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戒律 >> 赞戒论讲解 >> 赞戒论讲解04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四课

持戒者受到人天诸师之赞叹,自己在年老时也是在欢喜心中离开人间,前文引用《别解脱经》的教证,已经对这一道理作了宣讲。下面讲第三个问题。

戊三、思维破戒必受世尊及众生呵责并于追悔中死亡之理:

恒时不具净戒之青年,染上破戒过患佛亦责,

世间诸众宣种种恶言,老死之时生起大悔心。

现在其他宗派当中有没有学习《赞戒论》的不太清楚,但我们从革玛旺波一直到后来的堪布根华仁波切、托嘎如意宝,还有曲恰堪布、德巴堪布等,都是非常非常重视《赞戒论》。整个宁玛巴,不管白玉派、竹庆派还是噶陀派,对这部论典非常赞叹,一些小僧人刚出家的时候,经常会给他们传《沙弥五十颂》和《赞戒论》。通过这部论典,大家会明白破戒的严重过患和持戒的殊胜功德。释迦牟尼佛一开始传讲戒律,也是首先讲守戒功德和破戒过患,最后也再三强调守戒功德和破戒过患。

本来佛陀对众生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悲悯爱护,但是对于不具足清净戒律、已经染上破戒过患的众生,大慈大悲的佛陀在有关经典中也是严厉谴责。再加上,世间的人、天人等所有众生,会有各种流言蜚语,说“某某人已经破戒”、“此人戒律不清净”等种种语言,天龙夜叉等其他非人,也特别喜欢传扬破戒的过患。最后,在此人逐渐衰老或者死亡时,内心生起极大后悔心:我在年轻时若能守持清净戒律该多好啊……。

恒时被恶行所缚,不具有一切功德之根本——清净戒律,自心如同野马般难以调伏的年轻人,一旦染上破戒过患,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其无碍智慧了知,此人已经毁坏了今生来世,所以在有关经典中予以严厉谴责。

如《别解脱经》云:“无足无法入道路,如是无戒不解脱。”按理来说,比丘、比丘尼以及沙弥、沙弥尼,在每月十五、三十必须做一次长净法会。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诵戒,按照翻译角度来讲,用“长净”好一些,藏文称为“索雍”,意指增长善根、清净罪障。很多律藏中,经常用梵语“布萨”。《别解脱经》说:没有脚就不可能入道,同样,不具足戒律就不能得到解脱。

又《地藏十轮经》云:“欢喜失戒罪业者,听闻大乘胜德后,为名利故诩大乘,如驴披着狮子皮。”喜欢失坏戒律的这些人,听闻大乘佛法后,以贪求名利为目的,自称为学习大乘者,这也只是自己妄加而已,真正具不具足非常难说。就像驴披上狮子皮,表面看来好似狮子一样,实际根本不是。

经中说:“迦叶,所谓比丘者,摧毁诸烦恼,故称真比丘……”《澄清宝珠论》等很多论典中讲到,比丘有胜义比丘或者说摧毁烦恼的比丘、形象比丘等五种。这里说,已经摧毁烦恼的人,才叫做真比丘。

下面对此作解释:“摧毁我执见、有情见、生命见、保养见、补特伽罗见、士夫见、女人见、孩童见、妇女见、故称真比丘……”现在有很多所谓的比丘,对于有情、自己的生命等特别执著,这说明他相续中的女人见、有情见等仍未摧毁,只是一个假比丘。所以,此处每一个见前面加上一个“摧毁”,即摧毁保养见、摧毁士夫见、摧毁女人见……这种人才是真比丘。

又说:“以戒修身、以慧修心,无有恐惧、渡过三有河、远离诸大种、无有坏聚见、无有怖畏、住于无畏道,故称真比丘。”真正的比丘,以戒律长养身体,以智慧修持自心,无有恐惧之心,已经远离三有之大河,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比丘。

一般小乘自宗的经典中,对比丘有没有这种要求也很难说。根据上述所说的内容,应该是从大乘了达空性方面讲的,不然小乘自宗所安立的胜义比丘,只有阿罗汉才算是真比丘。此处所说,已经摧毁生命见、士夫见、孩童见、女人见等一切见,从小乘自宗安立的话非常困难。

