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25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二十五课

思考题:

1.见色法是眼根见还是眼识见?分别是以何种理由承许的?

2.在以眼根见色法这一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观点?

3.六根取境与对境接触与否?在取境大小方面有什么差别?

4.意识、五根识所依有何不同?

5.五根识由对境与根二者所生,为什么安立根依,而不安立境依呢?

6.五识依根缘境,为什么识的名称为根识而非境识?

下面继续讲被称为第二大佛陀的世亲论师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本论共有八品,现在讲第一分别界品。

十八界当中,已经讲了见与非见之间的差别。有部宗有一种观点:见分无情和心识两种,无情的见就是眼根见色法,不一定具足计度分别;心识见外境必定有计度分别,不然不能成为真正的见。

眼见诸色为有依,依彼之识非为见,

传说中间阻隔色,并非能见之缘故。

人们经常认为,眼睛可以见到外境、鼻子可以了知气味……这里主要分析到底用识见还是用根见的问题。

有部宗认为:无情的根可以直接领受外境。经部以上不承认这种观点,取外境时必须用识来取,而不是用根取。为什么呢?根属于无情法,无情法不能取外境、不能执著外境,必须依靠眼识、鼻识、耳识等,才能察觉外境的性质或者本体。

有部认为眼根能见到外境色法,那是有依眼根见还是相应眼根见呢?他们说当然是有依眼根见外境,相应眼根虽然是眼根,但不能见到,比如闭着眼睛或者中间有遮蔽物时,眼根不可能见。因此,虽然依靠眼根产生的识是眼识,但并非眼识见外境,而是眼根见外境,这是有部宗的特殊观点。

传说有部宗如此承许的唯一理由是,中间有色法隔开时见不到色法。如果是心识见,即使墙壁、山或者屋子以外的法也应该见到,因为心识是没有阻碍的。正因为中间有其他物品隔开时见不到,只能是有色眼根来见色法。世亲论师对这个理由不太满意,所以用了“传说”一词。

前文讲到眼睛能见外法,眼根应该不是见吧?没有计度分别的缘故。此处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眼根为什么能见色法呢?

对此回答:从眼根能现见一切色法的角度安立为见,并不是从有无计度分别的角度来安立。如果牵涉到心识,必须具足计度分别,否则不能成为见,但有部宗承认无情法的眼根见外境,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计度分别也可以见。

那么,所有眼根都能现见色法吗?只有有依眼根见色法,并不是指相应眼根。如此一来,依于眼根的眼识岂不也成了能见色法?不是眼识来见色法。这唯一是有部宗的观点,经部以上并不承认,他们认为:应该用眼识、耳识、鼻识等识取外境,并不是用根取外境。

有部宗为什么如此承许呢?识是无有阻碍的,如果以眼识来见色法,被墙壁等阻隔的色法也应该见到,见不到的缘故,并非以识来见,只有像胡麻花一样的眼根等有相色法,才可以被墙壁挡住,所以一定是眼根来见。因明《释量论》和《量理宝藏论》中,也经常遇到这种辩论,有部宗认为:根取境是同时或者直接的方式来取。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里专门讲到了有部宗取境的特殊方法,但经部以上不会这样承认。

世亲论师站在经部的角度用了“传说”一词,破斥有部宗的观点。经部宗认为:眼识虽然能见,但并不能取所有遮障之法。既然眼识是识,那可不可以见墙壁以外所有的法呢?只要因缘具足就可以见到,因缘未具足或者是与之不相应的法,即使未见到墙壁以外的法,也不会出现任何过失。

因为被能障法阻隔之因如果不具足,则不能生起眼识,即便是因具足,但被碔砆、水、玻璃、云母等阻断也能生起眼识。中间隔开或者环境非常遥远时,虽然用眼识来取,也不一定能见到;有些法虽然无有遮障,非常细微的缘故,眼识也不一定见得到。有障碍隔开就必定无法见到的说法不能成立,因为中间有玻璃等法阻隔时,眼根虽然不能到对面去,也可以见到,这说明不是根来取外境。如果是根取外境,戴眼镜的人不应该见到色法,玻璃遮挡眼根之故。另外,透过碔砆、水、云母等等,都可以见到色法,所以有部宗的观点完全不合理,根只是起增上缘的作用,并不是真正能见外境的有境,应该以眼识来见。《量理宝藏论》中说:“乃无情故非能见。”眼根属于无情法,不具足识,所以不是能见,所谓的能见必定是识。经部以上都是这样承认的,这种说法非常合理。

双目均见诸色境,现见尤为明显故。

那么,左右两个眼根都见色法吗?是不是见两个色法?

