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50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前两课学习了护心功德中的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它们都是安立于心的,这课继续学习静虑度和智慧度。在明白了未护心的过患和护心的功德后,寂天菩萨进行了归纳总结:我们要善护此道心。在清楚了为什么要护心后,我们需要学习护持的方法:要像保护伤口一样护持我们的心。这课用了四个颂词来开示相关内容。
1、 静虑度
虽然我们长久地修习念诵——念咒、诵经等,身体行持众多的苦行——磕头、绕塔、放生等,但在身体、语言勤作的过程中,心却散乱在其他地方,佛在经典中讲:这种修行是没有大的益处的。这个颂词告诉我们要修持静虑来护心,无论我们修行还是做事,心都要专注于正在进行的事情,并且要没有执著的心态。(详见颂词1)
2、 智慧度
如果我们不能了悟“心”的“奥密”,是一切万法的殊胜主尊,即使我们内心有很强的求乐避苦的愿望,但最终也会毫无意义地漂泊在轮回中。这个颂词告诉我们要修持智慧来护心,也就是要了知心的本体,是明空无二的。一方面,无常的心是现而空、空而现的,本体毫无自性,是一种本来空的状态;另一方面,心在空性的同时,也是光明的,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和智慧双运的大空性。(详见颂词2)
3、 摄义
在前面学习了不调心的过患、修心的功德、以及善法恶法皆依心的道理后,寂天菩萨作了归纳总结:我们应该善持、善护这颗道心,除了守护心的戒律之外,何必劳烦守其他戒律呢?这个颂词告诉我们不是其他戒律不重要,而是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持正知正念。时刻让自己的心处于正念中,时刻觉知自己的心的状态,如果心偏离了正念,把它拉回来,让它安住于正念上,用这样的方法来护持道心。(详见颂词3)
4、 护持方法
如果一个人由于身体上有伤口,当他处于闹市或乱哄哄的人群中,他会因为害怕其他人挤压或碰撞到伤口而小心翼翼地保护伤口。而我们的心就好像伤口一样,同样地,我们现在处于遍满恶人的环境中,也要小心谨慎地保护伤口——我们的心。这个颂词告诉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中,处处充满了贪嗔痴和各种诱惑,如果我们不能像守护伤口那样来守护我们的心的话,那么很容易就会被世间的习气染污而无法从轮回中解脱。(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F05
审核师兄:定解F1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