经中又云:“迦叶,有者不具此等法,自诩为真比丘,彼等乃假相比丘,是胜解信而已,我非彼导师,彼亦非我声闻。”不具足上述法相者,虽自认为是真正的比丘,其实只是假相比丘,相续中仅仅是一种胜解信。对于这种比丘,佛陀说:他不是我的弟子,我也不是他的导师。并且说:“迦叶,多数罪孽深重比丘可毁灭我圣教,九十五种稀有见者、一切邪魔不能够毁灭我教法。又我圣教中所出现无有定解劣慧愚痴者可毁灭我教法。”佛陀对迦叶说:只有这些罪业深重之人,才会毁坏我的圣教,真正的外道徒也无法毁坏我的圣教。的确如此,佛教内部的很多人身着法衣,自称为“居士”、“佛教徒”,然后到处摧毁他人的宗派,有些对密宗作毁谤,有些对显宗作毁谤,有些对高僧大德作各种各样的毁谤。真正来讲,像胜论外道、数论外道等很多外道,对佛教的危害不是很大,唯有佛陀圣教中不具定解、非常愚痴的这些人,才会毁坏佛的教法。

又说:“我此圣教中将出现愚蠢者、贪欲者、为贪恋所缚者、非法邪见者、无有定解者、懈怠者、妄语者彼等可毁灭我教法。”喜欢打瞌睡者、早上不愿意起来者,无有定解的人、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这些人会毁坏我的教法,外道不能毁坏我的教法,具有贪欲者、非法邪见者虽然身穿袈裟、已入佛教,但毁坏佛之教法的就是他们。

《呵责破戒经》中说:“舍利子,于身披我仙人法幢之破戒比丘甚至跨入经堂中一步亦不开许,何况是使用水器、坐凳等。”佛告诉舍利子:凡是身穿僧衣且破戒者,跨入经堂一步也不开许,何况享用僧众的水和食物、坐在僧众的垫子上……。

“何以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乃人天世间之盗匪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乃世间人天诸众应摈除之处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乃世间人天诸众之怨敌故,可称其为罪业之友;舍利子,我开许为人天世间一切众生传法,舍利子,然于失戒、失行、失命、坏见之诸破戒比丘,我以手示摈除,见我亦不许,何况说于此教法中一日、一夜、一刹那共处。”为什么呢?这种人非正士而是人天世间之盗贼故,人天世间应该摈除故。释迦牟尼佛说:舍利子,我在传讲佛法时,开许其他人天众生都可以谛听,但已经破坏戒律、失毁行为、失坏正命者以及坏见者,对于这些破戒比丘,即使见我也不开许,何况在我的教法中听一天、一夜、一刹那,与僧众共处、听闻佛法等都是不开许的。

因此,一般对失坏戒律、失坏行为、失坏见解的这些人,在僧团当中一旦发现,必须开除,这是释迦牟尼佛也开许的。有些人说:作为佛教徒应该有慈悲心,他很可怜,虽然见解不正、戒律不清净、行为不如法,以邪命养活欺骗众生,但这个人很可怜,如果开除他不是更可怜?还是不要开除。这种说法不合理。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最有悲心的人当然是佛陀老人家,那么佛陀也在经中说:这种人必须摈除。我们作为佛教徒,应该按照佛陀的教言去执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何以故?舍利子,譬如污秽肮脏腐烂不堪之蛇尸、狗尸、人尸等臭气熏天,天人诸众根本不会与之共同嬉戏,且若见之便会远离躲开。舍利子,与此相同,诸智者亦应知,若见如蛇尸般之破戒比丘,亦应远离舍弃,不应与其一同进行吉祥长净、定时长净、解制仪轨。”一般在见到人尸、狗尸的时候,人们根本不愿意与此处安住、嬉戏。见到破戒比丘与之相同,应该远离舍弃,不能与他们一起作各种长净、解制等仪轨。

所谓的布萨,也即长净,有定时和不定时两种。如吉祥长净、和合长净等,由于时间不固定而称为不定时长净;定时长净分十四长净和十五长净。按照《律根本颂》,一年有六个十四长净、十八个十五长净,这些也是根据历算来讲的。在作长净仪式时,经常会有一位比丘起来跟大家问讯,说:今天是十四长净,请某某长老为大家传讲戒律、读诵别解脱。这样请求后,大家顶礼问讯,长老为大家宣说《别解脱经》。

《三戒论》中会讲十七事,其中也讲到长净分定时和不定时。另外,在安居期间,对所得到的财物不作分发,僧众之间不能互相说犯戒的过失。安居结束时,僧众作羯磨仪式,专门安排人为僧众分发财物,并且宣说个别人的犯戒现象,也即解开原来的制度,因此称为解制。

在作解制仪式时,破戒比丘不能参加。“何以故?如是愚蠢者长期受害、无有利益、不得安乐、恒遭痛苦,为同等者及其他人控制、堕入邪道、皆不吉祥故。彼等不恭敬具有净戒比丘,不是沙门而自称沙门,非持梵净行而自称持梵净行,彼等可毁坏羯磨、长净、解制等一切事。”为什么不能参加呢?破戒者与僧众共住,会令大众皆不得安乐,与之同等者也会受到控制,逐渐趋入邪道。因为戒律不清净,行为必定不如法,由此会毁坏一切事宜。所谓的毁坏,是指给清净的僧团染上罪业,而羯磨仪式能不能成功呢?可以成功,只是会染罪而已。

