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经论原文 >> 入大乘论 >> 第六 次第方便品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第六 次第方便品

现在,对不能如实安住于大圆满者,宣说以有勤作之方便寻觅道,也就是应当以大圆满的见解摄持。为什么呢?菩提心大乐是法的根本,能除一切束缚之疾。如《菩提心修法》中云:“普贤佛母未摄持,无论行持何善法,普贤之行亦魔业。普贤佛母摄持业,魔业亦成菩提行。”其中调整心的方便在显宗与密宗中显然都有多种途径,提及了“如此断除静虑之六种过患、遣除十种障碍之静虑是解脱道”,提及了“断除五过、具足八行之等持是解脱道”,提及“蕴界处之法,受持、系住、摧毁、遮住、开启之等持是解脱道”,提及了“调伏心自性难调六法之持诵与静虑是解脱道”,提及了“具足瑜伽六窍诀之等持是解脱道”,提及了“缘于身、心、本尊三者之静虑是解脱道”……诸如此类,宣说了许多调整心的方便,但无法让人人都见到,也无法宣说,暂时只是讲这么多。宣说这些,会使行者随着各自信解而分别趋入,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相辅相成,为此只是解说这些内容。

静虑的六种过患是:随感受而散乱、随昏沉而蒙蔽、随坚固而固执,这三种是“寂止”不堪能的过患。

前两种过患,就像油灯被外在的风吹动,不会很明亮;即使遮止自己近取的风,也会熄灭或趋向熄灭。同样,住心以种种行而动摇,就成了散乱;遮止自己的近取之行,心本身也正在灭或趋向灭。因此,遮止其他行,遮止不了自己的行。

第三种过患,是指在后面的忆念恒常专注在前面的忆念上,就像水滴一样。虽然对一个所缘堪能,但无法趋入不可思议的禅定境界,即是障碍。

“胜观”的三种障碍:

第一、以执著贪恋而遮止,是指由于远离证悟法无我的智慧,无论显现什么禅定境界,都离不开执著贪爱,从而阻挡解脱,即是障碍。

第二、所谓的随有无而退失,是指由于对缘起法愚昧不知而如何思维都会堕入有边或无边,从而退失智慧,即是障碍。

第三、所谓的以见识短浅而盘旋,是指由于闻思的智慧浅薄而不知趋入任何禅定境界,就像鸟在黑暗中走投无路一样,从而心盘旋纠结,即是障碍。

虽然这些是真实的障碍,但主要成为生起寂止与胜观的障碍,因此过患极大,为此称为禅定六过。

单单是“随感受而散乱”这一种过失,也宣说有五种过失。如云:“当断粗念山,相状与运行,受感觉五过。粗细二分别,大小二相状,行有长与短,受有明不明,感觉显现二,疾速与缓慢。”这同样是分别念的差别,但以粗细的差别与行相的差别而分。行相的差别是指,分别以外境的有实法而分,相是以贪执与执著而分。运行是以相续而分。受是以领受而分。感觉是以出入而分。粗细是说次第与差别二者。总的归纳起来,细微也有两种,即细微智慧与细微执著;粗大也有两种,即粗大智慧与粗大执著。诸位智者是智慧粗大、执著细微,智慧粗大即是指领悟一切所知,执著细微即对有实法与相状无有贪执。诸愚者是智慧细微、执著粗大,智慧细微是指不能领悟一切所知,执著粗大指不离执著贪执有实法。因此,修无分别时,智慧细微、执著粗大的心不是解脱道,与无想等持同分,因此是道障。所以,首先从智慧粗大、执著细微的心开始串习,以证悟与执著细微的威力,使智慧越来越细致入微,最后远离五种分别,心自觉性不灭,就称为见谛。

