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18 智慧比金子还贵 >> 智慧人生 和谐社会-问答-广州金融学院 🎬 🎬 返回
字体: A- A A+

广东金融学院问答

『2013年9月28日下午』

(一)问:请问阿难活佛的转世是谁?我的师兄说他的根本上师就是这一位。

答:我不认识阿难,更不知道他的转世是谁。

问:请问什么是“究竟”?

答:对于究竟,应该有很多理解方式,但在佛教的观察里,万法皆空就是究竟。

当量子力学研究者看到,他们的发现与2500多年前佛陀用实证智慧揭示的真理那么一致时,感到异常惊讶:原来在东方思想中,早就出现了对真理成熟而准确的认识!

如果你问的是这个方面,就是空性: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空性的自现是光明——现空无二,万事万物的本基。

(二)问:我是财经传媒系的学生,请问怎么去除或减轻我执?明明知道这只是一道伤口,但还是会疼。

答:去除或减轻我执的确不容易,但确实有必要。当你要开始这种修行时,一定要先了解无我。平时不观察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有个“我”存在,“我的身体、我的头……”但一观察,“我”到底藏在哪儿?身体里、头里、心脏里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没有,没有“我”这个主人。

所以佛教认为,“我”是在五蕴假合上建立的。蕴是聚合的意思,色、受、想、行、识,有五个蕴,就是这个身心五蕴的和合状态,我们称之为“我”。就像我们说这是“瓶子”,说可以这么说,但如果要你找出一个“瓶子”来,它在瓶底、瓶口?还是瓶内、瓶外?就找不到了。

所谓“瓶子”,不过是对这个假合事物的描述而已。

这就是佛教的超胜之处。我和很多科学家辩论过,他们认为有“我”,我就问他:“你的这个‘我’,到底在哪儿?”

他说:“我的身体就是‘我’。”

“身体是身体,不是‘我’。‘我’在哪里?”

这时候有的说“我”在心脏里,有的说在大脑里。那我就继续追问:“你的这个‘我’,以什么方式存在呢?是以意识的方式存在,还是以肉体的方式存在?或是以分子等微粒的方式存在?”这么一说,谁都没有概念了。

这就是佛教为什么说“无我”的原因。

无我分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执著,认为有我,这个不成立。而法无我是指,在“我的”房子、“我的”轿车、“我的”花朵,这些“我所”的事物上面,也没有“我”——这个法它没有自性,就是“法无我”。

因此,认为有“我”,只是我们的执著而已。

当然,了解了“无我”还要修行,修行后才能逐渐减轻甚至断除我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想断就断,马上没有“我”了。理论上了解还比较容易,修行要难得多。真正证悟无我,没有了私心,那是一种很深奥的境界。

问:烦恼起的时候明知是烦恼,但自己无法从中抽离,有时候甚至越陷越深,烦恼更大,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懂得对治就不会这样,除非你的方法错了。

首先要认识烦恼。认识烦恼跟认识我执一样,它一生起来,你就要认识它,知道这是贪、嗔、痴、慢、嫉或其他什么烦恼。其实烦恼就是执著,了解以后进行对治。

你可以转化它。比如嗔恨,当你对某人起了嗔恨心,这时要用爱心转化它,就像特蕾莎修女说的:“如果我爱我的敌人,敌人会变成朋友。”一般人对敌人只能恨,爱不起来,但有境界的人可以转化心态。

进一步来说,恨和爱都是分别念,如果你会观心,当你正吵架时,也可以观察:这个烦恼到底在哪里?外面、里面还是中间?只要正确了解它的体性,它就不会增长了。

(三)问:法师刚才讲到利他的智慧很重要,但我们怎么才能真正认识到自他无二?

答:佛教中讲现相和实相,在现相层面,自他并不是无二的:我有我的空间,他有他的空间,自他有别。但只要你能从自身的感受去理解自他平等,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也一样重要,那么利他也就容易了。所以《正法念处经》里说:“当以智慧,饶益一切世间。”

利他的人,暂时也许别人不理解、不知道,但是渐渐地,你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赞扬和认可,会有成功的一天。

而从实相角度讲,自他本来就是无二的,自即是他、他即是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法和法没有区别。

问:请问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在我们的感受中,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现在、未来,然而生命有限,请问怎样才能在心理上不感受到时间的压迫?

