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8 穿越千年的智慧 >> 动中禅-演讲-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 返回
字体: A- A A+

动中禅——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演讲

『2014年10月15日』

Sam教授致欢迎辞:

非常高兴能邀请索达吉堪布来到科大,这是我们的莫大荣幸,真的非常欢喜。堪布今天给我们带来的演讲是“动中禅”。在这个危机不断的时代,没有什么比这个主题更值得探讨了。

在座大多数人可能对堪布有所耳闻,但还是允许我简单作一下介绍。

堪布出生于1962年(藏历六月初四),1985年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在1990到1999年期间,堪布陪同法王赴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尼泊尔等地弘扬佛法、广利有情。

在讲经说法的同时,堪布将大量的藏文经论翻译成汉文,并印刷出版,以此帮助很多汉族人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佛法。在我们等待堪布的时间里,大家在大屏幕上也看到了这些著作的名字。

在堪布众多的杰出工作中,还有一项特别需要提及,就是慈善事业。堪布设立了慈慧公益基金,并担任名誉理事长。

堪布的教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请允许我朗读其中的一段:“只要能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人也可以。”在另一段教言中,堪布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女士们、先生们,尽管堪布说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我们希望他长久住世;尽管堪布说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给他传法,但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这里远不止一位听众。

我们悉尼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多元文化的学校——拥有27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但在这里凝聚成一体。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堪布今天所要传讲的禅学观念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欢迎索达吉堪布来到科大,欢迎随行的朋友们。

主持人:

感谢教授!能邀请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为我们演讲,是我们佛学禅修中心的荣幸。在此我谨代表中心以及组委会欢迎堪布的到来。

今天堪布将要演讲的主题与这个大学一样充满活力——动中禅。佛陀曾说:不要沉溺过去,不要幻想未来,将心安住当下。这可以说是禅修的基本原则。很多人也许觉得禅修只能坐着,而今天仁波切将要教授我们如何在行动中禅修。

下面就有请仁波切为我们做主题演讲——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动中禅”。对于这个主题,很多人也许觉得稀奇,因为禅修一般是身体安坐一处,一直内观自心或专注某个所缘,比如佛教中以毗卢七法安住,其他宗教和世间禅中,身体也处于寂静状态。确实这是比较普遍的禅修方式。不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与此不同。

一、禅修的意义

来到悉尼,我发现这里很多人非常喜欢锻炼身体。也许是这里的蓝天、大海、新鲜的空气,以及自由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使得人们乐于在户外跑步、散步、遛狗……做各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其实不仅是这里的人,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人也热衷于强身健体,希望以此能获得健康和快乐。

不可否认,爱护身体,不论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非常有必要。不过人的快乐,不仅与身体有关,与心灵也密切关联。诸如增长内心的智慧、锻炼坚强的品格、培养慈悲的心地,也是快乐之源,所以提升心灵也非常重要。

而且从某个角度看,身体的锻炼,只能让我们今生中获得健康,而内心的修炼,却可以带来更长远的快乐。

那么如何修炼内心呢?方法相当多,尤其是禅修,如今在宗教场所、高等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禅修可以让心变得宁静、祥和,这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时代,人们常常不由自主陷入贪心、嗔心等情绪中,由此导致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不尽合理,如果能修持禅定,就可以避免负面心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说到禅修,一般人会马上想到“坐禅”——坐着而修禅,这确实是一种重要形式,也比较容易行持。不过禅修并非只有这种形式,“动中禅”也是一种方式。

当然,要在走路、吃饭以及其他行为中不离禅修,会比较困难,但是佛经中也介绍了这种禅修的原理。比如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讲:“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所以,不仅身体安坐一处时,可以保持禅境,进行各种室外活动时,也可以不丢失觉照。

“动中禅”的修行很有必要,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一直打坐,那么在开车、走路、上班时,如果能这样修,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因为一旦内心能很好地安住,面对生活的逆缘时,即使控制不住情绪,也不会发作得很猛烈。

二、如何“动中禅”?

