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39 一个人的梦世界 >> 藏传禅修-开示-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盛开的心灵之花

——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禅修指导

『2016年7月14日』

主持人:

大家好!这里是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现场。今天上午我们对南传佛教的禅修有了了解和体悟,相信大家的内心一定都感受到了平静与觉醒。

藏传佛教的禅修也有其独特的诀窍和方法。藏传佛教兴盛于喜马拉雅地区,并在上世纪传播到世界各地。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印度伟大的静命论师、莲花生大士被邀请到藏地,并修建了藏地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当中,藏传佛教分流出了一些教派,其中最主要的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进入到20世纪后,藏传佛教以其较强的完整性、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包容性闻名于世。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是享誉世界的藏传佛教大师,是一位学者、翻译家、禅修者、心灵导师、大圆满传承持有者和受人尊敬的宁玛派精神领袖。堪布以其自身完整地呈现了慈悲的精神。他的传法和著作、他的慈善事业以及他启发人心、幽默的演讲都圆满地体现了这种精神。作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堪布对禅修有其独特的见解与体验。他将禅修比作一种锻炼,就好像人们都需要运动身体,人们也需要禅修。作为一种心灵的运动,禅修可以提升幸福感、内心的力量以及慈悲。接下来,让我们欢迎索达吉堪布进行禅修指导!

今天在泰国清迈的皇家花园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学者、专家、宗教人士以及爱心人士,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殊胜的上午,一起学习、体验了南传佛教的禅修。下午由我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藏传佛教的禅修方法。

我的内心非常欢喜,欢喜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们来到了泰国的皇家花园,这里汇集了世界上最美的花和树木。我去过很多花园,在我的印象当中,这里的确是最美的一个。我们禅修过后,大家可以去花园里欣赏一下。此外,我还因为能欣赏美丽的心灵花朵而欢喜。今天,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出家人、在家人,以及其他宗教人士、非宗教人士的心全部都连在一起,就像是五颜六色的心灵花朵盛开在同一座花园里。大家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和欣赏彼此,这在当今狭隘、自私的社会中难得一见。

也许很多年轻人在参加过本届世青会以后,胸怀更加宽广,我执也更加渺小。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我”很小很小,像原子、分子一般,谁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大家在世青会上了解到各种宗教思想,看到这么多行为清净的修行人之后,都应该意识到,这个世界非常大,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禅修是一杯心灵的咖啡

可能很多年轻人以前没有接触过禅修,所以我会先用中文讲一些理论,同时安排泰文、英文的翻译,然后大家再共同体验一下。

由于这是下午的第一堂课,很多人可能会比较困,一会儿禅修的时候,很可能会有人打瞌睡,但我觉得睡觉也算是一种“禅修”。如果瞌睡的话,身体不要动,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别人看不出来你在睡觉,还以为你真的在坐禅。(众笑)如果是其他课程的话,我不欢迎大家睡觉,但今天不会责怪大家。

很多人在身体比较困顿、疲倦的时候,通过喝咖啡来提神,而当人们感到心里压力非常大时,就通过禅修来缓解。所以,很多人都把禅修称作“心灵的咖啡”。

事实上,禅修或者说反省、内观,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专利,它在古代西方哲学中也非常重要。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曾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从古代智者们的智慧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需要反省和内观。只有这样,我们心中所固有的本来智慧才可以被开发出来。

禅修在西方社会的流行

禅修在很多西方的顶尖大学中都非常流行。我参观过很多学校的禅修课程,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等。他们的禅修方法主要是慈心禅和数息观,而课程类型更是多种多样。比如,他们会组织为期一周的闭关禅修,闭关的地方就是一间间很小的房子,甚至还有人在里面闭黑关。现在英国得抑郁症的人比较多,这两所高校为了减轻这种疾病对学生的影响,甚至在学生刚开始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就借助禅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这两所高校中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在学习禅修。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学习压力都非常大,晚上睡不着觉,不得不靠吃药来帮助睡眠。如果一个人在任何环境中都非常安逸、快乐、能睡着,说明他心里没有太大的压力。所以我刚才说,在某种意义上,睡觉也是一种禅修,况且,有些人的“禅修”的确跟睡觉没什么差别。(众笑)

美国斯坦福大学也有禅修中心。他们的参禅方法比较传统,主要是以大乘佛教的发心为基础,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训练慈悲心和利他心。此外,哈佛大学的禅修中心也比较有代表性。他们主要是以南传佛教的正念禅为主,训练学生观察自己的觉知、呼吸,保持正念等等,课程大约是八周为一个学期。我看过他们的资料,目前已经有两万两千多人完成了禅修、闭关等课程。通过禅修,很多人都真正地获得了内心的轻安。