“舍利子,我此圣教中恭敬持净戒比丘,彼等若见破戒比丘,则定远离舍弃。何以故?舍利子,应当明知持戒比丘之钵盂、法衣等若与破戒比丘之钵盂法衣放在一处,则如掺杂毒一般。舍利子,我四种威仪宁愿住于布满蛇尸、狗尸、人尸之处。舍利子,然我与破戒比丘、失行、失命、坏见者共住一日一夜一刹那,甚至仅仅弹指间同住亦不欢喜。”守持清净戒律的比丘,见到破戒比丘后,即使钵盂和法衣也不能与之放在一处,否则就与毒物放在一起一样。作为比丘,宁可住于布满人尸、狗尸的肮脏之处,与失行、失命、破戒比丘仅仅一弹指间也不应欢喜同住。

世间上的所有人天众生,都很喜欢谈论破戒者的公案,散布流言蜚语。对于破戒者的种种行为,他的敌人倍加欢喜,他的亲朋好友、同行道友的内心则非常痛苦,不论他人欢喜还是不欢喜,对于这位破戒者的恶行,人们都非常愿意传扬。

《教比丘经》云:“不持净戒常见者,世间一切诸众生,内心皆不欢喜彼,且以恶语谴责之。”不清净戒律的常见者,世间所有众生的内心都不欢喜他,经常以恶语谴责他。在种种谴责中不知不觉衰老之时,想到今生破戒的罪业,内心被种种痛苦逼迫,最后到死亡临头,导致自己破戒的财物、妻子儿女等不会跟随自己,而以所造的五种堕罪,必将堕入地狱遭受种种痛苦折磨。

比丘已经犯根本戒的话,五种堕罪必定都会犯。一般来说,沙弥和沙弥尼主要以沙弥十条为主,所谓的比丘戒和比丘尼戒,对他们来说即使犯了也只是恶作,因此戒条比较简单。但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条非常多,它的种类包括在五种堕罪当中,也即他胜罪或者说根本罪、僧残罪、堕罪、向彼悔罪、恶作罪。所谓的他胜罪,比丘来讲有杀盗淫妄四个;比丘尼再加上不共同的四个,共有八个他胜罪。僧残罪,比丘有十三种,比丘尼二十种。堕罪分舍堕和单堕两种,比丘有三十个舍堕、九十个单堕,比丘尼有三十三个舍堕、一百八十个单堕。向彼悔罪,比丘四个,比丘尼十一个。恶作罪,比丘和比丘尼都是一百一十二条,只是后面两条稍有差别。

按照《别解脱经》来讲,所谓的他胜罪,如果具有一种隐瞒性,别解脱戒自宗观点是不能恢复的;无隐瞒性的他胜罪可以恢复。如果犯了僧残罪,通过僧众可以忏悔清净,也即依靠对僧众作恭敬的五种行为来忏悔。堕罪当中,若犯舍堕罪则通过暂时舍弃犯罪之物进行忏悔,单堕罪通过长净仪式可以清净。他胜罪的粗堕罪和僧残罪的粗堕罪,通过长净仪式也即诵戒方式可以清净。向彼悔罪依靠其他方式不能忏悔,要在经堂周围、僧众面前大声地哭:“我今天犯了罪,怎么办哪?”个别女众有时候大声地哭,可能她犯了向彼悔罪,在忏悔吧……犯戒者大声地哭,然后僧众接受他的忏悔时,可以清净罪业。恶作罪在平时长净仪式时可以清净,有些在自己心中忏悔也是可以的。

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律全部包括在五种堕罪当中,沙弥来说有同分的五种堕罪,真正的五种堕罪是不犯的,因此沙弥的戒条与比丘、比丘尼的戒条相比非常简单。

一个人做了很不好的事,一想到很难清净,会生起极大的后悔心,这时用藏族民间传统的一种说法:骑着骏马也赶不上。意思是说后悔心非常大。所以,通过学习《赞戒论》,在自相续中好好守持清净戒律,这对每个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毗奈耶经》云:“追悔中死亡,死后堕恶趣。”破戒之人在追悔之中死亡,后世也必定会堕入恶趣。

实际上,人们只是不知道女人的过失才会出现犯戒的现象,因此无垢光尊者严厉谴责女人。作为女众,男众是最大的障碍;作为男众,女众是最大的修行障碍,大家都应该注意。

无垢光尊者说:“寻求寂灭解脱菩提者,最大违缘魔障狡诈女,诸众侮辱违背圣教理,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真正想获得寂灭菩提的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狡诈女人,她最初用各种手段欺骗和引诱你,使你失坏戒律,最后自己也非常后悔。这时,很多人都会侮辱你,自己也已经违背了释迦牟尼佛的教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切祸害根源之女人。

