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俱舍 >> 俱舍论讲解 >> 俱舍论讲解019 🎬 返回
字体: A- A A+

第十九课

思考题:

1.什么是寻和伺?请举例说明。

2.十八界中,对寻伺的分类共有几种?分别有哪些?

3.请解释计度分别、随念分别和自性分别,并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无分别可以包括在自性分别当中?此二者不矛盾吗?请详细分析。

界之分类当中,前面已经讲了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记无记以及十八界分别属于哪一界的差别,还有有漏无漏的差别,总共五个问题。今天讲第六个问题:十八界中,哪些有寻有伺?哪些无寻有伺?哪些无寻无伺?……

界之分类当中,前面已经讲了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记无记以及十八界分别属于哪一界的差别,还有有漏无漏的差别,总共五个问题。今天讲第六个问题:十八界中,哪些有寻有伺?哪些无寻有伺?哪些无寻无伺?……

丙二、有寻有伺等分类:

寻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种识界也。

最后三界有三种,其余诸界无寻伺。

世亲论师回答:从眼识到身识之间的五根识界,既有寻也有伺。除此以外,前述无色界有三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即根界最后的是意界,境最后的界是法界,识里面最后的界是意识界,最后三界有三种——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其余五根五境十色界,既没有寻也没有伺。

大家首先应该清楚什么叫“寻”和“伺”。下面讲心所的时候还会再讲,寻和伺全部属于心所,寻是对外境的事物大概了知,比如知道此处有瓶子,这叫寻;详细了知事物的本体,这就是伺。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里也讲,那边有瓶子称为寻,详细了知瓶子上有无裂缝、质量如何等,称为伺。寻和伺,前者是笼统了知,后者则详细了知其本体。

既然寻、伺的本体均为心所,那十八界中,寻伺二者均有的是什么呢?眼识、耳识、鼻识等五识界,按照有部宗的观点都是有寻伺的。当然,眼睛看见的时候,眼识实际是无分别性的,这一点,因明和俱舍的观点基本相同。但此处的寻伺包括分别和无分别二者,表面上看,好像有分别的寻伺更合理,无分别怎么会合理呢?眼睛在见到远处时,眼识只是见到轮廓,在近处见到,则可辨别事物的详细差别,从这个角度来说,五根识也可以有寻伺。通过眼睛所得来的分别寻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寻伺二者都具足的是五种根识。

最后意、法、意识三界的分类稍微有点复杂,根据《自释》等很多讲义的观点,可以有三种分类,即有寻有伺、无寻有伺和无寻无伺,比如四禅定中,初静虑有一个叫做粗分正禅,粗分正禅和欲界众生的意界和意识,以及除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都是有寻有伺的。为什么叫有寻有伺呢?此处提出一个问题:我相续中有寻有伺,寻和伺自身不能再包括寻和伺,而除寻伺以外其他相应的心所,可以有寻有伺,因为寻、伺自己不能具足自己,比如人可以具足财产,财产不能具足财产,或者说,人不能具足人本身,否则,名言中也不合理。所以,四十六个心所当中,除寻伺以外其他的四十四个相应心所,应该是有寻有伺的。作为欲界众生和初静虑粗分正禅的意识有寻伺,意界也有寻伺。这是第一种有寻有伺方面。

第二种,无寻有伺。一般来讲,禅定有六种、九种以及八种之分,在第六品和第七品中有详细讲解。总而言之,比如第一静虑分未至定、粗分正禅和殊胜正禅三种,这是根据禅定的深浅来分的。那么,无寻有伺是什么样的呢?欲界众生和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之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称之为无寻有伺。欲界和粗分正禅的寻是无寻有伺,因为寻自己本身已经具足,不可能再具足第二个寻,因此说为无寻,而伺必定具足。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因为伺自己本身已经具足,伺本身不可能有第二个伺,不能称为有伺,所以需要除开。

第三种无寻无伺,就像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本来寻就没有,而伺本身不会有第二个伺;第二静虑以上的意等,寻和伺都没有。禅定有八种过患,欲界有忧和苦、初静虑有寻和伺、第二静虑有喜和乐、第三静虑有呼和吸,而第四禅已经远离这八种过患,如此一来,二禅以上的意等和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寻和伺都是没有的,可以称为无寻无伺。其余的十种色界全部安立为无寻无伺。

十八界中有寻有伺者,即是眼识等五种识界,因为此五界向外观并与粗细相应。如果不是外观,粗细都不能取,因此五种识有寻有伺,粗大的了知叫寻,细微的了知叫伺,这是他们的说法。

最后的意、法与意识三界存在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三种情况。首先讲有寻有伺:欲界与初静虑粗分正禅的意界、意识界,还有除开寻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界,必定存在寻和伺,因而为有寻有伺。

其次是无寻有伺,欲界的寻、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以及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为无寻有伺。此处,蒋扬洛德旺波尊者再次对为什么无寻有伺作了解释。初静虑粗分正禅的寻无有第二寻而必具伺,殊胜正禅断除寻思而必定有伺察,除伺以外的所有相应法均为无寻唯伺,而伺本来已经具足,不可能再具足第二个。

三是无寻无伺:初静虑殊胜正禅的伺察无有第二伺,第二静虑以上的意等是断除寻与伺之地,不相应法像得绳、同分、命根等,不具有寻伺二者,因而它们均是无寻无伺。剩余的眼等十色均是不相应法,绝对是无寻无伺。寻伺应该在心所方面安立,因此五根和五境不可能有寻和伺。

按理来说,在寻伺方面还有一个疑问,前面说五根识有寻伺,而佛经中明显讲到眼识等无有分别念,而寻伺属于分别念。这两种说法难道不相违吗?

