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6 幻变中的真相 >> 盗梦空间的佛学实相-问答-清华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盗梦空间》的佛学实相——清华大学问答

『2014年6月14日』

(一)问:我来自清华大学水利系。现在很多社会上的企业家、学者、人生导师、佛学大德都在提“活在当下”这样一种概念,您认为什么是活在当下?当代青年应该如何活在当下?

答:对很多年轻人来讲,“活在当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道理。它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待“活在当下”,认为散乱也好,懈怠也好,只要把人生度过就可以,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另一种理解方式是“珍惜当下”,我们的人身来之不易,因此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坚强地去面对,这种态度非常重要。因此,无论是企业家、人生导师、世间名人,还是比较底层的人,都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

实际上,人生就是遇到问题、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放下问题的一个过程。有些人内心脆弱,别人跟他说话时,一个用词不当就让他痛苦半天,又或者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让他一蹶不振。这样的心态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所以,我觉得“活在当下”应该是用坚强的精神和勇猛的心态来面对一切问题。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不同,比如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再过二十年,有些人可能非常成功,有些则不一定。但每一个人所走的路,都和自己的福报因缘有一定关系,我们应该用欢喜心去接受它。

(二)问:什么是末法时代?

答:所谓的末法时代,指的是佛法接近隐没的那个阶段。它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指佛陀涅槃两千五百年以后,这是广义上的末法,这个时代跟佛陀的果法时代相比较起来,佛法逐渐接近隐没。此外还有一种真实的末法时代,那就是佛法住世的最后五百年,这段时期内,只有佛法的形象还存在于世。佛教住世一共有五千年时间,最后五百年就是真正的末法时代。

(三)问:佛陀曾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社会当中,可能很多人都有兴趣去接触、了解佛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善或不善的地方,包括现在有些僧人的行为不如法。我们应该怎么去分析这些事呢?

答:“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出自《楞严经》。实际上这是指,在末法浊世,没有善知识资格的人比较多,当然,也不一定真的有恒河沙那么多,否则,恐怕几乎所有人都是邪师了,这其实是佛陀的一个比喻。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用自己的觉知和智慧来观察,到底真正的上师应该具备什么资格。实际上,现在也有很多善知识、好上师,不能以一句话将所有上师都判为邪师,关键是自己要有智慧去分辨。

(四)问:我来自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如果现实与梦无别,那么我们存在于现实的意义是什么?

答:还没有醒来之前,一个人在梦中也有存在的意义,也有他的价值观、生活等等。

(五)问:如果这一切都是梦,醒了,一切便消失了,这样的话,佛家的因果、轮回又该从何说起呢?

答:虽然人生如梦,但梦中也有善恶、苦乐。比如说,一个人在梦中杀了人,那么他也会在梦中受到惩罚。

佛教对善恶业果的成熟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一个人的执著非常强烈,那么他的善业、恶业所成熟的果报会比较迅速、强烈。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强烈的执著,善业、恶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梦中杀人,并不会对醒来后的自己造成特别大影响的原因。因为实执不同,成熟的果报也会不同。

梦中行为会受到梦中因果律的支配,而当我们没有从梦中醒来时,还是要遵循这一规律。

(六)问:我来自北京大学。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如梦如幻的人生,珍惜难得的人身?

答:今天我们是从理论上,用佛教最究竟的观点来剖析“人生如梦”这个道理。其实不仅是佛教讲“人生如梦”,中国古代也有庄周梦蝶、黄粱美梦、南柯一梦等哲理故事,这些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描述。因为人们不懂得“人生如梦”,因此对很多事情特别执著,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苦恼。

现在社会上离婚率、自杀率都越来越高,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原因,但如果我们懂得“人生如梦”的道理,就会发现原来没有什么执著的必要。

但反过来说,既然人生是一场梦,那是不是就不用努力,干脆生活在消极的状态里呢?并不是这样。虽然人生如梦,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完这个梦,并且要把这个梦做成一个善梦,而不是恶梦,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如果你在这个梦中没有孝顺父母,没有积极地工作,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人生就变成了一个恶梦。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做一个善梦,梦想成真。

(七)问:如果人是活在梦中,那这个世界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不是梦呢?如果说娑婆世界是梦,那极乐世界是不是梦呢?

答:可以这么说,山河大地也好,六趣众生也好,一切都是梦。《圆觉经》中讲“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其中“生死”指的是轮回,“涅槃”指的是净土,这些都是梦。以唯识宗的观点来讲,六道轮回属于不清净的依他起,而极乐世界属于清净的依他起,这两个都是心的虚妄假象。

如果六道轮回是梦,那极乐世界也是梦。一切就如同《金刚经》当中所讲的那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有相,就是虚妄,只不过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

(八)问:是什么原因让当代人在遇到问题时不再诉诸佛学?

