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凡夫之迷茫,依靠修持成正果
文|释圆奚
01
引 言
在当今这个五浊黑暗的末法时代,各种地水火风的灾难层出不穷,作为凡夫人,我们无力抵御大自然的危害,只能祈祷诸佛菩萨赐予我们加持。而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更加希求的是如何能依靠修持脱离无尽的轮回,成就佛果,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一切如母有情。而我们能从凡夫修成佛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每一个有情相续中都具有自性如来藏,与法界本来一味,认清它我们就能够超凡入圣,相反,则永溺轮回,无有出期。
1. 凡夫因无明而流转轮回
作为凡夫人,因相续中厚重的无名我执蒙蔽了我们认识本性的智慧双目,烦恼深重,在我执习气的推动下,罪业越积越多,虽本具自性光明,却从未认识。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中云:“海所以在水也,鱼龙死生在海而不见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终日说道而不见乎心。”
纵虽如此,我们相续中的法性如来藏也从未损减一分,诚如《般若摄颂》云:“所有下中上有情,佛说皆由无明生,众缘聚合极生苦,无明无尽亦无增。”一旦我们认清了无明的本质,将之转依后就会发现,其本体就是法界光明,从未改变。
2. 菩萨认清无明,并于后得位主要修持三种有漏修道
而对于菩萨而言,他们认识并脱离了轮回之因无明,了知自相续本自具有的法性光明,在智悲双融的智慧下摄持一切功德,积累成佛的资粮。
首先,对于般若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深信其实成就佛果的唯一途径,唯有依此才能完全现前自性如来藏,成就三身之果,引生众多福德,并在此殊胜慧的摄持之下,无余引生胜义菩提心。对自他所做的一切善业生起欢喜之心,并且为了利他而将善业转为圆满菩提支分。这也就是菩萨于后得为主要修持的胜解、随喜及回向三种有漏修道。
我们都知道菩萨于后得位本来次第修持的是六度以及方便、愿、力、智十波罗蜜多,但在此处主要从胜解、回向及随喜三方面来阐述的原因,按照《现观庄严论浅释•明义疏》中所说:“胜解作意是源泉,犹如纯金中出现金条一样,现行积累福德。”而随喜与回向则如将金条加工成饰品一样,功德更为增上。
对于后二者来说,回向的善根因随喜而增上,随喜的善根又依回向来增长,因二者相互指代,所以并不存在高下之别。
而菩萨若行持胜解修道,对于般若法门生起信解,则可如《般若摄颂》中所说:“依此速证佛菩提。”因为信心是我们获证一切功德法的前提。如《大智度论》云:“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并依此可获得十方诸佛的称赞、承事及称扬。但相反,若行者相续中没有生起对般若佛母坚定不移的信心,则“犹如商人至宝洲,荡财返回”一样,非常可惜了。
而对于随喜和回向两种修道来说,其主要源于菩萨对众生无私的胜义菩提心,从而将三世一切诸佛所做的善根诚心诚意随喜并普皆回向,在般若空性的智慧摄持下,其善根不仅不会穷尽,反而会无穷无尽地增长。相反,若远离了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即使再广大的发心、随喜与回向,也是不可取的。
如《般若摄颂》云:“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由此可见,所行善法能否成为出世间波罗蜜多,能否无尽增长,做为成佛的资粮,关键在于是否有三轮无所得的般若空性智慧摄持。月称论师曾云: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轮皆空乃出世。
3. 修道过程中两种加行并无矛盾与重复之处
但在这里,我们可能会有疑问了,菩萨在入定位时了知万法本体空性,与法界自性光明一味一体,在出定时本应行持一切如海般的六度万行,为何又提到了般若空性呢?如此岂不是与入定境界相混淆了吗?实际上并无有此种过失。此处,我们就提一下菩萨在修持道智过程中的两种主要加行——正等加行及次第加行。