两个眼根都同样见色法,因为双眼根看要比单眼看得明显。两个眼根一方面起庄严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眼根本体来讲,都属于色法,不存在异体的眼界,从明显角度来讲,左右两个眼根可以起到更明显的作用。

有些人说:我的眼睛很小,看不见色法。有些说:我的一只眼睛不太好,看不见。那么,有两个眼根,是不是所见到的色法也有两个呢?

这种说法不合理。有论师回答过:眼识没有形体,从识的角度来讲,不可能有左、右、上、下方位的判断。如果像无情法一样有形体,可以分东南西北上下左右,识没有形体的缘故,虽然从眼根的角度分为左眼和右眼,但从来没有左眼识、右眼识的说法。

《俱舍论》的分析比较细致,对于一些喜欢广说的道友,学习《俱舍论》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思维比较粗大、不喜欢广说,或者比较懒惰的人,《俱舍论》对他来说可能很麻烦,有时候会有越想越糊涂的感觉。

许眼意根与耳根,不接触境余三触,

鼻舌身根此三者,同等执著于对境。

六根取六境,到底是接触而取还是不接触而取呢?眼根、意根、耳根是以不接触的方式取外境,鼻根、舌根、身根通过接触的方式取境,这是从六根而言。

五根取外境时的大小是怎样的呢?鼻根、舌根、身根三根,在取境时根据根与外境接触的大小同等而取。比如手接触墙壁,能感受到与手一样大小的触觉;身体全部接触墙壁,则可以感受到整个身体接触部分的触觉。同样,鼻根或者舌根在接触外境时,也是取与自己同等大小的外境,即使外境特别大,鼻根和舌根也无法全部接受,只能接受与自己同等的这一部分。但是眼根和耳根不同,比如比自己眼根还小的毫毛或者针尖等,都可以接受;比眼根还大的山王也能见到。声音也是如此,比耳根小或者比耳根大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下雨的时候雷声阵阵,这么大的声音也可以听到。所以在根取外境方面,有些是大小相当而接受,有些是接触而接受……这些道理,现在很多科学研究当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眼根等是与对境接触而取还是不接触而取呢?

眼、耳、意三根是不与对境接触而取的。眼根没有接触色法也可以见到;意根本来没有形体,也可以不接触的方式取外境;耳根不能接触外境,如果接触,声音都有相续了,这会有很大的过失。理由是眼根与耳根可取远处存在的色、声,意根不是色界。

鼻、舌、身三根与对境接触而取,因为要观待与自己极近的对境才能取。比如鼻子跟前的外境,如果没有接近就无法闻到,只是接近也不行,他们认为:外境的臭味等,没有吸气的时候闻不到,只有吸气时,外境的臭味才能进入鼻孔,接触鼻根并感受它。舌头也是同样,一颗糖没有接触舌头的时候,根本尝不到甜味,真正接触到舌头才可以。有部认为舌根就像半月形,中间有很细微的空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令不发呕、接受饮食等。

既然眼根可以见到远处的色法,是不是很遥远的色法以及中间有阻隔的色法也可以见到呢?

无有这种过失。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吸铁石虽然以不接触的方式能够吸铁,但只是吸引自己附近、与它相应的对境,不可能吸所有的铁,不相应的对境是不行的。中国的吸铁石不可能吸美国的铁,因为对境遥远等各种因缘不具足。

有部宗认为:所有根是实有存在的法。而且外境色声香味触到底以什么方式存在呢?有部和经部以上的观点也不相同。有部宗认为:外境的每一个无分微尘,以中间隔开、不接触的方式存在。经部宗认为,表面看来,似乎一切法都粘在一起,其实真正观察,任何物体都不可能粘在一起。比如一块石头,眼睛看的时候好像没有孔隙,但是有无数微尘聚集在一起,并不是粘在一起。如果粘在一起,就像酥油加在酥油上一样合而为一,最后无分微尘全部融入一体,这时会出现石头消失不见的过失。那么,这块石头到底怎样存在呢?无数微尘聚合在一起。

通过科学方法观察,基本上也是这样承许。希望你们看一看《自释》,里面分析得比较细致。世亲论师应该是按照经部宗的观点,承认外境由无数的无分微尘聚合在一起。

比如一张纸,表面上看,好像是无数微尘粘在一起变成了一张纸,实际并非如此,而是由无数微尘聚合在一起,中间有无数的虚空。那为什么不会分散呢?是依靠众生业力的风聚合在一起的。就像讲地理的时候说,地球不会掉下去是因为有引力。水为什么不掉下去呢?依靠吸引力。同样,依靠众生的业风,令无数微尘聚合在一起,只是眼睛见不到它的细微部分而已。就像化学所讲的原子、原子核,依靠肉眼虽然见不到,但外境的法就是这样组成的。

