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佛说善生经 第02课 访问量: 1137 切换至听传承页面 返回: 学经课程内容
字体: A- A A+

第2课

昨天简单介绍了《善生经》的不同译本以及此译本的两位译者——佛陀耶舍与竺佛念。这部经典具体讲多久呢?我也不知道。大家不要着急,我也不赶时间,每堂课能讲多少就讲多少,大家每天都坚持学习就可以了。

何谓佛经

这部《善生经》是佛陀为善生童子开示的教言。“经”,就是佛经,与世间一般的论典、文章或书籍都不相同。一般来讲,佛教经典可以分为“经”和“续”。显宗部分称为“经”;“续”则是密宗部分——大部分可以这样划分,但并不绝对。“经”是按照梵语的意思直接引申过来的,藏文中叫“多”,前辈大德有十种关于“多”的解释,我简单地介绍一下:

第一,涌泉义:每一部佛经的含义都像涌出的甘泉那样,无有穷尽,永不枯竭。

第二,出生义:佛经能生出很多善法的意义,像取舍因果的道理,等等。我们学了经之后,自然会明白许多之前不懂的道理。

第三,显示义:佛经可以开显出种种不同的道理。有些道理蕴含在故事中;有些是用玄妙的理论来阐述;还有些像般若之类非常甚深的道理,则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开显。

第四,绳墨义:以前木匠在做工时,会先用线蘸上墨,以此作为平衡线来定曲直。也就是说,佛经能帮助我们清晰地辨别哪些是正理,哪些是邪理,然后再取正除邪。《善生经》总共讲了一百多个道理,这些不同的道理能够帮助我们改邪归正。

第五,贯穿义:佛经中,不同的内容可以贯穿在一条线上,就像串成的念珠,或不同颜色的花朵编织而成的花鬘。到了夏天,我们把五颜六色的花朵串成花环戴在头上,也很好看,对吧。

第六,摄持义:佛经具足摄持、护持的力量,能摄持众生不堕恶趣,暂时趣入善趣,究竟获得涅槃。

第七,常义:佛经所讲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像经济、政治等书籍,其中的道理也许在一段时间内管用,但过后就不适用了。世界上的很多政治书籍,统治者在位时,其中的道理特别流行,改朝换代之后,就要删改了。

第八,法义:诸佛菩萨宣讲的正法,都是真理,而且三世诸佛所宣讲的教义也没有什么不同。像四谛、十二缘起之类的真理,无论哪一尊佛宣说,都完全经得起时间与理论的考验。

第九,典义:无论以什么方式观察,佛经的内容都无有丝毫错谬,都有甚深的含义。

第十,经义:佛经是出离轮回的途径。众生依靠佛经,可以解脱轮回,到达涅槃的彼岸,获得究竟的果位。

我们都在学习经典,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认为佛经是书,童话书是书,世间的课本也是书,这些书可能都差不多吧。实际上,真正有智慧和信心的人,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虽然表面上佛经和一般世间智者所写的书看上去相同,都是书,但在内容与内涵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对于佛经中所讲的道理与意义,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才会对所学的经典产生不共的信心。

为什么很多佛经,比如说《金刚经》《心经》《药师经》等经典,虽然字数不多,但是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仍然有那么多的人在受持读诵呢?而且,很多人在受持读诵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些经典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一点,我是现量感受过。比如说,当我心态不舒服或是感觉不吉祥时,我就会自己诵一部经典,或是请僧众诵。很快,自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痛苦就消于法界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许是因为信仰,没有信仰可能不会有这种感应。

总之,佛经与世间的书籍到底是相同还是不同?大家以自己的智慧去分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里讲到五种圆满:“如是我闻”是法圆满;“一时”是时间圆满;“佛”是本师圆满;“罗阅祇”“耆阇崛山”是王舍城和灵鹫山,这是处所圆满;“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眷属圆满。世间人写记叙文需要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佛经也会介绍当时佛陀宣说此法的情形。

“如是我闻”,最后跟大家解释。

“一时”,时间圆满。以前讲过,在时间概念方面,印度有自己的传统,与西方不同。在这里,“一时”并没有确定的时间,因为佛陀在人间说法时,天界或其他道的时间概念不一定与人间的一致。

