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重罪者生极乐国与因果相符吗? 返回

重罪者生极乐国与因果相符吗?

  


观经四帖疏 37

善导大师 撰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5>就行立信:行有正行和杂行两种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1/正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

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正行的体相:以专为正,专一地依止往生净土的经法来不断地行持。

 2/杂行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3/正行和杂行的差别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6>总结深心 

【故名深心。】

 

 ③回向发愿心 

<1>释回向发愿心——往相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2>回向发愿心必具至诚心和深心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作得生想。

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3>不被解行不同、邪杂人等的疑难惑乱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噵不得往生。

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问:身口意的极重罪业都是把心系属在三界恶道中,怎么可能一生修福念佛,就入到无漏无生的佛国,永远证得不退位呢?这是因果不符的事情。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

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

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答:诸佛针对众生所禀受的业识和机缘,施设不同的法门,起到不同的利益,这并非千篇一律。

所以各自随着自己的好乐而修持相应的行门,就一定能够速疾解脱,不要在这上面争论纷纷。

如果要学解,从凡夫到圣位乃至佛果,一切没有妨碍都可以学。

如果要学行,一定要借有缘的法,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得很多利益。

作为净土行者要立定信仰,一往无悔,这样就能够得到利益。


QUESTIONS

思考题

1、什么是“就行而立信”?正行、杂行分别指什么?二者的差别何在?

2、从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解释回向发愿心。


REVIEW
往期 精彩 回顾

观经四帖疏 01

观经四帖疏 02
观经四帖疏 03
观经四帖疏 04
观经四帖疏 05
观经四帖疏 06
观经四帖疏 07
观经四帖疏 08
观经四帖疏 09
观经四帖疏 10
观经四帖疏 11
观经四帖疏 12
观经四帖疏 13
观经四帖疏 14
观经四帖疏 15
观经四帖疏 16
观经四帖疏 17
观经四帖疏 18
观经四帖疏 19
观经四帖疏 20
观经四帖疏 21
观经四帖疏 22
观经四帖疏 23
观经四帖疏 24
观经四帖疏 25
观经四帖疏 26
观经四帖疏 27
观经四帖疏 28
观经四帖疏 29
观经四帖疏 30
观经四帖疏 31
观经四帖疏 32
观经四帖疏 33
观经四帖疏 34
观经四帖疏 35
观经四帖疏 36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