感受到这些,通过缘取对境的分别与缘取对境的能取分别两者接近寂灭,那么就认定获得了心的暖相。何时感受不到细微执著而感受得到细微智慧,即不能断定为道的暖相。

(十种障碍是指:)其中的九种道障,即禅定不动、道沉没、明了,这三者障碍正勤——即使这般不动摇,但不舍前面的道,并且不勤于获得其他道,如同住在窝里的麻雀雏鸟;同样,道沉没也不勤作,如同插入靶子里的箭;即使变得极其明了,也不勤作,如同明亮的对境掌控根识。希求心生多种智慧、希求获得神通、希求展示相状神变,这三者遮障正定,比如家长们为了求得酥油的精华而依靠许多奶牛,如果贪执它的牛奶与酸奶,就会障碍获得酥油的精华。希求自己的心获得无上之法、对自己的见解生起我慢、轻视他人的见解,这三者遮障正念——正念是指不忘失而护持了义的经义、诸位殊胜善知识的教言。如果有这些障碍,那么就会舍弃它们,如同国王或大臣之童子以骄慢狂妄,不作意圣贤的教言。第十种是自性障碍,十法行如同木板之面相互遮障,因此是说“安住于禅定等大义者,不应行持缮写等小义之法行”的意思。以上宣说了要遣除禅定的所有障碍过患而趋入解脱道。

若问:具足断除五过之八行的等持是指什么?

五过是指懈怠、忘失所缘、沉陷(昏沉)掉举、不现行、现行。以懈怠而不听闻,不趋入圣教;以忘失教言而失去思维,也不忆念一切所闻之法;以沉陷掉举而不趋入串习意义之心;以不现行与现行二者成为止观双运的障碍。

断除此过之八行是指:以信心、欲乐、精进、轻安这四者,能断除懈怠;以正念能断除忘失所缘;以正知能断除沉掉;以思维能使过于不现行之心高昂;以等舍能压制过于现行。之后如果觉得寂止与胜观平衡,那么就不必发起特别依对治的勤作,悠然安住于等舍中串习意义。这种道理也称为解脱道。

若问:具足受持、系住、摧毁、遮住、开启之等持是指什么?

如云:“捉住顽皮猴,拴住盗窃猫,摧毁众空宅,遮住孔穴窗,开启王宝库,恒常是佛陀。”其中,“捉住顽皮猴”是指由蕴界处的法中受持应受持的。如是意识就像顽皮的猴子一样,对于具足正理的意义,即使刻意专注也不能趋入;对于不具足正理的意义,无有劝勉也能自己趋入,恒常无义而漂泊,这就需要进入正知正念之器中加以禁护而不动摇于他处。

“拴住盗窃猫”,由如是诸法中系住所应系住的。比如,猫以非常缓慢、温和的行为,趁他者不察觉而窃取其性命。同样,染污意以极其细微的运行方式内观阿赖耶,将其认为是“我”,由此导致意识相应产生坏聚见,它能将一切加持成有漏。因此,如果没有以证悟诸法无我的智慧总持拴住,那么何时也不会有解脱的机会。这是行持胜观,前者是行持寂止。

“摧毁众空宅”,是指将蕴处之城摧毁成空,这一切都是无我,因此是空城。自本体也破析为不成立,因此空宅本身也不存在,应当证悟如虚空般。这也是行持胜观。

“遮止孔穴窗”,是指五根识从五根之窗出来而自然散乱于对境中,这些依靠意识内摄的力量遮止,不散射而行。这是行持寂止。

“开启王宝库”,是指精通阿赖耶识的法相而行。比如,国王的财库里有如意宝等无价之宝,也有毒药等下劣之物。同样,阿赖耶识是有漏与无漏一切法之库,是一切所知之源。具体而言,下乘中说:“阿赖耶的法相是一切有漏法以因与果的本体而安住、成熟,因此就像树果成熟一样。只是无漏的所依与源,如同毒瓶里有药一样。”上乘中说:“阿赖耶的法相是本来清净为菩提果的自性,因此称为阿赖耶菩提心。烦恼与恶业习气是客尘,就像金子为垢污所覆盖或者如意宝陷在淤泥里一样,只是少许也不显现功德而已,自性并无退失。如云:‘灿然之灯宝,虽陷淤泥中,功德自现故,光明虚空中。如是心性宝,陷恶身轮回,自性光明故,慧明法性空。’总之,无论如何,一切白法黑法只是阿赖耶识的显现,这个显现也是随着行的习气而显现,如何显现并非如是存在。”

