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3 回归心灵的故乡 >> 认知科学与佛学-问答-浙江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浙江大学问答

『2013年12月04日』

(一)问:佛教经常强调心如止水,但是年轻人又要有自己的梦想,要有激情,两者是否矛盾?

答:没有矛盾。有些人认为,佛教的看破人生,是对生活没有兴趣,完全反对世间生活。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如果对佛教的经论比较熟悉,就知道,佛教对正常的生活,包括一些物质资源的享用,是完全开许的,对任何一种正常的生活,佛教都没有遮止。

有些老一辈的人,经常劝别人:“你不应该学佛,不然学佛以后,对生活就没有兴趣了,对家庭和工作都有影响,家里也会非常担心。”这实际是一种误解。任何一个比较先进的国家,从历史上看,他们的生活都是在一种宗教的背景下展开的,现在也不例外。宗教与生活不仅不互相排斥,而且是融为一体的。

佛教只是遮止过分的贪欲。假如对生活失去激情,并不能归咎于修行佛法,真正原因应该是来自于沉迷。不仅是佛教,即使是艺术、音乐和哲学,也有很多人沉迷其中。过度沉迷则会导致对生活激情的消失。正常的希求和正常的修行,不会与我们的生活追求相矛盾,而过分的行为,佛教也没有提倡。

(二)问:信仰大乘佛教,能不能用小乘的方法来配合?如果能,应如何掌控?

答:大乘与小乘没有很大不同。最主要的是从发心来讲,大乘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他众,以利他为主,这是大乘最不共的地方。当然在证悟法无我方面,二者也有不同,但这是在甚深见解的层面来讲的。因此你刚才提到的小乘的正念法门,以及其他修法,也可以在大乘中使用。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但是出家人受的戒律,以及在家人受的居士戒都是小乘的戒律;还有很多观修方法也是小乘的。

其实我也在想,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至少对佛教有一些了解比较好,尤其是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由于其他课程的压力比较大,你们彻底去修行或研究佛教,不一定现实,但至少也要有所了解。佛教如此深妙,很多科学家都极为赞叹,恐怕我们没有理由来驳斥或者不接受。如果能接受,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对理论进行研究或者修行。在生活中,这也许比你的专业还要管用。为什么呢?你的专业到社会上往往用不上,但是修行的方法和面对困惑的知识,一生都可以用。

我认识的很多大学师生都觉得,修行对自己的人生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想不到的情况,包括感情上的问题、生活上的挫折等,如果心理不坚强,很容易选择一些不好的路。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学生能正面地来了解心智科学。

今天这里的很多大学生有一种开放的思想,这与浙大的老师有很大关系。若老师非常保守,并且反对对人类有用的很多传统文化,那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则会变成另一种样子。我们现在是一种观摩式的教育,老师什么样,学生也会变成什么样。你们很多人以后会当老师,对学生的人生担负着责任,因此很希望你们能传递一种正面的知识。

(三)问:六祖惠能大师说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也说过“认识你自己”,但每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佛教也一直提倡“明心见性”。我们要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实现明心见性?

答:“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关于自性,六祖大师讲过很多这样的词句。不过,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心的本性,可能需要长期的修行。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善知识,依上师的指点来体悟;还有一种,是依靠前辈的书籍来修行。这两种途径都可以明心见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很难有机会完全像古人一样,长期依止一位上师,一直跟随他修行。但现在科技发达,通过光盘或是网络,会得到很多法师的引导,听闻很多专业人士的讲座,这种传法,跟以前真正依止善知识并未有何不同。在古代,弟子只能亲自到上师那里去求法,除此别无他法,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我们今天的课程,也是在不同教室里直播的。如果再开放一些,全世界都可以看,所传的内容是一样的。像我的话,并没有什么其他功能,只是把我所了解的通过语言来传递,然后你开始消化理解。因此在其他教室和在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同。同理,依靠光盘或网络来听课也是一样的。

禅宗的明心见性和密宗的认识觉性都是一个意思,想要认识,就必须修行。我总觉得,现在大家要修行的话,还是要靠自己的体悟,要经常去观修。想要学会这些,如今应该有很多途径。

(四)问:海涛法师还有您都非常提倡烟供、施食。但是其他寺院有些师父反对,说请来一些生命,请不回去。我做了以后,身体有些不舒服。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