“佛”,本师圆满。大家都知道,就不在这里宣说了。

“罗阅祇,耆阇崛山中”,王舍城和灵鹫山是处所圆满。

王舍城位于现在的印度中部,当时是大城市,佛陀在那儿居住的时间较长。灵鹫山离王舍城不远。有历史说,灵鹫山住着很多秃鹫,山的旁边还有一个天葬的地方——王舍城的人去世之后,会送去那儿天葬,这时秃鹫就会下山享用尸体,大快朵颐之后再回山上。这是一种说法。我们喇荣也有一个天葬台,好多秃鹫晚上就住在护法台那儿,也有些会飞去其他地方,所以我们这里也可以称为“小灵鹫山”。

关于灵鹫山,还有一种说法:整座山的形状酷似秃鹫,因而得名灵鹫山。灵鹫山,也就是耆阇崛山,是佛陀讲法的地方。在那儿,佛陀宣讲了很多的妙法,如《妙法莲华经》《般若经》,等等。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是眷属圆满。

不仅是这部经典,很多经典中,眷属数目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尤其是佛陀在灵鹫山讲法时,人数比较稳定。在《稻秆经》的一部注释中,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当时佛陀的眷属是一千二百五十人——佛陀成佛之后,摄受了舍利子、目犍连以及迦叶三兄弟。舍利子和目犍连共有眷属二百五十人;迦叶三兄弟中的优楼频螺迦叶有五百位眷属,那提迦叶有二百五十位眷属,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位眷属。三兄弟的眷属加起来共有一千人,再加上舍利子和目犍连的眷属,总共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也是很多经典,尤其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眷属人数比较稳定的原因。喇荣的人数在一段时间内也基本是固定的。

这以上是眷属方面的介绍。佛陀在不同的地方转不同的法轮时,眷属也会不一样。

“如是我闻”,接着讲法圆满。

阿难是这部经典的结集者。大部分佛经的结集者都获得了不忘陀罗尼,即使有些没有不忘陀罗尼,他们也完全能记住佛所说的法。也就是说,这整部经典的内容,都是依靠结集者不共的智慧记录下来的。“如是”记录,就是如理如实、不折不扣或不增不减地记录,佛陀怎么说,就怎么记。

事实上,他们的记录非常珍贵。没有他们的记录,我们人间也就不会有如此浩如烟海的经函典籍了。佛陀在接近涅槃时也开许说,结集的经典可以用“如是我闻,一时”作为开头,以天龙夜叉赞叹佛所说等内容作为结尾。

记录

关于结集,我还有一些想说的。

当时,由于佛的阿罗汉、菩萨弟子们的恩德,伟大佛陀的殊胜教言才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流传下来的佛经,对于我们后学者来说弥足珍贵。

前段时间我也在喇荣呼吁过:这里的法师中,有多年讲经说法经验,并且对经论的熟悉程度等各方面都确实不错的,弟子们也可以记录下他们真正的语言,之后整理成书。优秀的法师留下一些著作,很好,也应该留下一些。当然,如果讲得不是特别好,也不用着急记录。

我觉得书很重要。书有力量,可以利益千秋万代。人,最多活一百多年,四大积聚而成的肉体,最终不得不化为乌有。可是如果将人的思想、语言落成文字,变成书,就可以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辗转利益不同时代的众生。不仅是书,包括照片、音频、视频,这些真的都很重要。

之前有一位记者问我:“你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最遗憾的是什么?”

我说:“其实我之前在上师身边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有这个机缘,但是当时觉得上师一直都在的,没事,也就没有将上师说的话立成文字。现在看来,这确实是最遗憾的。如果我有这方面的音频或视频,我会把它们全都记录下来,哪怕只是上师开的一句玩笑,我也不愿意让它消失在这个世间,保留下来,不同根基的众生都能因此而获益。虽然我当时可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但也许对其他的众生非常有利。也许对我所处时代的众生意义不大,但再过十年、百年,甚至是千年万年之后,那个时候的众生,也许会因为这句话而受益无穷。”

因此,记录下大德、老师、父母的言教并保存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亚洲国家的很多习惯跟西方的有点不同。比如说,在西方国家,随便一座私人图书馆可能就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一些私人的照片也会被一直保留。但我们就没有那样的习惯。这方面,东西方之间确实有挺大的差距。

