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3 回归心灵的故乡 >> 佛法与当代社会-问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首都经贸大学问答

『2013年11月07日』

(一)问:我妹妹今年17岁,要参加高考,她的心特别浮躁,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让她的心稳定下来,踏踏实实地做题?

答:我以前每次考试,都会先祈祷,让心静下来。一般在考前五分钟,自己对自己作个调节。这种方法,在我的学生时代,包括以后的人生中,都非常管用。

现在藏地有些学生为了考试圆满,到寺院去请僧众祈祷、念经保佑,这也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我经常跟有些学生讲:如果对考试非常执著,就会过于紧张,心也会乱。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有位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求他要么做好作业,要么接受其他惩罚。后来他留言:“老师,这两个我都做不到。”然后就自杀了。

这种情况是什么引起的呢?就是执著。如果我们对考试特别特别执著,很可能会考不好,甚至还会做出其他选择。如果你保持一种心态:“考好也很好,考不好也没事,随缘吧”,反而会有一种好结果。佛教里讲“随缘”,我自己在人生中,对任何事情也是这样:“不要太执著了。如果做得好,是我尽力了;如果做不好,我也尽了力,就随缘吧。”有这种心态,有时候反而事情办得很圆满。否则,越来越执著,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问:我有一种心态:我不会因为一个人是尊贵的老师、另一个人是无名的扫地阿姨而有区别,会同样尊重他们,甚至帮助乞丐时,也会注意不要有一种施舍的态度。但是我不能够忍受那些有权有势又自以为是的人,不愿与他们接触。在生活中我应该怎样处理好这种分别心,令自己的心更平和,就像您所讲的“无我”境界?

答:我刚才讲的无我,是一个很高的层次,真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首先要在理论上领悟,再进行训练和修行,最后才能真正达到无我。理论上剖析很容易,只要有智慧,再依靠佛教的一些方法去观察,每个人都会说,“我”确实不存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我执”经常会冒出来,这是正常的现象,还需要不断地努力修行。

第二点,你刚才所说的心态是,对比较可怜的人,像乞丐、残疾人,经常能生悲悯之心;对一些成功、傲慢的人,虽然也会尊重,但并没有像对乞丐那样好。这一方面是很好,因为现在很多人是相反的:对乞丐和可怜人很蔑视;而对领导、上司,尤其是跟自己前途有关的人,即使明明不喜欢,表面上也会笑着打招呼,或者以各种方式假意奉承。所以在这个时代中,你的心态是很好的,我很随喜。我们很缺少这种帮助可怜人的心态。

另一方面,你的这种分别念也可以慢慢平息。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是有钱的人还是有权的人,都是生命,都想求乐避苦。我们作为旁观者,在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尽量给予爱,减少他们的痛苦,这就是最有意义的行为。比较难做的是对可怜人生悲心,如果这种悲心你生起来了,要平息其他的分别心,应该不困难。

(三)问:我最近两年经历了两位亲人的离世,偶然间看过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但我不知道,当亲人离去时,如何实际地帮助他们解脱痛苦?我还搜索了颇瓦法,据说普通人在没有上师的引导下没法自己修行。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如何摆脱亲人离世的痛苦?

答: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很多人学习后的确很受益。里面有些内容,是根据《西藏度亡经》的道理撰写的——《西藏度亡经》译成英文以后,在欧美受到极大欢迎,包括心理学家荣格,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本书。索甲仁波切通过自己的智慧,把这些古代思想跟西方生活相结合,指导人们如何解除死亡和疾病等痛苦,对很多西方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本书最主要的内容,讲的是要正确面对临终和死亡。大家知道,很多人不敢提“死”,一提起来就想回避。包括有些老年人,本来离死不远,但却不想提,只是一直等死。然而这样等着,死亡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是一定会发生的。年轻人也不一定不会死,从一些死亡统计来看,他们的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面对死亡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很多人说,结婚是“人生大事”,其实死亡是更大的事。因为死时的痛苦,对来世有一定的影响。

