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6课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6课

脉络梳理




课前引导

  • 之前我们通过学习了“共同外前行”中“暇满难得”的八种无暇、十种圆满以及《如意宝藏论》中所讲的十六种违缘,充分了知了要想具足修持正法的暇满人身是很难得的。为了强调其难得性,上节课讲了“思维难得之喻”,通过盲龟遇木轭的比喻使我们再再思维暇满人身的难得。

  • 这节课主要讲“思维暇满难得”中的“思维数目差别”,让我们了知得到人身不易,得到能够修行正法的人身更加难得,并通过五个不同的对比进一步说明了虚耗人身的愚痴。


课前开示

重视实修,打好加行基础

一、基础的重要性:(1)

  1. 若不断除对今生的贪执,修行定然不会成功

  2. 对加行内容有所感悟,会推动学习更高深的法

  3. 若基础没打好,高法和境界不可能长留相续中

二、步骤:(2-4)

  1. 将《前行》内容搞懂,之后再进行思维

  2. 获得修行定解、体悟,法融于自相续

三、方法:系统性、次第性地学修(5-6)

思维数目差别

一、审视众生的数量及次第,获得人身者微乎其微(7-15)

  1. 原因:造恶业的人比比皆是,行持善法的少之又少

    1)  末法时代,众生造业现象极其可怕,多堕于恶趣

    2)  以佛的金刚语比喻人身难得:《杂阿含经》、《涅槃经》

  2. 对比旁生与人的数量,说明获得人身非常稀有难得:

    1)  夏季一方草上的含生 VS 南瞻部洲的人数

    2)  太阳鱼一次产卵 VS 全球六十亿人口 

二、即便是人类,获得修学佛法的人身极其难得(16-22)

  1. 通过对比,说明难得之理

    1)  佛法兴盛程度:汉地人多不兴盛VS藏地人少兴盛

    2)  居士学佛目的:为了今生多VS为了希求解脱行持善法寥寥无几

    3)  出家人:出家人多VS具足十八暇满人身的稀有

  2. 随学高僧大德,尽力行持善法,不让人身空耗 

三、珍惜暇满人身和修行机会,利益空耗人身的愚者(23-26)

  1. 具备珍宝人身的特点:闻思法义、调伏三门、劝人行善、修行稳固

  2. 非珍宝人身:暇满功德不具足,世间法很出众(24-25)

    1)  有权势,但是造恶业的人叫做普通人身

    2)  对社会某个领域有贡献,但是不信因果的人

  3. 珍宝人身:(26)

    1)  出家人:守持戒律,精进闻思修,正法融入于心

    2)  在家人:护持净戒,好好闻思

  4. 利益空耗人身的愚者

    1)  原因:这些人一直造恶,违背因果规律,来世必定感受无量痛苦

    2)  方法:生起悲心,祈祷上师三宝加持

    3)  以对比说明空耗人身者的愚痴

      🔹  得人身 vs 得如意宝

        🔸  如意宝只能满足即生需求;得人身行持善法,可以超越三界,自度度他

         🔸  要珍惜时间

      🔹  遇到具相上师 vs 登上帝王之位

         🔸  一分恭敬一分加持

         🔸  想方设法令自己获得解脱

      🔹  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vs 得到官位

      🔹  得到密宗续部灌顶 vs 获得转轮王位

         🔸  密宗得灌顶根本是修加行、守誓言,重视其修行会蒸蒸日上

         🔸  反之自相续得不到任何利益,甚至背道而驰

      🔹  依靠上师窍诀现见心的本来面目 vs 亲见诸佛菩萨

         🔸  无精进的人,所认识的心的本性很快便恢复到迷乱状态中

         🔸  认识心的本性后更应精进,持之以恒的串习 


编写师兄 定解X08

审核师兄 定解X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