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论典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 >> 六祖坛经讲解01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六祖坛经释

门人法海      编集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一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思考题:

【知识类】

1、请讲述《坛经》名称的由来。

2、本课中介绍了《坛经》的哪几种版本,请简述其来源。现今通用版本是哪个版本?为什么?

3、《坛经》是如何被译成泰文的?

【修行类】

1、现代修行人与古代修行人所要面对的不同苦行是什么?

【生活类】

1、谈一谈你在学佛的道路上都遇到过哪些艰难险阻?是克服了还是妥协了?今后还需要做哪方面的努力?

宣讲缘起

从今天开始,我为大家简单地解释《六祖坛经》。虽然从传承上、语言上等方面来说,我来宣讲《六祖坛经》是班门弄斧,但是这次宣讲的目的,不是因为我特别精通此经,也不是汉地没有人弘扬,我来弘扬,主要是因为自己对禅宗法门很有信心。而且此经在汉地非常受重视,通过阅读和学习此经,进入佛门、剃发出家的现象多如牛毛,通达法性的人也比比皆是。这部法其实是一部论典,但是被称为经典,有非常殊胜的加持,一直想和大家共同学习。

其实做任何一件事,包括传讲佛法,的确需要一种缘起。比如说我们煮一锅米,缘起没有成熟之前,米不会熟,缘起成熟以后就非常容易,因此一直等到现在,才成熟宣讲此法的缘起。

我那天宣布讲这部法的时候,从表情上看大家非常欢喜。今天看来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在场的听众都比较多,但是这一点不稀有,有些道友在讲法之初欢喜雀跃,到了中间就感觉平平,后面逐渐会退的。

不仅仅是我,以前印光大师在上海讲经的时候,第一天人山人海,第二天少了一半听众,第三天越来越少,最后所剩无几。听说印老感叹:原来他们是来看老和尚的,看我有没有三头六臂,不是来求法的。后来他就发愿不用讲课的方式弘法,既然人们不喜欢听课,那就通过书信来弘法,从此之后,他开始用信函弘法。《文钞》里很多都是写给某某居士、某某大德的信函,遣除疑惑的也有,开示解脱道的也有。所以,不要说像我这样的晚辈,前辈非常著名的大德,也有过这类经历。

我们学院也存在这个问题,年初持明法会结束后,各个班的教室都是座无虚席,到了年底接近持明法会的时候,除了部分比较厉害、规定比较严格的法师,班里剩得人比较多以外,其他班里很多人都已经跑了。各个班的人数,年初和年底有一定的差别。

很多道友的听课状态,也许是长期听闻,也许是有头无尾,但这也不要紧,因为我的确没有这部法的传承。有传承的法你们都容易间断的话,没有传承的法更不用说。

藏传佛教的法,我没有传承就尽量不传。这部法,我也问过禅宗比较著名的法师,想知道究竟谁有从六祖一脉相传下来的传承,如果有,我很想去求,但并没有打听到谁具有真实的传承。

我也只是对六祖的一种信心吧!好多年以前,我做过一个梦,一个自称是六祖的老和尚在山洞门口送了我一本《六祖坛经》。(后来我从香港也带回来一本竖版的《六祖坛经》,当时很想给大家讲,包括我们这边的个别法师也知道此事,但却迟迟没有传授。)我倒并没有把这种梦当真,凡夫人好梦和坏梦都是经常有的,更何况这个梦到底好不好也不确定。长期以来观察自己的梦境,好像是不好的梦居多,只不过闭口不谈。稍有好梦就开始宣扬,不好的梦再多也不愿在别人面前宣说,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凡夫人这样也不足为奇,但是我自知本人确实对此法有一定的信心。

我也想过要不要将此法翻译成藏文。后来想:现在藏地有千经万论,可能译了也不一定有人看,如果没有人看,我费很多时间、精力去翻译也没有必要,因此这种发心也搁置了。

这次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我可能也讲不出更新鲜、更高深的教理,藏地有一个比喻叫“老狗的口里吐不出纯金”,毕竟此法在藏地本来就没有传承。今天我本来想仔细地看一下《六祖坛经》,结果又被一个藏族学者在大学的演讲吸引住了。第一节课我都没有深入地研究,所以,从缘起上看,我应该不会很细致地讲解此法,只是从字面上宣讲。如果有地方讲错了,希望你们给我指正。

有些道友以前在其他法师那里听过、学过《坛经》,或者自己看书以后开悟等,有各种情况。也许六祖的化身装作一般的佛友在这里也未可知,所以,我小心谨慎、简明扼要地从字面上给大家解释。

大家都知道,这部法是禅宗非常著名的论典,这样的论典我们后学者非常有必要学习,不管你是学什么宗派的人,参禅相当重要!

