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狮城狮吼声,苦才是人生 ——记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领悟人生》 返回

狮城狮吼声,苦才是人生 ——记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领悟人生》


拂去乱花,捧出宝珠

 

点开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正在地铁里推来搡去,还是在一边吃饭一边刷屏点赞?这个世界,乱花早已迷人眼,信息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承受度,何况还有标题党的各种诱惑。然而,盛世欢歌,繁花似锦,难抵夜深人静时内心的荒凉。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吗?活着的目标在哪里?宾朋满座,无法取代人去楼空的冷清,外欲追逐,满足不了内心的落寞。

有这样一颗宝珠,它是一位智者与大学生们的演讲交流,谈古论今,直面人生困惑。这,就是上师仁波切的大学演讲。上师仁波切曾说过,他没有别的伏藏法,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今天,让我们走进2013年11月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跟随上师仁波切,一起来《领悟人生》。

 

 

人生真谛,“苦集灭道"


 

佛陀在印度鹿野苑传授“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上师仁波切用生病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苦集灭道”:

 

知道自己生病了,是苦谛。找出病因,是集谛。吃药,是道谛。康复,是灭谛。

 

这就是为什么说“佛陀大医王”,佛陀是真正的明医,他了知众生的苦因和苦果,开出了“四圣谛”的药方,让我们认清人生的真谛,从而能断除苦因、消灭苦果。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苦集灭道呢?用佛经中的话来说,就是: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所谓苦集灭道,就是人生的真相。

 

 

面对苦集灭道,我们该怎么做呢?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所承受的痛苦,来源就是执著和烦恼,认识到以后,通过修行、学道来断除它,最后获得证悟。

 

 

依此而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最终的结果,就像释迦牟尼佛和无数菩萨、阿罗汉、成就者那样,认识到了苦,并且找到了苦的根源,再通过修行断除了苦,最后就现前了灭谛,现前了成就。

 

 

苦才是人生,都有哪些苦


 

关于人生之苦,文学家、哲学家也都各有感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

 

人生如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动。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

——叔本华

 

那么,佛教是如何解读人生之苦的呢?

 


三大根本苦

——苦苦、变苦、行苦

 

这三大根本苦,遍布每个角落,无人幸免。小编用三个形象来表示——

 

苦苦是一只流浪狗,每天饿着肚子在垃圾箱翻找食物,无处栖身,四处躲藏,似乎只有死亡才能结束这种痛苦。

 

变苦是一只宠物猫,衣食无忧百般宠爱,突然有一天,被主人遗弃,成为一只流浪猫,今昔对比,尤为痛苦。或者,突然遭遇病和老死,舒适安逸的生活如陡然倾倒的大厦,不可依靠。

 

行苦是一只枯叶蝶,不易觉察,看起来并似乎并没有痛苦,但实际上痛苦之因就在静静潜伏之中。正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说:“现在一切表面的快乐都是行苦的本性。”

 


八种支分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八支分苦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人类之苦。

 

出生之苦,母子皆过鬼门关。即使在科学医疗如此发达的现代,出生,仍然是每个母亲心头的忐忑。

 

出生之后,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死亡之苦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带走我们现世的一切。

 

在生与死之间,是一天又一天慢慢慢慢的佳人老去,英雄不再。再骄傲的人,也不是衰老之苦的对手。

 

衰老的痛苦是缓慢的,如果说老苦可以慢慢忍受的话,那么疾病之苦就是突如其来的无法忍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而有些病,根本就无法治愈。小编有个朋友是严重的花草过敏症,每到春秋季节就饱受折磨,他说:“宁可少活十年,别让我过敏。”但是,生不生病,生什么病,我们能选择吗?


 

想亲近的人偏偏天各一方——爱别离苦;不愿见的人却又冤家路窄——怨憎会苦;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喜欢或者不珍惜,求而不得的却恰恰是最心心念念想要的——求不得苦;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集聚成身体,每一蕴都如火炽燃,使得我们感受到前七苦,并且苦因苦果环环相扣,把我们紧紧捆缚在轮回大网中——五蕴炽盛苦

 

看完这八支分苦的你,是不是一颗热乎乎的心陡然掉进了冰窖?小编当年还是一枚佛学小白,就是在看到这八支分苦之后,对佛学顿生敬意,从而走上了学佛之路。次第学习之后,发现佛教涉及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心灵世界等各个领域,让你不仅目醒,还能心亮!


 

灭苦得道,智慧佛教


 

上师仁波切在演讲中说到:“追逐幸福就像追逐彩虹一样,追了很久,抬头一看,却发现彩虹依然在远处。”这种追逐,是看不到人生本质的一厢情愿,而佛教的智慧,正是以认清人生本质为基础的超越。

 

演讲之后是问答环节,各种角度的提问,从四面八方飞来,上师仁波切都迅速接招,反应之迅捷,语言表达之准确、丰富,还有各种小调侃、小温存,姿态百变,灿若莲花。

 

如果时间有限,建议你可以先看看问答环节,你会看到上师仁波切与全球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大学生和教授们的精彩互动,这是别具风味的即时演讲。

 

佛教说人生苦,这会让人更悲观吗?

活着,有什么意义吗?

青春,为什么是残酷的?

 

结语:狮城狮吼,闻者得福

 

在这次演讲中,上师仁波切提到了稻盛和夫的学佛经历。一场病,一本书,让年幼的稻盛和夫接受了佛教的理念。之后,他用这种理念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商界神话,成为赫赫有名的经营之神。

 

上师仁波切说:“遇见一个人,读到一本书,一场短短的对话,就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这场《领悟人生》的大学演讲,也许,就是我们改变人生的契机。

 


本文管中窥豹,若想领略整场演讲的现场风采,请移步“智悲佛网-交流-大学演讲”观看完整视频。

  演讲  

https://zhibeifw.com/vp/xjp-gldxlwrsyj/

  问答  

https://zhibeifw.com/vp/xjp-gldxlwrswd/

 



推荐阅读:
本文插图源自千库网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