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大学演讲 >> 22 一切并不神秘 >> 生命科学与价值观-问答-台北大学 🎬 🎬 返回
字体: A- A A+
« 上一课 下一课 »

台北大学问答

『2013年11月29日』

(一)问:佛教经典当中有没有提到关于同性恋方面的问题?

答:从世间的伦理道德来讲,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对同性恋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读。佛教中有没有提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佛教经典对此早有提及。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经告诉了我们,人类当中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佛教徒并不觉得这很稀有,它是我们经常可以遇到的。因为众生的业和烦恼不同,所以同性恋这种现象会得以存在。

哪些佛教经典提及同性恋呢?首先,《毗奈耶经》里面讲,由于众生的业不同,有些人喜欢同性,有些是年轻人喜欢老人,还有老年人喜欢年轻人等等。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般认为老年人喜欢年轻人是正常,但有没有年轻人喜欢老年人呢?也是有的。现在的新闻报道中,这种现象非常多。此外,《正法念处经》里也直接讲到了同性关系。这说明,这种关系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以佛教的观点来讲,同性恋是一种常见现象,但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和习俗下,对此有不同的态度。有些西方国家,刚开始对此非常保守,禁止同性关系,但后来也开放了,比如纽约,大家应该非常清楚。

(二)问:我们要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这个问题?

答:死亡对很多人来讲,都比较陌生。我遇到的一些同学,根本不敢提,也不想提死亡。他们觉得,死就死吧,现在不要提,我愿意活着。但实际上,即便你愿意活着,也不可能不死,最终一定是会面临死亡的。接近死亡的时候,自己特别害怕,家人去世的时候也不敢面对。其实不应该这样。

佛教当中对死亡的看法是快乐的、正面的,因为提前有了准备和训练。人活着的时候要知道,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离开这个世界呢?离开以后,心识依靠业风飘荡,“心路”历程又该如何面对?

其实,这是有一定规训的。我特别希望人们,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多地思考死亡,比如,我死的时候怎么办?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这在佛教里面叫“人生无常”。无常好像是一个不吉祥的词,很多人说,这是消极的,我还是愿意过着幸福的生活,不愿意提什么无常、出离心、轮回。有些甚至说,这只是为了让害怕死亡的人得到一些安慰而已。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后总会死的,但死亡的窍诀,的确也只有修行人才有。很多来自乡村的佛教徒,知识有限,甚至可能连字也不认识,但他们死的时候很安然,在任何状态下,都死得没有恐惧感。而往往一辈子搞科学研究的人,或者一辈子当大学老师的人,有成千上万个学生,桃李满天下,但对死亡却不敢提及,最后自己在恐惧、痛苦中去世,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要想一想:我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希望心能随着善业而去,这对来世是很重要的。就像有些人说,今天重要,但明天对我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修行。为什么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非常畅销?因为这本书以现代人的口吻和想法,把莲花生大士对中阴、对死亡的这些窍诀讲得比较透彻,所以很多人通过学习,明白了其实人生的终点是需要考虑的,而并不是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完了就完了。否则,人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只是这样一个过程,恐怕是太短了。

(三)问:我是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三年级的研究生。我想问,佛陀经典当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究竟存在不存在?

答:从究竟证悟心性的层面来讲,所有清净刹土都是心的一种妙用。包括现在我们身处的娑婆世界,也可以说是心的一种幻象,没有任何不清净。《维摩诘经》中有一段梵天跟舍利子之间的对话。当时梵天知道整个娑婆世界都是清净的,而舍利子却看不到。最后通过佛陀加持,舍利子才发现,原来娑婆世界的确非常清净。这是佛教中一种很高的见解,看过《维摩诘经》会知道这一点。

在究竟实相中,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可承认的。但是一般来讲,众生通过清净业力,具足往生净土的四因之后,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汉地和藏地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西方极乐世界用肉眼看不到,如何才能确定它的存在呢?首先,要依靠推理来判定佛的语言没有欺惑。有了这个基础,佛陀宣讲的《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经》——净土三经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就可以成立。

你们方便时最好看看净土三经。藏文中还有一部《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是《阿弥陀经》的广经,此经对极乐世界也有特别详细的描述。

(四)问:我是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二年级的学生。该如何理解“涅槃”或“功德”这些佛教的名相?梁武帝曾经问达摩祖师,我造佛寺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可是日常生活中又有很多人会跟你说,这样做有好大好大的功德。这该如何看待呢?

