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3 回归心灵的故乡 >> 佛法与当代社会-演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佛法与当代社会——首都经贸大学演讲

『2013年11月07日』

主持人:

今天的研讨会,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请堪布为我们开示,主题为“佛法与当代社会”;第二个部分将进行一个小时的互动答疑。

首先,介绍一下索达吉堪布:堪布是当今非常著名的一位上师,他悲智双运、显密兼通。理论上,堪布通达藏传与汉传、显宗和密宗。行为上,堪布一方面做了很多利乐有情的功德,比如赞助小学、资助大学生等;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弘法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像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人大等,做了很多讲座。

所以今天非常有幸请堪布来与我们交流。现在就请堪布为我们开示,欢迎——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与当代社会”。前两天我刚得知这个题目,但最近有很多事,也没有想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不过,我可以抛砖引玉,讲一下“佛法与当代社会”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然后大家畅所欲言,一起交流探讨。

无论你们有什么想法,包括对佛法的一些怀疑、看法,都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讲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遣除疑惑、了解真相。这非常符合世间的辩证法,也极其相合于佛教的辩论方法。今天在座的都是科学工作者,因此,我很希望大家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问题。

智慧藏在这里

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广开八万四千法门,流传到现在,形成了南传、北传、藏传三大佛教体系。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北传佛教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当兴盛。藏传佛教最初由印度传入藏地,如今又传到欧美等几十个国家。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佛教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

不仅如此,佛教的智慧体系也相当博大,其内容都保存在《大藏经》里。比如在藏传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宣说的经典有一百多本,每一本都特别厚,完整地保存在寺院中,而且很多老师一直在研究并传承着这些智慧。在藏地,寺院相当于是大大小小的学校,主要作用就是研究佛经。当然,不仅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也同样以其不同传承,传递着佛法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中有翻译自印度的大量论著,比汉传佛教要多很多。以前我大概对比过,发现汉传佛教的《大藏经》里,除了佛陀的语言和印度大德的开示,还有很多汉地大德的著作。而藏传佛教的《大藏经》分《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其中《甘珠尔》全是佛的语言,《丹珠尔》大部分是龙猛、陈那、法称等印度大德的著作,共两百多函;藏地大德的著作,大多并没有收入《丹珠尔》中。这些藏经的雕刻版,在德格印经院保存得非常完好,“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损害。

我本人从小就信仰佛教,大概23岁时出家,接近三十年里一直在佛学院学习。早年在学校读书时,我对心理学、辩证法、数理化等很有兴趣,但好多问题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后来学了佛法,把现代知识与佛经进行对比后,才深深感到佛经的确不可思议。

以前,鲁迅先生曾用非常敬仰的心情,高度赞叹佛经,说它高深莫测。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所以不管到哪里,都想劝大家多看一下佛经。

蕅益大师有一部《阅藏知津》,专门记录了每一部佛经的概要。南怀瑾先生在峨眉山的时候,也曾用三年时间阅藏。在藏地,有许多大德不仅修证境界高,精通天文、地理、历算等世间学问,更是一生潜心研究《大藏经》。比如一百多年前,藏地有位大德叫贡智•云丹嘉措,他总结各经论的要义和闻思修方法,并将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等藏地各派所有传承的教言、修行窍诀、历史、天文、地理、医学、文学等全部汇集起来,编辑成书。此书分为五大部,共九十余册,被称为《五宝藏》。如今在许多藏传文化典籍中,都收存了这部巨著。

这种对教言和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在藏地实际上非常普遍。前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老先生离开了世间。他生前用五十年时间,在藏地各个地方收集经论以及各个时代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并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在硬盘里,我看了之后非常惊讶。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也许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古老陈旧的文化,早已过时,跟不上现代的科学文明。

其实这种说法需要观察,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科学在心灵研究上还一片空白。而调整心灵对每个人都必不可少,比如,我们在生活中有贪心、嗔心、痴心等烦恼需要解决,有大悲心、出离心、信心、智慧等善心需要养护,那如何对治负能量、提升正能量,这方面佛教就有很殊胜的方法。

如今欧美很多大学,都设有佛教的研究机构和禅修中心。尤其是禅修,对人体调整、潜能开发有非常大的作用。要知道,我们在生活中所发挥的能力,还不到潜能的百分之十,即使是顶尖级科学人士,其智慧也没有被完全开发。而这种智慧,佛教认为,就藏在我们的如来藏中,人人都拥有,如果因缘具足,完全可以被挖掘出来。到那时,你不单单可以懂英语,懂阿拉伯语,还可以慈悲对待一切生命,拥有很多超胜能力。这方面依靠现代科学很难达到,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佛教的禅修,来认识心性、认识自我。