答:在显现层面,过去是历史、现在是现实、未来是梦想,三时存在。然而在佛教看来,这种存在是假立的,爱因斯坦也说,时空是人类的错觉。因此,时间只是一种概念而已;三时无实,没有真实体性,是空性的、等性的。

不过,虽然是错觉,它却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你说的“不可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遵循时间的规律,借鉴过去、珍惜当下、规划未来,这也是一种智慧。

(四)问:我是这里的老师。很多临毕业的同学都会面临种种选择,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他们一般都会很迷茫,有压力,请问这时该如何选择?

答:选择是需要智慧的。有智慧的人懂得取舍,一般来说,他不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妨碍长远发展。

因此我觉得,有因缘的话,先出国去看看很好。一毕业就做事、成家,暂时可以得到一些稳定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年轻人去香港或国外长长见识,了解一下世界,对将来是有很大好处的。广州一带比较开放,这个道理应该好懂。当然,如果没有这种因缘,考研或者读博士也挺好。

总之,以我个人的理解,除了特殊情况,有条件的,最好是趁着年轻多学一点,多到远处看一看。

(五)问:请您解读一下“人人平等”的意义。

答:从某些权益和义务上看,是人人平等,但现实中我们的命运并不平等,因为每个人的业不同。就是这些不同的业让我们各自拥有了不同的长相、智慧、悲心、财富、权力、地位。如果这些都一样,世界就不是五颜六色了,但事实是,就是双胞胎也有不一样的苦乐,一个幸福、一个不幸。

所以,我深信业的存在,不从业上理解,世间正存在着的一切不平等现象,以及那些抱怨,就不好解释了。

问:您对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怎么理解?

答:这位日本科学家通过长期实验发现,水对各类语言可以呈现不同的结晶形式。有人在对植物、水果等实验中也得出了同样结论:贴上赞美的话,它就长得好,贴上咒骂的语言,它长得不好。由此有人认为:人体内70%是水,难怪心对身有那么大影响,惯于忧愁、爱发脾气的人老得快、活不长,心情开朗的人健康长寿,这些都可以解释了。

而佛教更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了痛苦不是很在意,起了烦恼也不是老纠缠它,跟家人、朋友、同事不吵架,有点什么也都能修安忍,这种人的相貌会变得美妙、庄严。

江本胜博士从水中看到了善和恶的力量,从而相信,善就像妙药一样,可以给人带来吉祥和治疗;恶则如毒药一般,对自他只有损害。实验结果就摆在那儿,事实是也确实如此,不论你相信与否,这两种作用是谁都不能改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佛教里教导修十善、断十不善,不只是一种说法,而完全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遵循。

这些道理,你们不妨研究一下。

(六)问: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正准备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很多人赞同因果,也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看到现实中有道德的人并不幸福,没有道德的人反而挺快乐,就让人费解,请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陈毅元帅也引用过。

你说的这种现象,并不表示善没有善报、恶没有恶报,是“时候不到”而已。行善的人不快乐,是因为他的果还没有成熟,就像种庄稼,播种时不可能收获。而今生享乐的人,说明他曾经修过善法,现在时候到了,正在感受。

那么,善人今生里的厄运是哪里来的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因为他现在行善的因缘,将来要受的苦果快速而轻微地现前了;还有一种就是前世的恶业导致的。

因此,因果不虚,但不是同时的,就像春种秋收。误解因果的人往往困惑在这里,他以为看到因就要看到果,看到行善的人受苦,就怀疑因果。其实不必。如果我问你,“你在读金融,为什么没有钱?学的时候,不就该有吗?”你怎么回答?这就是把果放到因上衡量了,但果都是在后面的。

问:我觉得,一切烦恼从本质上说就是欲望没得到满足,所以要把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答:这个度就是知足少欲。

佛教认为,欲望如同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叔本华也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了解到这点你就明白,为什么人越贪越空虚、越不知满足,有了一套房子,要两套;有了一辆车,要两辆;一栋别墅不够,要十套、百套……

那该怎么控制欲望呢?

很简单,有基本的衣食住行,能保障适当的生活,就可以了。标准不要太高,不管是什么身份。有钱的人基本需要也就那些,你把标准一提再提,也得不到更多快乐,而且你老想提高,就会有不满足的苦。而没有钱的人标准高了也没用,不如随缘,“够了、可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种满足感很难得,放松、自在,也不用攀比。

我发现德国人不爱比,挺好,你有房有车是你的,别人不比。但我们喜欢比,“你的车多少钱,你的房多少钱……”每天说这些、比这些,这样比只会增加不必要不合理的竞争。在知识和道德上争是合理竞争,有必要,而不合理的竞争只会带来压力和痛苦,最好不要有。

(七)问:请问多闻和智慧有必然联系吗?

