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5 在心里种朵花 >> 人生与人心-问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问答

『2013年12月8日』

(一)问:马克思主义与宗教是否有冲突?

答:关于马克思的宗教观,我跟个别的政治家、科学家交流时,他们也说,马克思的传记中记载,他小时候参加过洗礼,年轻时的婚礼在教堂举行,这说明他曾经加入基督教。

后来马克思有没有退出宗教呢?历史上未见明确记载。去年北大有一位教授也在文章中说“马克思最后在宗教中是否退失了?这没有清楚的记载”。

我跟一些德国教授交流时,有一次他们说:“你们很多人没有信仰。”我说:“这是因为学习了你们德国人马克思的思想所致。”他们说:“马克思不可能说宗教不好。”

很多人认为马克思把宗教比作“鸦片”是要传达“毒害人”之义,但实际上在当时的德国、英国等国家,鸦片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安慰剂,所以“鸦片”是正面的比喻。可见这个比喻是褒义还是贬义,东西方的理解不同。

因此,特别希望人们能对“宗教是鸦片”这句话,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由于曲解而对宗教引生偏见。

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前苏联对马克思的文集加以编辑而形成的,然后列宁等人推行这种学说,目的是为了推翻东正教等宗教,从而开展十月革命。这场革命之后,很多宗教又得以恢复,比如戈尔巴乔夫就是一位宗教徒,他的传记中记载他坦言自己信仰宗教。

世界越来越开放的现今,宗教和政治也需要相互学习、增进了解。我想二者以后会越来越融洽,因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如果有了宗教的辅佐——具备宗教的戒律和敬畏心,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问:大约一个月前,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的亲人离世。这段时间以来,独自一人时就会陷入一种苦恼的状态。请问该如何面对死亡?

答: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体验了生命的衰老、身体的病痛,遭遇了亲人的离世,就会开始思索人生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老、会病、会死,不但我们自己会步入这条路,我们的亲人朋友无一例外也都会如此。此时如何才能勇敢地面对呢?依据佛教的观点,就是要提前透彻地去了解,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在有些书中是有叙述的,比如《西藏生死书》里就讲了关于生死的内容。

对于这些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年轻人需要关注和思考。否则如果一直消极地等待,疾病真的降临时,就会手足无措;衰老真的出现时,就会陷入痛苦。现在有的人为了除皱而拼命整容,但是这也回天无力。

(三)问:您对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建议吗?

答:我觉得高校中,各类专业知识的传授自然必不可少,与此同时,如果能增加一些人文教育则更好,尤其是儒教的一些思想,比如《论语》《弟子规》《千字文》,或者佛教中如何做人、取舍善恶的教言。

在座的诸位在专业知识方面是非常精通的,但是你们中的有些人把佛教看作迷信,用排斥的态度对待,这是不合理的。我们面对任何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神秘之事,都应当保持探索、开放的态度。早在十年前,我就写过一本书叫《佛教科学论》,里面记录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学佛历程。

其实佛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昨天我在机场遇到一个人,他说:“我遇到困难时就祈祷诸佛菩萨,因此而得受了很大的加持,获得了力量。”

确实他说得很有道理。大家在未来的人生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如果你能真诚地祈祷,就会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是一种奥秘。我本人也经常祈祷,遇到任何一件事都不例外。

祈祷时,可以祈祷观世音菩萨、度母,或者其他佛菩萨,尤其祈祷观世音菩萨和度母最为灵验。

今天早上我去了你们西安的广仁寺,寺院里有一尊度母像,是当年松赞干布为了迎请汉地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而让嘎尔东赞大臣拿到唐太宗那里来交换的。这尊度母像一直保存得比较好,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没有遭到损坏。她的底座,是之前释迦牟尼佛像的。

那尊释迦牟尼佛像到了藏地,现今安放在拉萨大昭寺。对藏族人来说,如果自己临死前没有见过这尊佛像,就觉得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有这样虔诚的信仰。可是这尊度母像在西安沉睡了一千三百多年,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灵验。

确实在有信仰的地方,人们对佛菩萨像的重视,跟没有信仰地方的人有着天壤之别。唐代时,西安的佛教也非常兴盛,但是如今已经时过境迁。

我这样说了,你们也不一定马上对祈祷生起信心,但是也不要不屑一顾,认为“祈祷没什么”。一旦你的人生中出现非常可怕的事情时,不妨尝试着祈祷一下。

(四)问: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戒定慧?

答:佛教中讲“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没有道德的约束,不可能生起禅定;没有禅定的修炼,不可能开发智慧。

以学生为例,如果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常常搞破坏,或者喝酒、出入不清净场所,这样内心就会很浮躁,无法安定;心定不下来,就不可能出现智慧。

反之,一个学生能遵守学校的制度,这就是持戒;有了持戒的基础,内心就容易静下来;一旦心静了,智慧就会显发,一切都会成功。

《黄帝内经》中也说:如果内心寂静,智慧自然会得以开启;如果行为远离约束,内心浮躁,智慧便无法展现。

修行戒定慧是佛教非常倡导的,可以说也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功课。

(五)问:有的新闻中报道:一个老人摔倒了,好心人去扶,反而被讹了一笔钱。那么遇到困难之人时,我们到底帮还是不帮?