我经常想:即使不说来世,仅在今世的生活中,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佛法的境界,人生中遭遇的各种困难、痛苦都无法面对。如果你有一些佛法方面的境界,无论是显宗、密宗,不要说很深的开悟,哪怕只有少许境界,不管你是生病、心情不佳,或者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琐事等等,的确特别需要。因此学习佛法非常重要,尤其是禅宗。

不仅仅是我们佛教徒,你们可能也听说过,像美国航天员,因为要在太空上度过漫长的时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心理训练,很容易会感到寂寞、孤独,最后他的科学研究无法成功。所以,科学界让去太空前的宇航员进行相当长时间的佛学禅修,内心堪能、调柔的时候方可进入太空,这是真实的事例。

因此,不仅仅是希求解脱者,包括现在世间上所谓的禅文化、茶文化、企业文化,都与禅修结合,很多企业家、商人……什么样的世间人都修禅,为什么呢?因为人心确实特别浮躁,压力也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令心静下来的调伏法,他们无法接受这样快节奏的生活,那么多的压力和竞争无法应付。所以说,让修行人和非修行人懂得《六祖坛经》的思想和加持很有必要。

再加上《六祖坛经》不仅仅是一种佛教的思想,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很多人并不是以信仰为前提,而是像研究《论语》《孟子》《孔子》这些论著一样,把《坛经》也当作一种思想来分析,这些学者从中也得到了许多利益。我们今天讲《六祖坛经》的主要目的,也是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一些禅学。

作者简介

在讲《六祖坛经》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圆寂的时间是公元713年,我算了一下,离现在已经有1299年,接近1300年了。他是广东人,在世时肯定说的是广东话(众笑)。

降生的时候是夜间,第二天早晨,他们家出现两位似乎从印度来的僧人。两位僧人为他取名为“惠能”,上惠下能,素不相识就为孩子取名,他的父母觉得有些惊讶。问他们:“取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说:“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做佛事。”解释完“惠能”二字,两位僧人就消失不见了。

六祖长大以后,开悟和弘法利生的经历在《坛经》里面都记录了。

其实《坛经》的由来与《论语》相像,《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下来的见闻录。六祖不识字,他开悟和前后依止祖师的过程,全部是他的弟子法海记录下来的。自开悟后大概15年与猎人同住,后来说法36年。

传承法脉

禅宗的宗旨由印度而来,自第一祖迦叶尊者,代代相传,到达摩祖师是禅宗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来到汉地以后,传给慧可,慧可传给僧儏,然后是道信,再到弘忍,直到六祖之间都是衣钵相传。以前藏传佛教中,也有个别上师用衣钵或者金刚铃等传予其主要传承弟子的事例。所以,汉传佛教的禅宗,从达摩到六祖之间的传承,与其他教派的传承相比确实不同。

我以前在其他学校里也讲过,六祖以后没有单传,而是一花开五叶,传给了五大弟子。从此禅宗逐渐形成了五个宗派:法眼宗,如今在泰国、朝鲜比较兴盛,这是禅宗五个流派中的第一个;第二个是云门宗,现在在欧美国家比较兴盛;还有我们常说的临济宗,也是在欧洲、北美等地方比较兴盛;曹洞宗和沩仰宗在中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比较兴盛。

据历史记载,虚云老和尚唯恐这些传承中断,去过各个祖庭,也修复了很多祖庭,接下禅宗的五大传承。他的一些弟子也承接了这些传承,比如本焕老和尚是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他的介绍中是这样写的。当然,现在个别寺院里,某人是某某宗第几代的禅宗弟子,这类的说法比较多。然而是不是真正的传承弟子也是各说纷纭,就像藏地的活佛,有些是真活佛,有些……情况各异,我也不太清楚。

但不管怎样,确实到目前为止,禅宗的整个传承在很多古老的禅寺里。禅堂中以打禅七等修行的方式、方法非常殊胜。有些学者没有禅宗的传承,但是通过所谓“禅文化”或者对禅学的研究进行传播,用这种方式让人们非常烦恼、杂乱的心逐渐清净、安宁等等,这样的现象如今数不胜数。以上介绍了禅宗的传承法脉。