其中正等加行主要是以入定方式修持一切万法空性离戏,也即般若智慧,是指诸圣者安住于无分别智慧远离相状的法界之中,这也是十方三世诸佛成就佛果的唯一之道,因而被称为“诸佛之母”。
而次第加行则主要以出定后得的方式修炼以大悲心所引发的一切相之等持,而这也是成就遍智佛果之因。诚如《王明菩萨经》中云:大悲心是诸佛菩萨功德之本,亦是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之母,乃诸佛菩萨之祖母。
在菩萨修道位时,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不清净前七地时后得的所有如海菩萨行为虽均依靠一切相之等持而行持,但因其仍有勤作,暂时还不能在远离相状的法界中以一味一体的方式修学,不能刹那起入灭定,此时正等加行与次第加行二者分别进行,而在八地以上三清净地的菩萨因完全通达现空无别的智慧,在无漏法界中逐渐获得佛陀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境界,正等加行与次第加行如同盐融入水一般,无二无别,彼此融合。
由此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分位的菩萨,在修道过程中,出定后得的修持都无法与入定时的法界自性相分离。如《般若摄颂》云:“菩萨行持如来智,知蕴本空且无生,未入定悲诸有情,期间佛法不退失。”其中就讲到了,所有菩萨随时行持并安住于如来之母——智慧波罗蜜多中,他们知晓蕴等一切万法原本空性无生,以无二的方式入定于法性义中,然而在没有入定的阶段,以大悲心入于有情界,在行持利益众生期间,也不会退失佛陀之法——智慧波罗蜜多,此为明智菩萨智悲双运善巧方便的本体。
对于修道行者而言,从入道之初至最终成就佛果的过程中,随着自身业力的不断清净,智慧不断现前,但在此过程中,法界明分现空无二的本性作为现基从未改变过,一直存在。就如同观看戏剧时,舞台上的演员一会儿扮演天人,一会儿扮演魔鬼,虽然其装扮出形色各异的姿态,但实际上都是同一人表演的。诚如《定解宝灯论》云:同见以及不同见,共同所见为明分,成立现基不能无,犹如观看戏剧等。
02
修道过程中主要的三个阶段
而纵观我们修道的整个过程,也需要经历几个比较重要的阶段。首先,行者相续中能够生起修道之心,必定是从加行道开始。虽然从资粮道时就已经开始入道,但因其主要侧重于闻思阶段,而加行道时才开始以修慧摄持,侧重于实际起修,在大乘发心的二十二种比喻中,加行道对应的发心如火,因为依靠火的威力可以焚尽一切烦恼薪柴,将轮回与涅槃完全抉择出来。
而如果要成就一切人天导师,佛陀之果,则必定要了知一切众生的根基、意乐以及学处,由此而修学一切乘。《般若摄颂》亦云:善巧菩萨能修学,声闻独觉诸功德,不住于彼不希求,思此我所学故学。故而在这里也简单地提一下声闻、缘觉以及菩萨三乘行者于加行道的各自所修行相。
1. 三乘行者于加行道的各自所修
首先,对于声闻道而言,其了知色等万法的自性为空性且无有差别为加行道暖位,在此基础上了知此无分别的空性无所得为顶位;了知色等有法的差别法不住于常与无常等边执相中为忍位;最后所有万法于一至十地菩萨的有境智慧中也了不可得为世第一法位。
其次,对于缘觉道而言,通达色等有法为名言假立,并与空性不相违为暖位;胜义中了知空性无有增减为顶位;对于显现空性何者也不执著为忍位;最后通达一切有为法无有生灭,则为世第一法位。
而对于大乘圣者菩萨的加行道来说,首先暖位的下中两品,分别对治了四谛所摄的共同十六行相的执著及不共法我的三十二种增益;上品暖位及顶位的下中上品则依此灭除了对于显现、空性、双运以及等性的耽执;最后忍位及世第一法位的下中上三品则分别从对境及有境两个角度对治了对于因、体、果及三解脱门的耽执。
归摄而言,三乘行者中依各自所证的空性不同,分别对治了人无我有法、法无我法性及四谛所摄的一切法及有法,依其所证悟的二无我智慧,以总相的方式照见法界实相,趋入涅槃第一谛,达至见道位。
2. 见道位为殊胜转折点
而菩萨在见道时,现见欲界及上二界苦集灭道四谛分别对应的无间道与解脱道境与有境无别的实相,即是证悟见道功德的十六刹那,其也可归属于一个成事刹那之中。
由此就可以看出,见道就如同一个转折点,只要迈进这一大门,就可以步入大乘菩萨的修道阶段,从而正等加行与次第加行逐渐融合,菩萨在正等加行入定时照见法界一味一体,以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无别的智慧流现下引导后得行为,也即在智悲双运的智慧摄持下行持胜解、随喜及回向等有漏修道,为成就究竟解脱果位积累资粮。