答:第一个问题讲涅槃。涅槃的涵义有几种。《现观庄严论》讲到,涅槃包括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自性涅槃、清净涅槃这四种法。这里有些说“有”、有些说“无”,实际上,在南传佛教里面讲有余涅槃。什么叫有余涅槃呢?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些阿罗汉已经获得了成就,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但是他的身体跟常人一样,全部都存在,这叫做有余涅槃。有些经典里面讲无余涅槃,无余涅槃的时候,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已经消殒了,整个身体都没有了。什么是自性涅槃呢?自性涅槃就是说,万法的本体是空、光明、不空、不明,一切都是远离四边八戏的。清净涅槃就是讲我们的如来藏。这四种涅槃,是从不同层面来理解的。

所谓的涅槃,实际上是梵语,也有人将“涅槃”翻译为“泥洹”。《涅槃经》中,它有一种寂灭的意思;涅槃也有圆寂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上师涅槃了、佛涅槃了,他离开了世间,就叫涅槃;有些时候我们说轮回和涅槃,轮回和成佛,成佛也叫涅槃;轮涅所摄的一切法,这个涅槃指的是清净法。所以,涅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没有懂的话,恐怕有些问题不是很明白。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功德。达摩祖师来到汉地的时候,当时梁武帝觉得自己造寺院很有功德,就在他面前炫耀。达摩祖师说,你这样造寺院没有功德。梁武帝很不高兴。但达摩祖师为什么这么讲呢?

所谓的功德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福德功德,一种是胜义的智慧功德。我们讲福慧双运,也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并重。在明心见性的层面来讲,修庙、磕头、做善事不算什么功德,因为它有一种造作。现在很多人喜欢捐钱、化缘做功德,这相对于更高层面的闻思修行来讲,不算真正的佛教,也不算真正的功德。但从低一点的层面来讲,它是不是功德呢?是功德。所以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定义。

上面提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从智慧资粮的层面来讲,造庙和修寺等功德微小,不能成为佛果之因,只是一种人天福报。所以,对微小的事情我们通常习惯否定它,就像把胆子小的人称为“没胆子”一样。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

(五)问:我是中文系三年级的,以前听某位老师的佛概课,他说人的本质是孤独。我们该怎么面对人孤独的本质?

答:每一个人都是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凡夫在佛教中有另一个名字,叫“异生”,就是指没有任何外界帮忙,只依靠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无量寿经》里讲:“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所有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一个人。表面上我们有家人有朋友,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见解是独立的,行为是独立的,思想是独立的。只不过暂时跟一些人“合作”,成立了家庭,但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孤独。

按照佛教的观点,每个众生确实很孤独,业力没办法转移给他人,也没办法委托别人来承受。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去帮助身边的人,这是一种勇敢。

(六)问:我曾在佛经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人想出家,当时阿罗汉们用神通看了无数世,发现他根本没有善根。但他还是一直吵着要出家。后来佛陀亲自用神通观察,说这个人在久远以前曾当过樵夫,一次他被老虎逼到树上时,念过一句“南无佛”。以这个善根,他可以出家。

甚至有些佛经说,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指没有佛性的人,他们为什么又有佛性,可以成佛呢?这种善根又从何而来?

答:故事中的那个想出家的人,叫华杰施主,也有翻译为福增。他一百岁时想出家,正如你所说,阿罗汉不让,因为没发现他有善根。结果佛陀发现了,同意他出家,他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与佛的智慧比起来,阿罗汉的智慧是有限的。正由于智慧有限,阿罗汉没有通达一切万法的真相,佛的智慧被称为正量

此外,一阐提是梵语,指断了善根、永远不能成佛的人。究竟有没有这种人呢?据不了义的说法,是有。但了义来讲,如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彻底断了善根的人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他的善根暂时没有成熟而已。打个比方,有些佛教徒特别想帮自己的家人,但无论怎么努力,对方根本不接受,还生邪见、诽谤,非常非常严重。表面上看来,家人完全没有佛缘,没有善根,但实际上只是他的因缘还不成熟。

因此,从佛教的究竟观点来讲,完全断了善根或没有如来藏的众生,是不存在的。《经庄严论》相关注疏中,有特别明确的说明。但因为他的善根非常低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暂时称为断了善根。

(七)问:现在有很多的附佛外道,他们会吸收会员,却不教他们佛语,也不教他们读佛经,只是让他们相信他们有“明师”而已。如果我们身边有亲朋好友被这种附佛外道吸收,我们要怎么看待?要怎么样帮助他们呢?

