而已。

愤怒后屡生恼心之“恨”,就是怀恨在心,有向对方报仇的一种心态。比如一个人做过什么事,令我对他生嗔恨心,这种嗔恨心一直没放下来,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已经忏悔了,心里还是与这位金刚道友不说话。学院中的个别道友之间,一旦有了矛盾应该尽快忏悔,不然会障碍自相续生起功德。上师如意宝和传承上师们一直强调:金刚道友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如果有互相不说话的情况,不能共住。如果明明知道还这样做的话,对自相续产生功德等各方面,可能有很大障碍。所以,大家该忏悔的应该忏悔,没有必要一直怀恨在心。

心术不正狡猾之“谄”,不能忍受他人圆满之“嫉妒”。下面这几种心所,大家应该记住。一般像嫉妒、嗔恨等心所,可能比较清楚,有些像覆、谄等心所,平时说得不是很多,即使相续中出现也不太好分辨。

紧紧执著罪业之“恼”;隐瞒自己的罪过、不愿意说出去是“覆”;不向他众施予法财等,与布施相违之心态的“吝啬”;明明无有功德却装作有功德,而欺骗他众之“诳”。

谄和诳有一定的差别,自己本来没有功德,为了欺骗他人就开始宣讲自己如何如何具功德,这叫做诳;明明自己有过失,却害怕别人知道,这叫做谄。

自高自大之“骄”,骄的话下面还会再讲。骄和慢也是有差别的,前面好像讲过。损恼他众之“害”。

此等即是小烦恼地法,为什么叫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所断种类渺小、相应助伴渺小、所依来源渺小的心所。

第一个所断种类渺小是成立的,修断之故。这类心所比较细微,在见断时无法断除,只有在修道时才能断除。第二个相应助伴渺小成立,理由是它们仅与意识相应,与其他的根识等无法相应,所以范围非常渺小。有些论典中说,这类烦恼只与无明相应,除无明以外,与其他法不相应,因此说助伴渺小。第三个所依来源渺小成立,是因为它们只依靠意根。以这三种原因,称为小烦恼地法。

《俱舍论》本颂当中,以上已经讲了十遍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二大不善地法、十小烦恼地法,共有三十八种心所。这是颂词里宣讲的决定之相应的三十八种心所。所谓的决定之相应,意思就是说,只要一个心产生,前四种大地法中与之相应的心所必定会跟随出现,而小烦恼地法中的任何一个心所,在某些决定性的时刻也会产生,所以叫做决定之相应。

以下再补充一些不定之相应方面的心所法。

己二、不定之相应:

随逐欲界之善心,具有寻思伺察故,

共有二十二心所,有者加上后悔心。

从欲界心来讲,如果产生一个善心,必定有寻有伺,共有二十二种心所一起产生,有些人以此为基础加上后悔心,则有二十三种心所会产生。

既然类别决定的心所有遍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五种,那类别不定的心所有多少种呢?有八种,《俱舍论》本颂当中并未对这八种心所一一宣说。世亲论师言:“所谓寻伺悔,睡眠嗔怒贪,我慢与怀疑,此八称不定。”前面已经讲了三十八种决定的心所,这里讲到,寻、伺、后悔、睡眠、嗔心、贪心、我慢和怀疑,这八种属于不定心所。

那么,不定心所随从哪种心而生呢?

所随从的欲界善心有二十二种心所。上述所说十种善心当中,只要在欲界生起其中任何一个,同时会有二十二种心所一起产生,有部宗承许,只要有一个心所产生,其周围必定有十种遍大地法一起产生;因为是善心而有十大善地法;是欲界心的缘故,必定有寻有伺,上述二十种心所再加上寻、伺二者,共有二十二种心所产生。由于欲界心中有些要加上悔心,比如以前造作一些恶业,生起善心之后开始生起悔心:以前没学佛的时候吃过海鲜,现在想起来太可怕了!太残忍了!现在特别后悔!然后自己开始念:“嗡班匝萨垛吽、嗡班匝萨垛吽……”如果产生后悔心,则有二十三种心所产生,有些论师是这样认为的。

不善无杂二十生,具见亦有二十种,

四烦恼与嗔怒等,后悔其一二十一。

上一个颂词是从欲界善心来讲的,下面讲不善心。

大家首先要知道,所谓的无明,可以分不共无明和共同无明两种。圣天菩萨曾经说:如同身体具有身根一样,无明遍于一切烦恼。不论是烦恼地还是不善地,无明实际是遍于任何一个不善心的,只要是不善心,必定是无明的本性。这是共同无明。而不共无明也即本颂中所说的不杂无明,是指除遍及烦恼本身的无明成份以外,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傲慢、怀疑、恶见,也叫六毒,其中所说的无明,就称为不共无明。

不善心若与不共无明相应,则有二十种不善心产生;如果与恶见相应,同样有二十种心所产生;若与嗔怒等四种烦恼相应,则产生任何一种心所时,会有二十一种心所一起产生。

所随从的不善心是与其他根本烦恼不相混杂的无明相应,则有二十种,哪二十种呢?十遍大地法,不论善心、恶心任何一心产生的同时都必定会出现,还有六大烦恼地法、二不善地法以及寻伺二者。

具见也是同样,若与除坏聚见、边执见以外的最后三见相应,也是上述二十种心一同产生。为什么除去坏聚见和边执见呢?有部宗认为此二者是有覆无记法,不是不善的。下面讲第五品时会讲到,见可以分为五种,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其中的坏聚见、边执见的本性不是不善,因为是有覆无记法。依靠执著我的坏聚见和执著我常有中断灭的边执见,不会产生不悦意异熟果,它们只是产生烦恼的因。

若问:如果加上见解,不是成了二十一种吗?

不会成为二十一种。十遍大地法里有一个智慧,所谓的智慧,既有善心方面的智慧,也有恶心方面的智慧。比如产生烦恼心的时候,遍大地法里的智慧变成恶智慧,也称为邪慧;生起善心的时候就变成善智慧。智慧可以随着心所的不同而改变,上述所说的见解是不善的邪慧,已经包括在遍大地法当中,不需要再单独安立一种心所,所以不会出现二十一种心所的过失。

那么,为什么见解没有单独安立为心所呢?有部宗认为,见解只是一种假立法,不包括在本质性的心所范围当中。

六根本烦恼中,前面已经讲了无明和恶见,剩下的贪心、嗔心、傲慢、怀疑四种烦恼,怒等十种小烦恼地法以及后悔,这些不善法中具足任何一者时,都有二十一种心所一起产生,也即前二十种心所的基础上加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