针对死亡,索甲仁波切在书中讲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教言。而且,郑振煌教授翻译的文句非常优美。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看,里面既有一些学术理念,又有实践指导。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藏传佛教,又能明白现代人如何运用藏传佛教找到面对死亡和人生的态度。

你刚才提的颇瓦法,为什么相关资料讲没有上师不能修呢?因为它是一种具体的实修,如果没有上师引导,光是自己修,有时候可能会出问题。就像开车,没有培训,光看个说明书就上路,行不行呢?表面上似乎也可以,但实际上真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出事故。如果经过培训,有经验的人把一些窍诀教给你,得到驾照以后再开的话,会更有把握一些。

佛教的修行也是这样——经过上师的传讲之后,才可以去修行。因为上师修过,有经验:在修行过程中,万一出现问题怎么样应对,怎么样遣除不必要的歧途,这些上师都知道。

所以,如果你有兴趣修,应该在有传承的上师面前,了解修行方法以后再去修。当然,根据书籍直接修也可以,但佛教的修行并非那么简单,自己修的话,你走的道路和获得的感应可能完全不同。

(四)问:我前几年接触佛法时年龄比较小,接触的都是因果、福报、功德这些观念。说人不止一世,前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会带到下一世,这一世的福祸由前世决定。这给我带来一定的压力,我每次做事前都会顾虑,这件事会增加还是会减少我的功德福报?我应当怎样正确面对“福报”的问题?

答:佛教重视因果观念,而客观规律其实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丝毫不爽。以前没有研究宗教、在这方面没有思考的人,不一定很相信,甚至有人觉得奇怪。但实际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其实,即使是一对双胞胎,福报也是不同的。同一个班里毕业的人,二十年后,有些升官发财,有些锒铛入狱,结果也不一样。这其中,确确实实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因缘,这一点很多人需要深思。

当然,你若想得到福报,比如钱财、地位,也是人之常情,这种想法并不会损害你未来的福报。《地藏经》中说,如果想求子,祈祷地藏菩萨就会得子;如果想发财,祈祷就会得财。通过这种善的力量和因缘求一些福报,将来也会有所获得。

但不要认为做善事马上就能得善果,这种想法不符合规律。有些善因是在很短的时间就得果,而有些则需要很长时间。今生做善事,不一定马上就有福报,因为前世的恶果或许会提前成熟。所以,因果是非常复杂的,看看《业报差别经》和《百业经》就会知道。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个人做善事怎么没有好报?他应该马上快乐”,不能想得那么简单。

(五)问:我遇到害怕的事,或者晚上走夜路的时候,就默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这算是一种宗教信仰,还是一种信念的支撑?

答:你平时祈祷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如果有信仰,依靠信心来祈祷更灵验,会获得更大的加持;但如果没有信仰,仅仅把这当作一种药或力量,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一帆风顺的时候,不会想到祈祷、保佑,只有当遇到比较大的灾难,或者生命出现重大违缘时,才会临时抱佛脚,到寺院去求保佑。甚至有些贪官犯了错,也去寺院里求法师,做功德。其实,做了太大的坏事,诸佛菩萨不一定能救。不过人的本性就是这样。

当然,祈祷诸佛菩萨,加持确实不可思议。我本人也是,哪怕做个恶梦,也会祈祷莲花生大士、观音菩萨;路途比较危险,坐飞机比较颠簸,就马上祈祷上师。我在生活中是这样做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但有人可能不相信。就好比有些药的功效,有些人不相信,这是他自己的事,并不是药的问题。同样,诸佛菩萨的名号,无论你信不信都有加持。

(六)问:我了解到国内的一些高级学者,在晚年的时候,都会去研究佛学,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等;而且一些国外的科学家,他们研究得越深入越会发现——其实宗教、佛法才是最应该去研究的,甚至他们会推翻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阅历尚浅,应该怎样对待佛法呢?