有些统计结果表明,每五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患者。斯坦福、哈佛等高校推广禅修,主要就是为了降低老师和同学们的患病几率,提高大家的免疫力、记忆力、创造力等等。所以,他们禅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身心健康,而且据说效果越来越好。去年我去非洲的时候,也有很多学校的老师对禅修特别感兴趣。如此看来,禅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重视。

除此之外,很多著名的企业,比如谷歌、微软、苹果等等,也都在各自的企业中推广禅修,而且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论是企业中的高层领导、中层干部还是普通员工,全部都参加禅修,有些参加集体禅修,有些参加个人禅修。

高校、企业推广禅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悟佛教中“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反而是为了强化自我、赚更多的钱。研究表明,禅修有助于提高个人的智商与情商,改善社交能力。以前社交能力很差的人,通过禅修可以令社会关系有所改善;以前不太善于赚钱的人,通过禅修开发智慧,越来越能赚钱。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都觉得,禅修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还能改善员工的表现,从而帮公司赚更多的钱。所以,西方人通常用禅修来增强自我认同、强大自我。

东西方人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差异

可能是受佛教观点的影响,很多亚洲人都认为,无条件地利益众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有些西方人却不那么看。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关心,又怎么会关心别人呢?在他们看来,自我认同比利他更重要。

此外,一般来讲,东方人更容易承认我们有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烦恼。很多人都会觉得:“哎哟,我嗔恨心很大;我贪心很重;我很愚痴……”内心有一种忏悔或者负罪感。但对有些西方人而言,他们觉得人类的心中既有睿智、慈悲、善良的一面,同时也有贪、嗔、痴的一面,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鸟有一对翅膀一样,并不能以好坏来区分。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贪心,哪里会有爱?如果没有嗔恨心,哪里有机会产生英雄?所以,东西方人在思想观念上有些不同,这也许和文化差异有关。

表面上来看,西方人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论是暂时的英雄主义、存在主义还是消费主义,佛教在名言的观念中都承认其存在的意义,但从究竟意义上来看,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跟无常、无我的智慧有很大差别,这些烦恼只会为我们带来暂时和究竟的痛苦,年轻人一定要思考这一点。

一份逃离轮回的禅修套餐

从暂时的意义上来讲,世间高校、企业所提倡的禅修是非常有意义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记忆力、创造力,对健康、事业都有积极的帮助,希望大家能多多禅修。但我们要想从生死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涅槃,禅修就一定要与“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挂钩。因此,佛教的禅修非常强调“寂止”和“胜观”,也就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寂止指的是不被分别妄念所干扰,让心安住下来;胜观指的是了解这个“心”到底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就是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如果没有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只是让心安住,我们只能借由禅修暂时转生到天界,但这依然和凡夫一样,没有脱离轮回。所以,禅修一定要以空性、无我的智慧摄持。

禅修,在印度叫做“瑜伽”,在汉地叫“参禅”,西方人叫“Zen”。Zen应该就是禅的音译。在藏语中,禅修叫“衮衮”,是修炼的意思,也有一直不断串习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禅修就是反反复复地修炼。

泰国的法师上午讲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都可以在禅的境界中;韩国的禅宗法师也讲,生活中的茶道、花道等等,都可以是禅。禅宗的公案里问:“狗有没有佛性?”禅师在有些人面前答“有”,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则答“没有”,这里有非常甚深的意义。日本的教授昨天谈到,修行有南传、北传以及密宗的相应瑜伽法等等不同的方式,我们应该要知道这些不同的修行方法,并明白如何修行。

在藏传佛教的禅修传统中,有一种有相的修法,就是把心专注在自己面前的一个东西上。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可以在面前摆放一尊佛像;如果你是基督徒,可以放十字架;如果信仰其他宗教,也可以把自己宗教中有代表性的塑像、标志放在面前。即使你没有任何信仰,也可以在面前放一个木块。我们就用眼睛注视着它,心也专注于它,最后甚至当我们闭着眼睛的时候,心也完全可以制之一处,这样就能逐渐培养禅定的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禅修,世青会给每位参会者都发了藏传佛教佛像、南传佛教佛像以及香港度母法会加持过的挂件。南传佛教的佛像是我们今年特意制作的,你可以供在佛堂里,也可以放在车里;藏传佛教的佛像由佛学院的僧众装藏、开光,特别珍贵。希望在座的年轻人在二三十年后,依然珍惜这尊佛像。当你白发苍苍、牙齿松落的时候,你还可以拿着这尊佛像说:“我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一个青年佛学研讨会,我那时长得可漂亮啦……”(众笑)

品尝这杯心灵的咖啡

下面我讲一下具体的禅修方法,主要分身体的坐姿和心里的观想方法。

南传佛教的禅修传统中有二十多种坐姿,但我们一般以佛陀在印度金刚座成道时的坐姿为主,这种坐姿也叫“毗卢七法坐”。有修行经验的人对此比较清楚,没有修行过的人则不一定。所以,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姿。

