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佛说善生经 第09课 访问量: 1232 切换至听传承页面 返回: 学经课程内容
字体: A- A A+

第9课

上节课已经讲完了“东方”——父母跟子女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按照佛教的观点阐释六方之中的“南方”,也就是师生关系。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老师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作为弟子或学生,应该如何恭敬、承侍老师,以及如何在老师面前学习知识等道理。这些内容对我们的人生尤为重要。

如果你是佛教徒,那么你要清楚佛教对师生关系持怎样的观点;非佛教徒,也可以有这方面的研究,或是用好奇心去观察,看看佛教到底是怎样看待师生关系的。

这部分内容同样对双方都有要求。在我们学过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以及我们还没有正式学过,但从中引用过很多教证的论典,像《功德藏》和《如意宝藏论》,这些论典都详细地介绍了老师或者说上师的法相和要求,不管是世间的老师、显宗的老师,还是密宗的老师,对每一种老师都有不同的要求,不仅对老师有要求,对学生同样有要求——好学生的法相是怎样的,不好的学生又有哪些特征,这些道理都讲得清清楚楚。

作为修学佛法的人,要懂得这些道理。如果只是口头上说“我是佛教徒”,可是对于佛教的教义却一窍不通,这就非常遗憾。因此,我们要长期地学习,至少每天要掌握一部分内容,这样慢慢地积累,最终就像水滴汇聚成大海那样,我们也会变成智者。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

佛陀告诉善生:“弟子在敬奉师长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五种事。哪五种呢?”

“一者给侍所须”,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承侍老师,老师需要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如果老师需要提水、做饭……作为学生,也应该去帮忙。在藏地,学生会经常帮老师提东西、劈柴、挖地、种草,等等。凡是能够服务老师的事情,学生都应该尽量去做。

佛经中也讲:上等者法供养,中等者通过做事情承侍供养,下等者则是用财物进行供养。这里的“给侍所须”相当于承侍供养。如果你作为学生,却对老师需要帮助的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样不太好。当老师需要时,学生还是应该去帮忙。

“二者礼敬供养”,这相当于刚才所讲的三种供养中的财供养。

对学生来说,老师既是智慧的源泉,也是智慧的传授者,恩重如山。因此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供养老师。

免费真的明智?

不过现在的老师,可能跟古代的有所不同。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现在的老师在学校里有工资、薪酬,学生交完学费,也觉得老师给自己上课是理所当然;当然,以学费替代供养也无可厚非。可是近几年,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网络授课的方式,在网络授课兴起的同时,有些人就觉得:网课应该免费。

免费也许很难做到。不管是佛教的发心工作,还是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如果完全免费,志愿者们也很难维持,他们也需要生存,除了资源丰富的人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到长期免费工作。因此,我觉得适当收费是合理的,什么都免费的话,很多事情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当然,佛教的免费课程跟一般的网课完全不同——前者涉及到信仰,而且也有很多愿意提供免费服务的志愿者,所以许多时候不收钱也完全可以支撑;而世间的网课,如果完全免费,它的生命也许无法维持很久。

有些佛教徒很喜欢做志愿者,也经常做一些免费的结缘,当然,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确实很好,但这可能只是初步的想法,因发心是很好,但后面的体发心和果发心能不能坚持下去,不一定。因此,我觉得传播文化的书本或工具,背后要有适当的经济运转作为支持,这样文化的弘传才能够长期稳定地延续下去。

而且,在很多的场合中,大家并不能接受免费的东西。尤其是西方的个别群体,一提到免费,他们就比较担心:“这个为什么免费?是不是费用虽然免了,但其中却包含着很多广告内容?还是说它另有目的?是在赚取名声,还是在收取其他无形的费用?”当然,这些情况我们也无法排除,有些地方确实会这样。

可能以交费作为供养也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毕竟现在的人们生活在物质主义或者说消费文化盛行的世间,什么都免费的话,也不太好。

感恩智慧的源泉

其实,作为学生也应该要关心自己智慧的源泉——老师和母校。我看到有些西方的学生,他们功成名就之后,自己有了一些财富和能力时,会经常捐款给自己的母校,有的是捐一栋楼给自己的母校,有的则是为母校做很多慈善项目。有些名人,他们对自己的老师和母校会有一种感恩之心:我曾经在这里学习过,这是我的母校。