因此,见道的一刹那很重要,他决定着行者能否超凡入圣,而作为修行者,其实我们修行过程中的每一刹那都很重要,每一个当下的刹那都是一个转折点,决定着我们上升善趣亦或下堕恶趣。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宗萨仁波切也曾说过,转生于六道轮回就在我们一念之间。依靠密宗无上大圆满的窍诀修法可使我们当下证悟,证悟就像翻手掌一样快。因为如来藏的法性光明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之中。如《坛经》中六组大师也曾告众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因此当下一念悟即是涅槃,一念迷即是轮回。
3. 凡夫人可相似随学
虽然我们作为凡夫人,无法直接认识法性,获证涅槃,但我们可以相似随学,如华智仁波切在《修行次第论说》中就曾提到,凡夫众生具有自私之毒,应以正等加行为主导,通过修持甚深空性现前见道法性。因此,我们在相似的空性智慧下行持相似的六度,积累资粮,使自己将来可以真实现前般若空性,以无贪方式行持一切六度万行。如《般若摄颂》云:“无导天盲千万亿,不晓道岂入城市,无慧无目此五度,无导不能证菩提。”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则可以用相似净除分别念的方式行持,让自己尽量不去分别外境,如吃饭时不去分别饭的色香味,不去想吃饭之后的事情,如此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当然了,这里说的不分别并不是指完全不管外境,否则上厕所时亦不分别直接钻进异性的厕所也是不合理的,而是说我们做事的当下不掺杂旁余的琐事,尽量能一缘安住。如此若能明了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就有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法性光明显露,从而现前见道乃至修道分位。
在禅宗中曾提到过修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在我们未入道时,相续中具有强烈的实执分别,看山就认为是实有的山,如来藏自性光明完全被遮障,一直沉溺于轮回之中;
学佛修行后,以般若智慧观察,山非实有的山,水非真实的水;
而当完全证悟现前法性时,出入定无别,任运无勤行持度众事业,但显现上仍随顺众生,行持后得位一切行为,看山仍是山,看水还是水。
月称论师也曾说过,人生有三层梦。
一是晚上睡觉的梦;
二是现在的人生;
三是成就的时候。
现在的我们只能了知晚上睡觉的梦,但还没有从轮回大梦中清醒。对于夜晚所做的梦,无论我们是睡着还是醒着,心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睡觉中的梦和白天的梦没有区别。二者从同一个来源生起,也就是空的觉知本身。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表述过相似的观点:“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及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心只有一个,在没有掺杂私欲,没有被醒梦所迷惑者,可称为道心;而掺杂私欲,未从轮回大梦中清醒时,则称之为人心。人心能够达到纯正就是道心,道心失去纯正就成为人心,原本就不是有两个心。
因此,当我们真实了解了法界光明与我们的如来藏本无二致,真正对“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产生坚定不移之定解,从轮回迷梦中清醒时,就会发现过去的一切就如同梦中一般。
如《金刚经》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是入定与后得完全融合,智慧与等持彻底平等,现前刹那加行的智慧,当下现前佛果。
结语
因此,在法性一味一体的自性引导下,我们依靠修持,通过加行道、见道及修道各个阶段,在入定智慧摄持下行持后得之行,积累资粮,走好每一步,追随佛陀曾走过的足迹,直达遍智终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