答:不管是“明师”,还是其他什么人,如果不让系统地学习佛经论典,都不是很好的。

我们佛教徒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只是对上师特别特别恭敬,但是对上师所传的法,对取舍因果方面的道理不懂。光想依靠一个上师来接引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师身上,“我要死的时候上师您一定要把我拽着,您不能把我放弃,我来世解脱的希望就是您老人家。”

佛陀怎么讲的呢?佛陀说:“我给你指示解脱道,但解脱依赖于你自己。”佛陀为大家宣说了三世因果的取舍方法,然后我们按照这个去做,行持善法可以解脱,而行持恶法不得解脱。这是非常关键的。

我不太清楚这种“明师”是什么身份,但如果不让学习、不让正面地了解佛经意义,无论你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对众生可能都没有利益。

我们佛教徒一定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经典和论典。我看到很多人,虽然皈依、学佛很多年,但实际上,对于一些非常简单的道理,他们不但不懂,还越学越怀疑、越学越痛苦。这就说明,刚开始的道路选得有问题。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不想学佛,不想研究佛法,另当别论,我们也不强求,可以自由做决定。但是,如果真的想学习佛法,恐怕要依靠一些很善良的老师,然后自己系统地学习佛教的相关资料。只有这样,路才不会走错。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依赖别人。虽然佛教里面讲“依法不依人”,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老师,或完全不需要善知识,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你依靠的这个老师所讲的内容与佛法的教理相违,那么无论他有再大的名气、财产,这样的依赖关系也不过是自欺欺人,最后的结果恐怕对自他都毫无意义。

那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呢?要依靠各种灵活的善巧方便来逐渐引导。如果实在不行,那么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再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八)问:我是辅仁大学宗教学系一年级的硕士生。我们现在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放不下,请问堪布,如果我们濒临死亡,舍不得家人、舍不得世间的一切,又或者说因为失恋或是跟人家吵架,放不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放下?

答:禅宗经常讲“看破、放下、自在”,很多人都将此运用在生活当中,但是不能将这些用错。如果一开始,就将修行、生活都放下,既不工作,也不成家,全是看破的话,是不行的。

很多人觉得“放下”这个词,很有禅味,很好。但实际上,你要去观察,要去善于使用。等你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你会看破、会放下、会自在,但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前,也不要认为它是那么简单。

我们现在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不能看破放下,对家庭和社会的工作也不能看破放下。有些人学了佛以后,跟家人的关系变得不好,每天都跟家人争执不休,很痛苦。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全部“看破了,放下了”。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到了最高的境界,对在家生活、世间一切看破,然后出家的话,这是可以的。但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对生活的激情和勇猛面对生活的心不能放弃。

如果你以一刹那间的善念,放下整个生活的话,也许以后在修行中的违缘会越来越多。我经常讲,在家人学习佛法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家庭和工作的责任,另一种是研究和修行佛法的责任,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是不值得的,既不可以为了家庭和工作而放弃修行,也不能为了修行而放弃家庭和工作。这两个可不可以并行呢?应该是可以的。

(九)问:禅修好像是每天固定的、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事。如何才能把日常的禅修变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它变得跟呼吸、喝水一样呢?

答:现在有很多的工作禅、生活禅,让你在平时生活当中,可以放下繁杂的妄念,思考一下。但思考一下,并不等于你不去做事。乔布斯也是天天参禅打坐,但后来建立了苹果公司,改变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生活。日本的稻盛和夫,也是经常参禅,他通过参禅开发智慧,保持宁静的心态,最后对自己的企业、对世界都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必要参禅呢?非常有必要。参禅有助于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心不平静,就会很麻烦。在心态浮躁的情况下所做的事情,结果往往不妙。但如果心平静,去面对所做的一切时,往往会有好的结果。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遇到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时,比如感情、工作、就业,心平静不下来,容易贸然做出选择,这是不明智的。年轻人的思想疏导非常重要,因此,我特别希望在座的老师们,不但要给学生多讲一点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讲一讲怎样做人、怎样行善、怎样面对痛苦。

很多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特别可怜。为什么呢?因为平时没有好好学习。有一位大学教授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说,他班里只有五六个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没人好好听,而一到考试就会作弊。他有一个学生,作弊时被抓到了,结果求老师让他把后面的内容抄完,不要制止他作弊。

这位老师是学佛的,有一点悲心,心有点软。他说,这个学生看起来很可怜,所以不忍心制止他。但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作为一个老师,如果还支持这种行为的话,也很不好。

我倒并不认为作弊是个好事。说实在的,有些地方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将来面对生活时会很痛苦。现在他们在学校里,总觉得以后工作应该很快乐,成立家庭很快乐,但并没有想到,工作、家庭的开始,就是痛苦的开始。你也许不赞同我的观点,坚持认为这一切很美好。但不说别的,从家庭成立的那天开始,你有可能经常吵架。

昨天华梵大学的一个老师说,最好的两大辩论高手就是丈夫和妻子,他们是最善于辩论的。以前我讲因明时,有一个女士特别感谢我,说因明对她生活非常有益。以前跟丈夫吵架时,她经常辩不赢,因为丈夫毕业于法律系。学了因明之后,特别有口才,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笑)

总之,大家现在无忧无虑的时候,需要学会如何面对痛苦,对未来的生活要有所准备。

(十)问:我在佛概课上学到一句话:明天跟死亡不知哪一个会先到,所以要把握时间,做好想要做的事情。您提到说,人活着要追求生命的奥秘,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请问,在如今这个意见很多的社会里,该如何确定我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个人的价值观应该遵循大众标准,还是只需坚持自我就好?