六祖肉身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尊肉身菩萨,就是位于韶关南华寺的六祖肉身菩萨。(其他几位大德的肉身也在那里,我以前去那里发过愿。)这个肉身据说有非常多的稀有之相,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红卫兵想知道这究竟是肉身还是造像,硬是用钉锤从心口凿开了,结果赫然发现里面所有器官都完好无损,他们惊恐万分,落荒而逃。历史上还有人准备把他卖给外国人等等,出现过种种的灾难和违缘,但是一直留存至今。从这个层面来讲,我想:像“文革”那样历史性毁灭佛法的运动出现的时候他能保存下来,这也很稀有。说实在的,真正佛菩萨的肉身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去年有段时间我特意到那边发愿,念《普贤行愿品》《大圆满愿词》等等。发愿时自己也是感觉非常殊胜,非常有信心,如果方便,道友们也有必要去朝拜。

像这样具有巨大加持、距今上千年的肉身,没用任何现代科学仪器的辅助,却未腐烂和枯干,非常稀有。据说一些科学家对这个肉身一直在长期研究,但他们不知道这与人体完全不同。有资料显示,当今的科学家通过各种仪器进行实验,却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一般的肉身过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还栩栩如生,过了一千多年,其他任何物质都变成土粉一样了。像这些事情,我们佛教徒自己说,会被认为是在自我赞叹,但实际上我们站在公正的角度来讲,不得不承认有非常稀有的加持力。再加上菩萨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愿力,虽然度化众生的个别事业已经显现圆满,但有些事业还没有圆满,就像舍利的功德一样,用肉身来度化所化众生的菩萨也相当多,希望在这方面大家也关心一下。

经名的由来

这部论著为什么叫《六祖坛经》呢?

很多学者在《坛经》经名上也有不同的说法和分析,总的来讲为什么叫“坛”呢?据说宋朝时有一位大德叫求那跋陀罗,他在广东的法性寺专门造了一个戒坛,又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将来当有一位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有这样一个预言。后来又有一位智药法师,在此地种了一株菩提树,也预言“将来有一位肉身菩萨在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有这样的授记。六祖证悟以后,在近16年中都以在家身份与猎人同住,有时候悄悄地放生,他不吃肉,吃肉边菜,汉地很多大德也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后来,他确实在那个戒坛受具足戒,而且在那里转F轮。以这样的缘起,后学的弟子们认为这位肉身菩萨就是六祖大师,因为与授记确实非常吻合。

为什么称为“经”呢?《六祖坛经》的教言与经典无有差别,所以,以极为赞叹的口吻称之为“经”。当然,个别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弟子对上师以一种非常恭敬和赞叹之词来取名为“经”,这是藏汉都说得通的道理,没有任何矛盾。除《坛经》外,泰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把某些大德的论典称之为“经”的现象也有。

《六祖坛经》取名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说《六祖坛经》,有说《六祖大师坛经》,有说《六祖法宝坛经》,还有一些更长的名称,这些不同的名称,我觉得都不相违。

《坛经》和作者的关系

所以说,经名最初是来源于授记。我们讲上师如意宝在哪个伏藏品里有授记,或者莲花生大士对整个末法时代众生的授记时,有个别的汉族弟子就说:“你们藏地这个授记,那个授记,大德传记里也经常有这里授记或那里授记,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汉地都没有!”但实际上在汉地也有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提到授记,我们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也引用过汉地本土的一些大德的授记,如“将来在某地出现什么样的大德”等等。

有些印度的高僧大德也作授记,包括对孩子的认定。之前讲六祖刚降生时来的两位印度僧人,他们对新生儿的认定,就相当于藏地对转世活佛的认定。个别大德通过梦境或其他一些缘起,孩子刚降生以后或是还没有特别长大,就专门到他的家里去认定是哪位活佛的转世,我们也不能全部生邪见。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特别爱批判,包括我在内,我自己也经常忏悔。尤其学过因明和中观以后,觉得这个传记也不合理,那个介绍也不合理,我们这样批评别人,对自己的信心和智慧是有损害的。我们认为不该那么巧,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藏地也有很多高僧大德认定灵童,都是非常稀有的。

因此说,授记并非藏地特有,只不过当时对六祖没有称活佛,也没有被认定为谁的转世。实际上他也可以叫活佛,他还没到一岁就有人为他这样取名,这也是一种认定方式。一般如果没有特殊的缘起,对一个尚未足月的孩子就有这种特殊的取名也是极其稀奇。

无论如何,有些大德在孩提时代,也能通过他的一些行为推知他将来有超胜于人的弘法利生事业。有些孩子在母胎时,母亲就有很多瑞相,比如母亲生起一种空乐无别的智慧,或者对众生自然而然生悲悯之心,等等。通过瑞相也能了知孩子将来利益众生的情况。

