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生活不止苟且,岁月不负善良 返回

生活不止苟且,岁月不负善良



开  篇



纪录片《人生七年》中有人这样总结了自己的一辈子:“生活从来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发展,你害怕吗?”这句话或许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是啊!多少人在跟命运抗争,但命运并不领情,经常跟人开玩笑、捉迷藏,让人看不清、猜不透,扑朔迷离、无可奈何间残花已落尽、白发已苍苍。那么命运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命不好又该怎么办呢?在这个秋高气爽、金风习习的日子里,我们不妨通过三个小故事来盘一盘,愿往后的岁月不再彷徨,曾经的诗和远方不再是梦想。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这世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曾经积攒的人品和善良。老子在《道德经》里说: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自然规律它不偏爱任何人,永远都在帮助有德行的人,比如这件发生在巴西圣保罗的真人真事: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电影《中央车站》,主人公一个小男孩的角色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这让导演沃尔特很是着急。一天,他经过一个火车站广场,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


小男孩说:“先生,擦擦鞋吧!”沃尔特看看脚上并不太脏的皮鞋,摇头拒绝了。他还走出没多远,那个小男孩又追了上来,露出祈求的眼神:“先生,我一天都没吃东西了,您能借我几个钱吗?从明天起我一定好好擦鞋,保证一星期后还您!”沃尔特看着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孩子,心里不禁升起一丝怜悯,就从兜里掏出几元钱给了他,并没指望他会还什么钱。

几天后,沃尔特又经过那个广场,小男孩借钱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忽然间有个孩子老远就向他打招呼:“先生,等一等!”孩子满头大汗跑过来,把几元钱塞进他手里。沃尔特认出了那个小男孩,心里倏地升起了一股暖流:这不就是理想中的主人公吗?他把钱又塞给了小男孩,并告诉他:“明天到影业公司找我,我会给你一个更大的惊喜!”


第二天,小男孩来了,并且领着一大帮孩子。小男孩一脸天真地告诉他:“先生,这些孩子同我一样都没有父母,很多还不如我,您把惊喜都给他们吧!”沃尔特被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深深打动了,决定让他出演主人公,并免掉小男孩作为主人公需要经过的重重核选,只在最后的导演意见栏里,写了这样几个字:善良无须考核!


小男孩叫文尼斯基,在沃尔特的执导下,他成功扮演了该角色,电影《中央车站》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诸多桂冠。若干年后,已成为一家影视公司董事长的文尼斯基写了一部自传《我的演艺生涯》,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善良无须考核!


你若真善 天必佑之


唯行善积德方能改变命运!善有真善、假善、纯善、伪善,而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不图虚名、无有自私自利、不带任何面具的真善、纯善,明代《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俞净意公是明朝的一位进士,与《了凡四训》的袁了凡是同一时代的人。俞公十八岁就中了秀才,与同乡十几个书生结成“文昌社”,守持戒律、谨言慎行。然而他以后的命运一直不好,生了九个孩子,死的死、散的散,最后除了丢失的一个儿子外仅剩一个女儿了,夫人也因悲伤过度哭瞎了双眼,他仅靠教书勉强度日,生活甚是艰难,他前后七次求取功名,但每每都名落孙山,心中的沮丧可想而知。



俞公对灶神倒是很虔诚,每年都不忘写疏文拜祭灶神,向灶神哭诉自己的凄惨遭遇,希望借此改变命运。或许是他的虔诚打动了灶神爷,在他四十七岁那年的除夕,灶神爷慈悲显灵,化为一位角巾皂服的张公来到他家中点化他: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



张公告诉他:你表面上守持戒律,行持善法,但“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并列举了他专务虚名的事实:嘴上虽说敬惜字纸,却拿纸张糊窗户,要知道古时的纸张有多么珍贵;虽去放生但也只是随波奔逐,内心并无真实慈悲之念,到了季节还搞些虾蟹来吃;虽慷慨陈词、口口声声做人要谦逊忍让,但每遇事都巧言善辩、强词夺理、甚至话语讽人……张公最后警告他:如不悔改,后面还会有更大灾难!


俞公深深意识到:自己以前虽然做些善事,但都是在表面上求虚名,心中的意恶太重,于是就在观音菩萨像前,叩头至流血,发誓以后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私自利,永堕地狱。从此,他一言一行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并于每月的最后一天,对该月行为作一番总结,用文字记录下来。后来因为三宝的加持,他的命运有了明显改变:走失的儿子回来了,妻子的双目复明了,事业(考上了进士)也非常圆满。


——《入行论讲记》第一百一十课


一人有福 拖带满屋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你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不仅决定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还能波及他人。《俱舍论》就提到,父母如果造了严重的罪业,其子女会受影响。


《迁善录》中记载:宋国大夫蒋瑗有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子,一个肢体萎缩,一个双脚残废,一个疯癫,一个痴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一个哑巴,一个死在监狱中。


公明子皋问:“你做了什么恶事,为何祸至于此?”蒋瑗说:“我平生没有其他过恶,只是喜欢嫉妒,谁胜过我,我就忌恨他,谁奉承我,我就喜欢他,听到别人行善就怀疑,听到别人过恶就相信,见到别人有所得,如同自己有所失,见到别人有所失,如同自己有所得。”


公明子皋说:“你的心行居然如此,即将招致灭门之灾,恶报岂止如此啊?”蒋瑗听后非常害怕,痛下决心改正了自己的恶习,不出几年,几个孩子的病也都好了。

——《藏传净土法》第六十一课


父母造了恶业竟然能殃及子孙,这岂不与“自作自受”相矛盾了吗?《俱舍论》有解释: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因存在,当父母造了大的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会促使子女的那个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相反,父母行善积德定会福荫后代,这点古今中外包括我们周边都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难怪老人常说:一人有福,拖带满屋!



结  语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三个人,三个改变命运的真实故事,是否给正在苦恼的您带去了一丝启迪?因果不虚,“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正因为因果不虚,我们才又可以改变命运,做命运的主人。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很近!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