答:遇到困难之人,比如摔倒的老人,要不要去帮呢?主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觉得事不关己,不如自己走路,那不帮也可以;但如果你稍微有点爱心,还是应该伸手相助。

虽然这方面出现过一些负面新闻,但是我们的注意力不应一直聚焦于此,一方面这些新闻可能是个别记者为了吸引公众眼球,故意而为;另一方面,确实有不少此方面的正面报道。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名下岗工人骑着三轮车走在路上,见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他就把老人扶起,放在三轮车上送到了医院。当时需要先交三百块钱押金才给医治,这个人就给家里打电话,让家人送来钱帮着交了。

过了一段时间,大光集团的总裁突然找到这个人,给了他三百块钱,还聘请他到公司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千块钱。

原来,那位摔倒的老人是这个总裁的母亲。

总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之所以聘请他到我的公司上班,一方面因为他救了我的母亲,非常感恩;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很善良,做事情应该很可靠。”

因此,不能因为个别负面的新闻报道就以偏概全。

比如有些乞丐的确是骗子,但如果因此就说“所有乞丐都是骗子,不要给钱”,这就有失偏颇,而且这种语言会对他人形成误导,造成不良影响。

帮助别人不一定就会惹祸上身,退一步讲,即使被对方找麻烦,我觉得:只要内心清净,赔些钱也没什么,被冤枉也无所谓,我还是要做善事,因为善良就是我的人生准则。

希望大家在行善方面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千万不要行善时就寻找各种借口畏缩后退,造恶时就依靠各种名义肆意而为。

(六)问:有句话说“人善被人欺”,行善的人可能会遭人排挤。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社会上是有“人善被人欺”的说法,这是因为当前的环境不是很好——行善的人较少,作恶的人众多,大家都宁愿同流合污,见人行善反而抨击、怀疑。

佛教的《毗奈耶经》里讲“果报成熟时,彼苦亦难脱”,一个人造下的恶业一旦成熟,痛苦就难以逃脱。反过来说,如果造下的是善业,那么即使遭人排斥,你自己也不会有丝毫过错,而且将来也必定会无欺获得安乐。

《二规教言论》中说:“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即便世上很多人排斥善、造作恶,但是我仍然要秉持高尚的行为,做一个善良的人。

即便你的善行暂时没有得到回报,但只要是有意义的事,就应当坚持不懈地行持。我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发现一件事对大家都很有帮助,那么即使有人批评、阻挠,我仍然会矢志不渝地去做。

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常常担心自己遭到损害。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行善,就是因为害怕自己吃亏。这种人的心是很弱小的。行善方面还是要勇往直前。

佛教中讲,行善时要有两种心:

第一、勇敢心。如今的很多人遇到行善的机会,就退避三舍,这是缺乏勇敢心。

第二、恒常心。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做善事——去年、今年或者年轻、年老时都一如既往。所以,行善贵在持之以恒。

如果能具备上面两种心,任何违缘、困难都不会障碍你的善行。

(七)问:人一生的遭遇是命中注定的吗?

答:佛教虽然讲命运跟业力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宿命论。

在佛教看来,人的命运中有些虽已注定,比如前世造的业非常严重,即生中就必然要承受果报;但有些还是可以改变的。这就如同我刚才所举的比喻那样——如果乘坐的是飞机,到达目的地前就无法改变了,但如果乘坐的是汽车,中途也可以停车。

至于改变命运的方法,佛教的很多经论里都有宣说,汉地非常有名的一本书《了凡四训》中也有叙述。当然,佛陀可以把方法教给我们,但是命运能否改变还是看自己。就像老师给学生传讲了知识,但是能否学以致用还是看学生自己。

现在很多人认为“佛教能改变命运”,其实并非佛教改变命运,佛教只是给人指示“这是正路,那是邪路”,如何取舍和行持还在于自己。正如佛经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中还有句话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特别畏惧因,所以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敢造作恶业;而凡夫人特别害怕果——苦果现前才开始惶恐不安,但是怎样畏惧也无济于事,因为已经无法改变了。

佛教的《瑜伽师地论》中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已经造下的业不会失坏,终将成熟果报;未曾造作的业,也不会成熟于自己身上。这句话很重要,一个人的苦乐确实跟他自己的行为息息相关。

希望同学们记住《瑜伽师地论》里的这两句话,这对你的人生会有一些指点和提醒的作用。

(八)问:现在去寺院等佛教场所,进门需要买门票,抱个佛脚也要交钱。而且有人说释永信是少林寺最大的CEO。您怎么看待佛教“经济化”的现象?