上师如意宝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西方国家的道场,像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等,哪怕是上师为几十个人开示的简短教言,他们现在仍然能从资料库中调出当时的照片、音频和视频。

亚洲国家中,新加坡好一点,很多资料也能调出来。印度以前是很好,而且佛经就是从古印度流传下来的,但现在就不行了。法王在印度的南卓佛学院讲过《七句祈祷文释·白莲花》,但在他们的档案库中,只有一个内容残缺的磁带。我们几经周折才把磁带弄回国内。当时要过海关,磁带、录音带这些又不方便携带,我们就只能把磁带卷出来缝在裙子里,这样才带回来。可是播放的时候,才发现那盒磁带是残缺不全的,记录得并不圆满,以致现在整理法王的录音和视频时,内容上也有一些不完整。我们当时是比较重视,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

我们以后要重视资料的保存,他不一定是伟大的人物,但只要是与道场相关的资料,还是要尽量保存下来——哪怕是很简单的数据,留下来也会很有意思的,对吧。前段时间,我找到了几张十几二十年前的闻法证和几本当时用过的书,现在看来好像还蛮有意义。其实,通过档案的方式将道场的资料保存下来,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西方人,尤其是德国人非常严谨。耶路撒冷有一个大屠杀纪念堂,里面保存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人杀害的犹太人的资料。当时,德国人在枪毙一个犹太人之前,会先去测量那个犹太人的身高,然后记录下当时的地点和环境。后来,以色列人调出了部分资料,剩下还有一部分德国人并没有交给他们。以色列人将调出来的照片等资料放在那个纪念馆里。纪念馆内部呈三角形布局,姓名、照片等资料陈列在周围的墙壁上。可能还有三分之一的照片没找到,具体数字我日记里有。纪念馆的中间有一个水池,池水是他们从犹太人的故乡取过来的,下面是土,他们故乡的土;照片的影子浮现在水面上,表示死去的犹太人永远在自己的故乡,永远与族人的心连在一起。我参观时觉得,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他们都会记录下来,即使是杀戮那样残忍的事情,他们也做了记录。而亚洲南京大屠杀的证据、资料,像保存在耶路撒冷纪念馆那样有力的,现在双方都找不到,也许是日本不愿意提供。

我们做一些档案的归类和保存是很有意义的。大概十年前,学院正在兴建建筑,我当时说:“我们现在可能觉得这些工程的设计图没什么意义,但把它们全都保留下来是很好的。”之前,我去台湾参观佛光山时,星云大师正开始建“佛陀纪念馆”——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他们在开始的第一天,用不同的茶杯表示不同的殿堂,然后拍下照片作为兴建的缘起——留下这些还是很有意义。而且,除了与三宝相关的记录之外,其实人生中有很多看似普通的事情,这些如果能记录保留下来,未来再回过头来看,也许觉得十分重要。

几年前,我有一位相熟的居士,他家的女儿要去美国读书。她当时问我:“堪布啊,我到美国之后,做什么能让我的一生充满意义呢?”我说:“你是年轻人,不一定听我的。如果你愿意听,那你就在读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每天都在日记本上记录下当天的事情。毕业之后,无论你回国还是去其他的地方,那本日记也许是你人生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笔财富。”不过后来我再没见过她,但她肯定没记!

实际上,我们的记录是有意义的。

“如是我闻”,佛经是菩萨弟子、阿罗汉弟子们记录下来的。我们也应该“如是我闻”,记录下高僧大德们的开示,或是相关的历史;留下来,对后人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当然,记录,包括做讲解,适当的润色是很好,但最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不要断章取义。有些时候分成一段一段是很好,有概括性,重要的内容可以做个总结;但有些时候,如果在公案、道理的中间切几刀,变成一片一片的,内容方面可能会打折扣,理解起来也会有一些变化。这方面自己根据情况抉择。

乞食的意义

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

到了乞食的时间,佛陀着袈裟持钵,入于王舍城乞食。

很多人对乞食不太了解,所以我多说一点。

南传佛教至今还保留着乞食这样非常好的传统。有些人觉得:乞食非常有意义,出家人就应该乞食,一定要像南传佛教那样;也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乞食?像乞讨一样,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佛陀乞食有着诸多甚深含义。