答:的确如此,很多国学大师、科学家晚年会学佛,因为人到垂暮之年,很多阅历让自己知道什么最重要,进而选择一条智慧之路。

我特别喜欢跟大学师生交流。有些人就像佛教里讲的,有善根,稍微点一下,就能明白人生的很多道理。其实,如果一辈子把佛教、宗教看作迷信,一直诽谤,到发白齿落或临死之时才反省的话,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不如年轻的时候,对佛教有个公正的态度。

我曾看过季羡林的一些著作。他的恭敬心很大,五十多岁时,有一次礼拜母亲,把额头都磕烂了。前段时间我去德国哥廷根大学,看他当时念书的房子还在,那时他研究的是梵文——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来源,而佛教就是依靠梵文来传播的。通过学习梵文,他发现原来佛教如此深奥,后来用很多言辞来赞叹佛教。这一点在他晚年的书里写得很清楚。

我也特别希望,年轻人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没有信仰,这要看你自己。但不能把没有信仰当作是最伟大、最正常、最科学、最聪明的;有信仰当作是最糊涂、最散乱、最有问题的,这样判断确实不合理。

前两天,我跟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教授面对面讨论过。他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他说:“马克思那个时代,科学没那么进步,量子力学等都还没出现。如果马克思出生在今天,他的有些观点不得不改变,不得不与时俱进,否则,有些现象根本说不清楚。”这句话,我很认可。我们不能一直以18、19世纪的思想,作为自己的依处。科学在不断创新,不断发现过去的很多问题。但人生问题、生命问题,只有从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西方科学出现的时间距今非常短暂,尤其是欧洲工业革命结束时,我们这边还是农业社会。所以,我们所理解的科学,只是一种短暂性的成果,要以它来推翻人类文明中几千年的心灵科学,恐怕非常困难。

许多学者认为,古老的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中,印度文明是心智科学,比如佛教;希腊文明与自然科学息息相关;中国文明就是儒教和道教的思想,对应于现在的人文科学。这样划分三大文明,与以前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有点不同,这方面我们很需要研究。汤因比博士也说过:“只有回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孟文化,才能拯救我们人类。”这个观点非常重要。

(七)问:我是统计学院的老师,每年都做社会经济生活指标,一共有八个,第一个就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三十多年前不丹国王提出来的,这是他们从佛法里获得的益处。我们做的时候,觉得幸福感完全依赖个人感受,很难有一个量化标准。那从佛法的角度,怎么看待幸福?

答:现在全世界人都追求幸福,但有时候越追求,却越痛苦。过去每个人都觉得科技发达会带来快乐,但结果是,人的贪欲越来越多,一直赶不上前方的目标,因此,压力、忧愁、焦虑不断增强。

1990年我去不丹时,整个国家好像只有两架飞机,车也非常少,但那里的人都有一种满足感。到现在他们仍然不愿意开放,不希望大自然被过多破坏,也不想完全成为商业化社会。

不丹人幸福的最主要原因,国外很多专家也研究过。实际上,不丹是一个佛教王国,基本全民都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有八大教派,在不丹主要是宁玛派和噶举派。前一段时间,我一个同学从不丹过来。我也问他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很羡慕不丹,不丹人的心态真的那么幸福吗?”他通过多方面了解证实,不丹确实与其他地方不同,他们好像没有过多的压力。现在城市里的人,很多都没有安全感,上上下下都感到压力山大。但不丹人不会,他们知足少欲,每个人的口头禅里,经常出现的是“感恩、快乐、幸福、好的、对的”这种词汇,不像我们,经常有不必要的担心。

