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中论广释09 访问量: 296 切换至听传承页面 返回: 密法基础课程内容
字体: A- A A+

第九课

思考题

1、以教证、理证说明龙树菩萨为何要宣说来去品?

2、如果能将第一品的内涵彻底领会,也就证悟了空性,那为什么龙树菩萨还要写其它二十六品呢?

3、请解释去、去时、去法三者的差别。

4、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道中怎样破除有来有去,请举出具有说服的例子?

今天开始学习《中观根本慧论》的第二品---《观去来品》

《观去来品》主要对去和来做观察世人一般都会认为去来存在,比如,从身体方面讲,身体不仅会在人间不断来去,也会在六道中不断轮转---会从恶趣辗转去往善趣,也会从善趣径直去往恶趣等;从心识方面讲,心识不仅会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如开始执著柱子,后又执著瓶子,也会从无念分别趋至有念分别75等等。不仅有情世界会有来去,器世界也会有来去。可以说,来去的观察可以涵盖世间一切万法。

75《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三品》:刹那间浮现出“是色法”的念头部分,就叫做意或者心;因为刹那迅速取境,而不能详细加以分别,由此称为无分别念;又因为最初觉知外境,所以也称为所取分别;随后所产生的一切细致伺察,称为能取分别。

虽然有各种来去的说法,但依佛陀的究竟奥义,所有的来去都非真实存在开头顶礼句中“不来亦不去”的内涵,在这一品中被真正诠释。

以前法王如意宝曾说过:如果懂得了《观去来品》中的一个推理,就能很容易明白其它品的一些推理。虽然每个推理都独具特点,推断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只要对其中一种稍有领悟,依此类推,基本也能通达其它很多推理

在学习《中论》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感觉很多推理基本相同,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似乎差不多。但实际并非如此,《中论》二十七品每品的所破都迥然有别,推断方法也各具特点,所起作用也各不相同

佛陀为什么要转八万四千法轮?龙猛菩萨为何要讲《中观六论》?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由此便会引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妄念,所以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才能对治。就像有些道友会对《俱舍论》特别有信心,依此论典自己的相续得到了很大改变;有些视《大圆满前行》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法;还有一些认为中观对自己的利益非常大。就刚刚学过的第一品十四个颂词来讲,每位道友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有的人觉得第一个颂词对治自己的烦恼很有效,有的认为第十四个颂词与自己很相应。由此可见,正是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需要,龙猛菩萨才撰写了《中论》二十七品

当然,对没有信心的人来讲,不要说中论教义,即使他把佛陀三藏十二部教典全部学完,相续也不一定会改变。但对于有信心、有前世因缘的人来讲,学修任何一部佛教经论,对他的相续都会有很大利益

所以,大家在平时说话、讲考或传法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口断定哪个法不好、没有用对某人来讲,此法也许暂时用不上,但对另一人来说,它可能就会产生很大利益。比如,对有些大圆满自宗根机的人来讲,不一定必须学《俱舍论》,因为对他来说可能用不上,然而对有些人来讲,不一定学修大圆满法,因为《俱舍论》在断烦恼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大家平时说话一定要注意。一般来讲,智者说话都会非常谨慎,而愚者开口却会特别轻率如果随便评论,就会造下很多语言方面的恶业

二、观去来品

【《中论释》科判:丁二(观去来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如经云“妙力伏,色法无来亦无去”等,宣说了无有来去的道理。】

妙力伏是佛陀的一位眷属佛陀对他说:妙力伏,你应该了知一切色法无来亦无去。后面“等”字的意思是,不但色法无来无去,而且声、香、味、触、法,以及受蕴、想蕴等五蕴法同样无来无去,即心法和色法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无有来去。

很多人会产生疑问:虽然佛经中有“无来无去”的教义,但诸法怎么会没有来去呢?为了打破世人这种疑惑,在本品中,龙猛菩萨完全运用理证来进行推导,最后推出了万法无来去的结论。所以,无来去的观点,并非因佛教徒自己说或佛陀说而得以成立,当每个人依靠理证详细分析之后,都会得出这一结论

当然,智慧不高的人不一定能懂得这些推理。但智慧不错的人应该能完全明白,这时就会知道,无来去并非仅是口头上的一种说法,万法的确无有任何来去,众生之所以不能现见,完全是由迷乱实执所致当了知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对佛陀的教义生起坚定的信心!