答:多闻是智慧的源泉。在学校里,如果学生不听闻老师们讲课,就无法提升知识、智慧和技能。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外,世上所有智者的智慧都源于老师。

我对我的每一位老师永远怀着说不尽的感恩之情,因为我知道,我心里这些少少的知识全都来自他们。读小学、中学、师范时有世间的老师,出家后有佛教的老师,他们为我传讲了各类知识,让我有多闻的机会,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一点一滴的智慧。所以,我总是默默感恩我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也是,永远不要忘了你的老师,要知道感恩。

我在藏地我办的学校里,要求每个月都要做一次感恩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同时也鼓励老师好好教学。老师教不好,将来学生不会理你的。我遇着过这样的老师,很伤心,“那些学生不理我……”我想,这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素质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许老师当时也没尽什么心吧。

问:慈悲为什么可以利他利己?

答:大乘佛教的慈悲,是缘着天下无边一切众生兴起的,这种慈悲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但只要你心存善良,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和动物,就是慈悲了。没有慈悲,当面对金钱的诱惑时,可能有人为了自己杀害他人,也在所不惜。

所以,在价值观方面,我最重视智慧和慈悲。

人要有智慧,也要有慈悲,有智慧而无慈悲的人,一般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有慈悲而无智慧的人,想帮助谁也帮不了,因为你没有能力。打个比方,智慧和慈悲如同一双翅膀,有了这双翅膀,你就可以在人间的天空自由翱翔了。

(八)问:我是一个珠宝首饰商,我们做生意总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请问这是不是就是佛教里讲的贪心?

答: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为自己,一辈子追逐最大最多,一味积累,没有为社会做什么;几十年赚来的钱离世后又被“五家所共”,由家人、亲戚、朋友互相争夺。这在佛教看来就是被贪心蒙蔽了,不明智,但很多生意人是这样。

还有一种是,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为员工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这就不是纯粹的“贪”或自利了,里面有利他。在今天,竞争是难免的,不竞争很快会被淘汰,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家做得很好,不仅自己成功了,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做慈善帮助弱势群体,这都是社会效益。

所以,只为自己就不太好,能够利他及服务社会就好。

问:请问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的不同在哪里?

答:二者有很多不同,比如寺院的建筑、修行的传承、念诵经文的方式等,这些都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都是先发菩提心、中间积累资粮、最后成佛度化众生。藏传、汉传都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目标就是利益众生。

不同的是形式,区别不大,但内容是相同的。比如,广东金融学院跟其他金融学院相比,管理方式上也许不同,标志也不同——这里是“融通天下”,别处是另外的写法,但所有金融院校的教育宗旨应该差不多,教学内容也差不多。

(九)问:我对将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请问现在该不该确定一种专业,然后在上面努力?还是怎么样?

答:你自己都没有目标,让我说,就更不好说了。

人生无法预料。有些人辛辛苦苦在一个专业上努力了很久,却没有结果。我认识一个人,他本来学医,也想行医,后来做了老师。他觉得很意外,也很无奈,但现实往往这样,你认定的专业,不一定就成为你的职业。

所以,我的建议是:学习在何时何地都保持善良,学习过一种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把这个当作你的“专业”,以后肯定用得上,而且会非常有价值。

问:我家那边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位师父,五十多岁了,我经常去跟他聊一些问题。有一天我到那边,正好遇见他家里来人,说他父亲去世了。他哭了,我第一次见他哭得那么伤心。第二天,他跟一个老师父说自己想家了,然后离开了那个寺庙,从此再没有回去过。我想不明白,不是说做了和尚就出世了,为什么他会那么伤心?父亲去世了,正好了无牵挂地修行,为什么还要回去?

答:这是那个和尚的问题,你应该问他,我父亲死的时候,我没有离开寺院,也没有哭。那是1995年,18年前了。但是我的上师圆寂时,我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因为他带给我的智慧,比父母的养育之情更让我感恩和怀念。

至于那位师父,他一去不回,也是两说。一种情况是,剃了头住进寺院,不代表什么都看破了,就像教授,有名副其实的,也有名不副实的。同样,有的出家人表面上是出世间形象,但心里还是充满世间的牵挂和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形象是那样,智慧和境界也是那样。不一定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许他是很痛苦,回去了,但之后可能又去了其他寺院,在那里开心地修行。很难说。