我们佛教也是一样,比如你之前是在某所佛学院或寺庙出的家,那么当你拥有了一定的威望和势力之后,不仅是在文化传播上不能忘记当初出家或闻思修行的道场,而且在其他资源上,只要有因缘,也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可是有的佛教徒却不是这样,比如说,你刚来到某所佛学院或寺庙时还羽翼未丰,可是当你羽翼丰满翱翔蓝天时,却对自己智慧和财富的源泉——当初待过的道场,再也不闻也不问。即使从世间的人品和良心上讲,这样的行为也值得深思。所以我希望各位,包括在座的法师们,对于曾经学习、生活过的道场,要怀有感恩之心。

在香港,我看到学校的道路和大楼,很多都是名人捐赠的。后来才了解到,原来那个捐马路的名人,曾经在这所艺术学校读过书,原来那个捐大楼的名人,以前是这里中文系的学生。作为世间人,他们在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也会对母校有感恩之心。当然,这是从财富方面讲的,其他方面我们也要思考。

这以上讲了对老师的礼敬供养。

智慧的传递,需要缘起

“三者尊重戴仰”,这一点主要是从学生的行为方面来讲,学生应该爱戴、敬仰自己的老师,而不应该认为老师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学生应该跟老师平起平坐。

其实,有些知识的传递需要缘起。以前一位名叫果仓巴的大德说过:“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上师是最好的缘起。”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缘起法,如果你对上师或老师特别恭敬,那他们相续中的知识和智慧,会自然而然迁移到你的相续之中;相反,如果你刚开始就对自己的老师有种嗤之以鼻的厌恶感,或者是缺乏敬仰之心,还经常对他产生邪见的话,那想依靠他获得智慧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应该记得,《功德藏》中讲过,具四颠倒的人常常将上师看作獐子,上师的法看成麝香。也就是说,如果接近老师只是为了获取他相续中的知识,而对老师的其他方面却一点都不认可,不仅不认可,反而经常在背后说坏话,那么,老师的知识不会给这种人的相续带来任何利益。

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们藏传佛教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爱。什么样的爱呢?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他希望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而学生同样十分爱自己的老师,哪怕只是提到这位老师的名字,学生都会汗毛竖立,非常敬仰。

我觉得自己对上师们是有恭敬心的,但是当我看到另外一位堪布对他上师的恭敬心时,我都自愧不如。只要一提到他老师的名字,他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每次都是这样。我注意到了以后,一般不在他面前提他老师的名字,不然他又哭很长时间,都没办法谈事情了。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好像每次看见他,他都在哭,后来才明白,噢,只要一提到他老师的名字,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流眼泪,好像眼泪早已等在眼眶边上,很快就“呜”地一滴一滴出来了。所以后来,我们谈事情时,我就不提他老师的名字。像这样对上师强烈的感恩心、自然而然的尊重心,会让你获得真实的利益。

“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作为学生,对于老师或上师的任何言教、教诲,会恭敬地随顺实行而不违背,会依教奉行。

所谓的弟子,《释氏要览》中是这样解释的:“学在我后。名之弟。解从我生。名之子。”从学习知识的层面来讲,老师的知识更为丰富,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知识,因此学生被称为“弟”;而从产生智慧的层面来讲,学生的智慧来自老师,因此学生相当于老师所生之“子”。

真正的学生或弟子,会老老实实地听从老师的言教,而不敢有任何的违背,并且也会尽己所能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行持,而且这对学生自己来说,也非常有利。

“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作为学生,应该将自己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法(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全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记性好一点的,则应全部记在心里。

以前的印度,许多阿罗汉和大德们,将佛陀的言教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后来的有些大德,也是将自己根本上师的教诲,一字不漏地做了记录,像《普贤上师言教》和《前行备忘录》等很多上师的教言,都是上师在讲的时候,当时的弟子记录下来的。

如果弟子将上师或老师的教言,甚至连开玩笑的话语都全部记录下来的话,那以后在弘扬老师的正法或知识时,就可以说:“当时我的上师在宣讲这部经论时,表情是什么样的,所讲的内容又是什么。”那个时候,就能将这些有趣的细节分享给与你有缘的众生。

这里的“从师闻法,善持不忘”也是《善生经》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大家都是热爱知识、喜欢学习的人,我们也应该尽量将前辈大德或传承上师们的教言记录下来。也许短时间内,这些教言就会让我们得到受用;如果暂时不能用,那再过十年、二十年……总之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派上用场。所以我们作为弟子,应该很好地去行持“从师闻法,善持不忘”。这是最后一条弟子的法相。

以上五条是对学生或者说弟子的要求。

这五条,我做到了吗?