可能有些道友至今仍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中论》。应知道,如果不学《中论》等中观论典,将很难理解佛经中般若方面的教义。不知道大家是否看了龙猛菩萨的传记。我看了之后,对龙猛菩萨生起了极大信心。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对他做过授记。龙猛菩萨对佛教的贡献非常大,因为依靠他的智慧,后学者才能真正通达佛陀的密意

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解释佛经,但能否真正揭示佛陀的究竟密意也很难说。因为只有得地的圣者,比如印度著名的二圣六庄严76等,才能真正阐释佛经的甚深内涵。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机会学习龙猛菩萨的论典是非常难得的机缘,大家一定要珍惜。

76二圣六庄严:或称二胜六庄严。二圣,指释迦光与功德光;六庄严,指龙树菩萨、圣天论师、无著菩萨、世亲论师、陈那论师、法称论师。也有史书中说,二圣是指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其他六位尊者是六庄严。此外还有“二稀有”,即马鸣菩萨和寂天菩萨。

【戊二、品关联:】

【前面顶礼句中所说的“不来亦不去”,也进一步阐释了这个道理。】

开篇顶礼句中龙猛菩萨“不来亦不去”的偈颂,也进一步阐释了刚才佛经里“色法无来亦无去”的道理

为什么不来亦不去呢?如果只是这样说,那有实宗和世间人根本不会承认,因为他们认为一切万法都真实存在,来去也肯定存在,否认了来去,就等于否认了现实。为了破除这些人的邪见,下面龙猛菩萨就要运用智慧做详细观察。

戊二(观去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已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以理广破来去;二、以理证略说。

庚一(以理广破来去)分五:一、于作业观察三时而破;二、于作者观察三类而破;三、破有来去之能立;四、观察去法与去者一体异体而破;五、观察去法之一异而破。

辛一(于作业观察三时而破)分二:一、总破三时道;二、别破去时之道。

【《中论释》科判:(品关联)分二:一、广说理证;二、以理证摄义。】

【己一(广说理证)分三:一、遮破所立;二、遮破能立;三、以观察之理遮破。】

【庚一(遮破所立)分二:一、观察作业而破;二、观察作者而破。】

【辛一、观察作业而破:】

在观察去之前,首先需要了知什么是作、作者(能作)、作业(所作)作即作的行为;作者是作业的补特伽罗;作业是所作的业。

在藏文文法中,“作”分为能作方面的作所作方面的作。比如,一个人正拿着斧子一下一下地砍树木,他的每个动作即是能作方面的作;树上的木头被一块一块地砍下来,树最终倒在地上,即是所作方面的作

从能作方面讲,“作”可分为他动的作和自动的作。比如,一个人去色达,这时在他的身上有一种自动性去的动作,这就是自动的作;假如他用斧子砍木材,那么所砍是木材、他是砍者、所依靠的工具是斧子,此时斧子需要借助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砍的动作,从具有他动之心的角度讲,此时的“作”为他动的作

下面观察的来去,是属于自动性的动词。因为一个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都是从他自己身上体现,所以从文法角度讲,来去是自动性的动作

世人一般都认为来去肯定存在。很多道友也会认为,自己从家里来到经堂,即是来;从经堂往回走,路上买了几根油条,然后回到家,即是去。但真正观察之后就会知道,这样的来去并不成立,仅是一种假象而已

壬一(总破三时道):

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

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

颂词首先观察“去”,对“来”暂未观察。因为从他处到这里,即是来;从这里到他处,即是去,来和去只是观待不同方向安立的法,所以,若通过观察了知去不成立,来也自然不能成立