任何一种禅定境界,都不是轻易能获得的,需要长期地修行,“动中禅”也不例外。那么如何修持“动中禅”呢?在佛教的三个派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各有不同的方法。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流传广泛。这一派系中,有关“动中禅”的修法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泰国隆波田禅师开创的“正念动中禅”。

隆波田禅师已经圆寂,不过我看过他的“动中禅”教示,是通过有规律的肢体动作来培养觉知,主要的动作有十几个,比如双手平放于大腿上,翻右掌,举右掌,贴右掌于小腹,翻左掌……同时内心始终不离正念、保持观照。

在这种修法中,会将人的妄念比作老鼠、对治的智慧比作猫。如果没有“猫”,“老鼠”就会为非作歹,而一旦养好了“猫”,“老鼠”就无处可逃。依据这种理念,当我们运动时,要察觉:我在走路,我在海边散步,我在某处听课……何时何地都应时刻观照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断产生分别念,就会堕入轮回;如果能觉察心的状况——在起动或安住,就会逐渐解脱。

这种禅修方法虽然很好,但是还有所欠缺,缺少什么呢?就是对心性的体认。如果没有认识心的本性,依然不可避免会产生执著。

我以前遇到一个人,他说自己“动中禅”修得很好:“我时时刻刻都能觉知自己在做什么。”我当时跟他讲:“这不一定是修得好,每个人都可以有这种体验。”

不过不管怎样,依靠禅修来训练内心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一种佛教法门,对世间生活的意义也非同一般。

我常常觉得现代人的心态很奇妙,比如两个人约在一起吃饭,这中间的一小时之中,可能有半小时,他们各自在看手机、发信息,没有任何交流——虽然身处一处,心却天各一方。因此,如果没有把握内心的能力,不必说认识心性,可能连基本的人际交往都处理不好。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也有“动中禅”的修法,比如般舟三昧,是从一日一夜乃至九十昼夜,一直不卧不坐,边行走边念佛,这样一边运动,一边不离禅定。

般舟三昧在佛教历史上非常有名,慧远大师、智者大师、道宣律师等高僧大德都修持这种禅观。这种修法是一种苦行,行走过程中很多人的脚都磨肿了。不过依靠这种“动中禅”,最后也可以现见所修的本尊。

另外《坛经》中记载,六祖惠能大师对于“坐禅”,有这样的讲解:“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这跟一般的理解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坐禅就是身体坐下来,心专注某个所缘。实际上,最高的“坐禅”是行住坐卧都不起妄念,同时照见自己的本性。

永嘉大师悟道时,作了一首《证道歌》,其中讲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就是说,行走时处于禅中,安坐时处于禅中,说话以及沉默也安住禅的境界。这与六祖大师有关“坐禅”的教诫异曲同工。

总之,不论处于动静何种状态,都能够坦然住于智慧之中,这应该是禅宗比较高的境界,很值得羡慕。一般人,处在顺缘的环境中,内心容易保持寂静,而一旦换个环境,内心就开始扰动,甚至陷入烦恼,所以很需要这种禅修境界。

藏传佛教

接下来是藏传佛教有关“动中禅”的理念。

仅仅心中想要禅修,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借助方便来趣入。什么方便呢?就是正知、正念、不放逸。

凡夫的心容易散动,如同顽猴或野马一样,刹那无法停驻,即使一开始想安住,不一会儿又东奔西跑。如果能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收摄内心,就很容易保持专注。

(一)正知:常常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心念。

在工作与生活中,可以用“一心两用”的方式观照:“我的身体在做什么?我的语言在说什么?我的心在想什么?”如同哨兵常常检视所护卫的领地,又如同主人经常关注自己的马匹。禅修过程中保持正知,是非常重要的。

(二)正念:仅仅了知三门并不足够,还需要依靠上师的教言对治恶心,就如同主人发现马匹后,用绳子拴住它一样。

(三)不放逸:时刻小心翼翼地守护三门,避免其堕入歧途,引导其趋入正道。

正知、正念、不放逸三者,是初学者趣入禅修的最好方便。

真正修持“动中禅”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一般人修持“动中禅”的情形。这时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以此让自己安住禅的境界。