我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也经常反思、总结。在“给侍所须”方面,我也是尽心尽力地承侍,这么多年来,还是身体力行地做过一些事情。然后是“礼敬供养”,在最开始依止上师时,我并没有这方面的资具,后来稍微有了一些,也是无有吝啬的供养上师。第三者“尊重戴仰”,我既没有对上师产生过邪见、也没有跟上师闹得不愉快,更没有破坏过大的缘起。当然挨批评是有的,但也不算真正的批评吧。就像我上次在课堂上说过的,上师如意宝也批评过我们留胡子。以前我也有胡子,慈诚罗珠堪布也有一点。我有时候特意整理一下自己的胡子,觉得那样好像比较好看,毕竟年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好奇心吧。但上师显现上对此不太高兴,所以我后来就没有留胡子了。

不知道我昨天说的那些人,现在还有没有胡子?没有了是吧。我昨天看到三个人有胡子,今天一个也没有了。这也可以说是依教奉行,尽量按照上师说的那样去执行。

最后“从师闻法,善持不忘”,我也不敢说自己善持不忘,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很努力地将上师的教言铭记于心。不过有时候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因为当时设备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以致上师讲的很多事情都没办法记录下来。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好像人就是这样——等上师圆寂了,弟子们:“哇!上师说的都很重要!”然后到处去找磁带、录音,但找也找不到什么了。前天,我在家里找到一些法王当时的录像,但是现在的任何机器都没办法把那些磁带翻录过来,那个时候的磁带是四方形的,而且特别大,现在要播出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有时候也没办法吧。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闻,令善义解;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己所知,诲授不吝。

接下来,佛陀告诉善生:“师长对待自己的学生,同样有五种要求。哪五种呢?”

这里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对老师同样有要求,双方都有责任,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用一本《学生手册》来规范自己,而老师就可以肆意妄为,什么规矩都不需要,不是这样的,双方都需要规矩。

“一者顺法调御”,老师或上师,在教育学生或是给学生做开示时,要随顺法的真实意义。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有相应的规则,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世间法或佛法的规则如理如法地为学生宣讲,并非老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什么都不懂却凭着自己的分别念胡言乱语。

传道、授业、解惑

世间也经常讲“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老师,首先要“传道”,要教导学生做人以及行为规则等方面的道理。然后是“授”,教授学生知识,既可以是世间的知识,也可以是出世间的知识。最后是“解惑”,老师要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对于老师来说,其实“解惑”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好像有些学校的老师,只是在黑板前简单地讲一下知识,课讲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自己的学生——“这个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怎样?”“他有什么样的困难和痛苦?”“又有哪些疑问?”这些从来都不关心。

实际上,对于真正的老师来说,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是非常重要的责任。因为学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长,他对很多事情还懵懵懂懂,有许多疑问,疑惑心也比较重。像有些新来的佛教徒也是这样,刚开始问题特别多,到了最后却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有的佛教徒在待了五六年之后,再让他问问题的话,他也只会“嗡玛呢巴美吽……”,再也问不出问题了,“解惑”已经圆满了。很多人是刚开始问题太多,最后问题又太少,过多过少都不好。

深入钻研,善于提问

对于佛教徒来说,深入钻研真的是很重要的品质。深入研究可以开发自己的智慧,获得灵感和创意。之前我们讲过,以色列的父母一般会问自己的孩子:“你今天在学校里问问题没有?”日本的父母会问:“你今天在学校里给别人添麻烦没有?”然后其他有些地方的父母就问:“你作业做完了吗!你今天得了多少分?”