这个颂词是从已去、未去和正在去的三种道路上观察去是否存在。

“已去无有去,”第一句是观察已去的道路,意思是,在已经去完的道路上不可能有去。

为什么呢?因为去的动作已经灭尽之故。应知道,所去的道路、去者必须观待去的动作才能成立。如果去的动作已经灭尽,所去道路去者也会随之全部灭尽。既然去、能去、所去都已灭尽,那怎么还会有去呢?根本不可能有。世人也经常说,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可提的。

所以,无论从所去的道路,还是从补特伽罗的相续,或是从当时去的行为来观察,在已经去完的道路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去

“未去亦无去,”在未去的道路上也没有去。

有些道友可能会想:一会儿下课后,我就要回家去,那时我在路上去的行为应该存在吧。但实际上,未来的去是一种未生法,与石女的儿子没有任何差别,根本不存在。即补特伽罗的相续(去者)、去的动作(去)、所去道路(所去)都没有丝毫产生,尚不具任何自相,这样在未去的道路上怎么会有去呢?根本不可能有

“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离开了已去和未去的道路,去时---正在去的道路上同样没有去。

此处“去时”是指正在去的道路。鸠摩罗什大师经常说“什么时”,比如“去时”、“来时”或者后面会讲的“看时”、“烧时”等。本来从时间角度讲,未来、过去都可以包括在“时”当中,但“去时、看时、烧时”等这些“时”只是指现在。

很多人可能会想:已去、未去的道路上确实不可能有去,但正去的道路上应该有去。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它只是由强烈实执心造成的一种错觉而已。不过这种执著也很正常,在学中观之前,无来去的观点可能谁都不会承认。道友们都会认为,自己正背着书包往经堂走,这就是去。

为什么正去的道路上没有去呢?因为,所谓的正在道路上去,无论从补特伽罗的相续(去者)、去的动作(去),或是从所去的道路(所去)三方面观察,都不能成立。

为什么不成立呢?因为“正在”根本不存在。如果从时间角度安立正在去的动作(去),从心相续角度安立正在去的去者(能去),从微尘方面安立正在踩的道路(所去),就必须找到一个不能再分的无分刹那的“现在动作”、一个无分刹那的“现在心相续”,以及一个无分微尘的“正踩的道路”然而,当详细观察后,这样的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不要说在胜义当中,即使在名言当中也根本不存在。因此,所谓“正去的道路上有去”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

另外,从相续的角度也可以观察。未经观察时,我们对诸法有很多错误认知。比如,会认为自己去年经过这条河,现在正经过这条河,明年还会经过这条河;认为学院这里有一座经堂,以前它在这里,现在也在这里,以后还会在这里;认为自己以前见过这个人,现在正好见到他,以后也会见到他等等。我们之所以会认为经过的是同一条河、每天去的是同一个经堂、见到的是同一个人,是因为自己相续当中有很多执著相同的错乱因,由此便会把事物的相续77视为其真正的自相(后面会对此进行破斥)。实际上,诸法都是刹那生灭,前一刹那的河流、经堂、人都已毁灭,后一刹那尚未产生,而现在刹那,无论怎样观察都不可能得到,因此所谓的河流、经堂、人只是一种假象而已,根本不存在所去道路也是如此,前一刹那已灭,后一刹那未生,现在这一刹那的道路根本不存在。既然如此,“正去的道路上有去”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

77相续:法之前后连续无间断之意。陈那《取因假设论》云“: 言相续者,谓于异时,因果不绝。”此言有为法之前因后果连续不绝,名为相续。《大毗婆沙论》卷六十称,相续有五:(1)中有相续:谓‘死有’之蕴灭,‘中有’之蕴生。此“中有”之蕴续接‘死有’之蕴, 故称中有相续;(2)生有相续:谓‘中有’之蕴灭,或‘死有’之蕴灭‘, 生有’之蕴生,此‘生有’之蕴续接‘中有’之蕴,或续接‘死有’之蕴,是故名为生有相续;(3)时分相续︰谓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灭,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生。此頞部昙乃至老年时分之蕴接续羯剌蓝乃至盛年时分之蕴,是故名为时分相续;(4)法性相续:谓善法无间中不善法或无记法生。此不善法或无记法接续前之善法。其他如不善法或无记法之无间亦尔,故称法性相续;(5)剎那相续:谓‘前前剎那’之无间中‘后后剎那’生,此‘后后剎那’接续‘前前剎那’,是故名为剎那相续。

