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3 回归心灵的故乡 >> 佛教关于人性的探索和教育-问答-湖南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湖南大学问答

『2013年10月31日』

(一)问:我是马院2013级马哲专业的。我很认可您所说的“人的本性是充满正能量的”,但在现实中,我常常困惑、看不清方向,这应该不是真正的我。想请教您,该如何回到我的本性,寻求到我的正能量?

答:不一定每个人马上就能认识本性。但如果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善的理念,最终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真实面目。

《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常赞叹别人的功德,就是行善;总指责别人的缺点,即在作恶。佛教也讲,若是坏人,喜欢讲别人的坏话;若是好人,就爱讲别人的好话。

也许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这些,但古人非常关心。实际上,爱说过失,经常传递一种负能量,这很不好。即使我们遇到不好的现象,也尽量少说一点,要把正的一面挖掘出来,这样,会离善的本性越来越近。

我经常提醒自己,尽量提倡善的一面。虽然会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但会尽量克制,不说很多坏话。如果你能这样做,慢慢就会找到自己。

(二)问:我是2013级研一的学生,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人,普遍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但我看一些课外书中讲到人有轮回,比如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前世是一名僧人,圆寂前在墙上写下:“五十年后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这一世,王阳明去寺院时,莫名其妙来到前世圆寂的那个房间,揭开了他转世的秘密,而且回忆起前世的很多事。这是野史里记载的。我想请教您,人是否真有轮回?

答:“六道轮回”是事实,如果真要推翻,不要说马克思,世间任何一种学说都难以做到。

你讲的这个故事,我以前讲课也引用过,这不是传说,也不是野史,而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我刚才提到一位魏斯医生,钟茂森博士在美国德州大学任教时,曾给他打过电话,当时魏斯医生已收集了两万多个通过催眠忆起前世的案例;美国还有一位塔克博士,最近也将回忆前世的很多案例编辑成书,其中一部分我们正在翻译。

如果有人认为,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有些现象恐怕很难解释。比如,有些没有大脑的人或动物,为什么仍可以正常生活?

除了王阳明,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的类似事例,我以前也收集过。这些现象,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恐怕行不通。

所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我希望大家看看佛教怎么说——不是让你去信仰它,只是单纯了解一下。佛教的《释量论》,专门讲了物质(身)跟意识(心)之间的关系,它不是灌输一种教条让你无条件信奉,而是通过辩论让你用智慧分析:如果心是从身体中产生的,会有怎样的漏洞难以自圆其说。我曾讲过这部论典,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查阅。

作为年轻人,如果不知道身心关系、前世后世,可能是比较可惜的。

(三)问: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科学哲学专业的。我个人觉得,人性应该是善恶共有的。正如西方宗教学里说,人生下来就是带罪的,有七宗罪。这七种欲望是每一个人从小没有学任何东西以前,潜意识中就存在的。如果您说人性是善的,那么把这七种欲望归结为善,还是恶?

答:基督教认为人有原罪,一生下来就要受洗,也是这个原因。他们的这种说法,我们很尊重,只是有些地方不太理解。比如,所有人既然都是上帝所造,自然也包括恶人,那上帝为什么造恶人?如果有人说,上帝并没有造恶人,只是亚当受蛇的诱惑才产生恶,那就说明善是上帝造的,恶不是,而且上帝也没法保证他造的善人不被恶染污,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诸如此类有很多矛盾。

其次,佛教讲人性本善,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没有任何罪,而是说人在很久很久以前,最初的本性是善,后来暂时被恶染污了,就像镜子被灰尘覆盖了一样。而且恶人可以断恶向善,也是因为本性是善的,才可能变成善人。

不知道你看过《六祖坛经》没有?书中讲“烦恼即菩提”,这个观点很重要。你刚才提到的七宗罪或七种欲望,佛教认为在实相中,它的本性是一种善,不是恶。为什么?因为欲望本性皆空,若能认识这一点,欲望就不再是欲望,而是清净的菩提。当然,没有认识的话,欲望确实是恶,能给你带来各种痛苦。

总之,清净的善虽然是我们本性,但需要一些方法来认识。一旦通过努力认识了它,就不会再被迷惑了。

(四)问:我是2013级研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您刚才说我们人性是善的,但由于外界的诱惑而被恶染污。我想问一下,这个“恶”是从哪里来的?