分数可能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问问题,孩子应该从小就养成问问题的习惯。西方大部分的学校有这样的规定,学生如果不问问题就得不到学分。可是我们有些地方,好像孩子们从小就觉得问问题是很丢脸的事情,经常提问的人则会被大家认为“这个人分别念很重”。其实这些都不要紧的,关键是自己要善于问问题。

佛教徒也应该多问问题,特别是才刚进入佛门,自己也许还有很多的怀疑和疑惑需要遣除。我有时候看见很多道友在开放的环境中互相问问题,对重要的问题,他们还会有一些辩论,虽然有时候听上去像是在吵架一样,但也可以吧。萨迦班智达也讲过:“若二智者共商议,则将生出善智慧,姜黄硼砂配一起,便会变出余色彩。”当两位智者聚在一起时,会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所以说,大家很有必要以开放的心态互相交流。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真的很重要!

有些密法班的道友说:“道友之间不能交流密法。”其实我也并没有说不能交流,私下交流是可以,但能不能辅导密法,不好说,互相问问题、交流,这应该可以。

不仅问问题很重要,回答问题同样重要。法师、辅导员在回答问题时,懂了就回答,如果不懂,却故意用专业术语含糊其辞,把别人糊弄过去,这也不合理。

总之,老师一定要“解惑”,要遣除他人心相续中的疑惑,然后他们才会对正法和真理有新的、正确的认识。对老师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者诲其未闻”,老师应该讲一些学生从来没有听过的知识、故事或教证。不是一个故事今天讲明天又讲,如果每天讲同样的教证,可能学生也会心烦,“又要讲这个。”像我这样,人老了,有点糊涂,昨天讲完,过后就忘了,今天又开始讲,我也担心你们心烦。当然,人们对于关心的事情会经常强调。我有时候是故意重复好几次,像生活佛教的一些理念,说一次可能不行,再三地说大家能记住。

老师还是应该多为学生传递新知识。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老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和磨练。现在不像以前,以前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但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自己可以在网上学习,如果老师不爱学习,可能学生最后学得比老师还多。老师一上讲台,什么都不懂,学生却早就备好了课;老师不备课,学生却把课备好了,那老师还是挺丢脸的。

所以,我们作为老师,最好是每堂课都能给自己的学生讲授一些新的知识。我备课的时候,也会尽量多翻一些书,然后将教证和公案中所体现的佛教思想或是世间的道理,以契合时代与生活的方式开示给大家,这样你们听着也许会有一些新鲜感。这种新鲜感还是会让一些听者受益。如果开示的时候,完全照本宣科,没有一点新的体会,这在佛教中也不允许。

够格才能收弟子

以前印度有一个叫尼犍子的裸体外道,辩论、修行都很厉害。

他当时到处挑衅:“不管谁来跟我辩论,我绝对不会输。”这让很多佛教徒都感到害怕。

于是,舍利子就去跟他辩论。其实按照舍利子的智慧,辩倒尼犍子是轻而易举的,但舍利子又转念一想:如果太快将他击败,他可能面子上过不去,这样不一定能度化他。所以舍利子跟尼犍子持续辩论了七天,之后才在国王、大臣等很多人面前将尼犍子击败。

按照印度的规矩,辩输的尼犍子必须皈依佛教。可是他觉得舍利子身材不够高大,长相也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愿意在舍利子面前皈依。但他看到舍利子旁边有一位名叫“跋难陀”的比丘,长相庄严、身材高大,他心想:“舍利子都这么有智慧,那跋难陀的智慧可能更加超胜。”于是,他就在这位可爱的老师跋难陀面前出家了。

出家之后,尼犍子经常去找跋难陀问问题,可是跋难陀却一个也答不上来。跋难陀已经出家十年了,却回答不了尼犍子任何一个问题,这让尼犍子又开始轻贱佛教:“这个佛教徒真笨!出家这么多年了,连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他还不如我们外道。”

这件事后来传到佛陀那里,于是佛陀规定:不管出家的时间有多长,只要智慧不足,就不能收徒弟。

有些人好像智慧也不怎么样,学历也不怎么样,可是一出去就迫不及待要收徒弟。也许别人刚开始跟你接触时,觉得你的长相和谈吐都还不错,但他真正成了你的徒弟之后,要给你问问题时,你又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个时候,你可能会说:“你不能跟我问!我是你师父,你不能跟我这样说话,以后不准问我问题,弟子不能随便问师父!”