下面是麦彭仁波切对颂词的分析

【下文中的“去者”是指补特伽罗,“去”是指去的行为[去法],“去时”是指去的作业。】

去者,作者,是指补特伽罗(人);去,去的动作行为比如在去的过程中,手、脚、头等全身上下都会动,这种去的动作即是去,也称去法下面经常用去法代替去;去时,也称去业所去,是指正在去的作业,比如正去的时候所经过的道路,即是去业

例如,一个人去经堂,此人即是去者;他去的时候,也许是跑过去,也许是如理如法地慢慢走过去,这些去的动作即是去(去法);他通过在道路上走成办了去经堂这件事,即是去业。一个人所经过的道路、所去之处,或者所承办的事情(出差等)都可称去业,有时也可称事业

【所谓“宣说以文字进行遮破的道理”,意即从三时分别进行遮破。“已去”的已经过去,而“未去”的则因去法尚未生起的缘故,所以不合理。】

分析去不存在,可以从三时(过去、现在、未来)的道路上进行观察已去的道路上无有去,因为已经去完之故;未去的道路上也无有去,因为去尚未产生,这两种道路上都不可能有去。

以前上师如意宝上午讲完《中论》以后,下午,大家就会在辩论场里一直对不来不去等问题进行辩论。道理上互相说一说,印象的确会比较深,也能遣除自己相续中的很多疑惑。但如果对辩论方法不太懂,一直声嘶力竭地喊,也没有任何必要,或者开始还小声说,然后慢慢变成大声喊,接着逐渐吵起来,最后甚至打起架来,这样就不太好了,这不叫什么辩论如果真正懂得辩论方法,通过这样的思辨、推理,就会对佛教义理生起坚定的信心

希望大家都能通达中观的推理方法,这样就能进一步抉择佛经的殊胜密意。尤其希望一些知识分子,最好能对此深入了解。虽然你们在世间都具有一定学问,智慧一般也不错,但在用中观理证推断的时候,有时可能也会感到有些迷惑。但如果真正通达了中观法理,就会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认真地观察、分析。即使自己不是很聪明,但只要坚持背颂词、熟记之后再不断深入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逐渐超越很多人。正如麦彭仁波切《二规教言论》中所言:“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意思是,倘若自相续中的学问不断增上,那么往昔超过自己的人,就被自己渐渐追上,到了一定时候会与他们并驾齐驱;昔日与自己同等的人,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如此继续发展下去,自己终将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闻思修行的过程好似一场赛跑,原来落后的人,如果努力追赶,就会慢慢后来居上;开头领先的人,如果懈怠懒惰,就会慢慢滑至中间,逐渐又会降至最后,最后甚至还会倒地不起。也有一些道友,虽然闻思修行了多年,但因中间生起了邪见,或者遇到了不好的因缘,从此一蹶不振,倒在地上一直爬不起来。这样真的非常可惜。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精进努力,遇到任何违缘都要坚持下来,不要彻底倒下去

其实中观推理也不是特别难,只要深入分析,还是可以通达的。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下来。

【如果去者前往某地,跨越了一段距离可以称之为去;如果没有跨越,则为未去。除此二者以外,并不存在其他情况。】

比如,一个人(去者)去往经堂,如果他在路上已经踩过,即是已去,如果尚未踩过,即是未去,而除此二者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的正在踩---正去

已经踩过的道路上去的动作已经灭尽,自然不可能再有去;尚未踩过的道路上去的动作并未发生,也不可能有去。虽然人们经常说自己想去哪里,但实际上去并未发生。对于已去、未去的道路上没有去,大家都容易理解,经常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正去的道路上没有去

【如果对方认为:现在正在行走的脚踩踏的某处即为“去时”。】

对方认为正去的道路(去时)中应该有去。世人也会认同这一观点。比如,摄影师有时就会让一个人在路上去,然后把他正去的动作拍下来;被拍者也会觉得自己正在路上跨步的动作就是去。但这样的去是否存在呢?