天亲论师在《金刚仙论》中开示了佛陀乞食的不同意义:

佛陀托钵于城中时,人们见到佛陀相好庄严的身相之后,当下就会生起信心,发菩提心。盲聋喑哑等五根不具足的人,由于佛陀不共智慧与福德力的加持,瞬间就能具足诸根——盲人能见色法,聋人能听声音,跛子能行路……他们的生活会有所改善,因而也会发菩提心。傲气十足的官员、大施主,见到佛陀之后,傲慢当下被摧毁,心相续得以成熟,菩提心也会生起。而且,供养佛陀的不只有人类众生,还有很多天人也希望供养佛陀——旁人见到天人供佛的场景后,也很容易发菩提心。

不仅如此,佛陀乞食还能保护女性。当时的印度,重男轻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佛经看上去会稍有这方面的偏向。毕竟佛教要融入世间,否则佛法也没办法利益众生,佛陀也说:“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我随顺世间,世间人如何做,我也随顺。

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的女性一直得不到自由——小时候被父母控制,没办法外出;长大之后又被丈夫限制,也不能随意外出;等到老了,儿女又束缚着自己,还是没有外出的机会,自始至终,都与外面的大型活动无缘,只能待在家里。可是佛陀的乞食,使她们有因缘一睹佛陀的尊颜,解脱的种子也就随即播撒在了她们的心田,因缘成熟时,她们也会发起无上的菩提道心。

另外,佛陀乞食是托着钵的,贫穷的人看见的是一个差一点点就满的钵,他只需供养少量的食物,就能为自己积累巨大的福报;而富贵的人,看见的是一个空空的钵,因此他有机会供养相当丰富的食物,这同样能为他积累巨大的福报。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富贵的人,佛陀都能令他们满足,让他们受益。

《金刚仙论》中讲了很多佛陀通过乞食度化众生的例子。事实上,佛陀早已获得虚空藏等持,想要食物,当下就能得到,况且佛陀的金刚身也并不需要人间的食物来维持,示现乞食,完全是为了利益有缘的众生。

总之,佛陀乞食有很多的功德和意义:给予众生积累福德的机会,断除他们的障碍,凡是见闻忆触者都能得到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这些我们心里要明白,以后被问到时,也能遣除他人心中的疑惑。

不单是佛陀,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的很多高僧大德也是在去一些城市或国家时,利益了当地成千上万的众生。我时常觉得:法王如意宝如果当年没有去五台山,可能迄今为止也不会有太多的汉地佛教徒结上藏传佛教的法缘。我们很多道友受居士戒、出家,或是得受这些传承的因缘也不会成熟,说不定还会长久地沉浮于漫无边际的苦海之中。所以,这样的因缘应该是能利益众生的。

我倒不是成就者,但因缘确实不可思议。我在去一些学校时,好像也能跟有些人结上善缘。那天有人跟我说:“我们那里有一座别墅,您可不可以过去住几天?”我说:“别墅倒不吸引我,学校的话,我还是去。”机缘成熟时,我可能会去学校、监狱这些地方。我虽然暂时没办法摄受监狱里的众生,但主要是想给他们种下一些善根,然后也会去一些知识分子的群体中。当然,我去学校不是为了传播佛教,是传什么呢?传播文化,传一些与他们相应的知识,像道德、人文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也跟他们讲一讲我作为佛教徒所研究的知识。这样交流,我们还是会有很多共同话题。

同样的,我们作为佛陀的追随者,以后去任何地方,心里都要发愿:希望我能利益当地的众生。的确,佛陀已经彻证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我们虽然差得很远,但佛陀的有些行为,我们作为佛教徒也可以随学。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别人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但也没事,只要能够利益众生,就要去做。

《佛祖统纪》中有一则公案:佛陀经常去一位婆罗门家乞食,次数多了,婆罗门就烦了。他想:“这个什么意思嘛?每天都来!好像我要还他债一样。”佛陀以偈颂回答:“时雨数数堕,五谷数数成,数数修福业,数数受果报。”春天的雨水如果数数落下,田里的五谷将会大片大片地成熟;如果精勤修持福德,乐果也将持续不断地成熟。