所以佛陀也说,如果智慧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足的话,就不能收弟子,收皈依弟子也不行。为什么我们要讲上师的法相?作为上师,自己至少要有一点可以给别人传授的知识才行。

“有用的知识”

当今时代,没有用的知识,即使传授得再多,人们也不会有兴趣。但如果讲出来的话语,对他们今生的生活、工作以及心态都能有所帮助的话,即使讲者长得不是很好看,地位也不是特别高,但这样的人也确确实实能利益到人们。关键在于,我们所讲的东西,能不能让世间人用得上,让人们得到受用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讲历史、诗学以及比较玄妙的知识时,极少数人能接受,但大多数人可能就没什么兴趣。

现在很多学校也是将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呢?就是能赚钱、能很快变现的,像会计一类的知识;而“无用的知识”又是什么呢?也许从哲学、宗教或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是有用的,但要在短时间内将其转换成美金或人民币的话,会有一点困难,需要间接的过程,这种知识就是“无用的知识”。这种知识人人都看不起,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你作为老师,在摄受弟子时,也要观察哪些知识是弟子很快就能用上的,这些知识要尽快传。当然,佛教中“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只与能否解脱、能否调伏烦恼有关。

“三者随其所闻,令善义解”,老师不仅要给学生宣讲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思维明白其中甚深的意义,并不是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不能只让学生了解浅显、表面的意义,却无法通达其中甚深的原理。

比如说,如果要讲佛教的道理,那佛教的理论、整体框架以及它的延伸义,等等,这些都应该让对方明白。如果你只是简单笼统地介绍,却没有深入细致地讲解,那学生也可能没办法接受那些道理。

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举一反三,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维问题。老师自己也应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开阔地思考。

一名非常优秀的老师,他的学生在世出世间两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师生间的纽带

尤为重要的是,老师自己一定要热爱知识,如果自己都不热爱知识,那还跟学生传什么法?讲什么课?如果一个老师,整天忙的都是做买卖之类的社会交易,心根本不在知识上,这样的人去教学生,最后只会误人子弟。就像有的老师,他虽然被称为老师,但他的心思并没有放在教书育人上,讲课时敷衍了事,课后也不会关心学生,那他给学生带来的利益肯定微乎其微。

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连结的纽带,跟社会其他阶层比较起来,是有所不同的。对于知识的热爱,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老师要热爱知识,学生也应该热爱知识,对于闻思、背书以及辩论等与知识有关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充满兴趣。假使老师不喜欢知识,学生也不喜欢,那师徒之间可能只剩下君臣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就是缺失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因为大家都对知识没有兴趣,这真的是很大的问题。

因此,选一位好的老师就非常关键。因为老师的思想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特别爱学习、爱思考、爱修行,那么大部分学生对于闻思修的兴趣也自然而然会被带动起来。

“四者示其善友”,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结交善友。

学生缺乏经验,对很多事情都比较迷茫,他很难分辨哪些是好人,哪些又是恶友,所以老师应该为学生的交友提供建议——什么样的人可以接触,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如果跟恶友(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接触,那自身的前途和智慧等各方面又会受到哪些不好的影响。这些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老师应该经常讲给学生听。

可是有的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讲个课,然后下课就走了,学生的心态、行为等各方面都不管,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作为老师,还是要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尤其是在依止善友方面。

“五者尽己所知,诲授不吝”,老师应该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倾囊相授

我在讲《维摩诘经》时也说过:“作为老师,应该毫不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弟子。”可是有的人却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如果我把所有的秘诀全都传给别人的话,那我自己怎么办呢?”所以他不愿意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来讲,这样的想法确实不好。

我也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我很想在离开人间之前,把以前所有得过的法,无论是显宗的法还是密宗的法,很着急地讲给有缘者——无缘的人不会想听,我也无所谓。但是对有缘者,我就经常想:我以前得的这个法,对我利益特别大,只要各方面因缘具足,我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有缘者。

其实不吝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吝啬,不愿意传法,课堂上只讲一些浅显的内容,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要收费才教。现在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课堂上讲一套,私下才教真正的内容,但是要收费。我前面也讲了,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是可以,但如果把知识和佛法当作赚钱的工具,甚至当作买卖品用金钱来交易的话,会有非常大的过失。

作为老师,应该以真诚的心,将自己所拥有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有缘的弟子、学生或朋友。