答:对于汉地来讲,可能跟这里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关系。而就藏地而言,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论是好的问题还是不好的问题,一般都会依靠佛教中的一些思想去处理,佛教已经融入了藏民的生活。当然,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现在也有一部分藏人不再依靠佛教来解决问题了。

(九)问:我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老师,专业是传播学。您为什么相信佛法的教义是人和世界的终极所在?

答:我一出生就身处佛教的世界,没有其他选择。在我们藏地,我的父母、邻居以及周围的人都是佛教徒,我就是以这样的缘起而信仰佛教的。学习佛法这么多年以来,我也研究过各种学说和思想,但还是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不论我用怀疑的态度去观察佛法,还是以信心的角度去观察佛法,都找不到它的缺点。因此,我觉得成为佛教徒,不仅是我的“宿命”,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十)问:我是来自清华大学微纳电子所的研究生。我认为,梦中的意识跟五俱意识不同,那么梦中所造的业与现实中所造的业有什么不同吗?

答:我们在现实中造一个业,需要满足四个条件:意乐圆满、加行圆满、行为圆满、究竟圆满。一般来讲,梦中造业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因为梦中的心识处于一种迷乱的状态。

在佛教里,一谈到造业就要提到《根本律》。藏文的《根本律》中讲到“梦如同无有”。按照戒律来讲,如果在梦中犯了戒,不构成犯根本戒,只是一种轻罪。

由于只有佛陀才能照见一切业因果关系,因此,这并不是我们凡夫人能说清楚的,甚至连菩萨也没办法。所以,根据经论来判断业比较合理。

(十一)问:有一部经叫《阿难七梦经》,讲了很多关于梦的预兆作用的例子。您对梦的预兆是怎么看的?

答:《阿难七梦经》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里面的一些公案非常有意思。佛教中的确有一些方法,可以通过梦中观察,而对未来有一些预示。

藏传佛教中有一位麦彭仁波切,他的很多论典都涉及梦的预示。比如说,如果梦到有人试图杀自己,这说明你可能有一些四大不调或非人的危害,如果不及时念缘起咒等咒语的话,很可能会生病,这种感受可能很多人都有过。

这一类内容在佛经里讲得非常清楚,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也能对自己的梦有一种新的认识和探索。

(十二)问:我是来自地质大学的老师。在《盗梦空间》里,一个人在梦里死了之后就会脱离这个梦,然后返回到上一层。那么,我们这一生结束后,会不会也是一个梦的结束?六道轮回是不是就是一层一层的梦?

答:《盗梦空间》中描述了一层一层的梦,而男主角的妻子就是希望通过自杀来回到她所认为的真实世界中去。但这只是电影中虚构的情节,不能成为我们认识人生的依据。

我们所处的六道轮回,并不是这样一层套一层的梦。永嘉禅师讲:“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指的是我们今生当中做人的“梦”,来世可能是做旁生、地狱的“梦”,又或者这辈子做了富贵的“梦”,下一辈子变成贫穷的“梦”,一旦我们断除了做梦的习气,这些轮回幻象就全都没有了。《入中论》中说:“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是。”意思就是指当我们的愚痴灭尽了以后,梦里的根、境、识三者都是不存在。因此,对我们来讲,六道轮回是一场梦,是一场漫长的梦,而且我们很可能还会不断地做梦。

(十三)问:有个朋友在读了《地藏经》《佛说疗痔病经》之后,不时地做一些宿世的梦,知道他和周围的亲友有什么样宿世的因缘。请问佛教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答:通过读《地藏经》或者其他经论,有可能成熟自己以前的习气和种子,从而了知自己宿世的一些因缘。还有一个可能,有些人并不是真的知道宿世因缘,但依靠一些“善巧方便”,对别人讲自己知道。对我来讲,这些情况不好分析。

(十四)问:我是清华科技所的研究生。我认为《盗梦空间》当中所讲的多重梦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像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中所讲的那样,人的意识由四个结构构成,包括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其中自证分指的是,当我做梦的时候,会存有一个对做梦的觉知,但是在梦中,这种自证分是不存在的。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你提到了唯识宗的“四分说”,其中自证分指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说,你能清楚地了知自己以前做什么或者现在做什么。

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心识,因此,在同一个时点上,一个人不能用自己的心来了知自己的心,否则会有很多过失。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是对不同时间点上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来讲,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是心的一种相续,它是一本体、异反体。比如,你可以了知自己小时候所发生的事,也可以了知长大后所发生的事。

(十五)问:我们今天究竟是不是在梦中交流?

答:从我们的观念、习惯上来讲,我们不是在做梦,而是在现实中交流。但从逻辑或者理论上来讲,“是不是梦”这一点,确确实实需要大家再三思考,因为我们执著为实有的东西并非都很可靠。

我希望今天的交流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当然,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和所得的结论不一定相同,我们今天也不需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大家无论是从佛学、科学、哲学还是日常生活经验的角度来交流,如果能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或许会得到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