他可能还是跟佛陀很有缘,听完偈颂后,觉得:确实是这样啊!像佛陀如此珍贵的人,我明明有供养的因缘,却没有很好地供养,实在不应该!他生起了极大的后悔心,数数向佛陀忏悔。后来,他依照佛陀的言教修行,获证圣果。

所以当我们遇到有缘的众生时,还是要数数地去,第一次不成功,再去第二次,天天去。就像我们有的道友,天天给别人打电话、发信息,最后别人烦了,自己的名字也入于黑名单了,这种情况也有……我们还是要有善巧方便,否则确实不太方便,毕竟世间有种种的邪见,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

有一部叫做《妙好宝车经》的经典,敦煌古书中有,日本的《大藏经》中也有,但藏文文献中没有找到。经中有一则公案,里面的比喻非常妙。

公案是这样的:佛陀去一位婆罗门家乞食。这个婆罗门也是很不高兴,他说:“你自己不种地,天天来我这里乞食干吗呀!你也像我们一样,自己好好种地干活吧!”佛陀说:“我也种地,但跟你们不一样——我开垦的是无明荒地,以四禅之犁耕耘,播下六波罗蜜的种子,最后成熟的是功德与涅槃的庄稼。”

修行人的劳动

有些人说:“啊,这些出家人,自己不干活,整天靠别人的供养,给我们老百姓增加压力。”一方面,没有信仰这么说也可以;但另一方面,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修行人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劳动,他们并不是天天睡懒觉。

我看到藏族喇嘛这边,好多五点多就到了经堂,六点准时上课。我们这边的道友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有些可能也起得很早,但有些就沉溺在美梦中爬不起来。听说有的班挺厉害,迟到就惩罚。这也很好,还是要精进一点,春夏是人的智慧正旺盛的季节,尤其是年轻人,更要精进。我们早年闻思的时候,真的很精进,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也一直在努力当中,没有特别去散乱。

年轻人的时光,特别特别珍贵,要好好利用,该记的记,该背的背。

昨天我收到几张佛学院的僧人们很晚还在背书的照片。确实,很多人都在精进地学习。精进地学习就是我们的一种劳动方式。我们每天的生活,不仅不是毫无意义,而是对人类的心灵非常有利。现在很多人的苦,是心里的苦,可是当我们通过自己的精进努力,获得了闻思修行的果实时,就能逐渐利益身边的人。

虽然修行人看上去普普通通,生活也平平淡淡,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的修行境界,会展现出非凡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在不同的角落,散放光芒,照耀周围的世界。

可以哦,大家都听得特别专注。为什么那么专注?要讲考是吧。我的讲考等一下就变成你们的讲考。有些一直没被抽到讲考的道友在想:没事,反正抽不到我,就算抽到,也是小组讲考,肯定不会上去讲的——也不一定哦!1986年的时候,上师如意宝讲戒律,1987年讲因明,当时是法王亲自抽讲考,每次我认真看书的时候不会被抽到,然后我心里很伤心的,结果每次没准备好就抽到了我。

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下面讲到:王舍城的一位长者(印度一般称商主、施主等有威望、有智慧和有能力的人为长者)之子,名叫善生,他清晨就出城去外面的园林观光。到了园林,他先沐浴。沐浴之后全身都湿透了(也许是在水中),然后他再向东南西北上下六方顶礼。有的注释中说,每一方他都礼拜四次,而佛教中一般是顶礼三次。

《优婆塞戒经》中,同样有一位名叫善生的童子,他也是这样顶礼,跟这里有一些相同之处,不过《优婆塞戒经》讲大乘的内容多一点。

这里要补充的是,支法度的译本和《中阿含经》中的译本都说:善生是先做沐浴,沐浴完穿上新衣服,之后才向六方顶礼。这里的差别,不知道是因为结集者不同,还是梵文版本不同所致,但差别不大。所以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善生先沐浴,然后更衣,之后才按照婆罗门的习俗向六方顶礼;还有一种情况,由于印度天气炎热,再加上婆罗门的习俗——无论是在恒河还是在一般的河流,他们一般先做沐浴,沐浴完后直接在河水中做顶礼。所以,也许善生是在河水中向六方顶礼。向六方顶礼,也就是向六方的天神——东方的帝释天、南方的阎罗王天、西方的婆楼那天(龙天)、北方的拘摩罗天(大自在天的不同类)、上方的风天以及下方的火天——顶礼,目的是为了获得长寿、财富,就像现在的世间人一样。