《毗奈耶杂事》中也说:“若能如是弟子于师。以敬顺心为供侍者。能令善法相续不绝。”如果让自己的学生真正得到了善法,他们就能让善法恒久地流传下去,永远也不会间断——当老师以这样一颗心对待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时,就不会再对学生有任何的保留了。

实际上,老师保留知识对自己的来世也不利。本来周利磐陀伽(小路)尊者的前世是一位了不起的法师,但后来因为吝法,不愿意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结果他这一世成了特别愚笨的人。

所以说,老师不应该对学生有所保留,而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就像《释氏要览》中所说的那样:“和尚于弟子。当生儿想。弟子于和尚。当如父想。”如果你将自己的弟子当作儿子一样看待,那你肯定不会不给他传授知识。同样,弟子也应该将自己的老师看作亲生父亲,而不能看作一般的世间人。这样一来,我们之间会有一种爱的连结,有了这样爱的连结,老师不会吝啬,弟子也一定会受益匪浅。所以,对老师来说,无有吝啬地传授知识非常重要。

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陀告诉善生:“如果弟子以恭敬心承侍师长,那么双方都会得到快乐,生活也不会有忧虑和畏惧,今生、来世都会非常快乐。”这以上讲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讲夫妻之间的关系,这对在家人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内容。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

佛陀告诉善生:“丈夫应该以五种事恭敬地对待自己的妻子。哪五种事呢?”

“一者相待以礼”,作为丈夫,应以恭敬、礼貌的态度对待妻子,发自内心地爱妻子,而不是对妻子不屑一顾,只是将她当作受用物——在以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制度中,男人只是将女人当作仆人,当作自己生活中独自享用的受用物,除此之外,根本不把女人放在眼里,这种态度完全不合理。对于妻子,丈夫应该以礼相待。

“二者威严不阙”,丈夫要尊重妻子,对妻子的尊重不能有所欠缺。对妻子的选择以及她的行住坐卧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放在眼里,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三者衣食随时”,作为丈夫,应当根据时节,提供相应的衣食给妻子。在以前的社会制度中,妻子的衣食等资源可能需要丈夫来提供。因此,丈夫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为妻子提供相应的生活所需。

“四者庄严以时”,丈夫还应该为妻子提供她用来庄严自身的物品。像衣服、耳环、戒指,甚至是名牌包包,以及各式各样的奢侈品和化妆品,这些都要提供。反正她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对吧。

“五者委付家内”,一般是妻子主内,丈夫主外,丈夫应该将财物交给妻子管理。妻子在财产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权力,丈夫也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如果除了买菜钱以外,妻子什么权利都没有的话,这也不合理。

现在这个社会确实比较特殊,好像很多夫妻之间互相都不信任,夫妻之间的信任度也不像以前那么高,听说有的夫妻,会隐瞒各自的银行卡密码,结婚之前还要先财产公证……总之有各种说法,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但不管怎么样,这里讲到丈夫还是应该将家里的财产交给妻子管理。

像以前,我家里的钱虽然很少,但我妈妈还是会管钱。爸爸有时候出去挣点钱,但那个时候钱都不多,十几二十块左右。我记得每个月都要去买粮食,可能需要十块五块的。家里没钱的时候,就要跑去亲戚家借,这个时候妈妈就对爸爸说:“这个月买粮食的钱不够了,你要不要去借一下?”然后爸爸特别不好意思。不过他有一个亲戚比较可靠,他就经常去那个亲戚家借。爸爸借完,过一段时间一定会还。我爸爸还是很守信用的,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在约好的时间之前,把钱还给人家。

现在的家庭中,有些可能是母亲管钱,有些是父亲管。但不管怎么样,丈夫还是应该将家里的财产等很多权利委托给自己的妻子,让她负责管理,否则很多事情也不好办。

这以上讲了丈夫对待妻子的五种方式,这些都很重要。你看,在佛教中,夫妻之间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情况——并非事情都归妻子做,而权力都在丈夫手里。这里将丈夫的义务和妻子的权利都讲得很清楚。

“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佛陀告诉善生:“丈夫应该以这五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妻子。”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

作为妻子,同样需要以五种事恭敬自己的丈夫。哪五种呢?