答:实际上海涛法师用的烟供施食仪轨,是上世纪藏地一位非常著名的智者所造。他被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最有成就的发明家,并且在医学、诗学等很多领域,都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我到一个城市后,也经常按这个仪轨自己做火施,做了以后,并没有像你一样的感觉。而且它确实非常好,非常管用。

我想,有些同学或者其他寺院的师父如果反对,可能只是不了解而已。如果他们去了解其中的意义,应该不会这么说的。现在的人都是很现实的,只要对自己身心有利的法,都是可以做的。

如果你身心感到有点不舒服,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不做也可以。海涛法师不管到哪里都会做火施,我是非常赞叹的,而且在有因缘的情况下,我也会做。

也许科学家不一定承认,但在世间当中的确有很多鬼神、非人。他们会对人类的身心进行伤害,或者引起各种自然灾难。因此,我们用善的理念来修这些仪轨,对风调雨顺、身心健康,都有着非常大的利益。

所以我还是希望,对于一些不同的行为和知识,最好先去了解。了解以后,如果你真正找到它的不良之处,可以遮止。但如果它有巨大的优点,你却没有找到,然后就随意驳斥,这不是智者的选择。

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德不会轻易去做一些事,由此判断,火施的利益非常大。按我个人来看,有些人反对也许是因为道听途说,或者没有经过详细观察。实际上这种烟供非常有利。

(五)问:世间万事万物的来源是什么?

答:是心!

《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心就像画家一样,能画出世间万法。《万善同归集》也说:“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

我们的心依靠前世的因缘,即生当中通过根识,会产生不同的意念。比如,我和一个人都在看这朵花,如果我是个爱花的人,就会生欢喜心;而他根本不爱花的话,可能会觉得很丑。

以前印度有一个人,天天卖鱼。一次天黑后,他没办法回家,住在一个卖花的家里。一闻到花的香味,他就觉得特别刺鼻,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他把卖剩的鱼枕在头下,才睡着。

在生活中,我们觉得这个人很好看,另一个人觉得很不好看,其中有一种习气和意识的作用。佛教不是宿命论,并不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但佛教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的确有一种特别复杂的因缘;心识作出何种判断,也是由于之前的不同因缘,也就是不同的业力,这就是佛教所讲的业感。

佛教讲,万法唯心造。如果这朵花本体上有个“美”的东西,那么所有人都会认为它是美的;但是因为它没有美或丑的本性,所以每个人的看法会不同。具体产生什么样的看法,依赖于每一个人的种子和习气。如果大多数人都觉得好,那是他们的共业。

世间上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好,他觉得不好。同一杯水,同一件事,不同人的看法都不同——这就是我们心识的判断。因此,万法并不是独立的、不变的,而是虚幻的,是大家共同意识所感召的。

(六)问:《金刚经》里有一段:“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是不是讲,一切法,一旦被讲出来,它不可说的那部分就消失了?《心经》说“五蕴皆空”,在这种真空的状态中,我们如何存活下去?

答:“是众生、非众生”这种词句,表面上看来有点矛盾,但实际上,现在很需要这样的道理。它讲的是现相与实相。现相上我们都是众生,但实际去观察,无论是我们的心识还是身体,没有一个独立、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有人曾问我:“佛陀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怎么没有呢?眼睛、鼻子、耳朵,我明明都有啊。”其实,我们现在存在的眼耳鼻舌身等,佛教是不会否认的。实相当中,这些的确没有。

《金刚经》的这句话,同时涉及了现相和实相。表面上看,《金刚经》一会儿讲有相,一会儿讲没有相,一会儿讲有众生,一会儿讲没有众生,但当我们真正去读的时候,才知道说的是什么。实际上,尽管虚幻的现相是存在的,但现相背后真正我的本体,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佛学家观察,都是找不到的。

如果观察我们的身体,最后会发现是空性的。笛卡尔也说,这个世界很令人震惊。当科学家通过量子力学去观察的时候,找不到世界,更找不到你和我。他们很震撼,“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任何一个人,真正去观察万事万物真相的话,都会很惊讶。

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包括自己的心识,如果一一观察,除了了不可得的证悟以外,什么都找不到。现代科学也有相似的剖析能力——按科学进行观察的时候,最后我们的身体也是找不到的。不要说所执著的粗大身体,连最细微的部分,最后也是找不到的。此时,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奥秘。

因此大家不用害怕,在现相当中,这个世界是存在的,地狱、天堂、快乐、痛苦,都是存在的。但在实相当中,这些确实没有。物理学家这样讲,佛学家也这样讲。

(七)问:佛教的超脱、达到空的境界,是否和康德所说的“理性的、不带有任何个人情感的、第三者的客观观察状态”相似?