你刚才提到,幸福感到底是什么?按照佛教的意义来说,有两种衡量的方法。按照小乘的理念,只要自己快乐,内心没有痛苦,就叫做幸福,这是比较低的标准;再高一些,按照大乘佛教来说,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哪怕自己身体不好,或有其他损失,也无所谓,只要众生快乐就好。就像慈母,她的幸福,来源于孩子的快乐。同样,大乘佛教里,真正境界高的人,只要众生快乐,他就很幸福。

(八)问:我有一位朋友得了癌症,后悔以前追逐名利,一无所获。皈依以后,很坚强地面对癌症,还写了本书叫《活着就是幸福》。现在他经常讲,喜欢什么就去做,不要积蓄外在财物。但是他遇到喜欢的人就在一起,不高兴就离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认为这就是活在当下。您觉得这种观点对吗?

答:他这种“活在当下”的观念,也有好的地方,因为看得比较淡,不会特别去执著;也有一些比较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

我经常觉得,很多人今天虽然有很多抱怨,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很痛苦,但当自己生病的时候,比如脚不太好,看到其他人脚很好,就会很羡慕;眼睛不太好,看到别人眼睛很好也会很羡慕;一旦得了癌症,看到没有得癌症的人,会觉得不管怎么样他很快乐。所以,人的幸福,有时候是比出来的。

前段时间,我正在走路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脚不太好,一拐一拐的,就不敢走在他前面,免得他不舒服,所以干脆在后面慢慢踱步。当然,他不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我还是有这种担忧。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监狱里关了27年,他说:“每天有半个小时晒太阳,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海伦•凯勒是位盲人,她说:“只要给我三天光明,就很幸福。”所以,每个人幸福的标准都不同。

你这位朋友真要离开的时候,觉得只要能活着,什么都没有也可以。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当得知死讯时会感觉到:“其实人间是很好的,我不想离开。”

所以我们很需要无常观,要知道生命是无常的。佛教有这方面的教育,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像开车,首先要知道遇到危险应该怎么开,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人,会提前准备。我们人生中,也会遇到重病和死亡这样的危机,这时只有自己去承受,别人没办法代替。到那时,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慨。

因此,他当时会那样说——不仅仅是他,我们在座的人,如果只能活几天,也会想“只要活着就可以”。

(九)问:我是一个母亲,孩子半岁了。我一直在想如何给予孩子更多正能量,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最近在考虑上怎样的幼儿园,是去老师比较亲切慈爱的普通幼儿园,还是去注重才能培养的幼儿园?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答:有一种说法——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有这样的想法,我相信他逐渐会非常好。

父母给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从小给孩子传递一种自私的教育。有专家曾观察,发现很多父母常这样教育孩子:“你不能让别人,别人打你,要打回去。”虽然不同的地方,具体的表达不同,但这样教育对孩子是有害的。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教他智慧、慈悲和爱心。

很多信息表明,人在六七岁到十六岁之间受到的影响,会成为他一辈子的价值观。那时父母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信仰问题也是这样,很多人二十岁之前,因为家庭和教育的关系,从小就没有任何信仰;如果孩子耳边听到的,除了追求金钱、地位这些,没有其他价值观的话,那他长大之后,也会变成这样。

所以,我很希望父母一定要重视教育。许多父母把责任交给老师,包括幼儿园、学前班、小学的老师。有些老师非常有德行,不但传递知识,还教导更重要的做人道理。而有些学校只培养知识和技能,并没有讲做人和道德。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成长,如果学校缺乏做人的教育,到一定时候,孩子们可能只有一些知识,最重要的却缺失了。

有一位大师曾说:“教育就是你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全部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可是,很多学生把知识全部忘掉以后,也许就没留下什么了。我们十几、二十几年中一直在学校里学习,但当真正要为人处世的时候,可能出现严重问题。听说现在很多企业面临员工不会做人的问题。收一百个人,可能五十人要被解聘,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很差,虽然业务水平不错,但是人格不好。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与古圣先贤的智慧结合起来,要传递慈悲和爱。这对父母来讲,应该是最重要的。

至于具体方式,你应该跟相关人员商量以后,再给他上课。但孩子现在才半岁,太早了,不要逼得太急。有的家庭为了将来,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本来就有知识等各种压力,再一直这样,压力就更大了。所以,父母还是要注意分寸。

(十)问:我觉得,一个人信佛,应该是智慧地信,应该从心里认为佛教是科学的,而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请问大师,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佛教是科学的?

