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如何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 返回

如何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

  


观经四帖疏 33

善导大师 撰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十二、普观

【十二、就普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六:】

(一)牒前生后

【一、从“见此事时”者,正明牒前生后。】

(二)作自往生想

【二、从“当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凝心入观,即当作自往生想。

即有其九:

一、明自生想;

二、明向西想;

三、明坐华想;

四、明华合想;

五、明华开想;

六、明宝光来照身想;

七、明既蒙光照,作眼开想;

八、明眼目既开,作见佛菩萨想;

九、明闻法想。】 

(三)定散无遗,守心常忆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下,至“不失”已来,正明定散无遗,守心常忆。一则观心明净,二则诸恶不生。由内与法乐相应,外则无三邪之障。】

无论是在定位还是散位,都不能忘失观境,心要守好,常常忆念不失坏。

①使得观行的心很明净

②使得各种恶念不生

由于内心与法相应,外现就没有三邪的障碍。

(四)观成之益

【四、从“见此事已”已下,明观成之益。】

(五)总结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六)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

【六、从“无量寿”下,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已来,正明重举能观之人,即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

斯乃群生注念,愿见西方。故彼依正二严,了了常如眼见。】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解普观竟。】


 

十三、杂想观

【十三、就杂想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一)结劝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结劝生后。】

(二)易境转心入观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已下,正明观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来教诸众生易境转心入观。

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宫宝阁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中,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等处,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为令机境相称,易得成故也。】

(三)劝观于小

【三、从“如先所说”下,至“非心力所及”已来,正明境大心小,卒难成就。致使圣意悲伤,劝观于小。】

(四)弥陀愿重,想者皆成

【四、从“然彼如来”下,至“必得成就”已来,正明凡心狭小,圣量弥宽。注想无由,恐难成就。

斯乃不以小故难成,不由大故不现。直是弥陀愿重,致使想者皆成。】

由于阿弥陀佛愿力深重,能够使凡是一想他的人都成就胜观。

(五)比校显胜

【五、从“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来,正明比校显胜。想像尚自得福无量,何况观于真佛者,得益之功不更甚乎?】

(六)所观佛像皆真

【六、从“阿弥陀”下,至“皆真金色”已来,正明能观所观佛像,虽身有大小,明皆是真。】

以能观的心所观的佛像,虽然色身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真佛。

【即有其三:

一、明弥陀神通无碍,随意遍周。

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如意有两种:①如众生的意 ②如弥陀的意

【二、明或现大身,或现小身。

三、明身量虽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七)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七、从“圆光化佛”已下,正明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八)指同前观

【八、从“观世音菩萨”已下,正明指同前观。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九)劝观二别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已下,正明劝观二别。

云何二别?观音头首上有一立化佛,势至头首之上有一宝瓶。】

观二菩萨的两种差别相:
观音的头首上有一尊立佛
势至的头首上有一个宝瓶

(十)三圣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从“此二菩萨”已下,正明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一)总结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

 

定善总结

 

【上从日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世尊答前韦提第四请云,教我思惟正受两句。】

 1.十三观总赞 

【总赞云:】

(1)日观 

【初教日观除昏暗,】

(2)水观 

【想水成冰净内心。】

(3)地想观 

【地下金幢相映发,地上庄严亿万重。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

(4)宝树观 

【宝树垂璎间杂果,】

(5)宝池观 

【池流德水注华中。】

(6)宝楼观 

【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

(7)华座观 

【三华独迥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

(8)像观 

【禀识心迷犹未晓,住心观像静坐荷。】

(9)真身观 

【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

(10)观音观 

【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

(11)势至观 

【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

(12)普观 

【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

(13)杂想观 

【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

 2.总明依报正报 

【又就前答请中,初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二从像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正报。上来虽有依正二报不同,广明定善一门义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QUESTIONS

思考题

1、如何做普观?有何利益?

2、杂想观中,将阿弥陀佛观为一丈六的小身,是属于真身观还是像观?为什么?


REVIEW
往期 精彩 回顾

观经四帖疏 01

观经四帖疏 02
观经四帖疏 03
观经四帖疏 04
观经四帖疏 05
观经四帖疏 06
观经四帖疏 07
观经四帖疏 08
观经四帖疏 09
观经四帖疏 10
观经四帖疏 11
观经四帖疏 12
观经四帖疏 13
观经四帖疏 14
观经四帖疏 15
观经四帖疏 16
观经四帖疏 17
观经四帖疏 18
观经四帖疏 19
观经四帖疏 20
观经四帖疏 21
观经四帖疏 22
观经四帖疏 23
观经四帖疏 24
观经四帖疏 25
观经四帖疏 26
观经四帖疏 27
观经四帖疏 28
观经四帖疏 29
观经四帖疏 30
观经四帖疏 31
观经四帖疏 32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