【(这也是不合理的。)我们只需稍加观察即可了知,包括脚也是极微尘78的本性。在脚趾处微尘的后方,应为已去的范围;而在脚踵处微尘的前方,却理当属于未去。除了“已去”、“未去”平分秋色之外,其他所谓第三种情形的“去时”始终不可能存在。】

78极微尘:色法之最极细微的物质单位,如欲界所有之八尘质聚。分别说一切有部等师承认极微尘为无方分微尘实体。)

中观宗驳斥说:去并不存在,因为正去的道路(去时)不存在之故。若详细观察脚和道路的微尘就会了知:脚已经踩过的道路,就是已去的道路;脚尚未踩的道路,即踩的动作还未产生,就是未去的道路,而除了已踩和未踩的道路之外,所谓正在踩的道路,无论怎样观察,也不可能找到。

有人可能会说,正去的道路肯定存在,照片里就有。照片里的人根本没有动,这样怎么能叫正去呢?没有正去的动作,正去的道路就不可能成立

为什么正去的道路(去时)不存在呢?需要在一个非常细微的刹那中观察脚的微尘与道路的接触情况才能了知。当脚踩路面的时候,一般脚后跟先落地,前面脚趾后落地,即前面脚趾的微尘尚未接触地面的时候,脚后跟的微尘已经与地面接触完了。如果认为脚的中间部分存在正在接触的微尘,则可以对其继续观察,脚的中间部分也会有前面(未接触)和后面(已接触)两部分如果还认为存在中间(正接触)的部分,则可以对所谓的中间继续细分观察,直至最后,在脚上也不可能找到一个没有前后的“正接触的微尘”。因此,所谓的中间---脚正与道路接触的部分根本不能成立,由此,正在去的道路(去时)就不可能成立。这种观察方法非常有效。

今天讲的内容稍微多一点。对于这部分内容,宗喀巴大师讲得比较广,全知果仁巴和麦彭仁波切阐释得并不是很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其它讲记,像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演培法师的《中论》讲记,以及《慧灯之光》当中对前面的颂词都有广解。其实该讲的道理的确应该在前面讲,首先应该让大家学会观察去和来,这也是龙猛菩萨安立第二品为《观去来品》的要旨所在

【我们可以先对去法进行观察:因为道路上去的行为已经灭尽,所以在以前所去的道路上不可能去;又因去的行为尚未生起的缘故,所以在未去的道路上也不能去。除了已去以及之前未去的道路二者之外,以现在正在去的行为所摄的所谓“去时”是以正量无法了知的。】

去时是指正在去的道路,去法是指与作者有关的去之行为。对此大家一定要清楚。

通过前面分析便可了知,如果已经去完了,即去的行为已经灭尽,那么在已去的道路上就不可能有去;如果去的行为尚未产生,则在未去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有去。除此之外,正去的道路上有去也不能成立,因为以正量根本无法了知。虽然在名言当中我们经常会说,自己以前走过这条路,以后也会走,现在正在走,但这都是自己的分别念在胜义当中,去并不真实存在

一会儿下课后,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看看自己在路上到底有没有去。如果有人说:“堪布啊,我发现了去,您看,我现在这个动作就是去。”那我就会让你从自己的身体、行为,以及道路三个方面再详细观察,看看去到底在哪里。这样观察之后,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去。在胜义中,去丝毫不可能存在,它只是众生分别念假立的名言词句而已。

大慈大悲的佛陀已经为众生宣说了诸法无来去的道理,但世人因为眼前具有迷乱的显现而始终认为诸法有来去若想断除这种执著,就要通达《中论》的甚深教理。

希望大家在课后能仔细思考本课的内容,也能参考一下其它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