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1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五课

思考题:

1.为什么只是眼根的对境才称为色处、色界?为什么只是意根的对境才称为法处、法界?

2.八万法蕴如何包括在五蕴中?

3.颂词“所有八万诸法蕴”中八万法蕴有何不同说法?

4.每一蕴之量有多少?各位论师有何不同说法?

丙五、二处决定之理:

为分别境与主要,故唯眼境称色处,

为摄众多殊胜法,故唯意境名为法。

有人提出疑问:十八界当中,眼根对境的色法称为色界;十二处当中,眼根对境的色法称之为色处。为什么眼根的对境才称为色,眼耳鼻舌身五根、声香味触四境,为什么不称为色?

对此回答:有两个原因,一是总的名称用于分别的外境。虽然五根与五境均是色法,但它们是分别的处,并不是总的处。大家都知道,色蕴是总的名称,眼睛对境的色法是分别的名称,而耳根对境的声音、鼻根对境的香味等,只是各自之处,不是总的处。比如槐树是树、柏树也是树,但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统一说“这里有树”,这就是将总的名称安立在分别的外境上。而且除眼之对境外,其余九者的对境,都可通过各自的名称来表达,比如耳根的对境可以用声音来表示,鼻根和舌根的对境分别是香和味,身根的对境用触来表示,眼睛的对境没有其他名称,因此将色的总名借用于分别的外境。第二个原因,眼睛对境的色法,不管是生烦恼还是造业,或者取境的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就像许多骑马者可以表示军队一样,因此用了色蕴的名称。眼根就像局长,耳根就像副局长……依此类推。或者说,眼根的对境是有见有对(即有碍),因而是最主要的色法,如此才以色来称呼,比如说,人中最尊贵的是国王。“有见”是能见得到的,“有对”是有阻碍的意思。有见有对在《俱舍论》当中是一种特有的名词,眼睛可以见到、身体接触时有质碍,这是色法的一种体相。就好像人中之王,人们称之为国王,同样,所有的对境和根当中,眼睛的对境最重要,因此将眼睛的对境用色来代替。

同样,所谓的法比较多,所有的处与界或者说有为法、无为法,这些都是法,为什么单单将意根的对境称为法处或法界呢?首先它可以包括受等众多法,也包括无为法的涅槃,因此非常殊胜,以众多和殊胜这两个原因,意根的对境称为法处与法界。

此处的颂词可能与唐玄奘翻译的不同,我本人认为唐玄奘翻译的颂词非常好,文字比较简略,内容表达非常全面,只是当时译文的方式比较难懂,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白话译文,很多人可能很难了解原意。另外,唐玄奘的译本中可能增加了一些颂词,不知道是梵语的问题还是藏语的问题。圆晖法师在解释的时候都会打上括弧,好像认为不是真正的原文。

我在翻译的时候,大多数引用唐玄奘翻译的名词,因为与《藏汉大辞典》里面的名词非常相合,现在人用起来比较方便。以前法尊法师翻译的有些名词,和现在《藏汉大辞典》里的名词不太相合。我想编写《藏汉大辞典》的很多人是比较著名的学者,可能对鸠摩罗什和唐玄奘的译文比较重视,因此在编《藏汉大辞典》的时候,主要采用了他们的译文。

唐玄奘翻译的译本,以当时的表达方式,现在的人一般很难明白。现在你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本《俱舍论自释》,也许很多人没看,一直让它“睡着”,这样的话,以后更不会看了。现在我们每天讲得这么少,最好是跟着进度参考一下《自释》的内容,看一看世亲论师真正的意趣究竟是什么样的。不管怎么样,学俱舍的时候,世亲论师的《自释》非常重要,方便的时候一定要拿来作参考。在理解的时候,根据唐玄奘的译文去理解,因为他是真正了不起的得地大译师,他的金刚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加持和价值。

乙二(摄他法之理)分二:一、摄法蕴之理;二、其他依此类推。

丙一、摄法蕴之理:

释迦牟尼佛传了八万四千法蕴,藏文中经常有法蕴的名词,汉传佛教的有些经典里说法蕴,有些没有说法蕴而是说八万四千法门或者三藏法门等等,实际上,用“法蕴”比较恰当。

能仁佛陀所宣说,所有八万诸法蕴,

无论词句或名称,均可摄于色行中。

大能仁释迦牟尼佛已经为众生宣说了八万法蕴,随教经部认为法蕴或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全部是文字构成的词句,有部宗论师则认为,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是心识前可以现前的一种名称。无论承许为词句还是名称,实际都可以摄于色蕴和行蕴当中。为什么呢?如果是词句,可以包括在色蕴里,因为词句可以是声音,属于五境之一;如果是名称,可以包括在行蕴的不相应行中。

有关八万法蕴,稍微有些不同的观点,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俱舍论》本颂和《自释》当中,都是八万法蕴,并未讲其他观点,那是不是所有小乘都承认八万法蕴呢?也不是。解释《俱舍论》的有些论师,藏传佛教非常有名的钦·江比样,他在《俱舍论大疏》中说:小乘不一定全部承认八万法蕴,也有承认八万四千法蕴的。

小乘很多论师承认: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法包括在八万法蕴当中。大乘则共同承许: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法是八万四千法蕴。我们也经常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广转了八万四千法蕴等。这一点,在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中有宣说。无垢光尊者说:克什米尔的有部宗主要承认八万法蕴,其他部承认八万四千法蕴。为什么其他部承认八万四千法蕴呢?他们有经典教证作为依据,比如《阿难经》中,阿难说:我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已经亲自听闻了八万多法蕴,在其他比丘面前,也听闻了两万法蕴。