答:科学界有这方面的判断很重要。比如爱因斯坦认为,宗教情感也是科学创造的来源,佛教与科学精神是一致的。

前段时间,我跟朱清时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说:“你当了十年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级院士。你在《物理学步入禅境》一文中,非常感慨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的时候,佛教大师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作为一位对人类贡献很大的化学家,你的判断不可能是一种迷信。你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些话的?”

他说自己一方面跟南怀瑾老师学了很多佛法,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楞伽经》《成唯识论》等,同时在量子力学方面也有研究。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宇宙中的一切到最后不存在任何有形有相的物质,可以说是空,而在这个空当中还有场或弦的力量。佛教也说一切万法本来即空,空中有不可思议的妙力存在,能显现万法。所以他说作为一个科学家,公正地来看,佛教是很深妙的。

他还引用《楞严经》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认为佛教所讲的事物,不仅仅是单独的客观存在,一定是随众生的业力熏习而现前。也就是阿赖耶识显现世界,或空中显现一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些道理,他以科学与佛教相结合的方式来说明。

你的这个问题,也是现在很多知识分子的问题。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学校里讲过,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了解其本义,不要把宗教当作精神的麻醉剂,否则会毁坏自己,这没有必要。

佛教不但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多元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最多元的。比如,佛教分人天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可以适合不同根性的众生。

而且从内容和范围上说,佛教包罗一切,对现代人非常适合。其他宗教,有些对老年人适合,而爱研究的年轻人就不一定喜欢。但佛教不是,你既可以实修,又可以研究理论,从天文地理、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佛教都有相应的体系;甚至人体的寄生虫、医学的很多问题,佛教也讲得很清楚。一旦打开佛经,常会发出感叹:“啊,这个也已经说到了。”现在科学家认为很惊人的发明,原来佛教里都有。

因此,新闻说有什么惊人发现时,我一点都不觉得稀有,马上会想:“这个在佛经里说过,那个在佛经里也有,没有什么惊人的。”

朱清时教授作为科学家,是通过智慧来信佛的。正像你刚才所说,谁都不喜欢迷信,包括我,如果只靠信心来崇拜佛,那我也不愿意。但是佛教对真相的认识如此透彻,白纸黑字地留在那里,一直没有改变,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如果很多年轻人多学一学,恐怕会恍然大悟,原来在东方文化中,还存在如此珍贵的智慧精髓。只不过很多人从没有学过就开始诽谤,说它是迷信,如果我们能以另一种方式来了解,也许更有意义。

(十一)问:祈请上师对放生进行开示。怎么样让它和社会融合得更好?如何让大家更多理解它的功德?

答:放生是佛教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它的理念主要是为了保护生命。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讲过:一切罪业中,杀生的罪业最大。

人的生命很珍贵,动物的生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思考而已。我上午跟一个学者探讨时,在这个观点上有些冲突。他认为猪、牛、羊都该杀。我说,你只不过是还没有懂得生命的价值,如果真正懂得,或者你把自己换位成一只羊、一头猪,就会明白生命的可贵。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有些想法比较落后。人类都知道生命可贵,那动物的生命为什么没有价值?如果只因为动物不会说话,就可以把它杀掉、吃掉,这可能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放生是为了保护生命,不管怎样都值得提倡。西方很多国家为了保护生命,经常有一些裸体示威,甚至反对穿戴皮草。这些行为实际上有甚深意义。

我本人十多年来对放生很感兴趣,也特别希望大家以后用爱来对待周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