答:对空的了解和探索,可以称为康德所说的理性智慧。但是他的一些思想,跟佛教所剖析的空性境界有差别。我以前也看过他的一些书,他所研究的目标,跟佛教的空性不同。

佛教中,用理性的智慧去抉择空性,到最后所谓的空也找不到。如果认为空是一切万法的实相,那空就成了实有,但这种实有,在实相中是没有的。我觉得,康德的理性智慧在思想领域,有他的一些成果,但与佛教不太相同。

二者之间相同的地方是,在观察的过程中,都不站在自方的感性基础上,一定要以客观真理为准。佛教的因明学以及其他任何观察,都不包含保护自宗或者体现自我的感情。在这方面,两者非常接近。

(八)问:有一部分科学家关注到了心智,佛教中是否有人也关注到了脑?

答:科学界对心智有所关注,同样,佛教界也有人关心脑科学。

我们佛学院有一位丹增嘉措活佛,他诗学上的造诣,在当代藏族人中非常出名。他的著作到现在大概有六七本书,其中,有明心见性的道歌,有体悟的语录。还有一本,将佛教的经论与科学进行了专门的对比,我很想请他将此书翻译成汉语。因为目前来讲,佛教对脑科学的剖析,资料很少见,网上以及其他地方不一定能找到,而在密宗的续部中则有很多。活佛翻阅了大量密续和其他佛教资料,把各种经论中的知识与现代脑神经学进行对比,最后的结论都写进了书里。这本书如果能翻译出来,对国内的相关研究应该有一定意义。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很多大德在不同场合,对佛教的身心观进行阐述,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著作和对话。

(九)问:我是居士,上师说我应该过午不食。但是现在晚上经常有应酬,不能坚持,但吃饭又违背了上师的要求,很惭愧,应如何解决?

答:佛教中的过午不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健康学。现在医学发现,早上不吃对身体不好,因为人在晚上要睡眠七八个小时,多的要睡十来个小时,因此,早上起来应该赶快先喝水,再吃饭,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年轻人,早上不吃,晚上吃,从营养学角度讲是一种颠倒,不太符合身体规律。我们的身体就像车一样,要正常地运行。佛陀也讲,早上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

对你来说,如果晚上吃的话,过失也不是很大,不用特别害怕。我不知道你上师是什么想法,我只是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讲的,你的上师应该不会批评吧。

确实,现在很多人应该过午不食。因为按医学来讲,如果晚上吃得多,酣睡时过多的食物没办法消化,会使垃圾积累过多,身体也变得肥胖。现在很多爱漂亮的美女,基本上都是过午不食的(众笑)。所以,大家应该对佛陀的健康学有一些了解。

你持守过午不食,如果稍微有点违犯,也不是犯了佛教大戒,自己忏悔应该可以。

(十)问:我对佛法深信不疑,因此每天都施食。法力不可思,慈悲无障碍,这是真的,不容置疑。施食后的甘露水和牛奶,有时会倒在下水道里。我师父有时告诉我不行,有时候告诉我可以。我有点迷茫,想请教一下堪布。

答:你作施食的水,倒在哪里,可以根据情况来行持,有时候可以有灵活性。如果非要倒在下水道里,可以念观音心咒,或念“嗡啊吽”,以一种布施的行为来做就好,没有很大过失。

(十一)问:对认知科学和心性的悟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的成分多一点?或者说先天和后天的分类本身就是自心的一种局限?