不变的真相——四法印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四法印”,有人说,这些理念是佛教和非佛教的最大区别。即使你没有听过“四法印”,用现代理念来观察,这些道理也不得不承认。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一、诸行无常

我们很多人没有太多无常观,用一辈子的时间筹划着买房子、做事业……其实人生不过几十年,长也不过一百多岁,我们总以为自己还要活很长时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终将失去,这是相当遗憾的。万法每个瞬间都在变化,春夏秋冬在变化,整个宇宙在变化,我们的内心、家庭、父母、感情、生活等也都在变化,可我们却视而不见。

其实,了解无常,并不会让人消极,反而会让人变得坚强。我经常对一些人讲,即使你不学佛,也要懂得无常,若能如此,以后无论工作、名声、地位还是财富上发生变故,都会有一定的准备。乔布斯生前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过,死亡来临的时候,他有很强大的心力去面对。在座的人也应该这样观察:我的寿命还剩多少时间?

我们每个人无论年龄大小、学不学佛、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有一个共同点——迟早要面对无常。由于对无常没有一些认知,当变故来临时,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尤其是当感情出问题,或者亲人去世时,甚至生活都难以为继。

有时候我会想:无常清晰得如在眼前,世人却将一切执为常有,太可怜了!如果认识到万法确实如佛教所说,没有一个是恒常不变的,对人生会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二、有漏皆苦

很多人认为:“世界很美好、很幸福,佛教却说三界犹如火宅,讲厌离,不承认快乐,太悲观了!”

其实不是这样。佛陀也承认生活中有暂时的快乐和幸福,但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讲了厌离心和出离心,这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智慧。

要知道,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每个人若总结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苦多乐少,什么样的人都不例外。以前藏地一位著名学者说过:“富人在富贵的生活中哀嚎,穷人在贫穷的生活中烦恼。”确实,如果你留意观察就可以看到,没钱人有没钱的痛苦,有钱人有有钱的痛苦。所以,懂得有漏皆苦,这非常重要。

三、诸法无我

现实中的这个“我”,佛教也是承认的,但用智慧去剖析,它又确实不存在。大多数人认为“我”就是现在的我,这只是未经观察的说法而已,真正去观察的话,身体是“我”?语言是“我”?还是心是“我”?

如果说身体是“我”,那身体和“我”是一体还是他体?若是一体,那么身体残缺的人,比如没手、没脚、没眼睛,是不是他的“我”也缺了一块?肯定谁也不承认。如果二者是他体,那除了身体,还应该有一个“我”,可这怎么找也找不到。

“我”跟心、语言的关系,用同样的推理也可以了知。

或者,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观察:如果“我”是由地、水、火、风组成,那么四大元素合起来是“我”,还是分开来是“我”?如果分开来是“我”,那地大、火大等每一个元素就都成了“我”,如此一来,不小心吐个口水,“我”也会少了一块……

这样观察就会明白,所谓的“我”,只是身体、语言、心识假合的一个东西。就像这个茶杯,是由很多粒子组成的,除此之外,实有的茶杯根本不存在。所以,佛教说无我,并不是不承认“我”的显现,而是不承认“我”的真实。

四、涅槃寂静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通过修行证悟无我,不单单是痛苦,包括烦恼障、习气障等阻碍我们彻证万法的一切障碍,都会全部消失。这种解脱的境界,就叫涅槃寂静。

对于佛教的“四法印”,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智慧的人不得不承认,即使科学也没办法推翻。

大家都知道,科学不管是天文、地理、物理等,一般都是后人不断推翻前人的理论,然后建立新的观点。但佛教思想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推翻。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找到它的过失,还是它的确符合真理?这值得每个人深思。

比如,对人类心理的剖析,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佛教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理论,现在的人也不得不沿着这条路走。

从19世纪到21世纪,全球在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内心的认知,人类似乎没有太大进步,连孔孟、老庄时代的传统思想都比不上。

当然,传统文化虽好,也不是方方面面都要继承。好比佛教的有些仪式或者繁杂要求,佛陀开许在未来时代可以适当调整,但其中非常科学的部分,则必须一直保留下来。比如因明辩论,这在藏地寺院十分常见,很多人通过面对面的辩论、探讨,最后可以获得正确的见解,并且这种正见经得起检验,不会轻易改变。

佛教所包含的一些真理,其实与科学也并不相悖。杨振宁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佛教徒,他在不同的场合中说过:“科学跟宗教息息相关。科学是有限的,而宗教是无限的。”所以,宗教纵然经历了久远时间,但能一直生存不灭。而且很多宗教一直致力于人类智慧和爱心的开发,不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在研究科学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些宗教的观点,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

现在有些老师在教学上,思维方式不太开放。其实,如果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要接受什么,这不一定很好。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的思辨能力,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甚至可以让他驳斥老师的观点。这样,老师会有很大的进步,学生也能拓展自己的见识和能力。