王舍城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水池,具体多少个我记在游记里了,包括现在仍然存在。那些水池是佛陀和阿罗汉弟子们沐浴过的地方。之前和上师如意宝去的时候,他们建议法王应该去做个沐浴,我们当时没有直接进去,不过法王象征性地念了一些咒语,然后洗了脸和脚。

尔时世尊,见长者子善生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

这时,世尊见到长者之子善生到了园林,先沐浴再全身湿淋淋地向六方各做四次顶礼。这跟前面的内容一样,佛经中经常会出现重复的内容,这是有必要的,我们说话时也经常会有一些重复。

佛于所化者,济度不过时

世尊见已,即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缘,清旦出城,于园林中,举身皆湿,向诸方礼?

世尊见到善生后,就过去问他:“你是以什么样的因缘,早上就出城来到园林,然后又湿淋淋地向六方顶礼呢?”佛陀问了其中的因缘。在《中阿含经》的译本中,佛陀还问了善生一些其他的问题:“你是沙门还是婆罗门?你学的是什么?……”稍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有的译本中说,善生不是在园林中遇到的佛陀,而是出园林之后。)

实际上,佛陀完全知道其中的因缘,是在“明知故问”。

佛陀与善生的相遇看上去是偶然,其实是必然。同样的,有的道友之所以会学佛,会皈依,会出家,看上去好像是偶然遇到了某位上师,或是在网上不经意间浏览到了一些学佛团体的资料,然后去报名学习。事实上,这些都很有可能是诸佛菩萨的示现。自己的善根因缘成熟了,所以才会有这些新的机缘。

当时善生要出城顶礼,佛陀正好要入城乞食,他们的相遇像是巧合,但佛陀完全是为了度化这个众生,甚至留下《善生经》这部经典也需要依靠这样的因缘。佛陀始终关注着众生,度化有缘众生的事业,也从未停息。

“假使大海潮,或失于期限,佛于所化者,济度不过时。”我以前经常引用这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的偈颂,意思是说,大海的浪潮有可能失于期限,但佛陀永远不会错过度化众生的因缘。佛陀不会不去度众生,只要是有因缘的众生,就会去度。佛陀度化众生的因缘,确实不可思议。法王如意宝也很喜欢引用这个教证。我在微博上也发过这个教证,是《365颗钻石》中的一颗,但你们对“钻石”不重视,对水晶念珠还比较重视。

尔时善生白佛言:我父临命终时,遗敕我言:汝欲礼者,当先礼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我奉承父教,不敢违背,故澡浴讫,先叉手东面,向东方礼。南西北方,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善生回答佛陀:“我父亲命终时,给我留下了遗教:‘你以后顶礼,先礼东方,然后按照我们的传统,依次向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顶礼。一定要向这六方的天神顶礼。’我不敢违背父亲的遗教,所以沐浴完后,我先叉手向东面顶礼,然后依次顶礼其余诸方。”(关于叉手,我观察了半天,可能是十指相叉。因为我看到恒河中很多人是十指相叉着礼拜的,跟佛教的合掌基本相同,只不过是手指互相叉着,一直举在头顶。所以他当时可能先叉手礼拜东方,然后再拜其余五方。)

大家也看得出来,善生在父亲离开之后,仍然按照父亲的遗言,如理如是地行持。可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是这样,尤其是一些西方留学过的,基本上不会说“我父亲告诫过我什么”“我母亲给过我什么样的忠告”;父母留下来的家产,却很快被他们换成了钱,然后开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对于父母留下来的言教,他们可能反而会以不屑的态度评价:“啊,我父亲原来说过什么什么,其实他没有文化,也不太懂,不像我们这些知识分子……”

去年讲《孝经》时也能看出,对于父母,古人是相当尊重的;父母以及上师的教言,他们也尤为珍视,经常会说“我的上师说过什么。”包括现在世间的一位医生,他也会说“我的师父说过什么”,会牢记师父说过的话。