答:体悟心性,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性的:有些修行人对心性体悟得特别快,稍微点一下就可以,这是他的先天素质。佛教讲,这种人是利根者,跟前世修行有关系,今生中稍微有一点因缘,就会瓜熟蒂落。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他先天的资质并不是很好,但后天很勤奋,勤学、勤修,这样的人也可能很快开悟。有人刚进入这个领域时,对佛教的信心可以说一片空白,但是他不断地努力,通过逐渐积累和沉淀,最后远远超越了那些基础好的人。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要具体分析。有些人两方面因缘都具足,比如有些大德,还有我遇到的一些科学家,他们生来对佛法、对心性这方面,就没有很多成见和邪见,因为没有障碍,所以很容易直接进入真理的天堂。但有些人不是这样,本来基础比较差,后来的分别念又比较多,顽固偏执,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好。

(十二)问:有人说宗教是迷信和哲学的混合,听了这节课,我觉得应该再加一个科学的成分。但是我本人对宗教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中国人可能更多的是无神论者,或者无宗教信仰者。是不是这样的环境让我有一种抵触呢?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该怎样解决?

答: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宗教,很多老师学生需要一个过程。我也希望,很多人的思想能够逐渐开放。

如今大家在物质生活上,虽然有竞争和压力,但是饮食不愁,生存都没问题,不用担心会不会饿死、冻死。大家想的也许都是“我一定要超过别人,房子要好,存款要多,工资要高”,都在朝着比较高的目标前进。此时人们很容易有一种失落感、空虚感。尤其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很多都找不到快乐。因此,他们开始返璞归真,到宗教中去寻找心灵的快乐。

在这种背景下,我想,很多人会找到心智科学最究竟的意义。

我看过一个统计:全世界没有信仰的人,大概占总人口的10%,其中62%在中国。这个数字是否准确,我无法了解,但不管怎样,中国大多数人是在无信仰的环境中成长的。

不过近些年,人们对信仰的认识已经有所变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大家普遍认为,人如果没有任何信仰,生活就没有底线,道德更没有底线。现在发生的很多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都是因为人的道德素养不够,所以很难以解决。

年轻大学生要头脑清晰,看准这个社会。我刚才也讲了,也许你们的专业很重要,但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了解。如果你在真正具有资格的老师面前,得到一些不同的知识,走上社会后,也许会成为你最有用的妙药。

(十三)问:我是一个5岁小孩的妈妈,因我引导孩子吃素,与父母产生了矛盾。请问如何引导小孩子吃素?

答:《楞严经》等经典里面讲,吃肉直接危害其他众生的生命,应当遮止。所以,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和很多居士基本都坚持吃素。

不过,现在世界上吃素的人,更多的是没有信仰的。前些天我去台湾,发现到处都是素食馆,连加油站旁边的小食堂都有素食馆。二十年前我去过那里,当时吃素的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这说明现在社会对素食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人认为,吃素是一种佛教思想,其实没有信仰的人也在提倡素食。我们人类从贪欲来讲,的确喜欢吃肉,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但从健康层面来讲,吃肉会导致动物身上的很多疾病传到我们身上来。为什么现在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医学家认为这跟肉食有一定关系。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素食的优点。

家里父母的理念,你可能改变不了。但孩子比较小,而且你自己也吃素,他的问题应该很好解决。孩童时期,慢慢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如果他从小对肉食非常欢喜,那么长大后也会喜欢吃。如果父母有一种教育,让他从小就发现肉食很血腥、很臭,他以后也不一定喜欢吃肉。

从健康上讲,吃素并没有什么问题。常有人问我:“吃素的话,营养不良怎么办?”我开玩笑说:“人们喜欢吃的牛羊,都是吃素的,是素食主义者。它们的健康都没问题,人类也一样。”

(十四)问:梁漱溟先生对诸法无常的解释是:世间一切事物生灭流转不住,刹那间就非复一事。在这永恒的变化当中,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答:有。按照佛教的观点,在获得解脱之前,恒常不变的就是心。

所以我刚才讲,如果认知科学的研究只局限于脑科学,那人只有短暂几十年寿命,死了以后“我”都没了,很可悲,你生前再怎么样,也终究会消失。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在佛教看来,我们的心没那么容易灭掉,可以说它是不灭、恒常的存在。

《楞严经》中佛陀问波斯匿王:“你的身体会不会衰老?”王说:“一定会。”佛陀说:“你3岁时见到恒河,62岁又见到恒河,期间身体虽不断衰老,但‘见精’不会衰老。”也就是说,这颗能见的心不会变。

在座的人也是这样,今世是人,下辈子可能变成牛马,变成地狱众生、天堂众生,根据每个人的业力不同,身体会不断变化。但这个过程中,共同不变的是什么呢?就是你们不同的心。正由于你们的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长相不同,思维模式也不同。即使是双胞胎,爱好和思维也都不相同。

(十五)问:是什么东西构成了“我”这个意识呢?