因此,如果证悟了诸法自性涅槃,那么就开启了国王的宝库,到那时既捉住了猴,也拴住了猫,既破坏了空宅,也遮住了窗。如果具有这样的智慧,那就不需要从他处寻觅佛道。

调伏心难调伏之六法,如(《妙臂所问续》)云:“心如闪电风与猴,亦如大海之波浪,诳者恒常喜对境,当调动摇漂泊心。”也就是说,心就像闪电一样,一刹那也不能明显安住;如风一样,无有本性安住的法相,具足动摇散乱的法相;心就像猴子一样,是不入应行而入非应行之业者;心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样,分别念不尽;心是谄诳者,恒常展示非真实的意义,恒常喜爱对境,不喜爱向内真实安住。如此自性难以调伏,依靠持诵与禅定调伏而入解脱道。

调伏的方便,归纳而言有两种:梵语“阿努札哈”是以随顺而摄持;“布札哈”是以遮止而摄持或者以折服而摄持。以随顺而摄持,是指就像闪电稍稍明亮一样,开始只是稍稍安住于禅定的境界,而不是长久专注;应当如风一样,由种种行之门而入;应当如猴子一样,相应随顺而入;应当如大海一样,相应种种分别;应当如谄诳者一样,即便不真实也应当在调伏时依止;如同喜爱对境一样,依于欲求的对境。

以遮止而摄持,是指遮止如闪电之心,以长久明了而摄持;应当遮止如风之心,而不动摇;遮止如猴之心,而依于应行之义;应当遮止如大海之心,分别念的波浪就会寂灭;应当遮止如谄诳者之心,观察真实义;应当遮止喜爱对境之心,就会真实安住于内。总之,随顺平常心的法规来调伏的这一方便,不偏颇于这种那种方便,心之行如何散射,趋入于何法,尽所有一切趋入之后,不管是什么禅定的境界,都是想到随顺。最终,分别念本身也得不到离开禅定对境的另行之处。这基本上是就行持寂止而言的。

具足瑜伽六支的等持,如云:“别断及禅定,遮排持气息,随念与等持,加行之六支。”获得内心瑜伽的分支就是这六种。其中,“别断”是指安住戒律。如同戒律清净,无有以欲望而散乱,并且无有恶作之垢,因此恒常禁护诸根,是获得等持的因。同样,这个所谓的“别断”,既不是观对境与根门产生识的一切行相视为过失而应断,也不是视为有实法而跟随相状,应当恒常观自己的本尊本性,而应断除耽著与遮破所行是有实法这两者,如此自然不被防护根门、遮止欲望的忧恼所困,而且获得如来的加持,成为禅定的法器,这称为别行,由此受用;也称为别断,断除以欲望而散乱。

“禅定”是从远离欲望与不善的恶法中产生,所以理应在它(戒律)后面宣说禅定。禅定有五种分支:寻、伺二种,喜、乐二种,心一缘专注。禅定的对境,此处是指三密,以三密摄集一切手印,以手印普皆清净的一切本尊是以义与相的方式所摄。三密中,身密是本尊的色身色形、动摇的差别,如云:“眉目齿与唇,容颜身手足,金刚萨埵印,能成自利业。”通过身体的一切形式而缘于禅定的对境。语密,如云:“伺察声非声,隐吼金刚语……”于本尊的心间与舌上观想法的文字颜色、形状、相状,这是寻思伺察声与声义的法性,是获得禅定的因,如云:“以住声之禅定能获得瑜伽,以住声际之禅定能赐解脱。”在主要讲禅定的此处,言语、闻声成为散乱的因。意密,于心间观修勇识金刚和智慧勇识,是意之相;分析它的意义,安住于菩提心与法身中的法相,是意之本性。

如是三密所缘是禅定的对境,能缘是以五支的方式来缘:寻思,是如实生起思择三密之法相的心;伺察,是对再再修炼心及其意义反复进行分析;喜,是指由获得寻思、伺察二者的禅定,而生起了三密的相似显现相,这时就会远离欲望,由于领受了前所未领受的意义,而生起不共的广大欢喜;乐,是指如果由此令心得以收摄,那么就会体验到身心的乐受;一缘专注,是指由这般极其摄心中不产生显现能知所知二法,就成了只是自证。