既然中间有空隙,在纸上写字时,为什么墨水不会漏下去呢?墨的概念很粗大,比如牛尾表面看黑黢黢的,真正分析的时候,不可能所有的毛粘在一起,而是由一根毛一根毛组成的。同理,表面看来的一块石头等外境,其实是无数微尘集合在一起的,这就是它存在的方式。

现在很多科学家对佛教有关微尘的分析非常赞叹,但他们对最细微的微尘根本无法抉择为空性。这种比较细微的观察方法,作为初学者,在名言中没必要去观察。唯识以上的大乘会这样分析,正是因为这种分析方法非常好。但是这种空性,有部宗根本无法了知其真相,他们认为:最后无分微尘真实存在。

那么小乘宗所说的接触是怎样的呢?糖放在舌头上称为接触。这种接触是融入一体还是与它接近呢?真正融入一体的话,舌头变成了糖,糖变成了舌头。《智慧品》中对这方面有很详细的观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处的接触,小乘认为:中间没有其他微尘运行,就称为名言中的接触。不然,外境本身的微尘与微尘之间互相都没有接触,中间全部是空的,那以舌头或者手接触墙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比较细微的分析,唯一是佛教分析微尘的方法。

佛教的特点,一是对外境的观察非常细致,一是对内心的观察很有特色。对于这两方面的观察,很多世间科学家根本无法真正了知。

鼻等三根取相同面积的对境,它们必须接触对境微尘而取之故。眼根与耳根二者可取相等不相等各种各样的对境,意根是不一定的,因为它不是色法。如果用识来取,当然没什么可分的。识大小方面也不好分,但有时候还是有大小的,比如有些人的发心力很大,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这不是用面积或体积来衡量的,因为心没有形体,只有从力量方面来说。

我想大乘的说法非常好,也需要这种抉择。对微尘的观察,小乘宗根本没有抉择好。《中观四百论》当中,对微尘和心识的刹那抉择得非常圆满。《俱舍论》和其他世间学问当中,对微尘的判断还是存在实有的执著。

意识根依为过去,五根识依为俱生。

下面讲意识和五根识在根依方面的差别。

根依也叫做根,比如意识的根依是六识灭尽无间产生的意根,眼识的根依就是眼根。意识的根依是过去的,五根识的根依有过去的也有同时俱生的。

眼识和耳识,通过根和外境聚合才能产生。那为什么叫眼识、耳识,不叫色识、声识呢?《量理宝藏论》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有特殊原因和密意的。

成为根依变化故,所依乃为眼等根,

乃为不同之因故,依靠彼等说彼识。

因为根依变化时,眼识也会变化,比如眼根、耳根很好,眼识和耳识也会很好;眼根、耳根等生病,眼识、耳识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没有眼等根依,眼识等也就不存在。另外,眼识依靠眼根而产生,这是不共的特点,如果用外境色法来取名,则色法是眼识和意识的对境,称为色识不合理,应该取名为眼识。因为上述两个原因,才称为根识,而不是境识。

最后意识的根依增上缘是自时刚刚过去之意根,五根识的根依与彼等根识一同产生,也就是说,五根识既依赖现在同时的有色根也依赖意根。

那么,五根识是由对境与根二者所生,为什么用根依取名而安立为眼识等,而不从外境方面安立境依呢?

五根识的所依是眼根等,因为眼根等变得明显不明显,眼识等也会随之变成那样,然而色等改变,眼识等并不一定改变,也即色等的现或不现,对眼识无有损害或者利益。

依靠眼根等取名是有理由的,诸根是各自能依的增上缘,并且生起一个相续的识,故而是识的不共因。从以增上缘诸根而表示的角度称为眼识等,如同青稞所生的苗称为青稞苗,鼓的声音称为鼓声。《量理宝藏论》中说:“根即不共之因故,称谓根识如鼓声。”鼓声,虽然有手等其他诸多因缘发出,但最主要的就是依靠鼓而产生,所以叫做鼓声。青稞苗的生长,还有地水火风等很多助缘,为什么不叫水苗或者土苗等呢?因为青稞种子才是最主要的因缘。同样,色法可以作眼识与意识二者的共同因,不能作为同相续的因,因此不是以色法取名,应该以眼根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