世亲论师在下一颂中作了回答,佛经中说的五根识无有分别和此处五根识有寻伺,两种说法的角度完全不同。

在因明中互相辩论的时候,不能仅以某一部经典的言词来衡量,若将其执为真正最究竟的意义而持之不放,是不合理的。尤其在解释佛经的时候,哪些是总说,哪些是分说,哪些是特殊的说法,哪些是针对某一点而说,对这些道理应该清楚。

现在很多人不具足闻思修行,尤其是对因明、俱舍等法门不了知,仅仅看到某一种说法,就认为是究竟的;或者虽然知道一点,但根本不了知究竟的密意和暂时的说法。实际上,有些观点是针对究竟密意来讲的,这时不能解释为不究竟,这样会误解佛教的意义;有些时候并不是针对某个问题,只是语句上相同,意义完全不同,对此应该仔细了解分析。所以,没有真正闻思的话,尤其是在面对因果或者现实的一些问题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

那么,佛经中说五根识无分别念,而这里又说五根识有寻有伺,这二者是否相违?世亲论师明确讲到,此处所谓的有寻有伺,是就自性分别念而言的;佛经中说眼识、鼻识等无有分别念,是从计度分别念和随念分别念的角度来讲。二者不会出现矛盾。

五种根识无计度,以及随念分别念,

计度外散意智慧,随念一切意回忆。

分别念可以分为三种:计度分别、随念分别和自性分别。什么是计度分别念和随念分别念呢?所谓的计度,是意识当中的一种智慧,也就是心向外散而观察,比如一切万法无常、一切万法不存在,或者“这是蓝色”、“这是白色”等,这种比较粗大、向外观察的智慧,叫做计度分别念。随念是用意识回忆往昔之事,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回忆。五根识不存在这样的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

世亲论师《自释》中说:“传说。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大阿阇黎嘉哲论师解释说,世亲论师所谓的“传说”二字,指的是有部宗的观点,因为按照有部观点,将分别念安立为三种。世亲论师在《辨别五蕴论》中说,五根识不具足分别念,指的是不具足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并不是不具足自性分别。《自释》里面也说:“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本来马是有四只脚的,但一匹马只有一只脚的话,因为走路不方便,人们都说“这匹马没有脚”,其实并不是没有,还有一只,只是其他三只不存在而已。同样,眼识、鼻识等不具足分别念,并不是所有分别念不具足,只不过有部自宗所承许的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不具足。

因此说,五根识不具足分别的过失并不存在。这种说法与因明说法比较相近,眼耳鼻舌身五种是现量的根识,所谓的现量并不存在计度分别,但也属于心识,属于自性分别,而无分别可以包括在自性分别当中。

这里的自性分别与弥勒菩萨《辨中边论》里所讲的一样,如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眼识、鼻识等虽然没有明显的分别念,但这种无分别全部可以包括在自性分别当中。世亲论师也是根据这一点来宣说的。

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有时候说眼识、鼻识等无分别念,有时候说有分别念,那么,有分别念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无分别念是什么角度来说的,对这些问题需要详细分析。无上密法中的有些修行也是如此,有时说无有执著,有时说有执著。讲到无心的时候,有时说心一点也没有,有时说有心……到底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对这方面详细分析至关重要。

若有人问:经中说“诸比丘,眼识了知蓝色而并非有蓝色之分别”,如果五种识界有寻,不是与经中根识无有分别的说法相违了吗?佛经中讲得很清楚,眼识见到蓝色,但是无有“这是蓝色”的分别念,如果有寻有伺,不知道“这是蓝色”这一点肯定不合理。那为什么经中说眼识无有分别念,这里又说眼识、鼻识等具足寻和伺。

并不相违。一般来说,分别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别与随念分别三种,经中的密意是说五根识无有计度与随念分别,并不是说远离了自性分别。

到底三种分别是指什么呢?自性分别在下文心所中宣讲,此处不说。总而言之,所有的无分别都可以包括在自性分别念当中。

计度分别是指与意识相应、散于外境的智慧。五根识肯定不存在这种分别,它可以直接专注于色法,但这不叫散。所谓的散,比如认为“这是蓝色”、“蓝色很好”等。其实按大乘说法,眼识不一定具足真正的寻伺,但有部宗认为无分别也有寻伺,因此世亲论师在《自释》里用了“传说”一词,也是一种不太满意的语气。

随念分别是指不观待名称而唯念及意义之一切入定出定与意识相应的忆念。

五根识已经远离随念分别和计度分别,但并未远离自性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