毗卢七法坐分七个部分。第一步,双脚作金刚跏趺坐。本来金刚跏趺坐需要双盘或者单盘,但我看很多人的裤子比较紧,盘腿比较困难,所以今天大家也可以选择散盘。第二步,双手结定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拇指接触但不要翘起来,放于脐下。如果大家不清楚什么是定印,可以看一下释迦牟尼佛像的手势。第三步,脊椎要挺直,不能前后左右地动来动去,也不要弯弯曲曲,保持安住。第四步,双肩不要绷得太紧,也不要耸肩,应该稍微放松,就像佛像的双肩一样。第五步,脖颈稍微向前倾。第六步,眼睛沿着鼻尖直视前面的虚空。如果心容易散乱的话,闭上眼睛也可以;如果心不散乱,就保持眼睛睁开,但不要睁得太大,以半闭的方式直视前面的虚空。第七步,舌头顶住上颚。以上就是毗卢七法坐的要点。

下面讲解心安住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每当心散乱的时候,就让心再次专注于一处;另一种方法就是观察——我的心到底在哪里?所谓的“我”到底在哪里?

我们先用第一种安住的方法,在正念中或者在明清当中安住。如果感觉昏沉,就让心清醒过来;如果感觉散乱,就把心拉回到所专注的对象上,再次安住。总而言之,身体不要动,心也尽量不要动,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一直安住。这就是初学者的一种禅修方法。

我们让心安住下来,一起禅修几分钟。因为集体共修的功德和加持力非常大,大家专注禅修的话,很有可能会有人有所觉悟。

禅修时应该让心安住在其本来面目中。大家反观自心,看看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样的。你的心可以安住在空性或者光明中,或者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不可言说的状态当中,那如如不动的部分叫做寂止,最后你真正认识的部分就叫胜观。

我们用心来观察自心,当心安住在心性当中时,如果彻底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无为法的状态,那就是诸前辈祖师诸大德所称的“开悟”。当我们真正彻底地认识自心的本性,那再也不会有任何烦恼能扰乱它。

请大家好好地安住,我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祈请传承上师为在座的所有人加持,帮助大家早日开悟。

(堪布念传承上师祈祷文……)

安住在正念、正觉当中时,什么声音都不要管,身心都安住在如如不动的状态中。

如果你们觉得有点困,也可以稍微动一动,如果脚痛,也可以稍微揉一揉。脚痛、身体痛也是很好的,痛还是要不断地参。一般来讲,很多修行人可以坐一整天,甚至连续坐一两个月,我们才坐一两个小时,应该可以坚持。散乱的时候,坐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痛,现在行持善法,才坐了一会儿就痛得不行。(众笑)

这杯咖啡澄清了“我”的误会

接下来,我们用第二种安住的方法,观察《金刚经》中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为什么过去、现在、未来的心不可得呢?因为刚刚参禅时的心已经灭了,一点都没剩下,所以“过去心不可得”;当下的念头是一刹那接一刹那,哪怕是一秒钟也可以被分成无数份,所以“现在心不可得”;而未来的心还没有产生,所以“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见,我们的“心”根本不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身体也是“过去身体不可得,现在身体不可得,未来身体不可得。”这就是通过观察来抉择无我和空性,这个推理很尖锐,同时也非常重要。

大家在安住的时候,身体和眼睛都不要动,在内心思维、观察,看看“我”到底存在不存在,“心”到底存在不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领悟空性的意义。

看样子大家都非常喜欢安住在心性当中,但我们不得不出定。出定的时候,大家可以搓一搓手。

调伏自心,心想事成

今天现场有一些禅修经验丰富的法师、老师,还有些人则是第一次体验禅修,不管怎么样,通过禅修来调心非常重要。世界上的种种纷争,很多都能通过调心来解决,而人们却往往寄希望于物质手段,这很难真正起作用。

当今社会有很多修行人、学者,嘴巴上说得头头是道,但有实修实证、认识心性的人却寥寥无几。其实很多人都非常有潜力,但因为善知识难遇、身边充满琐碎而无聊的信息等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内观,更没有机会认识心的本性。希望大家今后能好好地观察自心,修出一定的境界来。

释迦牟尼佛接近涅槃时讲了一部《佛遗教经》,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句教言:“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我们的心能安住、调伏,那世上很多事情都能轻而易举地成办。换句话说,对于调伏自心的人来讲,做事情更加得心应手。

那我们该如何调伏自心?这就要依靠善知识的教言,认认真真地修行,通过修行才能真正破开无明,证悟心性。我特别希望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的所有参会者都能不断地修行,从此不再迷惑,不再流转。只要大家肯在心性上下功夫,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外境都会像皇家花园一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