以上介绍了《坛经》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坛经》的版本

我对《六祖坛经》了解不多,但就像我们以前讲《金刚经》和《阿弥陀经》时也给大家介绍了各种版本一样,《六祖坛经》的很多不同版本,在此也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敦煌本:是在甘肃敦煌发现的《坛经》版本,据说有两种版本,一个是被英国人放到英国博物馆中,后来又有人对此版本进行翻照,现在收录在日本的 《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另一个版本是中国学者在敦煌县的一个博物馆中发现的,现在在某些地方也存留此敦煌本的翻印本。敦煌本字数较少,一万两千字左右,又晦涩难懂,是最古老的一种版本。

二、惠昕本:在唐末宋初时,有一个叫惠昕的和尚找了许多版本,理成了一本比较可靠的《坛经》,据说此版在日本的兴圣寺,人们也因此称为兴圣寺版本或日本版本。

至此,一个变成英国版本,一个变成日本版本(众笑)。

三、契嵩本:宋朝时候有一个叫契嵩的和尚,在几年当中将好多版本编出一个版本,被称为宋本。此版的内容比较完整,字数也不算很多。

四、德异本:大概在元朝年间,有位叫德异的法师,他想在《六祖坛经》众多的版本中找到一个最可靠的版本。后来他得到了一个真正的古本,经过30年的编辑整理成文,但是他并没有特别弘扬。此版的翻刻本存放在个别文物馆和寺院中。

五、宗宝本:元朝时,一位叫宗宝的法师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最后编写出非常完整的《坛经》,又刚好被元朝的皇帝编在《大藏经》中。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此本,总共有十品,这是现在的通用本,字数比其他的版本都多,有两万多字。

这五种不同的版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辗转中,我们用分别念来判定哪个最可靠,哪个最不可靠,恐怕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我自己认为编辑《坛经》的大德们都是有一定的悲心和智慧的人,一定能懂得前辈高僧,尤其是六祖惠能的密意。

从唐朝到元朝之间的五种不同版本中,最普遍广弘的就是最后的宗宝本。原因有两种:一个是人们认为这是经过多次修改、编辑和校对的,因此非常可靠;还有一个原因是,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皇帝都特别重视此版《坛经》,分别用金、银、珍宝、琉璃来誊写,既然皇帝都非常重视,百姓也自然会重视,这也是一种必然规律。

学一部经典要在很多方面了解,对此我深有感触。比如我们以前学过《金刚经》《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别人提起这方面的相关问题时,自己好像胸有成竹,因为以前学过,不管哪方面我还是略知一二,如果从没学过,自己就会在某些问题上比较陌生。

《坛经》与泰国的因缘

如今,《六祖坛经》被译为日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等等很多国家的文字,而且国外的很多人通过《坛经》的思想和禅修方式,在他们内心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欧美国家的人特别欢喜,有些比中国人更具有信心和缘分。泰国也是如此,我好像在《泰国游记》里面说过,那里有四十多座有关大乘禅宗和律宗的寺院,很多寺院里有《六祖坛经》的故事,我去的时候也听过。

《坛经》是如何被译成泰文的?这里有个比较稀有的故事,是泰国的一位叫做亚能的法师,他在南华寺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讲的,并用多种语言都有报道。那么这是什么缘起呢?把《坛经》首次译成泰文的是佛使尊者(1906—1993),他是泰国非常著名的演讲家和修行人,非常了不起,到了泰国,就能亲身体会到他的影响力。亚能法师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自己觉得与《六祖坛经》极其有缘,原本一个泰国人,到了南华寺以后却感觉像到了自己家,因缘极深,难以描述。”佛使尊者把《六祖坛经》翻译成泰文时,亚能法师只有两岁。当他十六岁时依止尊者出家修行,之后在四十多年里一直读诵、修学《六祖坛经》。并说:“尊者将《坛经》翻译成泰文以后,还书写在寺院的高墙上,让很多泰国的在家人和出家人都能够看到,并且通晓其理。”说起《坛经》,无人不知,大家对《坛经》非常有信心,很多人都依靠《坛经》的思想进行参禅、调整内心,在调伏烦恼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最初《六祖坛经》到泰国的时候也有个缘起,是什么样的缘起呢?

