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2 当文化遇见佛学 >> 佛教视野中的物质-演讲-华南理工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佛教视野中的物质——华南理工大学演讲

『2015年6月12日』

尊敬的院长、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面对面地交流。两年前我们也曾安排过一次这样的机会,但当时我恰好拿到去美国的签证,不得不离开广州,从北京飞往美国,所以当年没能和大家见面。但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我们终于又有因缘相聚。

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讲,物质条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这一点大家也清楚。但与此同时,人们的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浮躁、忙碌,似乎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平衡。物质进步的确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快乐和便利,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冲击,令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对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感到迷茫,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感到幸福和快乐。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虽然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但人文关怀的理念却很少接触。我们上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数学课……但这些课程几乎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关爱他人、孝顺长辈。因此,我觉得老师、科学工作者、宗教人士非常有必要面对面地沟通,消除彼此间的疑惑和不满,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当今社会的人文素养。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

我想在座的各位对于“物质”都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今天也很乐意和大家分享佛教在这方面的智慧和理解。

我不太愿意讲太多佛教名词,因为大家可能对这些词比较生疏,不理解它们的含义,所以它们不一定会对交流有所帮助。当年霍金在清华大学演讲,五百元的入场券一票难求,但因为霍金用的几乎都是专业名词,现场有很多人打瞌睡,甚至临时退场。听说霍金当时特别失望。当然,像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科研实力应该很不错,但不同领域的人交流起来,太多的专业名词可能还是会造成障碍。

我对这一点也深有感触,因为不论我到哪里去讲中观、唯识、密宗或者显宗的内容,那些比较专业的词语,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师生也不容易理解。比如说,佛教中的一切有部将万法分为五类: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以及无为法。其中的色法,指大种和大种所造,这里又可以再进一步分为:有见有对色、无见有对色以及无见无对色三种。有见有对色指我们能触到、摸到、看到的种种法;无见有对色指的是像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等等,虽然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见不到;无见无对色也叫做无表色,指我们看不到的一种色法。诸如此类的名词,对没有系统闻思过佛法的人来讲,一开始都比较难以理解。

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对物质世界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而且这种分析非常有趣。佛教认为,物质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组成的。这四大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地、海水、火焰、狂风,而是四种特质。比如说,所谓的地大,指事物坚固的特质;火大指物质能够成熟的特质;风大指流动性、动态特质;水大指能够互相聚集成一体的特质。这与物理学中物质多样性的概念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一种物质可以同时存在多种属性,这种物质也被称之为多样性物质。

佛教对物质的精准剖析

物质经过分解成为微尘,如果我们继续分解微尘的话,就会得到佛教中所谓的邻虚尘,也称极微尘,而它再被分解下去就变成了“空”。

“邻虚尘”这个名词出自《楞严经》,指的是不能再分割的粒子,再分下去就只能是“空”了,它相当于量子物理学中的普朗克尺度。在量子物理学中,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普朗克尺度被用来定出最小单位的能量、长度、时间,而邻虚尘则是在佛法中被用来表示最小粒子。量子物理学认为,所谓的粒子都是由能量构成的,但能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量子物理学家目前还没有给出答案。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量子物理学和佛教中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我相信佛教中有很多值得科学家借鉴的思想。

我以前读过一篇文章,作者是斯里兰卡的罗睺罗·化普乐。他是一位大学教授,也是一所佛教研究院的院长,他不但精通现代的一些科学知识,也精通佛教理论。他在文章里提到,有一次他去参观离巴黎不远的一处核研究中心,并向工作人员介绍了公元四世纪无著菩萨对原子的“佛教定义”以及抉择空性的方法。现场的科学家们都惊叹于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方智慧。他们说,即使是现代物理学对原子的最新发现,依旧没有超出无著菩萨的定义。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相信你们会非常受启发。

没有脱离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佛教对物质的认识和所谓的“常识”有所不同。佛教不承认任何与心无关的、独立存在的物质。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事物的生、住、坏、灭都和我们的心密切相关。比如,在大家的观念里,这可能就是一张桌子,一个麦克风,但实际上,它们的存在与各位前世的业、今世的心以及各种习气密切相关,但很多人都可能并不了解这样的关系。

《楞严经》中还讲到:“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所有众生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被虚妄不实的外境迷惑,无法认识自己的本心,内心随外境而转。我们从这个道理中可以了解到,如果一味地关注外部世界,丝毫不考虑心的影响,这种研究是不究竟的,很难带我们真正了解物质世界。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觉知,比如世界是美好还是丑恶,是复杂还是单一,是微妙还是平凡,都与观察者的主观意识息息相关。

又比如,我们现在共处在同一个空间,可能有人感觉舒适、悦意,同时却有人感到不适,甚至痛苦。这与每个人自身的业力以及心的状态有关。佛教将果报分为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四种,而这个例子就可以用增上果来解释。