答:选择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智慧。

“明天跟死亡不知哪一个会先到”,是藏传佛教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修心教言。我也经常在想,今天会不会突然感受到死亡的讯息?我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原来有一个身患重病的人说:“明天的阳光也许照不到我的身上。除了我,其他众生还能接受到阳光沐浴,我也许没有机会了。”果然,他在当晚去世了。其实这句话,不仅仅会发生在他身上,也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些年轻人可能觉得自己不会死,但统计表明,年轻人死去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因此,当我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时,应该先观察,死亡到底会不会突然发生在我的身上,或是我至爱的身上?如果会,那我该怎么样面对?来世究竟存不存在?如果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对我无利无害,那随心所欲怎么做都可以,但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太盲目乐观,应该考虑一些问题了。

现在很多人从不想来世,甚至不敢提及。在藏地不是这样,很多人都会谈论这个问题。大家在聊天中经常会说,“哎哟,不能这么做,否则来世怎么办呢?”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可是大城市里的多数人,只谈论眼前这几十年,怎么升官、怎么发财等等,而这些是带不走的。

价值观是否要改变,关键在于自己。如果你想改变,并不是非要通过接受宗教来达成。佛教讲真理,谁有真理就服从谁,而不会逼迫你一定要信这个、必须要做那个。有些人认为,佛教要求承认前世后世、承认善恶有报。其实这些不仅仅佛教承认,如果观察全人类的生命,都是沿着这一条路走的。因此,不要认为这只是佛教的说法,而应知道这是全人类都值得关心的问题——关心自己的现在,也关心自己的未来。

在座很多人是大学生、大学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学问很高,偶尔也有一点小傲慢。但有时候你们需要反观一下,看自己对前世今生的认识,有没有达到一个“大学”水平。

(十一)问:最近有佛教人士人反对同性婚姻,但也有一些佛教人士赞成。还有位女法师,为一对女同志证婚,她觉得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想问仁波切,您觉得在这种事情上表态有意义吗?还是觉得不管怎么看,反正都是烦恼,没有什么好表态或不表态的?

答: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理念,而这些理念都有它存在的因缘。

关于同性婚姻,谁的观点合理,首先要看佛经是怎么讲的;其次,佛经虽然是这样讲的,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习俗,这些也要考虑在内。有些国家非常赞叹,而且要庆祝同性婚姻,有些国家则比较排斥,甚至有这种行为的会被判死刑。

(十二)问:一个人很生气地骂了我,我也很生气,这个时候,要如何阻止恶念的生起呢?

答:你看过寒山、拾得的传记没有?不论别人怎么样轻毁、辱骂,寒山就是不生气。别人揍他,他不生气;别人恨他,他也不生气。《妙法莲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也有类似的故事。他常年遭受别人的辱骂、刁难,但从来都是随缘而去。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生气确实有点难。但如果你学习过一些大乘佛法,比如像《入菩萨行论·安忍品》,遇到让你生气的对境时,虽然可能会有一点不舒服,但是不会生很大的嗔恨心。

学习大乘佛法有非常大的帮助。脾气特别不好的人,学到一定的时候,心里依然会产生一些不满,但根本不会马上怒气冲天,以牙还牙。现在很多人来不及思考,别人一说他,他就马上开始针锋相对。其实这不太好。

对有智慧的人来讲,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你应该稍微冷静一下,让心安静下来,甚至可以跟对方说:“不要那么冲动,先停一停、慢慢来,骂我也需要技巧,不然伤你的身体。”别人特别生气的时候,你依然要关心他:“先不要再说了,不然到时候心脏病犯了,要送你去医院的。希望你冷静下来,明天继续骂我也没问题。”到了明天,他可能不会再骂你的。

一个人产生嗔恨心的时候,其实他不在正常的状态。《入行论》里讲,别人骂你、打你,你不应该生气,为什么呢?因为对方是被烦恼控制着,也没有自由,如果要恨,就去恨他的烦恼;如果别人打你,你要恨,就去恨打你的棍棒等工具,不要恨这个人,他也是被烦恼驱使身不由己。

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心,应该不会特别生气。即使生气,也有控制力。