为了依靠如是禅定令心寂静、极其调柔,应当修学“遮止气息”“排放气息”。如何修学的方法,有多种途径,无论如何修学都不相违。

当心调柔、气息寂灭后,为了使之稳固有力,应当修学“内持气息”。当持住气息,心极其寂静而得以稳固时,就会生起五种相。如云:“最初如阳焰,第二是烟相,三如萤火虫,四燃如油灯,第五恒光明,犹如无云空。”此验相有内、外两种。外验相:如果内持气息,那么就会见到外面前方的虚空中显现光。也就是,最初稳固地持气息后,长久稳固地观虚空,会见到显现光的前兆,如烟相、如阳焰相。它稳固后,就会见到烟相。它稳固后,就会见到如萤火虫的光。它稳固后,就会见到如酥油灯的光。它稳固后就如无云虚空般,一切都成了光明,验相达到如量。这是就白天而言的。如果观夜晚,则依次见到如火光相逐渐扩大。内验相:心越来越寂静,越来越明了。

如是获得稳固的验相之后,为了使心得到轻安,应当修“随念”。上门、下门任意均可,以寂止三密相的光芒散摄范围大小及数目多少来修炼心的妙力。

如此妙力纯熟后,应当修学“等持”:依靠上述妙力纯熟的力量,获得自觉性本智,现前无分别智慧而斩断一切障碍网。其他分支的功德:由“别断”而达到善逝密意,由“禅定”而得到神通,由“遮排气息”而出现光环。

若问:观想身、心、本尊的方法是指什么?

观想身,是指通过气息观想,也就是气息之自性、处、对境、道、作用、观想方便与功德。

1、气息之自性:是指身体本身以五界的自性而安住,因此,气息的自性就是五界的自性。地之气息是坚硬与沉重;水之气息是缓慢柔和;火之气息是轻与暖;风之气息是轻飘与粗猛;虚空之气息是细微、觉察不到运行。

2、气息之处:心室,肺腔。

3、气息之对境:周遍运行于内在全身时,大部分是从脐以上向外十六指范围内。

4、气息之道:主要是从喉管至鼻孔。

5、气息之作用:有两种,即受持作用与行持作用。受持作用是指以接触利益身体,也能持身体。作为心的乘骑,并且也能持心。由于能持身心二者而称为持命的作用。行持作用是指,动摇时也令身心二者动摇,不动摇时也使身心二者不动摇。

6、观想气息之方便:有多种途径,无论如何,相互都不相违。简单归纳,就是相应气息的法而观想与不依于法而观想。相应(气息的法而观想,)就是说“火界与风界,从右运行;地界与水界,从左运行;虚空界从中间运行”。如果从中再分,则左右一一也具全五界而运行,笼统归纳起来,左右一一显示每一大种的部分,颜色、形状与体积、行相各自分开观想。行相是观想光、文字、相状、细微身之类的行相。

不依于法(而观想),是指没有各自分析差别,只是观想气息内外运行,观想任意一个相状,或者只观想所触,心不散乱、始终专注就可以。一般共称的颜色、体积的过失与功德:诸界是凶恶的法相。只是观想禅定的对境也是在力量增长时,有过失与功德。其中,白色是能止息凶恶的法相,黄色是受持凶恶的法相,红色是增长凶恶的法相,黑色是勾起凶恶的法相。所触与体积,如果观想成坚硬粗大一样,就会使身体出现不适;如果观想细微如水月一样有实法的部分鲜少,那么身体不会出现不适。