就像我前面所讲的,任何物质的本体都是空性。也许你们读过《金刚经》,里面就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归根结底,这些“相”只不过是吸引眼球的外在表象而已,而它的本体并非真实存在。当我们把心与外境联系在一起考虑时就会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因缘而生,而这种因缘的理论,在佛教中称之为“缘起观”。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在《缘起经》中宣讲了缘起观,简单而言,即因缘聚合时,外境显现;因缘消散时,外境随之改变。当我们真正领悟因缘规律时就会发现,原来一切外境真的都是心的造作,再深入观察时甚至会发现,原来所谓的“心”也不存在。正如《金刚经》中说的那样:“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并不是一种玄乎其玄的说法,而是当我们真正观察时,我们的心,包括生活中所产生的贪嗔痴等烦恼,都了不可得。《维摩诘经》中也讲:“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原来,心不在身体内,也不在外面的物质上,更不在内外之间。

站得高才看得远

可能大家在来听讲座之前,没想到我会讲空性的道理,可能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听说空性,觉得云里雾里的,但如果大家能再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佛教的这种智慧非常深刻。就像王安石在诗里面所描绘的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当你到达山顶上时,任何浮云都不会再遮挡你的视线,所有的景色都一览无余。朱清时教授也曾说过:“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我曾经问他:“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又是多年的校长,你出于什么考虑这样说呢?”他明确地回答说,当代物理学的研究结果越来越趋近于佛法中对宇宙本质的描述。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在佛教的智慧中找到真理。

虽然我身穿僧服,在这里夸赞佛教,但我没有刻意打广告的意思,我做梦都没这么想过。佛教历史上有一位大德曾经说过:“我并不偏袒佛教,也不偏袒其他宗派,谁的观点是真理,我就追随谁。”这句话很客观、公正。我今天也既不刻意赞叹佛教观点,也不刻意赞叹科学的观点,谁的观点有道理,我就赞叹谁。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物质呢?实际上,物质虽然显现为色法,但本体却是空性,虽然本体是空性,但又显现为色法。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了解物质世界的真相,但事实上,我们通过自身的长期修证,就能现量见到。

看藏传佛教如何培养综合性人才

有人把佛教当作一种非常神秘的宗教,认为它与科学格格不入,但当人们盲目相信科学的权威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间,把科学变成了宗教。事实上,佛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藏传佛教的寺院更是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承知识的责任。比如说,寺院一般会教授《时轮金刚》和工巧明,即天文学和建筑学。藏地的桑耶寺、布达拉宫等诸多寺院,在上千年的岁月中承载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技术,而这些传承都是在寺院中完成的。此外,寺院里面还教授因明学,即逻辑辩论。去过藏地寺院的人可能都见过辩论的场面。当人与人之间有疑问、不解时,就可以通过辩论来理清楚,这传承自一种非常特殊的印度学派。现在的博士生答辩恐怕都达不到藏传佛教辩论的激烈程度,这也是藏地寺院生活中非常精彩的一幕。

很多人对寺院的刻板印象就是菩萨像、老和尚和香客。但这并不是一所完备的藏传佛教寺院该有的样子。一所完备的寺院更像是一所研究院,里面的人研究天文、地理、建筑,包括临终关怀等等。他们不仅关注今生的生活,还关心死后的去向。不论是谁,只要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痛苦、疑惑,都可以到寺院里向大师求教,因为他们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还对人文、历史等世间学问很有见地。他们这种无与伦比的智慧,可以帮你答疑解惑,引导人生的方向。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藏传佛教寺院都这样完备,但大多数都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烧香拜佛的场所。

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下,看看藏传佛教的出家人究竟在学些什么。此外,他们并不是三四年就能从寺院毕业,很多人都要学习一二十年,甚至终生。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藏传佛教出家人和世间大学生在学习的深度、广度等方面有一些差别。

我认为,为了生活或者某一项工作能有所突破,科学家可以把研究重心局限在单一的主题上,但综合性的研究更重要。这就像一个人在开车,如果他只懂修轮胎,那一旦其他零件出现故障,他就会束手无策,非常痛苦。因此,藏传佛教非常重视培养综合性人才。

被忽视的重要的学科——心智科学

现在台湾、香港还有美国等地,有很多人把心灵的科学叫做“心智科学”。台湾的陈宇廷在一本书里把“心智科学”称作“觉性科学”,大致也是一个意思。现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烦恼和疑惑都需要心智科学解决。总而言之,这样的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

我衷心希望科学家们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既研究外在的物质,同时也关注外界与内心之间互相依赖的关系。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因缘,仅仅研究一粒微尘或一个细胞,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会很究竟。因此,大家很有必要了解缘起观,了解佛教如何解释这个世界,了解当前的科学又如何解释这个世界。如果能将这之间的关系弄清楚,那你在研究中的思考会更有深度、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