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20121226 苏州科技学院 【心灵绿化与幸福人生 问答】 访问量: 786 切换至听传承页面 返回: 过渡课程内容
字体: A- A A+

苏州科技学院佛学问答

(一)问: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有大德说,佛陀教育我们的是真相,但现在很多人惧怕或不愿面对真相,比如无常或空。我把“无常”告诉同学时,发现他们确实不太愿意接受,请问这时该如何抉择,还可对他们说些什么?

答:生老病死等无常是真相,但在《阿含经》等佛教典籍中,也有教导世人如何成家立业、积累钱财,如何过得快乐、开心等教义;在特殊的节日里,藏传佛教也有以金刚歌舞表达喜庆的传统。可以说说这些。告诉他们,佛教不是一种悲观的宗教,它不避世,离我们的生活也不遥远。

过多的贪执的确有害,但对初学者来讲,生活里正常的希求和努力是需要的,佛教不排斥这些。该做的事要做。

佛教里确实有空的认识,也有离贪的修行,但这是很高的境界,不要求一般人也做到。就如在科学研究中,对宇宙万物最细微实相的探索,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一样。

(二)问:我的一个老师说:“大学生应该以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心态学习,否则就违背大学的宗旨了。”今天听您讲座,我得到一些启发,能否请您再开示一下?

答:你老师说得非常对。

高了不说,一个人在读书期间,如果你所有心思都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完成学业到了社会以后,一般来讲,生活上都不会太顺的。即使你进了想要去的单位,这个地方也不一定需要你。因为任何单位都发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不是只考虑自己的人。

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做事,一定要把那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这样,你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三)问:请问怎么把佛教理念用在企业里?

答:我认为,佛教和企业是最易融合的。不仅企业或文化事业在佛教理念中可以找到它所需要的点,不夸张地说,大学里任何一门学科,不论文科理科,也都能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留下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找到相应答案。因此,把佛教思想用于企业文化或管理中,是很便利的。

有一家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就是《心经》。它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会背《心经》,每天早上上班前必须背一遍。员工们一边背诵一边观察,“哦,原来眼耳鼻舌是空的,”于是“心无挂碍”,焦虑或痛苦也就淡化了。

空了会不会不积极呢?不会。空是空掉负面情绪,空掉这些,正能量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企业是人的群体,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它需要一种文化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大家知道,西方有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一种特别好的企业文化而成功的。以前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现在好像也都在努力了。

员工的仪表以及产品的设计或Logo之类,这些外相的东西是需要的,但有了企业文化,可以让每个人在这个内在的思想点上形成连结,让企业更富于活力。

如果在企业的核心思想中融入了佛教理念,其实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上构建起一个依处或归宿。

(四)问:您经常讲人身难得,但现在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得?

答:米拉日巴尊者曾对一个猎人说:“佛说人身难得,但像你这种用来造恶的人身,并不难得。”

所谓人身难得,确切讲叫“暇满难得”,也就是具有闲暇和圆满修学解脱道的人身,这种人身才难得,放眼整个人类也是寥若晨星,极为罕见。而一般的人身,与旁生、饿鬼之类众生相比,是难得,但与希求解脱者相比,不难得。

问:佛教里有“要度尽一切众生才成佛”的说法,但众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什么时候能度完呢?

答:佛教认为,众生无尽,利生的事业无尽。既然如此,为何要说“度尽”呢?这是一种表达誓愿力度的说法。

比如有人说“要读完天下书”,但“天下书”那么多,能不能读完呢?读不完。不过他发愿后,应该会读得很好。同样,当你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时,在众生度尽之前,你的愿力和修行力会让你很快成佛。

(五)问:我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一般自视很高,自我意识也很强。怎样才能不让自我膨胀,同时也能接受一些人生哲理或知识?

答:一说“大”学生,你们会自认为很有知识或学问,甚至傲慢起来。但要知道,和那些高层次知识尤其是宗教智慧相比,你们所学还是有距离的;和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学修四五十年相比,你们学个四五年,也不算什么。

尤其是,在人生这一课题上,还没学到什么呢。

将来出了校门,即使你得到一些财富或地位,也千万不要骄傲,记住济公和尚在《圣训歌》里说的话:“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一定要有颗谦卑的心。人能谦卑,也就有接受和学习能力了。

我不敢说自己谦卑,但我爱学,交流中也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在香港“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上,四五十位大学生的演讲,我一一作了笔记;前两天的“宗教与慈善论坛”,国内外47位学者的讲话,我也都记了下来。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否则,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了。

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我最钦佩和受用的,就是前辈大德们那种谦逊的求知精神。他们谦逊到可以在任何有知识的人面前求学,甚至终生在学习中度过。

(六)问:生活中的琐事或是是非非,常会障碍我们去思考有用的东西,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

答:“是是非非”之类的,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针对自己的,试着用宽容、坦然的心态接受它,应该没什么妨害,不需要花时间去烦恼、痛苦或折腾。

人都喜欢听顺着自己、赞叹自己的话,不喜欢听反面意见,但如果能存有一种学习和调整自我的态度,那你从别人好听或不好听的话里,都能听到有价值的东西。正面和反面的全都接受,这种包容心态,会让你过得非常快乐。

同时也要有取舍的智慧,懂得辨别什么是好或不好,什么是合理或非理。当然,这不是在事后,而是在事前。

(七)问:动物保护主义者说:“动物和人一样有痛觉,所以要保护它们,不能虐待它们……”对此您怎么看?

答:在关爱动物方面,动物保护组织的认识与佛教的理念大体上是一致的。他们说得对,动物确实和人一样,也有苦乐感受,只不过人类意识不到而已。我们一般认为,杀人才残忍,杀动物理所当然。但你们想想,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吃肉,每天要杀掉多少动物?导致多少痛苦?

我们受教育或环境影响,从小认为猪牛羊这些动物是没有感受的。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不会说话而已,你杀它们的时候,它们跟人一样有剧烈的痛苦,一模一样。

从生命的意义上理解,我们的确应该保护动物。

问:动物保护的反对者说:“佛教传承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让所有人吃素,你们也宣扬吃素,有何意义?”对此您怎么看?他们说的吃素与佛教所说的一样吗?

答:在佛教小乘教义中,是开许过吃“三净肉”,但到后来的大乘教义,就不允许吃肉了。汉传佛教提倡吃素,就是基于大乘这一慈悲理念: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杀生或吃肉便断了慈悲种子。这才是佛教的究竟观点。

凡是吃素,不论什么原因,我都是赞叹的。了解动物有苦乐感受,提倡吃素,我赞叹;为健康考虑而吃素,我赞叹;担心肉食导致温室效应、两极融化,给全世界带来灾难,像美国总统奥巴马以环保名义吃素,我也赞叹。

不能终生吃素的,每月初八、十五等日子或佛教节日那天最好吃素。平时也少吃肉,不要点杀。很多人结婚宴请时一定要杀生,短暂的喜庆让自己背上无数命债。但你不想想,剥夺了那么多的生命,自己又怎么会过得快乐?

因此,希望大家经常吃素、坚持吃素、提倡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