调伏你的心

佛教非常提倡和平,但它不认为和平依赖外在,而是强调内心的和平。佛教认为,首先要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这些被净化后显露的真心,才是真正的和平。这种心的状态,对在家人来说特别重要。否则,永远随着社会潮流,随着别人的分别念和脚步,活着就会非常累、非常苦。

如果我们内心有一种主宰,有佛教所谓的正知正念,就可以依此观察自己的情绪。当你过于浮躁时,可以提起智慧,用心来观察心。这时你会发现,心的本来面目其实是空性,也是光明。在空性和光明的融合当中,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认识到。在认识的当下,所有烦恼会消失无余。

比如,我们有时候非常烦躁,无缘无故跟别人发脾气,事后自己也很难受。这种情绪,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但嗔恨心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菩提,是智慧。《六祖坛经》也讲:“烦恼即菩提。”如果你没有认识嗔恨心的本来面目,它就是烦恼,给你带来无量痛苦;但当你认识到了之后,它不但对你没有丝毫障碍,反而会成为智慧的助伴。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修行。

没有它的话,有些人遇到一点点事情,心情马上不好了,好像心里装了一块石头,甚至因为没必要的小事吵架。那天新闻里讲,有两个接近一百岁的老人,老头子向外看,有一些女孩在笑,老太太就骂他:“你看什么呢!”然后两人开始吵架……这就是嗔恨心。

按照佛教的观点,不论年轻人、老年人,都会有嗔恨心等负面情绪,不过,佛法可以有很多途径去化解。那是不是学佛后就没有烦恼了呢?也不是。烦恼照样有,但自己有对治和抵抗的能力。

我经常想,现在每年有二十多万人自杀,非常可怜。包括有些大学生,遇到一点小事,动不动就要跳楼。前段时间我去一个学校,听说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五六个学生接连自杀。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一提到信仰,他们总是很排斥,甚至说“学佛是神经病”,结果自己遇到逆境时,一点抵抗能力也没有。这是他们的一种悲哀。

其实,佛教提倡的很多道理,包括非暴力、慈悲,对当前来讲非常需要,对世界和平、世间和谐也有不共的意义。因为佛教的教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危害自他的行为要制止,一切善法都要奉行,而佛教徒则要将其付诸行动,给世间带来一种正面的能量。所以,即使人心浮躁、充满戾气,学佛也会让这世间变得平和。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寺院等佛教团体有重要的责任。不过,现在很多寺院已变成了旅游场所,或成了一种商业工具。尽管这不是佛教徒愿意的,很多事情自己也无可奈何,但大家还是要认清真正的佛教,学习和了解佛教的真正理念。

生活的主题

佛教有一个根本法义,叫利他心。在大乘佛教中,利他心又称为菩提心,它是最核心的思想,依此可以成就佛果。

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如果心里发愿:“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就叫愿菩提心。这种发愿通常需要一个殊胜的对境,如果没有,也可以在佛像前或者寺院里发。

而行菩提心,不但要发愿,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度众生。度众生包括六度万行,即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修行也叫六度,它涵摄大乘佛教的全部行为。这种行为与世间道德极其相应,若以六度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布施

即要慷慨给予。如果你承认因果就会明白,今生的财富源于前世的布施,所以,单从获得世间利益而言,人也应该有一种舍心。然而,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给别人一点东西也不愿意,不管房屋还是财物,什么都要自己霸占,自私心越来越强,而帮助别人的理念、行为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周围就会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慢慢地,人也没有了安全感。

二、持戒

其实这一点很重要。有人可能认为,佛教要守这个戒、那个戒,很多条条框框,太死板。实际上,人追求的层次越高,要守的戒律越多。就拿学校、企业来说,约束人的条例也不少。更何况,佛教最基础的五戒——不杀人、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等,应该是社会的底线。如果你杀盗淫妄都不做,无论当公务员、还是老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三、安忍

关于怎么样修忍,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学学《入菩萨行论》的“安忍品”。现在很多人脾气不好,什么事都忍不了。听到一些很好的道理,忍不了就开始诽谤;发现别人损害、诽谤、欺负自己,忍不了就有各种抱怨。其实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培养一种忍耐之心。

四、精进

不管学出世间法还是世间知识,都离不开勤奋,否则什么也做不成。正在学知识的学生,肯定要勤奋。但作为老师,也不能懈怠,永远停留在自己时代的知识上。有一位学者说:“如果你没有每天学习,大脑就会停止。”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断地学习。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是现在很多人不爱看书,经常聊天、打麻将、看电视,上网看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久而久之,心灵就变得很空虚贫乏。其实,只看一些简单的碎片信息,根本没办法完善自己的智慧。我们应该系统地学习知识,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不仅要学,还要去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充实自己。