(十)问:我是保险系的学生。保险里有句话,“众人为一,一为众人”,我的理解是:我现在帮助他人,日后遇到困难了,他人也会帮助我。但以这种目的行善,是否就成了伪善?不是您所说的利他,最后得到一种利己思想。

答:这是利他。以前有一位上师说过,就算你想得到自己的利益,暂时也要去行持利他,这是殊胜窍诀。

举个例子,你想在学校成名,怎么做?去利益别人。虽然你有私心,但你所做的毕竟是利他,不管怎么说,都是自我提升。到了社会也一样,只要你去做,刚开始也许是为自己,没有那么强的利他心,但做着做着心态就变了,你的利他心会越来越真实,你的言谈举止、你的付出会感动别人、感动社会,那时候,你也就被认可了。

这不是伪善,为自己的心谁都有,这总比你为了自己去欺骗别人、跟人吵架打架,让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眼里一落千丈,要好得多吧。为了自己也要利他,记住这个窍诀!

问:信仰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答:有没有信仰本来是自由的,然而,我们的环境确实导致了很多人没有信仰,而且排斥有信仰的人,认为这种人有精神问题,这就不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了。

前两天我看到一份报告,说现在全世界88%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尤其是苏联解体后,有信仰的人数大大增加。值得一提的是,那10亿左右没有信仰的人,62%是在中国。从这个数字我就明白,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没有信仰正常,有信仰反而有问题,甚至排斥这些人,认为他们迷信。

但宗教真的迷信吗?美国那么发达,却有95%以上的人信仰宗教,德国、英国也不少。现在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然后是佛教和其他宗教,这么多人带着信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难道都是迷信吗?

信仰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即便有人不了解那是什么,也最好不要把它当作迷信,更不要诽谤它。

正如莎士比亚说过的,“千万不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的过失。”

(十一)问:刚刚您讲到利他的智慧,我的理解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做善良的事。但有时我们会好心办坏事,或受到冤枉,或者有善心却帮不了别人,怎么办?

答:利他是需要智慧,但两者相比,利他的心态是根本,有了利他心,你的智慧不成熟也没关系。

比如,在你小的时候,玩耍时也不伤害玩伴,这就是有利他心;等你长大了,不管和谁、和什么群体打交道,都能凭良心做事,不害人,这就是有利他心。当你怀着利他心去做好事,别人不敢扶的你扶,受了冤枉,值不值呢?当然值了,否则你会有愧疚的,受到良心谴责。

因此,在真正的利他哲学看来,别人认不认可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问心无愧。我们记住,“我要帮助别人、帮助众生”这样一颗心,永远都会闪闪发光的。也许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说法,但事实上,只要是在人类社会里、在众生世界里,利他心永远不会有过失,永远不会失去价值。

没有利他心,你的地位再高,对别人也没有利益;有了利他心,即便你没什么地位,也会让周围的人感觉温暖。

(十二)问:我感觉现在的人很功利化,有事相求的时候,跟你唱红脸,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唱白脸,所以我心里很不舒服,也渴望能有一颗平和的心,请您指点。

答:社会有点功利化是正常的,随着个人因缘不同,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要能理解。我们不必过高地要求这个世界,我们要提升自己,要寻求一种清净的智慧,当你有了一定的智慧境界再来看时,不论什么样的颜色和形状,都是清净、美妙和令人快乐的。

因为心态改变了,世界也呈现了另一番景象。

我经常觉得,我们的心太浮躁,才会感觉压力大。考大学压力大,考上了压力也大,找工作压力大,工作了压力更大……人生就是这样,因为你总在追求,“我要提工资、我要好的住处……”所以会有压力。如果得多得少都能随缘,心态自然会比较平和,否则,就只有抱怨了。

要抱怨的话,我们可以抱怨整个社会。在学校抱怨学校,在企业抱怨企业,你可以说同事讨厌、领导讨厌,你也可以抱怨住得不好、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但与其每天这样活在一种怨气里,不如静下来想想:我现在的这个状态、我的环境,是不是真的像佛教里讲的,是我自己前世的业、今生的因缘导致的?如果是的话,那这就是我的世界了。如果是我的世界,苦也好、乐也好,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我们应该接受甚至享受这一切。

假如我是学生,我会觉得读书是我的福报,开开心心读书;假如我是老师,我会感激学校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尽心尽力教书育人。事实上我是出家人,那我也很满意自己的生活,不论到哪里演讲,都不会抱怨这个地方以及这个地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我觉得,和大家交流是我的福分。

请记住,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只要调整好心态,何时何地都可以过得开心快乐、自在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