答:有两种解释。在名言、缘起显现中,我们的心无始以来都是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在胜义、最究竟的意义上,这种假合也是不存在的。

(十六)问:我研究的课题是“压力下的发挥失常”,我们的结论是:在面对压力时,要关注事,把事情完成好就可以,不要关注自己的心。这样虽然可行,却把人变得物化。请问,依佛教观点,应该如何应对压力?还有,我在实际指导别人的时候,有时讲的话没有说服力,我想请堪布提一些建议,怎么样给予现实众生有效的帮助?

答: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怎么样调心、怎么样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我的想法有几点。

第一,不管是帮助别人,还是自己面对生活,心宁静很重要。因为在心宁静的状态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明智。那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学者,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有一种冥思,也就是心灵的集中。当所有心念集中起来的时候,它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心的宁静和专注。

第二,当我们遇到问题,或者在研究、考察时,需要放松,否则,如果对事情特别执著,会让自己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比如,对一件事情,你白天晚上一直想: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有创意?越想越可能适得其反,会让情绪爆发、心情变坏等等。

有些人对感情很执著,有些人对钱财很执著,有些人对地位很执著,有些人对竞争很执著……不幸的是,我们的压力和痛苦,往往就来自于这些执著。所以,我们应该稍微放松一点,保持这样一种心态:“我在生活中一定要努力,不能懈怠懒惰、消极放弃,但也不能对这件事情太执著,不然会给我带来负面作用。”

有些人对相貌特别执著,好像稍微有一点难看就非常痛苦;有些人对某个人特别执著,认为“我就是为了这个人而活的”,倘若这个人出现一些状况,自己便活不下去了。这就是压力的最大根源。所以我觉得,第二个要点是放松,这是解决压力、调整自身的最好方法。

第三,理论知识和实践要相结合,这很重要。你们有很多实验室的研究或各种学术报告,但当涉及日常生活问题时,往往跟实践不能对接,书本知识落不到实处。包括我自己,今天讲的认知科学,是这几年才感兴趣的,不一定那么精通;而佛学专业,唯识和中观等,自己讲了很多年,非常熟悉。但有时候我可能会口是心非,讲得很好,却不一定能做到。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实践,所讲的不一定全部都做到,但至少有一部分应该去做。

(十七)问:您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吗?日常生活中,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前段时间在北京,凤凰网对我做过一个采访,内容跟你的问题比较接近。采访结果,现在都发布到了网上。具体我忘了自己是怎么说的。总的来讲,我是比较简单的,吃饭也好、穿着也好,要求不是很高,怎么样都可以。我对自己虽然有执著,但是比较简单。

(十八)问:我对生活没有什么特别执著的事情。这导致两个结果:第一是因为没有执著,所以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事情;第二是因为没有执著,因此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也就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有时想给生活一点乐趣,但理性地一想,也不值得快乐,也不值得烦恼。这样的想法对吗?

答:这种想法是大自在!(众笑)

当然,世间很多人对这种心态,有猜疑或反对等不同声音。但实际上,你如果真懂得人生中一切现相和它的实相时,自己就没有过多的追求,也没有过多的执著,永远这样下去的话,应该是很快乐的。

不过,你可能也会面对很多世间问题,因为以这种心态生活时,家庭、朋友、同事对你会有各种看法和言论。这时,不知道你有没有烦恼和痛苦?有没有面对这些事情的能力?

像你这种境界,如果是其他身份,比如修行人,可能还是比较自在的。因为很多修行人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和欲望,也没有大的痛苦,只是觉得这样就好。但作为世间人,可能需要有一些世间的成功、追求,也需要有一些世间的执著,如果没有的话,在社会的大浪潮下如何去应对,这也是个问题。

其实,从人类生存的意义来讲,我们不应该有太大的欲望和执著。如果欲望越来越大,这个坑永远都填不满。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界限,保持一种平衡度,不能极端,这很重要。在家人有在家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佛教徒有佛教徒的,非佛教徒有非佛教徒的——大家对生活的把握,要有一个平衡点。

总之,生活得比较自在、开心,没有很多烦恼,经常都是微笑、放松地面对生活,是一种福报。有些人无论身患重病还是遇到逆境,都能坦然地面对,这也是一种修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