答:很好!就像天空本来是清净的,乌云是偶尔来的,同样,我们的心也是清净的,恶是依靠外缘偶然产生的。

拿贪欲来说,如果你周围有很多人都在不择手段地赚钱,这种环境就会给你带来影响。但你若是住在寺院里,可能就不会有什么贪念。所以,依靠环境、朋友等因缘,可以让你生起恶心。犹如乌云暂时会障蔽虚空,同样,以因缘产生的恶,也会暂时障蔽我们的本性。

(五)问:您刚说“向上要三年,向下只要一日”,既然人性本是善的,为什么向下只要一日,向善反而要三年呢?

答:这是一种规律。就像做任何一件事,进步都很难,退步很容易,但不能因为难易不同,就认定我们本性不善。其实,恶习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要遣除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戒掉烟瘾一样,虽然吸烟容易、戒烟难,但不能因此就说吸烟是人的本性。

我们之所以向恶容易、向善难,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是五浊恶世,众生福报浅薄,烦恼炽盛,恶的力量比较强。这是总的因缘。

另一方面,从当下的因缘看,大多数人喜恶厌善,对行持善法没有兴趣,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每天也大多宣扬贪嗔痴等内容,不愿意传播善的理念,怕没人爱看。这就导致现在恶行泛滥,改起来非常难。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证明人本性是恶的。就像虚空中的乌云虽然多,但不能代表虚空的本性不清净。

(六)问:我是2013级科哲专业的学生。想请教您一些问题:第一,有人因压力很大,在上班高峰期跳进地铁,卧轨自杀了。开车司机虽然无意识,但还是杀了人。那他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

第二,有些小孩受大孩子的教唆指使,被迫去欺负更小的小孩。那他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

第三,一个城管因为跟小贩发生冲突,被小贩一刀捅死。那小贩是受害者,还是害人者?

您曾说,一个人是善是恶,受自己主观意识的影响。但前两者好像都是被迫的,特别是那个司机,并不想把人撞死。这种现象,他们本人应该如何理解,如何释怀?

答:你提的这三种现象,应该是不同的情况。马克思也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按照佛教观点,如果是杀人,要具足四个条件才能成立。第一,有杀别人的心。第二,不能把对象弄错,不能想杀张三却错杀了李四。第三,要有实际杀害的行动。第四,已经断了对方的命。

刚才的三个案例,你可依此具体分析,如果满足这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人罪,不管是杀自己还是杀别人。但如果其中一个条件不具足,即使参与了杀人的部分环节,也不构成真正的杀人罪。

法律上进行分析时,与佛教观点也比较相似,要看这个人的动机、行为、结果,以及当时的参与程度等。

(七)问:按照佛教的理念,如何面对或处置杀人犯?如果不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从您个人的角度,怎样处置杀人犯?

答:按照佛教的理念,杀人犯需不需要惩罚?需要。在古印度,很多国王执政时也都有杀人犯。对于杀人犯的处置,佛教认为可以终生监禁,但最好不要处死。

现在的杀人犯,有些是故意行凶,手段残忍,有些则是无意中杀人。无论如何,他们都需要接受惩罚。但在惩罚的方式上,最好能让他们有赎罪的机会。不要因为他杀了人,我们就杀他,毕竟他的生命也很宝贵。佛教认为生命最可贵,不管恶人还是善人都是如此。他们一时冲动杀了人,清醒后也会后悔的。

所以,无论站在佛教的立场,还是我个人的角度,都是这个观点:杀人需要惩罚,但最好不要以杀止杀。

(八)问:佛教云:“造善得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做了好事,不但不开心,反而深受其害。比如说我扶起老人,却被倒打一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答:做善事时,你会很快乐,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不过,这些烦恼应该跟一些因缘有关,并不是善业本身造成的。

你今天扶老人或做好事,将来一定会有好报,这种因果不会错乱。只不过佛教讲的善有善报,并不都是现世现报。有些业,可能在你晚年时会报,有些则会到下一世。就像种庄稼,并不是种子一下去,马上就能见到果实。

善恶因果非常复杂,但做善事确实是快乐之因。

(九)问:我是2012级的硕士研究生。请问,您如何看待入世和出世之间的关系?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说出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六祖在《坛经》中讲过,真正的佛教离不开世间。而且,在世间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找到慈悲和智慧的佛教理念。因此,佛教没有离开世间,出家也不是逃避。