“一者先起”,以前一般是妻子早上起来做饭、做家务,可能现在也是这样吧,除了一些女强人、女老板之外。有些女权主义者、女强人、女老板,整天让自己的丈夫炒菜做饭、做家务,要求丈夫早起晚睡。

像我们藏地,一般母亲会很早起来做饭、挤牛奶以及干其他的家务活,基本上没有父亲早起烧水、煮茶的情况;我看到山东、山西等很多地方的传统也是这样的。甚至有些地方,男人们在饭桌上吃饭,一边喝酒一边吵,然后他们的妻子就在旁边端茶倒酒。印度好多地方也是这样。

所以说,虽然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也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平等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吧,慢慢来。不过这部分内容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只是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来讲,丈夫确实经常外出,而家里的很多事情,也只有交给妻子来做。

“二者后坐”,妻子早上起来做事情,然后炒菜做饭,这些都弄完了之后再坐下来。可能现在很多家庭也是这样的情况吧。

“三者和言”,作为妻子,言谈举止要温和,不能粗鲁。一位妻子,如果看上去像“金刚亥母”“忿怒佛母”,说起话来也是“狮子吼”,这样可能不太雅观。像苏格拉底的妻子,她刚开始像小绵羊一样,轻声细语,特别温柔,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因为吵架特别厉害而出名了,以致左邻右舍都认识她。这样的妻子可能会给家里带来很多的痛苦。作为妻子,还是应该“和言”。

“四者敬顺”,妻子对丈夫应该有恭敬之心,要尊重、随顺自己的丈夫。

个性、业力与夫妻关系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结婚?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和一种“自我中心感”。两个人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出来,但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就没办法再继续过下去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在纠结:“到底结还是不结?离还是不离?”

当今时代,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体制、结构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古代的家庭文化比起来,现在确实非常不一样。尤其是年轻人,有些独生子女的个性还是非常特殊,他们的心态和价值观跟很多人都不相同,这样的话,夫妻之间也没办法相互理解,更没办法包容,所以很多的家庭矛盾也确实难以调和。

另一方面,夫妻之间不和合也可能跟业力有关。

《佛说夫妇经》中有一则公案讲的是一名佛教徒与他的妻子之间的因缘。

有一位佛教徒,他有一位相当年轻的妻子,相貌美妙庄严,智慧、辩才出类拔萃,才华、财富样样具足。

可是后来,妻子的一举一动他都看不惯,他特别讨厌自己的妻子,却喜欢上了一个又老又难看、经济条件也特别差的老太婆。

妻子整天被丈夫看不惯,实在没办法,妻子就对丈夫说:“你如果一直看不惯我,那我就去出家了。”丈夫非常高兴,说:“可以,可以。你去出家吧!”然后妻子就出家了。

可能妻子在家时就已经有了很强的出离心,所以出家后修行特别精进,很快就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那个难看的老太婆死了之后,丈夫又让原来的妻子也就是那位阿罗汉比丘尼还俗。她那个时候都已经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肯定不会答应的。

妻子跟佛陀说了这件事情。佛陀就开示了其中的因缘:“你们俩不仅这辈子是这样的关系,实际上你们前世也是如此。你丈夫前世是一位很厉害的婆罗门,而你当时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智慧的美女。

他在娶你后不久,又爱上了一个特别难看的仆女。然后他们互相勾结,把你骗到了森林中。

你的丈夫爬到一棵果树上,在上面吃成熟的水果,未成熟的就扔下去给你吃。你当时就说:‘你干吗自己吃成熟的,不成熟的就扔给我?’他想骗你爬上果树,就说:‘那你自己上来摘吧!’然后就下去了。等你爬上去之后,他们马上用荆棘把树围起来,让你没办法再下去。然后他们离开了,扔下你一个人在树上痛苦地挣扎。

这时,正好有一位国王在森林里打猎。当他发现有一位美女在树上不上不下时,觉得这是很好的因缘,于是就把你带回了皇宫,你也成为了他的皇后。

你跟你的丈夫不仅是今生不和,他前世也是如此对待你。”

所以,有些时候可能是因缘的牵引,两个人刚开始关系好像还不错,但后来却水火不容。这其中可能有业力的原因,也可能跟个性不合或文化冲突有关。但不管怎么样,妻子还是应该恭敬、随顺自己的丈夫。