精进不仅是菩萨的行为,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品德。听说有些老师和学生,平时只把专业知识稍微学一下,其他时间都忙于赚钱,愿意搞科研的越来越少。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全部建立在金钱上,没有科研精神,也没有宗教意识,把安逸和享乐当作生活本身,那就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理想”[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里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理想。”]。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生活,要么整天跟人闲聊,要么在无意义中打发时间,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要多学习。像德国人,哪怕坐地铁都捧着书,几天就看完一本,我们如果也能这样,对各方面素质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藏地有一句格言:即使明早就死去,今天也要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哪怕今生当不成智者,也要为来世积累智慧[《格言宝藏论》云:“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今生虽不成智者,来世如自取储存。”]。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借鉴。曾有一位藏传大德,去北京一所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发了病危通知,说最多还有两三天时间,但他毫不在乎,一直在看书。他说:“死亡很正常,只不过是换个身体,没什么可怕。但看书、学习不能放下,这是更重要的事。”

试想,如果是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人间,今天还有兴趣看书吗?恐怕很难做到,而会一直惶惶不安。但有境界的人不会如此。所以,对于学习,我们要养成一种精进的习惯。

五、禅定

禅定是让心安住下来。我们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应该修一下禅定。汉传佛教中,禅的思想至今都非常兴盛。以前有位禅师在屋里写着“关上门即禅堂”,我们平时也可以这样,把手机、房门一关,当下就是禅堂,让自己好好安住,静一静。否则,整天活在忙忙碌碌中,也许到死那一天才能彻底休息,之前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佛教的生活非常寂静。或许你们对此也有体会,去寺院时,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这种寂静和轻松,我们可以创造,禅修就是办法。不管你有没有信仰,都可以通过坐禅调养身心,这对智慧也有帮助。佛教讲“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依靠禅定可以产生智慧。

现在许多人很浮躁,整天想这想那,晚上睡觉也不安稳,连个好梦都没有。早上一起来就要上班,白天连个好心情都没有,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作为在家人,虽不可能像古大德一样,一直如如不动地打坐,但你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汉地的一些寺院打禅七,在七天中把所有通讯设备关掉,然后安住下来。不过,可能有些人连这也做不到,他们会想:“如果跟世间隔离了,那家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一个小时不开机的话,我好像少了什么。”这种手机强迫症,或信息综合症,其实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寿命,但很多人却浑然不觉。所以,学会静下来非常重要。

六、智慧

佛教的智慧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观察万事万物的现象,一部分是观察现象背后的本质,当然后者更重要。比如我手里这个话筒,它的结构和作用是什么样,佛教对此也认可,但它的本体到底如何,佛教则更关心。或者,还可以对当下这颗心进行观察:过去的心已灭,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产生,不可得;现在的心没有本体,也不可得。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也许有人会想:“怎么不可得了?我正在起心动念的,不就是这个心吗?”

其实,这只是现象而已。佛教说的“不可得”,并没有否定这种现象,而是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分析心的本体是空性。

还有些人可能认为:“过去心和未来心不可得,这个我承认,但现在心怎么会不存在呢?”

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假设所谓的“现在”是一秒钟,而这一秒可分成一万份,那现在心在哪一份上面?如果说确实在其中一份上面,这万分之一秒还可以再分……一直这样分下去,最后这颗心到底在哪里呢?恐怕任何科学家也找不到。

如此剖析,我们就会知道,外在的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是空性,内在的一切起心动念也是空性。这种观察方法非常科学,不需要依靠仪器和实验室,通过智慧完全可以抉择。

总之,佛教的智慧,不但包含世间智慧,也有出世间智慧。这种智慧非常久远,来自两千五百多年前,不像物理学等知识只是近代才出现的。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应该了解一下。

心病的药在哪里买

当今,很多人都有心理问题,靠金钱地位不一定能解决,靠科技知识也不一定能解决,而佛教对此却轻而易举。其实人出问题,主要是心态问题,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出了故障一样,一切都会被打乱,在最好的环境中也感觉不舒服。反之,内心健康的话,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也会活得很快乐。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哪怕地位再高、钱财再多,也要懂得调心,否则,成功也没什么意义。

有时看新闻,我常会发出感慨:“那么成功的人,为什么要自杀?面对痛苦时,他怎么那么脆弱?”所以,内心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调心方法。

当然,这次时间太短,没办法介绍佛教的修心方法。但通过我的抛砖引玉,你们也可以自己去找。不管你现在对它有好感还是有怀疑,我相信,你最终都会获得真实的利益。

总之,希望大家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了解佛教,观察它与世间理念是否相合。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时代非常需要佛教,有了这种智慧,人们会生活得很快乐。不仅是今生,来世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