阿难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当了二十年侍者,在二十年中亲自听了八万多法蕴。还有人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有四十年在转F轮,如果阿难在二十年中听了八万多法蕴,那另外二十年中应该还有八万多法蕴,这样的话,应该有两个八万四千法蕴。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不论哪一部经典,除八万四千法蕴以外没有其他说法。在阿难做佛陀侍者之前,有些经典中说,善星比丘一直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这个说法也不相同,有说是二十年的,也有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的。后来善星比丘生起邪见,他说:我在佛陀你的身边呆了二十多年,未见到功德。因此,释迦牟尼佛才换了阿难做侍者。

从上面这个公案可以看出,小乘自宗是承许八万四千法蕴的。《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说:声闻乘的阿难长者所得到的八万四千法蕴,可以包括在三藏当中。由此看出,《大乘阿毗达磨》认为小乘自宗是承认八万四千法蕴的,这一点有比较明显的记载。

在藏传佛教中,《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引用教证说:“调伏贪惑对治法,佛说律藏二万一,调伏嗔心对治法,佛说经藏二万一,调伏痴心对治法,佛说论藏二万一,同调三毒对治法,佛说密藏二万一。”藏地论师如此承认,主要是依据《宝积经》来说,这部经典中明显讲到八万四千法蕴。

此处主要是讲蕴的时候,因此针对法蕴等名词,有人提出了问题:其他经中还出现过其他蕴的名称,如法蕴、戒蕴等,它们是否包括在此处所说的内容当中?如果不包括,就出现除此之外的他法了。如此一来,五蕴的数量也就无法确定。如果包括,又是如何包括的呢?

经中云:八万法蕴均是身语意无染之能仁佛陀亲口宣说的。按照经部而言,成为耳根对境的词句,也即声音,可以包括在色蕴当中;依照有部的观点,成为意根对境的名称,可以包括在不相应行当中,属于行蕴。下面讲不相应行的时候,专门会讲到名称,有部宗认为,比如我的名字叫札西,它不是无情法也不是心识法,属于心法和无情法以外的一种实法。如果没有这一实法,有人叫札西的时候,我不会去答应,所以名字是一种实法。

有部认为所谓的法蕴是一种名称,因为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法是在意识面前可以思维、判断的。有时候可以包括在法处当中,其实法处里也有行蕴的部分。

既然说八万法蕴,一个法蕴的量是多少呢?

有者称谓一论量,尽说蕴等每一句,

身语意行之对治,相应宣说诸法蕴。

有些人说:一个法蕴的量是一部论典的量。也就是说,舍利子结集的法蕴之量或者《对法论》的量。还有人说,蕴等每一句就是一个法蕴的量,比如蕴、界等,每一个完整的语句称为一个量。也即五蕴中,蕴是一个量;十二处中,处也是一个量;十八界里面,界也是一个量。世亲论师自己的观点是,每个众生在身语意方面,都有贪嗔痴不良的愚痴和行为,为了对治这些,佛陀宣说了八万法蕴。世亲论师没有具体说法蕴的量是多少,颂词中不是很明显。在各大讲义里有关法蕴的量也有不同的说法。

蒋扬洛德旺波尊者在注释中好像有些不同的观点,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

若有人问:那么,每一法蕴的量有多少呢?有些人说:与对法论法蕴的量相同,有六千颂。这样一来,八万法蕴总共就有四亿八千万偈颂。或者,与圣者舍利子论典法蕴的量相同。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些人说:圆满宣说蕴以及“等”字所包括的处、界、缘起等,每一部的完整语句就是每一法蕴的量,而偈颂的数目不确定。能圆满宣说一部完整法的词句,不论有多少偈或者有多少文字,都可以称为一法蕴的量。

又问:那么,为什么宣说这些法蕴呢?为了对治所化众生贪嗔痴以及三毒平等八万行为,相应宣说了八万数量的法蕴。如果说:为了对治贪心、嗔心、痴心、三毒平等的烦恼,分别宣说两万一千法蕴,这样可能比较好一点。但这里说为了对治贪嗔痴和三毒平等的八万行为,相应宣说了八万法蕴。这种说法作为自宗也可以,但下面还是顺便讲一下法蕴的量。

从大乘观点,法友论师说:天王大象能驮的墨可以写成一法蕴。《华严经》里面有这种记载:善财童子依止了很多上师,在南方依止海云大师时,海云大师说,如果墨像大海、笔像须弥山,如此书写大乘的各类法门等,也写之不完、书之不尽。《报恩经》中说:提婆达多能背诵六万大象所驮的经典。《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里面说:一法蕴有一千颂。法友论师解释说:在印度,一个颂词有四句,一句有八个字,一颂有三十二个字,一法蕴有一千颂。如果是藏语,每一句都少一个字,一颂应该是二十八个字。

实际现在世间上没有这么多经典,为什么呢?《毗奈耶经》里有这种记载:释迦牟尼佛涅槃不久,有一位婆罗门国王毁坏佛教,将所有的佛经、佛像、佛塔全部毁坏,很多法蕴也因此隐没了。《阿毗达磨》的有些注释里说:佛陀涅槃以后,有关的法蕴,有些传到其他世界,有些被请到龙宫里面。这在《致弟子书》中也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