以我个人为例,最得力的工具就是念珠——依靠它,我经常念诵观音心咒、观想观音菩萨,无论走路、坐车或是做其他事,都可以禅修。

今天听众中有很多藏族人脖子上挂着念珠,可能也喜欢这种禅修吧。

对于念珠,有些年轻人是觉得好看而戴着,但念珠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一种心灵澄清法——不论你处于何种威仪,都可以借助它让心安住。这一点,大家如果去喜马拉雅附近的地方就会发现,那里的很多藏族百姓常常念诵咒语,以此使得心灵始终沉浸在幸福中。

在座的各位,不论你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念诵咒语。因为如果一种方法能令内心获得安乐,那么值得每个人尝试。

比如有的人对某种药没有信心,但是只要这种药能治病,即便没有信心也应该服用;心灵的药也是同样,凡是对我们有利益的,都值得汲取,而不应当因为“不信仰”就轻易舍弃。

咒语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不论你在走路、洗菜还是做饭,只要口中或心中念诵咒语,恐惧、焦虑等很多烦恼,都会逐渐消失。

可能有些人不会念观音心咒,我念一遍,你们跟着念一遍,好吗?嗡玛呢叭美吽舍,嗡玛呢叭美吽舍,嗡玛呢叭美吽舍……

以上是修持“动中禅”的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较高层次的修法——在禅修中认识心的本性。

在生活中,人们遇到不顺心之事,自然产生痛苦;遇到舒心之事,又会自然心生快乐。其实站在更高的层面观察:不论痛苦还是快乐,都是心的一种造作,真正寻找时,心都无有踪迹,更何况心上的痛苦和快乐呢?这就是无我的境界,也是心的本性。

不过一般人对此很难了悟,即使这样,所谓的“我”也是根本找不到的。这种“找不到”并非佛教的一种说法,而是事实的真相。对于这个真相,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

阿底峡尊者曾经说:“如果一天出现一百个分别念,也就是出现了一百个法身智慧。”境界比较高的人内观时,对此会有所体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也并非一定要关门静坐,而是行住坐卧中都可以去体悟。

认识心的本性,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整天忙于虚妄不实的事情,对观照心性没有丝毫兴趣。刚才主持人介绍悉尼科技大学时说,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当时就想:“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学校,很好。”不过,随后又生起分别念:“这么多人中,真正内观而认识心性的有多少?”这是我的一个“动中禅”。

三、寻找心中的风景

我刚才观看了这里的建筑,是世界其他很多地方望尘莫及的,这样的科技确实让人羡慕。但是相比于外在科技,有时我们更需要内在的真理,而这种真理可能在一些科技不发达、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地方,能够找到踪迹。

大家都知道,如今东西方的高等院校中,普遍将目光投向对外在世界的研究,而对人的内心世界,很少关注与探索。在这情况下,一旦遭遇衰老、死亡等问题,就会陷入迷茫与困惑。

最后,我以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讲座。

佛陀时代,有一个小沙弥跟随舍利子尊者去化缘,在半路上他们看见农人引水入农田。小沙弥问舍利子尊者:“没有心识的水,能被导引到任何地方吗?”

舍利子回答:“是的,水可以被引到任何地方。”

他们继续上路,又看见工匠用火煅烧弓箭,使其笔直。小沙弥问:“弓箭可以被做成笔直吗?”

尊者回答:“是的,具足技巧就可以。”

后来,他们又看见木匠切割、刨平树干,用来做车轮。小沙弥问:“树干能被做成圆形吗?”

尊者回答:“是的,可以被做成圆形。”

听到这些回答,小沙弥心中想:“没有心识的水,可以被导引至任何地方;没有心识且弯曲的竹子,可以被抚直;没有心识的木材,可以被弯曲。那么,拥有心识的我,为什么无法控制内心呢?”

经过这番思考,小沙弥回到精舍后,精进地修行,最终摆脱了烦恼,获得了平静、自在的解脱。

希望大家在高科技世界中追寻风景的同时,也不要忘失自己,应该试着去认识心中的风景——心的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