“何者虽已趋入闻思修,因遇女人从而失此法,见与未见异熟无可量,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很多人真是这样,原本闻思修行非常不错,后来因为戒律不清净,已经失去了闻思修行的机会,从此对这方面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上师如意宝经常讲:凡夫人的烦恼与外境有很大关系,首先应该注意避免自己的一切违缘。在遇到女人以后,如果已经失坏戒律,无论可见和不可见的异熟果都是不可估量的。为什么说“见”呢?可以现见的,一个人在还俗以后,已经有了孩子和家庭,即生便会感受不可估量的痛苦。作为无法见到的,后世所感受的异熟果——堕入恶趣等也不可估量。所以,应该舍弃祸害根源之女人。

“何者虽已趋入利他行,因依女人名声将受损,事业不成无能利有情,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无垢光尊者说:有些人已经趋入利益他众的行列,或者说已经趋入这种行为,但是因为女人,他的名声会大大受损。

有些大活佛、大堪布,说好听一点,已经接受空行母;说难听一点,反正已经还俗了。不管是有密意还是没有密意,他的弘法利生事业肯定会大打折扣。以前人们非常尊重他,在还俗以后,依靠他自身具足的少许功德,部分信众会对他供养、恭敬,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众人所公认。所以,女人是利众事业的道路上最大的危害,一定要舍弃祸害根源诸女人。

现在这种现象真的很多。法王如意宝经常讲:对一些高僧大德,很多女人都有信心、贪心、欢喜心,自己若想真正地修行,应该尽量制止自己的烦恼,不损害其他高僧大德,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为智者然却遭众讥,因失希求无法利他众,失毁行为遭受俗人笑,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然具有一定的智慧,但依靠女人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讥毁,从而丧失希求,再也无法利益他众,由于失毁了自身的行为,就连世间无有任何智慧的人也会讥笑你。所以,应当舍弃祸害根源诸女人。

“虽为肃者然已破律仪,护法远离众天不欢喜,以重罪故现后受痛苦,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肃者”也就是指敦肃之人,一般藏文中是戒律非常清净的意思。原本戒律非常清净的修行人,人们都将之作为恭敬的对境,在他破戒以后使护法神远离、天众不欢喜,以他深重的罪业会感受今生来世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应该舍弃祸害根源之女人。

“虽为贤者然却增贪惑,现世迷乱任意享欲妙,恶劣影响罪垢染他人,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这里“贤”是从弘法利生的事业方面来讲。具有一定弘法利生事业的贤者,后来依靠女人,贪心越来越增长,世间迷乱的琐事和现象越来越多,对于世间欲妙直接享用,以这种恶劣行为会沾染很多人。比如一个人本来非常了不起,对众生很有利益,事业也很成功,在染上这种罪业以后,不知不觉中非常喜欢享受世间欲妙,以这种恶劣影响,会使其他清净戒律的出家人染上罪业。应当舍弃祸害根源诸女人。

“虽具信心出离勤修法,若遇女人今生失自在,失解脱道永漂轮回中,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然自己具足出离心和信心,以及勤于修法的精进心,但在遇到女人以后,即生已经失去了自由,来世也一定会堕入恶趣。

原来德巴上师给我们传《大圆满前行》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有一个人,以前他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在德格等地方求学,后来还俗了。他说:我原来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还是很不错的,后来遇到了一个……现在全部失去了。真是这样,以前具有一定的出离心和信心,后来在修行上遇到违缘以后,即生没有一点自由,整天在无有任何实义的琐事中度过。

学院里面有些还俗的人,一开始还会念《系解脱》,因为以前必竟在上师面前发过愿,但经过两三个月,整天忙于在家的一些事情,连一遍《系解脱》也不会念了。因为既没时间也没兴趣,总认为:现在一切都完蛋了。以前的出离心和信心,在遇到女人以后全部都会失去。作为女众也应该想:遇到男人以后,会失坏自己的戒律,即生忙于琐事,再不会有修行的机会。所以,一定要舍弃一切祸害根源之女人。

“虽为真实入定诸禅师,遇女人善法皆失损,远离神山游荡闹城郊,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经常喜欢入定的人,在遇到女人以后,自己以前的禅定、善法全部都会失损。以前一直住在寂静地方的人,在还俗以后不得不进入闹市,有些做生意,有些在公交车里当服务员:“到都江堰、到都江堰……”这些人为了养活自己特别可怜,别人看了这种行为也是非常可怜。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