7、观想气息之功德:精通身体行相去除唯一见、有实见与乐净见,生起胜观。由于获得住心,而使寂止堪能。

观想心也如是类推——

1、心之自性:是指显现界、慢心界、觉知各自有实界。

2、心之处:乘着五界之风而安住于五界之身。

3、心之对境:显现的对境是一切法。慢心的对境是心本身。觉知的对境是一切外处。

4、心之道:诸根。

5、心之作用:有两种,受持作用是能受持一切法;行持作用是造作黑白之诸行。

6、观想心之方便:上面观想气息堪能,之后以正念正知摄持,如何起心就观想它本身,结果会通达心的法相。

7、观想心之功德:去除一切我见、常见、有实见,生起胜观。心会堪能,获得寂止。

如是身心堪能后,应当观想本尊。本尊暂时的相也相应身心而宣说——

1、本尊之自性:是清净法性、无分别智慧、遍知智慧、调伏众生之色身、以分别之语宣说妙法的语言——五法的自性。

2、本尊之处:众生的身体与心性。

3、本尊之对境:法界与一切悲田。

4、本尊之道:虽然无有来去,但本尊的所摄即是众生,众生的依处即是本尊,成为二者相属之门或道,道法与教法。

5、本尊之作用:有两种,受持作用是具足一切功德;行持作用是救度众生。

6、观想本尊之方便:如同身心而观修,也就是以三种瑜伽的方式,即加持瑜伽、思择瑜伽、圆满瑜伽的任意一种方式来观修。

7、(观想本尊之)功德:同时圆满二资粮。

如此次第修学(身、心、本尊)三种观想,并次第宣说,只是针对初学的凡夫。真实来讲,身体就是心的行相,心的自性就是本尊,所以了知内外器情一切法的自本体是本尊,就是最初认识本尊本面。中间了知观修本尊的方便,就是以种种修行方便来宣说,上述禅定圣教是宣说以修心纠正的方便。宣说最后堪能的量:无相的本尊量,上面已宣说完毕。观修有相本尊身体的量:在本尊十圣教中也有宣说。此归集为三要,即了然、坦然、明然。了然是指没有实质,坦然是指不动摇,明然是指不遮障。没有实质是指显而无自性,如同影像或水月;不动摇是指不以沉掉之毒箭所动摇,如同如意宝的光;不遮障是指具足这两者而无有未证之障与不明之障,极其明了显现,似乎根识承受不了、格外明亮。

以上内容是对想如理修学者解说的。

因感兴趣于某事及所作而散乱不能够如理修行的、人们,如何作意大圆满的意义与本尊的自性呢?

由它(大圆满的意义与本尊的自性)摄持,依仪轨的次第来观也可以,或者以一刹那圆满的方式、或者以习气力、或者以胜解与佛慢的方式不散乱而摄心,进行持诵与禅定。持诵时可以于前方观想本尊,不观想也可以。有散收也可以,无有散收也可以,观想任何业或果都可以。一般而言,以精勤专注于所缘,则威力或加持力强大。

总的来说,虽然本尊真如有一般共称的六本尊,胜义本尊,假立本尊,心差别本尊,具誓言士抉择本尊,但如果以手印相共称为本尊,则涉及许多立名,立名“异熟身形差别本尊”,立名“大本性色相本尊”,立名“具加持有情等威德力本尊”,立名“具誓言众抉择本尊”,立名“异熟色的差别与大本智加持无二无别融合本尊”,以及“诸大本性本尊的意密本智幻化相色本尊”,如同水依靠寒冷之缘而结成冰一样,是“一切法任运自成的手印自性”。从中随宿业与缘分而各自显现:在极其清净调柔之众生前,显现报身;在骄慢业清净的众生前,显现化身著出家装束;在其下众生前,显现部分手印;在其下众生前,显现共同色的所依手印,承许“一切均是任运自成的手印无有差别”。前五种是就有实见而宣说的,最后两种是针对远离耽著有实见而说的。虽然如此运用安立,但所摄应当按照后者而受持。总之,这所有禅定的差别,如果以大圆满的意义摄持,那么就成了善巧方便的行为;如果没有以大圆满的意义摄持,那么就成了非善巧方便的行为。

宣说次第方便第六品终

总教虽共称,一切法如幻,

说与幻阳焰,一味平等性,

了义大圆满,建立此法理,

辩答及辨别,以理无妨害,

了义觉心义,自性与广大,

歧障安住法,及次第方便。

安住诸缘时,则不显现果,

于何莫损减,此无损减处。

因果缘起理,唯是显现许,

因果不成实,此无增益处。

远离增损义,他宗虽建立,

跟随了义教,我生如此慧。

唯入大乘理,南修而造此,

愿堪大乘器,众生得见此。

随世共称立,随入佛法慧,

受持者可见,大乘谛加持,

证离取舍义,如大鹏翔空,

无缚无动摇,径直越一切。

入大乘之方便及入之分支宣说圆满。智者王荣索班智达著。

2021年3月17日

译竟于半岛云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