答:佛教“经济化”在个别道场可能存在,但并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在藏地,除了极个别寺院以外,大多数寺院都不存在收门票的传统,到目前为止都是没有的。

汉地的很多寺院确实会收门票,但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上世纪80年代宗教政策刚刚开放时,很多寺院的生活比较艰苦,政府说可以收一些门票——“以寺养寺”,后来这种政策一直延续下来,并没有收回。

现在很多佛教徒也在呼吁寺院尽量不要收取门票,否则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善男信女就丧失了去寺院的因缘。

另外,寺院卖门票的钱其实也并非全归寺院所有,当地的旅游局、城管局以及开发局……都会来分钱。我听说,寺院功德箱的钥匙被好几个部门的人掌管着,到了晚上他们就拿着各自的钥匙来分钱。以前因为汉地四大名山要上市了,济群法师在微博上写:佛教徒其实很无奈,有时罪名是我们来担,但是钱不一定全是我们得到。

我们也很希望佛教场所不要有商业因素介入,否则,佛教的价值可能会在商业的侵蚀下逐渐淡化,甚至销声匿迹。

你的第二个问题,关于释永信大师,因为我并没有见过他,不是很了解,所以妄加评价好或不好,都不合理。

虽然我在网上看过,也听过一些有关他本人的正面或负面的报道,但现在网上的说法有时也跟实际情况判若天渊。有些人利用网络可以把一个人赞叹得恍如天人,也可以把一个人诽谤得体无完肤。所以要根据网上的资料来判断一个人,有时也有一定的困难。

(九)问:前段时间媒体报道,重庆一个12岁女孩在电梯里虐待男童,还有您刚刚提及的投毒案,这些都反映出当今中国的道德滑坡十分严重。请问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提升国人的整体道德水准?

答:媒体报道的12岁女孩在电梯里摔打男童,而后扔下楼,是否真的如此,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这类事情的确让人难以接受。而且近几年公众场合中持刀杀人事件屡有发生,这些歹徒都是心中充满着抱怨,丧失了信心和希望,才做出穷凶极恶之事。

所以,恢复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以及个人都是意义重大的。

但是这件事,我们不能一味等待——等着政府下个文件或者建个孔子学院,一直等批文、等指示。我们不能等,每一个人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日趋衰落,心怀责任感,至少亲自做一两件弘扬传统文化的事。

比如如果能在家里对自己的孩子灌输传统文化的理念,这虽然一时无法改变大的气候,但是至少可以改变家里的人;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得以转变,慢慢就会波及整个社会。

所以,每个人内心应当有一份打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一天能做多少事情,一个月能做多少事情,一年能做多少。而不是一直茫然地等着——老师没有说我不做,领导没有说我不做,国家没有说我不做,联合国如果没有下一个文件我不做。

我刚才也讲,我们有些非常珍贵的文物已经流失国外,难觅踪迹,非常可惜。今天在广仁寺,我问方丈:“据说这里有一尊非常有加持力的一髻天母像,现在怎么没有看到?”他说:“历史上是有,后来可能在‘文化大革命’或是其他什么时候,已经丢失了。”

与此类似,我们的很多精神“文物”也在消失。

我原来讲《弟子规》时,就这部论著也请教了很多汉地的老师,但是他们好像也不甚了了。而作为一个藏族人,去讲解这部非母语的论著,我需要钻研半天才能开始讲。如果本民族的文化依靠另一个民族的人来挽救,这是一种悲哀。当然,我并不是有什么挽救的把握,只是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任何一种珍贵的文化,都应当去学习、去保护。

所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每一个人不能等待,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各自发挥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自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十)问:别人给自己制造障碍,怎么办?

答:比如一起生长的一些花,相互之间可能会有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一般而言,一朵花遮挡了另一朵花的阳光,这是负面的作用;但如果天气特别炎热,这种遮挡反而避免了另一朵花因遭受暴晒而死亡,这其实是正面的作用。

所以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观察,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会迥然不同。

同样,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始终给你制造障碍,你也可以在他制造的阴影中寻找到一份“清凉”,关键看自己从哪个角度看。

有一种说法叫“成功从逆境中来”,遭遇坎坷时如果能化危机为坦途,这样的成功其实是最美的,因此往往暗室里的花是最美丽的。

(十一)问:我们这里的宿舍现在还没有装空调,这应当是佛所说的求不得苦。那么该如何面对这类苦呢?

答:我以前求学时常常有种习惯,就是转压力为动力、化违缘为顺缘,这样来面对“求不得”。

你刚才提到宿舍里没有装空调,但其实有了空调对学习也不一定有利,而如果因为没有空调晚上睡不着,那看的书反而会越来越多。

我在海拔大概四千米的藏地高原待了近三十年,从来没有看到任何学生宿舍里有空调,但是那里的人学习起来却非常精进。

实际上,有时我们所希求的事物不一定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大家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上,而要关注一些有意义的话题。就学生而言,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学习。

而且学生们在交谈时,应当只谈功德、不谈过失,比如只谈老师的正面、不谈负面。因为负面的东西,如果你有意渲染,就会不断扩大。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如果我要说他的过失,也可以说出很多。而且即使你觉得是负面的东西,也可以把它转化成正面的。

因此“求不得”之中,有些确实是一种痛苦,但有些也可以转化,而让自己收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