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怎样使心安住见到西方观境? 返回

怎样使心安住见到西方观境?

 


观经四帖疏 28

善导大师 撰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四)韦提得忍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下,至“作礼”已来,正明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接足。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五)领荷佛恩

【五、从“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正明夫人领荷佛恩,为物陈疑,生于后问。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现在,蒙尊加念,得睹弥陀。佛灭后,众生云何可见也?】

(六)为物置请

【六、从“未来众生”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明其夫人为物置请,使同己见。】

(七)总告许说

【七、从“佛告韦提”下,至“当起想念”已来,正明总告许说之言。】

 1.但指兼为问答 

【问曰:夫人置请,通已为生。及至如来酬答,但指韦提,不通生耶?

答曰:佛身临化,说法以逗机。不请尚自普弘,何论别指而不等被?但以文略故无,兼为之心必有也。】

(八)教观方便

【八、从“七宝地上”下,至“华想”已来,正明教观方便。】

 1.凡见佛境问答 

【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

众生这样盲目乱动的状态,怎么能观到那样极其深细微妙的佛果境界?

心识和观境相差太远,他是没办法观出来的。

【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

 2.住心作法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

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

要相信以诚心能得到佛力加被。

【噵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境多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

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

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徐徐转心”:不要着急,心要很安闲。
时间上:要求一直坚持观想。
修观的要求:一切万事都要全部舍掉。

“定想逐波飞”:波是指心里攀缘妄动,定想就像风平浪静的水中现的影像,而波浪一起的时候,就不现前影像,这个定想马上就失掉了。所以修观的时候,必须在静处一心专注,要离开一切的攀缘杂想。

【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

有二种见:

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

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校也。】

两种见:①思惟想见 ②正受真见

(九)宝华庄严

【九、从“令其莲华”下,至“八万四千光”已来,正明宝华有种种庄严。

即有其三:

一、明一一华叶备众宝色;

二、明一一叶有众多宝脉;

三、明一一脉有众多光色。

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见。

既见华叶已,次想叶间众宝。次想宝出多光,光成宝盖。次想华台,台上众宝及珠网等。次想台上四柱宝幢。次想幢上宝幔。次想幔上宝珠,光明杂色,遍满虚空,各现异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舍,不久之间,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诸庄严一切显现。应知。】

已经得到定心,极乐世界的庄严会全部显现。

(十)辩观成相

【十、从“了了”已下,辩观成相。】

(十一)华叶庄严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

即有其六:

一、明华叶大小;

二、明华叶多少;

三、明叶间珠映多少;

四、明珠有千光;

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

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十二)台上庄严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校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三)幢上庄严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 

即有其四:

一、明台上自有四幢;

二、明幢之体量大小;

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

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十四)珠光德用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

即有其五:

一、明一一珠有多光;

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

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

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

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十五)总结观名

【十五、从“是为”已下,总结观名。】

(十六)愿力成华

【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

(十七)重显观仪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八)结观成相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

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九)辩观邪正

【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辩观邪正相。

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

这是总结赞颂偈。

【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QUESTIONS

思考题

1、众生心识昏盲,观极深远的净土境界为什么能见到?

2、作观前,如何在佛像前忏悔、请佛加被?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3、解释:“定想逐波飞”。说明如何修观才能现前净土的真实境界。

4、思维阿弥陀佛莲花座的庄严。即次第思维:

(1)莲花的种种庄严;

(2)莲花台的诸庄严相;

(3)宝幢上的庄严相;

(4)幢上珠光的德用之相。

5、花座观成就有何利益?


REVIEW
往期 精彩 回顾

观经四帖疏 01

观经四帖疏 02
观经四帖疏 03
观经四帖疏 04
观经四帖疏 05
观经四帖疏 06
观经四帖疏 07
观经四帖疏 08
观经四帖疏 09
观经四帖疏 10
观经四帖疏 11
观经四帖疏 12
观经四帖疏 13
观经四帖疏 14
观经四帖疏 15
观经四帖疏 16
观经四帖疏 17
观经四帖疏 18
观经四帖疏 19
观经四帖疏 20
观经四帖疏 21
观经四帖疏 22
观经四帖疏 23
观经四帖疏 24
观经四帖疏 25
观经四帖疏 26
观经四帖疏 27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