有些人认为出家是逃避,只是小说、影视的一种误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里,一个人走投无路了,往往就会选择出家,甚至自杀。这样的宣传,不但让大众误解了佛教,也让很多人学会了以逃避、自杀来面对逆境的方法。

其实,出家人对社会的关心和贡献,自古以来非常多。十年前我写过一本《佛教科学论》,专门有一篇讲了历史上的很多高僧大德,对社会有过什么样的贡献。所以,出家并不是在逃避社会,相反,他们对社会有更强的责任感,像在藏地,就有很多出家人以办校、助学等方式回报社会。

而且,出家人生活了无牵挂,可以放下自己,全心全意去帮助他人。相比之下,很多在家人既要考虑乌纱帽,又要考虑家庭、生活,本来可以做的事情,因为有各种顾虑,可能难以施展开。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出家人确实是在社会混不下去,或者受到一些刺激,然后选择了出家。但大多数出家人,应该不是这样。

(十)问:现在社会上,对佛教和佛教徒有一些不太认同的地方。想问一下大师,作为佛教徒,怎样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得更好?怎样更好地把正能量传递给别人?

答:作为佛教徒,若想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可能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自己要适应现在的社会。有些佛教徒学佛之后,好像成了废人一样,不愿意上班,不愿意跟人交往,甚至整天不修边幅,这是不对的。为了利益众生,我们需要随顺世间,应该像其他人一样,该做的事情要去做。只有做得比他们更好、更积极、更阳光,别人才会接受你,你才有机会传递正能量。

第二,帮助别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当今时代,人的怀疑心非常重,自私心特别强,要想传递善的力量,肯定要面对各种挑战。这个时候,你要不怕困难、不怕诽谤,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慈悲。否则,没有智慧,就不懂善巧方便,只能碰一鼻子灰;没有慈悲,也很难坚持,遇到打击容易退心。只有兼顾了智慧和慈悲,才能将这种正能量传播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有力量,最后一定会开花结果。

(十一)问:我们都说人性本善,还通过各种教育使人向善,但是教育了几千年,还是很多人作恶,社会环境很差,这该怎么理解?佛教能否做得更好一些,改变这个现状?

答:虽然人性本善,但要现前这一本来面目,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佛教有个名词叫“三大阿僧祇劫”,这是一个形容时间很长的单位,长到我们无法想象。为什么需要这么长呢?因为我们沉溺在轮回中的时间太久了,想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佛教眼里,几百年、几千年应该不算长。

而且,因为各个时代不同——佛教将其分为果法、像法、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也不同。如今我们处于末法时期,要用佛教理念转变所有人都行善,不太可能。但很久以后弥勒佛会出世,那时是果法时期,佛陀一讲法就会有很多人得果,或者现前本来面目。而现在跟佛法结过缘的众生,到了那时,智慧很快就会得到开发。

这个浊世,人心虽然有点恶,可佛法的真理一旦有人懂得,就有了开发本性的能力,这也是佛教所起的作用。

(十二)问:修行佛法与追求物质如何共存?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好一样,必须放下另一样。

答:应该可以同时进行,就像我们可以一边吃菜一边吃饭。

修行佛法是符合道德的行为,可以让人变得快乐;追求物质也能让人生更加灿烂。如果你对这两者都有兴趣,可以同时追求。人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只能追求一个,其他都不能有。

只不过,对物质的追求不能过于贪婪。如果贪得无厌,快乐慢慢就会无影无踪,有这种危险。所以,若能对物质适度追求,同时就可以修行。

(十三)问:刚有两个同学讲到杀人,您从佛学的角度,觉得最好是判无期徒刑,不要有死刑。但现实生活中,这会不会纵容人行恶呢?

答:一个人是否杀人,跟判刑没有必然关系。很多人不杀人,也不是因为害怕死刑,而是他有道德约束。

对杀人犯来讲,无论判死刑还是无期徒刑,都非常痛苦。“因为不会被判死刑,我就要杀很多人”,这种想法谁都不会有;而且即使有死刑,现在杀人案仍在不断发生。

所以,废除死刑不一定会纵人造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