亚能法师说:“四十年代末的中国,战火纷飞,很多寺院开始出现打、砸、抢等各种各样特别可怕的景象。当时南华寺也惨遭他人破坏,很多佛像、佛经被毁后扔在废墟中。有一个泰国华侨刚好在那里,他就来帮忙打扫,他在打扫的时候发现六祖肉身的膝盖下面有一本《坛经》的法本,他就悄悄藏匿了起来,他认为这是六祖给他的。后来回到台湾,又辗转到了泰国,他把这本六祖身下的《坛经》法本供养佛使尊者,尊者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就翻译出了泰国的第一个译本,然后一直弘扬至今。如今已经过了六十个年头了,在六十年中,《坛经》如真正的佛经那样影响着后人。”

其实,我们对上师或法本是否恭敬,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如果我们认为“今天找到的《坛经》是佛陀给的、六祖给的、上师给的,要永远好好保存这部法。”倘若有这样的信心,得到的加持和其他人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在得到任何一个法本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他当作真正的如意宝一样对待,你把他当作如意宝那样,从中获得加持和证悟轻而易举;如果觉得这样的法何时都会有、何时都能得到,从中获得的加持就不一定多。因此,我在不同的场合中都要求大家,对法要有一种难得之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求法的苦行

尤其大家听授《六祖坛经》等法,需要有一种苦行的精神。最近我了解到,学院的个别道友,有些没有房子、有些房子漏水、有些身体不好……都有各种困难。一方面我觉得这样修行很艰难,一方面又觉得,这与我们以前听课的情况相比,还是现在好些。

无论如何,为佛法受苦行非常值得!不仅是学院道友,包括现在城市里的一些道友,在听法的过程中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有些在家人哪怕听一堂课也很困难,家人阻挠,单位不让上网,或者受到同事的误解和白眼,要面对很多问题,排除很多障碍后,才能有听一、两节课的机会。但是为了佛法,虽然受到别人的各种欺凌、冷落,或者自己为了听一堂课要去离家很远的课堂去听,等等,都是求法的一种苦行。

古人求法的苦行是什么样呢?我们看大德的传记也好,看玄奘大师取经的经历也好,大多是在山里缺衣少食,或在路途中遇到猛兽的危害等等,这些是在求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危难。但现在是21世纪,求法的苦行不一定是缺乏衣食,现在最大的违缘就是要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本想好好求法,但有些年轻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对异性方面、贪求方面、嗔恨心方面……很多烦恼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恐怕比没吃没喝还要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坚强战胜的话,也是一种修法的苦行。

现在城市里的世间人,哪怕听一堂课,学一部论,的确也要处理思想上、时间上、环境上的很多事情,各种情况都要面对。现在只要一提到求法的苦行,很多人觉得:“啊,我现在求法并没有苦行,不像以前一样……”

其实以前的人们,思想是很淳朴很纯净的,能得到一点点粮食就别无所求了。我在看法王如意宝去石渠求学时的传记时,觉得当时人们都很清净。也许物资贫乏、饥寒交迫,但思想上不需要那么多苦行,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电视、电脑等对年轻人极具诱惑、眼花缭乱的事物,在一个山谷里面只有上师和身边的眷属,相比之下比较容易面对。

现在这个社会就不是这样了,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痛苦。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我们把很多事情放下来,尽量制造修行方面的顺缘,心情上也不是遇到一点小事就风吹草动,今天想听课,明天不想听课,如果我们能够战胜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每一部法都能够圆满的话,那应该说是求法中的一种苦行,也是非常殊胜的因缘。

我常想:我们现在应该感觉知足快乐,为什么呢?遇到了这样殊胜的大乘佛法,而且这样的大乘佛法一部一部地听受圆满,这实在不容易。如果没有一定的善缘,不要说很多法,哪怕几节课也会有内魔、外魔等等来阻挠。如今从自身来讲有一种自由和宽松的机缘,从外缘来讲也没有时代的变乱。

以前像“文革”或各种战乱时期想听法,不但佛法找不到,高僧大德也找不到。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藏地,不要说佛经,哪怕是念一句观音心咒,如果被人发现,真的会判刑,非常害怕!那时候我们很多藏族人供灯是在地下挖洞,把灯器放在里面,上面再用草皮盖好,只留一个小洞,他们的信心非常值得赞扬。而且念咒语的话,要等所有人睡着以后才悄悄地念。有些人家死人以后请出家人念经,也要在凌晨一、两点钟的时候,找很远地方的出家人来念经,在这样的时代中求法的确是毫无办法。不管是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都中断了那么长时间。

所以,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观察现在身边没有遇到佛法的人的处境等,很多因缘方面,大家不要觉得这很容易、无所谓,对法没有珍爱之心、难得之心,也不会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不一定得到加持。如果你信心坚定,就如同我曾讲过的老妇依狗牙成佛的故事一样,青海的一个妇女依靠石头也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