“五者先意承旨”,对于丈夫心中所想的事情,妻子应该要提前预料到。如果丈夫还没开口,妻子就已经心领神会了,这样的妻子非常聪明。

因为妻子的情商很高,所以夫妻相处一段时间后,基本上丈夫想表达什么、想做什么,妻子都心里有数。夫妻之间,彼此心心相印。对于丈夫喜欢的事情、要做的事情,甚至是心中所想的事情,妻子完全清楚,而丈夫也完全能明白妻子的心,这样默契的夫妻,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很好的。

我们现在用的这个译本,对丈夫的要求有五条,对妻子的要求也是五条。但在《中阿含经》的译本中,对妻子的要求有十三条,支法度的译本是十四条;这两个译本,对丈夫都只有五条要求,就像比丘戒和比丘尼戒有数目差距一样。这可能会让女权主义者不高兴。所以这次我们选的是《长阿含经》的译本,这样大家都好接受,反正丈夫是五条,妻子也是五条。你们以后要弘扬《善生经》的话,可能选这个译本会方便一点,不然他们提很多问题时,你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对吧。

还有一部经典,是佛陀为给孤独长者的儿媳妇所宣说的,叫《玉耶女经》。这里面也讲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妻子——有像母亲一样的妻子、有像仆人一样的妻子、有像姐妹一样的妻子,等等,好像讲了七种。当然这七种里面,有的妻子是有其他目的的,而有些则是想夺丈夫命的或者说像怨敌一样的妻子。其实在佛教里面,对这些也分析得比较多。

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陀告诉善生:“如果夫妻之间,能如上所说的那样互相对待,那么夫妻双方都会快乐,而不会有痛苦。”

有爱的家文化

我们作为佛教徒,也应该关心家庭。我也希望在家佛教徒的夫妻关系能有所改善。佛教徒也应该弘扬能让家庭和合的文化,而不要一直劝别人离婚,不能结婚,“你们不能结婚”“快离婚啊!”也没有必要这样去宣传。不然他们真的离婚了,还是会很痛苦的。

有些人在离婚之后真的非常痛苦,因为整个家庭结构都已经崩溃了,那么长时间的努力,结果前功尽弃,什么都没有了。很多人在离婚后的一个星期,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一直失眠。

虽然有极个别明星和极少数人,说离婚之后生活更加快乐,更加幸福。但这是特殊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讲,离婚是一件让人特别伤心的事情。而且父母的离婚,可能还是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佛教是以和为主,大多数佛教徒也都是在家人。如果以上讲的内容,在家佛教徒都能一一做到——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随顺丈夫,夫妻之间以礼相待,那么夫妻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和谐、美满。其实,佛陀对在家人的这些开示确实讲得非常好。

作为出家人,我们可能对在家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各种痛苦和烦恼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他们有时候还是很可怜、很痛苦的,我们也很想用佛法的真理和智慧拯救他们的心。毕竟个体的家庭关系,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家也应该思考,我们应该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爱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当提到爱时,尤其要想到佛教中的“大爱”,因为这种爱也许超越了夫妻之间个人主义的“小爱”。作为佛教徒,即使到了一定的时候,夫妻之间的世俗感情已经淡化了,但彼此之间的爱也许会更加伟大。如果拥有了这种慈悲和爱,也就能接受与自己思想不同的人,甚至连伤害自己的怨敌,也完全可以包容,更何况是与自己有缘的终身伴侣呢?所以在维护夫妻关系方面,大家也要做一些努力。

总体来讲,很多佛教徒确实有进步。也许学佛之前,我们的家庭状况并不理想,但学佛之后,很多方面都有了改变——不像之前那么敏感、小气,待人接物也越来越宽容。实际上,大多数的痛苦都源于自己的无知、执著,或是某些特殊的习气。

因此,也希望大家按照《善生经》所讲的那样去行持,让在家群体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成员之间也能够和睦相处。这方面,听课的各位,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要去努力。

我相信这次听完《善生经》,很多人都会有所改变,在对待家人、老师时,也完全能够放下自我主义的心态。

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伤害的,最主要就是自私自利和自我主义,自私自利和自我主义确实害了我们。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我与自私,多去关照对方的烦恼和痛苦,那么相互之间很多方面都可以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