不过现在确实是过于“平等”,过于“自由”了,总之有很多好听的口号吧——“人人都是平等的”“一切言论都是自由的”……当然,自由是很好,但完全的“自由”也不一定能让自己的智慧发挥作用。

尔时世尊告善生曰:长者子,有此方名耳,非为不有。然我贤圣法中,非礼此六方以为恭敬。

这时,世尊告诉长者之子:“你所说的这些的确是有的,并非没有……”佛陀跟善生交流时,非常善巧、婉转。不像有的道友:“啊!你那样拜不对,那样拜根本没有意义!那是外道,你不能那样,会下地狱的!”这也太直接了,一点善巧方便都没有,也不看别人脸色,最后弄得双方都很尴尬。

佛陀宣说的时候,给人感觉就很舒服:“是有这些名称,也不是没有。但是在我的贤善圣教中,并不是只向这六方顶礼就算恭敬了。”因为佛陀要引申出后面将要讲到的关于身语意方面的顶礼,所以佛陀的意思是说:你那样的礼法也可以,但可能不够,也许顶礼还有更多的意义。

在后文中,佛陀会开示真正的顶礼:顶礼有身语意三方面的顶礼,而且顶礼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行为,心中还要有恭敬心。同时,顶礼六方也意味着行持六大类不同的事情。

每个人的水平都不相同。有的人虽然不同意,但他不会直接说,而是婉转地说:“噢,你是很有潜力的,你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有的西方学者就是这样,本来你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不会直接指出来,而是很委婉地说:“你这种说法也可以,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多去思考的话,也许发挥的空间更大。我建议你看另外一本书,这对你将来的研究和学术成果可能会提供一些比较好的方便。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我想起了一个人的面孔,就模仿一下他。

善生白佛言:唯愿世尊,善为我说贤圣法中礼六方法。

善生对佛陀说:“希望世尊您能为我宣说佛教贤圣法中所讲到的顶礼六方的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顶礼方法?您告诉我之后,我就可以那样行持了。

法融于血

佛告长者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佛陀告诉善生说:“你要好好地听,好好地记住。”有笔的话,就用笔记下来。

我现在都不用跟大家说“谛听”了,很多人都听得很认真。“谛听”指的是闻,“善思”指思维,“念之”则指修行。不过在藏文中,“修”倒不一定有,但意思上也可以这么讲吧。

以前法王也经常说:“我在讲课时,你们一定要认真听,如果没有认真听,就像在扣着的器皿上倒水一样,得不到什么利益。”所以谛听很重要。但光谛听还不够,一直“如如不动”地坐着也不行,听的同时要将文字以及文字所蕴含的意义记在心里。

讲考的道友中,有些文字记得不错,有些意义记得很牢,还有些是大概大概的,这里抓一点,那里抓一点,说没记呢,也记了,说对呢,也不太对,说不对呢,好像又有点对。分析的时候这里弄一点,经文取一点,我讲的拿一点,最后他自己再加一点,像八宝粥一样,说的时候也是各种各样的内容都有。不过也可以吧,毕竟我们不是阿罗汉,能这样记下来也不容易,而且可能我讲得比较快,你们不容易记下来。

当然,文字上的记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心要记,要记在心里,然后反复思考,到一定时候,佛法会完全融入自己的血液,佛经真正的意义也会完全与自己的相续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不随他转的定解和智慧就真正生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建议大家多听课,多闻思,越多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道友说:“我已经学了两年了、三年了、四年了……学得已经够多了。”真的不够,佛经的意义是甚深的,十年八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闻思都不一定够。前辈很多老修行人、老法师,他们一辈子都在闻思。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长远的心态,对于闻思的意乐要越来越强,这对自己的修行是有帮助的。

佛陀告诉善生:“你要好好地听,好好地思维,我这就为你宣讲。”我们下一堂课也跟着善生一起谛听,看看佛陀会为我们宣讲什么样的内容。

其实,我们真的非常非常有缘,“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百千万劫中都难以遇到的甚深妙法,我们竟能在这样的浊世中见到、听到、接触到,也希望我们能够真正通达如来的密意,那么这辈子绝对不会被世间八法所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